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三综合实践 正在消逝的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19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三综合实践 正在消逝的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19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正在消逝的中国传统文化
2005年11月24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又有媒体报道,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又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其后,消息不断传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欲将“灯谜”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等等。一时间,外国人争先恐后地将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申请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蔚然成风。




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什么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在当前形式下,中国传统文化路在何方?我们应该为保护传统文化做些什么?
民族的自尊心驱使着我们走近传统,关注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承载了太多的辉煌,我们难以一
一涉及,只能选取其冰山一角,以我们的视角和思考,探究根源,追寻出路。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的“三大国粹”是什么?
针灸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
京剧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
国画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中国的三大国粹
(京剧)
(中医)
(国画)
传统建筑
传统习俗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的表现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一、正在消逝的传统建筑
北京胡同与四合院
菊儿胡同(北京)
  相差时日不多的圣诞节和元宵节,中国人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虽然并不一定懂得
“圣诞”的真正含义,但中国的年轻人却把握住了它的“狂欢”内涵。自由轻松的庆祝形式极大地迎合了现代年轻人。
二、处境尴尬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与圣诞节
手工制作
塑料灯笼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闹元宵”一说,唐朝元宵赏灯的活动就已经非常盛行。元宵之时,皇宫上下都要挂起灯笼,长安城内更是张灯结彩,还要建立几十米高的灯塔、灯楼,人们围着灯塔、灯楼欢歌跳舞,猜灯谜,其盛况绝不亚于当今巴西的狂欢节。遗憾的是,赏灯狂欢的传统并没有延续至今,如今连糊灯笼的传统手艺也渐渐绝迹,偶尔有孩子手上提着个塑料小灯笼,已很难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了。
糖塔是民间食品工艺中极富特色的品种之一。是用白糖、色素等混合在锅里熬煮化后浇入预制的各种花样的木模中冷却而成,品种既可观赏又能食用。“糖塔”是福建霞浦民俗文化中特有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塔”已不再为人所重视,逐渐从主街道中“隐退”,沦落到路边小摊。
精美的糖塔制品
三、岌岌可危的传统技艺
霞浦糖塔
  中国的阴阳八卦,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精神,表达中国老子的辩证思想,阴阳互补、互相转化;代表宇宙的平衡与和谐。韩国人将阴阳八卦图作为国旗,顶礼膜拜,而现代中国人大多数对它并不了解。
  韩国、日本等国家,大街小巷都有很多中国的典籍,他们对孔子、王阳明、朱熹等中国古代先贤推崇的程度,中国人无法想像。
韩国汉城成均馆
四、正在缺失的经典文化
韩国国旗
  在韩国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有与儒学有关的遗迹,如纪念孔子的“大成殿”、专修儒学的“明伦堂”等等。
  同韩国人谈人伦,他会用
“孝”来诠释;你同他谈社会,他会以“敬”去贯穿。
  而在我国,对孔孟庄等思想了解的却并不多。
  当我们捧着玫瑰花巧克力在西餐厅陶醉于浪漫的2月14日情人节时,谁还会在七夕继续朴素的爱情?当最尖端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引以为傲的资本?当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外国人强注专利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民族尊严?当西方思潮冲击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当WTO宽限期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还有反抗的余地吗?当日本、韩国都在弘扬孔子文化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呢?
  我们住在国外风格的房子里,在看日本的卡通片,在看韩剧,在吃KFC,在用SK-II,······。
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什么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1、现代化进程迅猛如潮,人们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文化遗迹的保留,城市化进程也使得传统习俗渐渐淡化,城市生活的“老死不相往来”使得人们对传统节日习俗淡化。
2、文化大革命中宣扬以孔孟为代表的封建文化必须清除,发动群众破旧立新,使得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遭到全盘否定,古代民俗礼仪、节庆受到冲击。
3、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倡导者反孔批儒,他们虽然着重于社会政治意义,超出学理范围,但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影响。
探究消逝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绘画、传统戏曲为代表


京剧脸谱
  难道现代文明的进步就是以牺牲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为代价的吗?难道在现代文明的缝隙中就没有古老文化的一米阳光吗?我们在心痛的同时,是否能做些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