湘电子版(2019)信息技术八上 第9节《简单的加法器——顺序结构》课件(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电子版(2019)信息技术八上 第9节《简单的加法器——顺序结构》课件(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9节
简单的加法器
——顺序结构
1.
学会用“流程图”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2.
使用Python编写顺序结构的程序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位做顾客,一位做收银员。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景少不了加法的身影。收银员使用的计算机里就有用于做加法的程序。同学们想亲手编写一个加法器程序吗?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一个执行加法的计算机程序程序必须包含哪些功能?
①让使用者输入数字的功能
②做加法计算的功能
③输出计算结果的功能
如何获得使用者输入的数据?
这些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如何存储的?
程序中的语句是按照什么顺序执行的?
一、分析程序结构
连成一句话:
实现加法器程序,首先需要输入两个加数,然后把它们相加,计算出结果,最后将结果输出。
一、分析程序结构
以上我们已经用自然语言描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用流程图描述这个方法。
输出计算结果
计算两个加数的和
开始
结束
输入一个数
输入另一个数
输入数据
处理过程
输出数据
表示算法的开始和结束
起止框
输入和输出框
表示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操作
处理框
表示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操作
流程线
表示程序的走向
二、了解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
输出计算结果
计算两个加数的和
开始
结束
输入一个数
输入另一个数
sum
1.
变量、常量、表达式
(1)变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可以发生变化的数据就称为“变量”。计算机处理问题时,数据会被放在内存中,为了找到数据放在什么地方,需要对该处空间命名。通过空间名称,我们就能找到这些具体的数据,这些被命名的内存空间就是“变量”。
内存
被命名的内存空间(变量)
二、了解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
1.
变量、常量、表达式
(2)常量
相对于变量,在程序执行的整个过程中,其“值”都不变的量就被称为“常量”。
(3)表达式
表达式是由运算符、变量、常量、数字或对象等组合起来的,可用来执行运算、操作字符或测试数据。如
a+b
就是一个表达式。
二、了解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
2.
数据类型
可以用记单词的方法记忆这几个标识符。整数:
integer,漂浮:
float,一串:
string。
二、了解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
3.
赋值语句
上面我们说到,“变量”是某个被命名的内存空间,那么如何把一个具体的数据存放到“变量”这个空间里呢?这就要用到Python的赋值语句。其格式如下:
格式:变量=表达式
功能:把右侧表达式的值赋给左侧的变量
“=”在这里被称为赋值符号。这个“=”不同于数学里的等号,它表达的含义是将右侧的值赋给左侧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右侧的值储存到左侧变量所标明的内存中。对变量进行赋值后,程序就可以通过引用变量名来对此数据进行操作。
二、了解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
3.
赋值语句
如果赋值语句的“=”右侧是一个表达式,如“c=a+b”,则要先计算出a+b的值,再将这个值赋给变量c。要注意的一点是只有相同类型的数据才能进行计算。
二、了解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
4.
输入语句
因为我们要做的加法器程序是需要让使用者随时输入数据的,所以我们要加入一个输入函数input(),来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其格式如下:
格式:变量名=input(“提示语句”)
功能:通过键盘输入字符串,并保存到变量中。“提示语句”为输入内容的提示性文字
如:
x=input(“请输入:”)
print(x)
当程序运行时,用户从键盘输入“123”,计算机将通过输入函数input()接收“123”,并通过输出函数print(x)把数字输出并显示到计算机。
二、了解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
5.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我们上面直接输入的“123”是字符串型的数据,如果我们想把它当作数字来做加法运算,就要先转换数据类型,保持数据类型相匹配。这时候就要用到数据转换函数。
(1)将字符串转换成整数的int()函数,其格式如下:
格式:变量名=int(string)
其中,string是一个字符串类型变量,int()函数将其转化为整数形式。
例如:
a=“123”
num=int(a)
则num即可获得整数123。
二、了解Python编程的基础知识
5.
数据类型转换函数
(2)将字符串转换成浮点数的float()函数,其格式如下:
格式:变量名=float(string)
其中,string是一个字符串类型变量,float()函数将其转化为小数形式。
例如:
a=“123.123”
num=float(a)
则num即可获得浮点数123.123。
三、程序的实现
请同学们参照流程图,用所学的知识编写一个可用于计算两个整数之和的加法器。
三、程序的实现
程序写好之后,都要做测试,来验证是否还存在问题。请大家在下表中填写每行代码的语句含义,并使用测试数据检验程序。
三、程序的实现
参考:
语句含义:第一行,将输入第一个字符串类型变量转化成整数形式,并将值赋给a;第二行,将输入的第二个字符串类型变量转换成整数形式,并将值赋给b;第三行,将a、b的值相加,得出的结果赋给sum;第四行,输出结果,格式为“和是(sum的值)”。
测试数据: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填入一个整数,运行程序并检查是否成功执行了加法。
四、练习与思考
1.
如果将刚刚编写的程序的类型转换函数int()去掉,运行结果还正确吗?
2.将刚刚编写的程序的第三行与前两行互换位置,测试一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
3.如果要进行小数的加法,要对程序作什么修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