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三综合实践 多变的流行文化 课件(22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三综合实践 多变的流行文化 课件(22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建国以来,青年服饰的研究
一、认识服饰
20世纪50年代
布拉吉是来自苏联的一种连衣裙,其款式非常简单:泡泡短袖,泡泡褶皱与圆领连身衣相连,后系腰带。
20世纪50年代
列宁装,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这一时期服装崇尚简洁,朴实,颜色相对单调,以绿,蓝,黑,灰为主。
列宁装
20世纪50年代
背带裤
工装
背带裤
工装
20世纪60年代
60年代,男女服装归于一统,黄军装,黄军帽,红袖章,黄挎包成了“时装”,“文革”时期,只有解放装,青年装,中山装,对襟衫。中国真正进入了蓝灰绿的无彩色服装时代。
20世纪70年代
工作装
20世纪70年代
军装
20世纪70年代
白色帆布鞋
20世纪70年代
白色帆布鞋
花衬衫
喇叭裤
20世纪70年代
花衬衫
蝙蝠衫
20世纪80年代
到了80年代,花格子小毛衫,牛仔裤,健美裤,运动服以及色彩鲜艳的女士裙子开始展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20世纪90年代
到了90年代,人们开始追求个性,时装就花样翻新地抖出各种卖点:闪亮,斜肩,花卉以及荷叶边。到了90年代后期,国内服饰全面开放,袒胸露背不再被非难,而成为时尚。
21世纪
进入21世纪,人们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缤纷绚烂的主题除了为服装制造出明亮热情的气氛外,更营造出了一种意境,也创造出视觉爆炸的效果,真真正正的融入了国际化的时尚浪潮。
二、课题研究
课题一:建国以来本地区青年服饰的变迁情况研究
1、采访社区居民、家庭人员,以及研究服饰变迁的专业人士,了解他们所经历的不同时代的服饰特征以及他们对服装变化的看法。
2、收集建国以来不同年代青年的照片和衣物,按时间顺序对他们进行编号整理。
3、以十年为一阶段进行阶段划分,总结各阶段的青年服装在色彩、面料、款式等方面的特征。
4、通过建国以来本地区青年服饰的变迁情况,分析,思考:哪些面料通过多年的变化又重回人们的生活中?哪些曾经被遗忘的服饰又掀起了时尚的潮流?
5、以时装表演的形式展示建国以来本地区青年服饰变迁情况,并配以解说词,介绍服装的演变情况和各阶段特征。
课题二:试析影响本地区建国以来青年服饰变迁的主要因素
1、政治因素:不同阶段的社会政治变革及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对青年服饰的变迁造成了哪些
影响?人们的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对于服饰的选择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经济因素:自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计划经济对服装业的发展有何影响?改革开放后,对外交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服装业的发展起到什么作业?
3、技术因素:科技的进步为服装在面料创新、创意设计等方面提供了哪些可能?
4、文化因素:西方服饰对中国服饰的设计、生产和使用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影视作品中的新潮服饰对人们的日常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5、思想观念因素: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们的从众和异众心理对服饰变迁产生了什么影响?
6、撰写小论文,综合阐述以上观点。
三、拓展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西化“带来的思考
分析服饰“西化”对中国传统服饰工艺的革命、人们的服饰审美观及现代化的服饰设计、生产与销售等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中国服饰文化中的传统因素、民族特色带来了哪些冲击,思考如何在保留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合理借鉴西方服饰文化。
中国未来几年服饰发展趋势展望
在了解影响服饰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服饰演变的原则等信息的基础上,了解当前的服饰流行的趋势,并尝试从服饰产品的功能性、时尚度、科技创新等方面预测未来几年的服饰走势。既可对服饰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也可选择如内衣、童装等某类服饰进行思考展望。
服饰作为人类文明特有的文化象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延续和发展。它是时代之明镜、文化之表征,它的发展与演进始终与社会文化的变迁紧密相连,同时,每个时期的复式变化,都受到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