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第四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制卷人:谢金材 董竟元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4、本试卷g=10m/s2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当线圈通过中性面时(  )。
A.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平行
B.通过线圈的磁通量达到最大值
C.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达到最大值
D.线圈中的电动势达到最大值
2.交流发电机在工作时电动势为e=Emsin ωt,若将发电机的转速提高一倍,同时将电枢所围面积减小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其电动势变为(  )。
A.e′=Emsin      B.e′=2Emsin
C.e′=Emsin 2ωt D.e′=sin 2ωt
3.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此线圈与一个R=10 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 s
B.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 Hz
C.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A
D.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 A
4.关于交流电的有效值U和最大值U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形式的交流电都具有U=Um/的关系
B.正弦式交流电具有U=Um/的关系
C.照明电压220 V,动力电压380 V指的都是最大值
D.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测的都是最大值
5.如图所示,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跟直流电源的电压相等,当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到直流电源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1,而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在交流电源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2,则(  )。
A.P1=P2   B.P1>P2 C.P16. 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
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 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V
C.经过1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6×103 J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 W
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220 sin 100πt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 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 A
B.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220 W
C.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
D.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 s
8.在远距离输电时,若输送的功率不变,使输出电压升高为原来的n倍,则输电线路上因电阻而产生的电能损失将变为原来的(  )。
A.n2倍   B.n倍   C.   D.
9.如图5所示,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C并联,接到一个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表示数相同,若保持电源电压大小不变,而将电源频率增大,则三个电流表示数I1、I2、I3的关系是( )。
A、I1=I2=I3
B、I1>I2>I3
C、I2>I1>I3
D、I3>I1>I2                    
10.如图表示一交流电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
A、4 2 A B、5A
C、2 .5 A D、3.5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2010年高考山东卷)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 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 V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
12.(2010年高考江苏卷)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
13.如图9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 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www.
A.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Hz
B.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
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14.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原线圈一侧与副线圈一侧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频率   B.电压   C.电流   D.电功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5. 阻值R=50Ω的电热丝接在电压sin10t(V)的交流电源上,电流表的示数
为 A,电热丝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 V.如果将一个电容器接在该交流电源上,要使电容器不被击穿所选的电容器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应不小于 V.
16.一台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 311sin314t V,则此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_______V,有效值为_______V,发电机转子的转速为_______转/秒,产生的交流电的频率为______Hz.            
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4∶1,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B的阻值相等。a、b端加一交流电压后,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A∶PB=_______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A∶UB=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6分。其中18、19、20、22题每题7分,21题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8.(7分)在下图中,降压变压器的变压系数是3,即初级线圈匝数与次级线圈的匝数之比是3∶1.初级线圈的输入电压是660 V,次级线圈的电阻为0.2 Ω,这台变压器供给100盏(220 V,60 W)的电灯用电.求:
(1)空载时次级线圈的端电压和输出功率.
(2)接通时次级线圈的端电压.
(3)每盏灯的实际功率.
                           
19. (7分)如图所示,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轴从图示位置开匀速转动.已知从图示位置转过时,线圈中电动势大小为10V,求:
(1)交变电动势的峰值,
(2)交变电动势的有效值;
(3)设线圈电阻为R=1Ω,角速度ω=100rad/s,求线圈
由图示位置转过过程中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         
(4)写出交变电流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
20.(7分)如下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匝数n=100、电阻r=10 Ω,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电阻R连接,电阻R=90 Ω,与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t=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按下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求:
(1)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
(2)电路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21.(8分)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kW,输出电压是250V,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V,发电机到用户输电线电阻为10Ω,要求输电线中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
(1)画出此输电线路的示意图;
(2)求输电线路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3)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
22.(7分)在远距离输电时,如果输送一定的功率,当输电电压为220 V时,在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75 kW;若输电电压提高到6000 V时,在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又是多少
宾川四中高二物理4月考试参考答案
高二物理(2012、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B D A C D B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AD CD AB AD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5. 2 , 100 , 141 .
16. 311 , 220 , 50 . 50 .
17. 1:16 , 1:4 。
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36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解析】 (1)交流发电机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
Em=nBSω(1分)
而Φm=BS,ω=,所以Em=(1分)
由Φ-t图线可知:Φm=2.0×10-2 Wb,(1分)
T=6.28×10-2s
所以Em=200 V. (1分)
(2)电动势的有效值
E=Em=100 V(1分)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的有效值为
I== A(1分)
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
U=IR=90 V=127 V. (1分)
第3页 共6页 第4页 共6页
共制卷:杨余萍 审核:范玉良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试,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可测到( )。
A.有32P  B.有35S  C.有35S和32P  D.有35S或32P
2.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 )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4.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的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
A、“你们俩没有一个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
B、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拾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
C、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
D、根据家系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
5.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 )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
6.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 A与b B. Y与y C. E与E D. f与f
7.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46、23
8、一个双链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三次自我复制,在第四代DNA分子中,有第一代脱氧核苷酸长链的DNA分子有几个 ( )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9.关于染色体组的正确叙述是 ( )
A、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 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
10.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 )
A.4、4、5 B.5、4、4 C.4、5、4 D.5、4、5
11.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 )
A.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 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C. 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12.基因重组的过程发生在 (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 B. 有丝分裂过程中 C. 受精作用过程中 D. 不同品种嫁接过程中
13.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个
A. 60 B. 80 C. 120 D. 180
14.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 )
A. 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 B.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C. 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D. D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
15.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
①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 ②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 ⑤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 ( )
A. 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B. 核糖和尿嘧啶 C.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D. 核糖和胸腺嘧啶
17.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择  C、生存斗争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18.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C、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19.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 )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0.在一个种群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 .24%,72% B. 36%,64% C .57%,43% D. 60%,40%
2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工作是测定基因组的整体序列,其序列是指( )
A. D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 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 t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D. 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2.下列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的是( )
A、耐寒的小黑麦        B、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
C、太空椒           D、试管牛
23.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  ②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⑤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24.右图是一个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从图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
B.4
C.1和3
D.1和4
25.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生长在水中呈丝状,长在水面上呈扁片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 ( )
A.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 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6.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C、基因突变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28.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 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9.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体为 ( )
A、六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30.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②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 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④ 提取目的基因
A、③④②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31.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 )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2.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DNA复制过程中,此现象可用于诱变育种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
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来的个体是三倍体
33.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来,但在经常遭到暴风雨袭击的岛屿,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而未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一事实说明( )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绝对的
34. 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有染色体组4个
C.此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D.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3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突变,种群过小,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36.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
A.基因重组    B.突变    C.环境条件变化  D.杂交
37.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除了具有种群大、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以及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以外,还需具备下列哪一条件,种群的基因库是稳定的( )
A.捕食者数量减少  B.没有自然选择 C.环境条件变化缓和 D.改变个体的摄食方式
38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能表示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C
C
39.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
A.马蛔虫受精卵 B.成熟花粉粒 C.小鼠睾丸 D.叶芽
40、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NA的双链结构稳定,能够减少复制错误
B.在细胞内DNA能够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所以mRNA也是遗传物质
C.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RNA病毒多数是单链,极少数为双链;DNA病毒多数为双链,少数为单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41.(6分)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
(2)、亲本的基因型为 。
(3)、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 ,F1中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
(4)、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
42.(8分)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中的A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B图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 期。A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B图中 细胞处于A图中的BC段,B图中 细胞处于A图中的DE段。
(3)、由B图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
该细胞处于分裂的 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43.(每空0.5分共7分)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据图回答:
(1)、 ③过程是 _________ ,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 ,发生的时间是 _________ ;①过程是 _________ ,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 ;②过程是 _________ ,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 。
(2)、 ④表示的碱基序列是 _________ ,这是决定一个缬氨基的一个 _________ ,转运谷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 _________ 。   
(3)、 父母均正常,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儿,可见此遗传病是 _________ 遗传病,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分别用A和a,则患病女儿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 ,母亲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 ;如果这对夫妇再生,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儿的概率为 _________ 。
44.(6分)下图是一个家族的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M病和色盲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
⑴、 M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
⑵、 11号的色盲基因是由第一代的  号个体传下来的。
⑶、 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 ,她是纯合体的几率是    。
⑷、11号和12号婚配,其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
45、(7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⑵、对于真核生物来说,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基因突变发生于 过程中。
⑶、在真核细胞中,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也存在于 中。
⑷、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是 。
⑸、在人体内不存在中心法则中的 过程。
46、(6分)下图是用某种作物的两个品种①和②分别培育出④、⑤、⑥品种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
① AABB Ab ---------④
③AaBb AAbb-------⑤
②aabb
AAaaBBbb---- ⑥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D和F步骤分别是 和 。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
(2)、用③培育⑤所采用的E和H步骤分别是 和 。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4月月考高二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43. (每空0.5分共7分)
(1)基因突变  细胞核 细胞分裂间期  转录  细胞核  翻译  核糖体 (2)GUA  密码子  CUU (3)常染色体上隐性 aa  A a  1/8
46.(6分)
(1)杂交 自交 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
第1 页 共7页 第2 页 共7页
1 2 3 4
6
7
25
50
75
0
圆粒 皱粒 黄色  绿色
第5页 共7页 第6页 共7页
E
G
H
D
F制卷人:陈世平 肖海生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的导数是( )
A.0 B.1 C.不存在 D.不确定
2. 若为增函数,则一定有( )
A. B. C. D.
3. 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AD=1,E为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C1与A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A. B. C. D.
4. 已知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5. 曲线在处的导数为12,则等于( )
A. 0 B. 1 C. 3 D. 不确定
6.设函数在定义域内可导,的图象如左图所示,则导函数可能为:
7. 与是定义在R上的两个可导函数,若,满足 =则有( )
A.= B . -是常数函数
C . ==0 D . +是常数函数
8. 函数y=x3-3x的极大值为m,极小值为n,则m+n为( )
A.0 B.1 C.2 D.4
9. 设在上连续,则在上的平均值为( )
A. B. C. D.
10 .设y=x-lnx,则此函数在区间(0,1)内为(  )
A.单调递增, B、有增有减 C、单调递减, D、不确定
11. 已知=·sinx,则=( )
A .+cos1 B. sin1+cos1 C. sin1-cos1 D.sin1+cos1
12、是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的图象只可能是(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 物体的运动方程为,则物体在时的速度为 ,在时的加速度为 .
14. 若=x3+3ax2+3 (a+2)x+1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5.函数 =,则= 。
16.设有长为a,宽为b的矩形,其底边在半径为R的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上,另两个顶点正好在半圆的圆周上,则此矩形的周长最大时,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0分)计算的值,并从几何上解释这个值表示什么?
18. (12分)已知曲线。求:
(1)该曲线在点M处的切线的方程;
(2)该曲线过点N(0,-2)的切线的方程。
19.(12分)设函数
(Ⅰ)求的单调区间;(Ⅱ)求的值域.
20.(12分)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在时刻t的速度为v=f(t)=-t2+16(t的单位:h ,v的单位:km/h),求:汽车在0《t《2时段内行驶的路程S。
21.(12分) 做一个圆柱形锅炉,容积为V,两个底面的材料每单位面积的价格为a元,侧面的材料每单位面积价格为b元,问锅炉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为多少时,造价最低?
22(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底面为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
(Ⅰ)求直线EF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Ⅱ)求证:;
(Ⅲ)若是线段上一动点,试确定点位置,使平面,并证明你的结论.
高二4月月考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A B B B C 6-10 :D B A D C 11-12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x
y
O
x
y
O
A
x
y
O
B
x
y
O
C
x
y
O
D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共审核人:杨唐清 制卷人:黄爱和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它是在说明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
B、《德拉古法典》的制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
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
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2、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B、萨拉米斯岛危机
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3、梭伦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文中的“他们”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外邦人 D、奴隶
4、右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
A、遗嘱法 B、财产等级制度C、解负令 D、建立“四百人会议”
5、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6、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7、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
8、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的内容不包括
A.改穿汉族服 B.改用汉姓,学说汉话 C.提倡与汉族通婚 D.重用汉族知识分子
9、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
A.按全国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
C.对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 D.不侵犯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
10、孝文帝改革中从根本上推动封建化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礼乐制度 D.九品官制
11、对北宋中期统治状况的表述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A.出现“冗兵、冗官、冗费”现象 B.积贫积弱 C.阶级矛盾激化 D.社会危机、统治危机加
12、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政府财政收入问题 B.大地主的特权问题 C.农业生产发展问题 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
13、修建于北宋中期的福建莆田木兰陂工程,既能抵御海潮,又能灌溉农田。这一成就与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14、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15、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是
A.封建领主经济的衰落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 D.西方列强的侵略
16、 日本的福津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
17、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8、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部因素”指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强大 C.民族危机加剧 D.倒幕派的形成
19、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20、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C.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1、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22、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
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 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23、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4、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B.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
C.取消重叠机构,裁汰冗员 D.裁撤绿营,编练新式陆军
25、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26、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27、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 C.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D.帝国主义的破坏
28、(2004江苏高考8)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文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29、公元前594年,雅典首席执政官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并永远禁止以自由民人身作债务抵押。国家还负重赎回哪些因欠债而被买到外邦为奴隶的人。其影响不包括
A、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 B、废除了奴隶制
C、推动了雅典民主制的发展 D、打击氏族贵族,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30、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
第II卷(共40分,其中31题8分、32题12分、33题12分、34题8分、)
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选自梭伦的两首诗
材料一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哪些?(2分)他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2分)
(2)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雅典欠债为奴的平民,你会支持改革吗?请阐述你的理由。(3分)
(3)从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1分)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材料二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质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后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 ——《日知录·宋世风俗》
回答:⑴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3分)
⑵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4分)
⑶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贤才”,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
⑷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3分)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
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6分)
(2)在经济方面,商鞅变法有何积极意义?从长远来看,商鞅的经济政策有哪些消极作用?(4分)
(3)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1分)
(4)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句原话,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1分)
34、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材料二: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他备受奴役,而如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两幅图片中的人物最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三分别是两个人物的哪方面的成就?(2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位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4月月考高二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34、(1)梭伦:在古代雅典进行改革。(1分)
商鞅:在古代时期的秦国变法(1分)
(2)材料二:梭伦颁布“解负令”。 材料三:商鞅废除井田制(4分)
(3)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民主化轨道。(2分)
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建立了基础(2分
第1页 共6页 第2页 共6页

第3页 共6页 第4页 共6页
共制卷人:代金莲 辛仲亮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儒道思想之所以能够互补,是以它们存在的差异为前提的。但这种差异又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
②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哲学、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孔子则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正是由于他们 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
③不仅如此.虽然老子和孔子一个侧重“天道”,一个侧重“人道”,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比如老子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实际上也是关心社会的表现,而且《老子》中谈论治国之道的内容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同样,孔子的“道”虽然主要是“人道”,不是“天道”,但是,当“人道”绝对化以后,也是与“天道”相通的。而且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欣赏曾点的超脱旷达,这与道家的思想有一致的地方。
④“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既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以天下忧乐为忧乐,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同时,又用道家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往往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从社会实践来看,儒道并用,也是统治者自觉的治国之术。例如唐太宗在贞观二年总结治国经验时,提出了“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的现实理念,同时又认为要做到“安人宁国”,君王首先应“抑情损欲,克己自励”,其中就同时吸取了儒道思想的精髓。
⑤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其间,随着历史文化条件的变迁,儒道互补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特点。同时,佛教的传播又为儒道互补的思想格局增加新的因素。但在纷繁复杂的思想中,儒道的互补始终是最基础的。
⑥如果说儒、道思想还有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它们的互补也具有新的特点。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思想高度,超越单纯的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从中发现有利于新文化建设的因素。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讲究忠、孝,讲究温、良、恭、俭、让,这些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旧时代的烙印,我们不能不加批判地继承。同样,道家所讲的“自然”“无欲”“无为”等,也包含了一些消极的东西,我们也不能简单接受。而在剔除了其中的思想糟粕后,这些道德范畴和思想观念,就可能成为我们现代文化的补充。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也好,个人也好,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也不能唯利是图。而儒家向来重视“义利”之辩,重义轻利,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相关矛盾仍有现实意义。自然,这里所说的“义”不仅仅是道义之义,它理应有更丰富的内涵,包括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即可以融入道家的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包括对法制精神和经济规律的尊重,即可以引进现代意识,在此基础上,重利而不轻义。
1.下列关于儒家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关系的思考,讲究仁、义、礼、智、信,讲究忠、孝与温、良、恭、俭、让。
B.儒家的理想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他们以儒家的理想为追求目标,又将其应用到治国之术。
C.向来重视“义利”之辩,重义轻利;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取长补短,融入现代意识,重利而不轻义。
D.对个人,儒家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对社会,则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2.下列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比较偏重于对哲学、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B.道家思想往往引导人们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超然通达,静观待时,这有利于调节紧张的心态。
C.道家所讲的“自然”“无欲”“无为”等思想,也包含了一些消极的东西,我们不能简单接受。
D.《老子》中谈论治国之道、对社会多持批判态度,是“有所为”的体现,是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道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这使得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
B.唐太宗吸取了儒道思想的精髓,“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源于儒家,“抑情损欲,克己自励”来“安人宁国”则来自道家。
C.老子侧重“人道”,孔子侧重“天道”,儒道虽各有侧重,但实际上它们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
D.要立足现实,超越单纯的儒家或道家的立场,剔除思想糟粕,发现有利于新文化建设的因素,使之成为现代文化的补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沆,字太初,沼州肥乡人。沆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命直史馆。雍熙三年,太宗谓宰相日:“李沆、宋浞,皆嘉士也。”即命中书召试,并除右补阙、知制诰。沆位最下,特升于上。四年,与翰林学士宋白同知贡举。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酒,慰劳久之。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日:“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问其人,日:“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沆对日:“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真宗日:“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日:“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日:“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 ”对日:“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 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 ”沆日:“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日:“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观,菟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日:“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待漏将朝,疾作而归,诏太医诊视,抚问之使相望于道。明日,驾往临问,赐白金五千两。方还宫而沆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再往,临哭之恸,谓左右曰:“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言终又泣下。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真宗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其为信倚如此。
(节选自《宋史·卷二八二·列传第四十一》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②菟:(sǒu),同“搜”。③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同知贡举 知:执掌
B.然久之自败 败:失败
C.沆待漏将朝 漏:计时工具,引申为时间
D.趣驾再往 趣:急忙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沆受真宗皇帝“信倚”的一组是 ( ) (3分)
①沆位最下,特升于上 ②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
③真宗北幸,命沆留守 ④其议遂寝
⑤李文靖真圣人也 ⑥李沆尝言其非君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李沆忠良纯厚,始终如一,为理政事,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皇帝的器重。
B.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出现,王旦惊叹其为圣人,称其为“圣相”。
C.李沆襟怀坦荡,公事公办,素来看不起那些常进密奏的奸佞之人。
D.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色犬马, 或者劳民伤财。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4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拟咏怀(其二十六)
庾信①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②,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 晨起帐中歌。
注:①瘐信(513~581):南北朝诗人。早年在南朝梁时为官,后出使北朝,被强留北方为官。
②白狄:春秋时期狄族的一支,这里指北方异族的疆域。
8.诗歌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分)
9.诗的后四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请分析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情感。(4分)
10、名篇名句默写(8分)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 ,____________,名可名,非常名。
(3)寄浮游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三、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l—14题。(22分)
“痴气”钱钟书
要认识作者,还是得认识他本人,最好从小时候起。
钟书一出世就由他伯父抱去抚养,因为伯父没有儿子。钟书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钟书”。众兄弟间,他比较稚钝,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计较,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乱道。钱家人爱说他有“痴气”。
钟书四岁起识字,并已开始囫囵吞枣地阅读家中收藏的《西游记》、《水浒传》以及书摊上租来的《说唐》、《济公传》、《七侠五义》这类小说,看完后便手舞足蹈向两个弟弟演说他刚看的小说。后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和我讲哪条好汉使哪种兵器,重多少斤,历历如数家珍。
钟书十一岁,伯父去世。伯母抽大烟,家败得很快。钟书读书时没钱买书,练习簿买不起,他就用伯父生前亲手用毛边纸、纸捻子为他钉成的本子,老师看了直皱眉。同学都有许多笔尖,他只有一个,断了就没法写了,他急中生智,把毛竹筷削尖了头蘸着墨水写,当然写得一塌糊涂,老师简直不愿意收他的练习簿。
他有些混沌表现,至今依然如故。例如他总记不得自己生年月日。小时候他不会分辨左右,好在那时候穿布鞋,不分左右脚。他穿内衣或套脖的毛衣,往往前后颠倒,衣服套在脖子上只顾前后掉转,结果还是前后颠倒了。
钟书小时最喜欢玩“石屋里的和尚”,我听他讲得津津有味,以为是什么有趣的游戏,后来才知道,所谓“玩”,原来只是一人盘腿坐在账子里,放下账门,披着一条被单,一个人盘腿坐着自言自语。
钟书十四岁考上苏州桃坞中学。那年他父亲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回家。没有了严父管束,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父亲回家命他做一篇文章,他的文章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这顿打激起了他发奋读书的正气。钟书从此用功读书,作文大有进步。那时商务印书馆出钱穆的一本书,上有钟书父亲的序文。据钟书告诉我,那是他代写的,一字没有改动。
钟书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发愤用功”,二十岁那年考上清华大学。其实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成杂进。极俗的书他也能看得哈哈大笑。戏曲里的插科打诨,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精微深奥的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大部著作,他像小儿吃零食那样吃了又吃,厚厚的书一本本渐次吃完。诗歌更是他喜好的读物。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
钟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字中,困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大热天女儿熟睡(女儿还是娃娃呢),他在她肚子上画一个大脸,挨他母亲一顿训斥,他不敢再画。
钱家人常说钟书“痴人有痴福”。他作为书痴,倒真是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他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这又是家人所谓“痴气”的另一表现。
钟书写完了《围城》,“痴气”仍然旺盛,但是没有体现为第二部小说。《围城》重印后,我问他想不想再写小说。他说:“兴致也许还有,才气已与年俱减。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遗恨里还有哄骗自己的余地,后悔是你所学的西班牙语里所谓‘面对真理的时刻’,使不得一点儿自我哄骗、开脱或宽容的,味道不好受。我宁恨毋悔。”这几句话也许可作《围城》《重印前记》的笺注吧。
(摘编自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
1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钱钟书周岁时“抓周”抓了一本书,由此得名。他的确极爱看书,且不择精粗,像戏曲那样极俗的书,他不仅且看且笑,还一再搬演,笑得打跌。
B.钱钟书伯父去世后,生活十分拮据。可他仍能乐观对待这一切,买不起练习簿,就把毛边纸、纸捻子订成本子来写;钢笔尖撅断了头,就把毛竹筷削尖了当笔尖来用。
C.父亲的一顿痛打激起钱钟书奋发读书的正气,他从此奋发读书,作文也有了很大进步。他为钱穆的一本书所写的序文,十分成功。
D.“痴人有痴福”。钱钟书的“福”在于只要有书可读便别无营求,而供他阅读的书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
E.在这篇文章中,钱钟书夫人杨绛以时间为序,对钱钟书的生平进行了回忆。叙述中满怀深情,勾勒出一个充满“痴气”的钱钟书形象。
12.钱钟书的“痴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分析。(5分)
13.《围城》重印后,钱钟书为什么不想再写小说 请简要分析。(5分)
14.钱钟书“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粗,甜咸杂进”, 这样的读书方式你赞成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党同伐异。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术才会更加繁荣兴盛。
B.先生看着两人的背影,只是满脸讳莫如深地点了点头,又继续埋首于文件之中去了。
C.进入竹海,楠竹密布,铺天盖地,极目远眺,茫茫竹海,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歧路亡羊的感觉。
D.如何在地震中逃生,老师在课堂上已经作了具体而微的讲解,而今天的演练,更让我们有了切身的体验。
16.下列各旬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苹果公司正在设计一种电视,你可以向它喊叫或打手势——它都可以听懂你的意思。这一项目将为苹果与韩国电器巨头三星公司之间的战斗开辟新战场。
B.北京市政府去年推出了一项融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为一体的计划,城市废品回收者大军迅速增加。
C.在中国9600万六岁以下适龄儿童中,有一半不上幼儿园,这些孩子因此错过了教育专家认为的儿童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D.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星云湖,由于遭受“外来物种”侵袭,目前湖内的土著鱼 种大头鱼已经灭绝。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小品文是中国人精神的产品,闲暇生活的乐趣是其永恒的主题。小品文的题材包括品茗的艺术,图章的刻制及其工艺和石质的欣赏,盆花的栽培,还有如何照料兰花,泛舟湖上,攀登名山,拜谒古代美人的坟墓,月下赋诗,以及在高山上欣赏暴风雨——其风格, ; 其诚挚谦逊, ;其形散神聚, ;
①犹如陈年老酒②总是那么悠闲、亲切而文雅③犹如与密友在炉边交谈④其笔锋犀利而笔调柔和⑤犹如隐士的衣着
A.②④⑤①③ B.②③⑤④①
C.⑤③①④② D.④⑤①③②
1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3分)
(2)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4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4分)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20.阅读下面关于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后出生)和传统农民工(1980年前出生)受教育水平比较表,请就新生代农民工的突出特点和二者的共同问题各写出一条结论。(4分)
受教育水平 比例%
新生代农民工 传统农民工
小学及以下 0.4 6.6
初中 32.4 44.4
高中 24.0 25.4
中专(或职高) 17.8 11.2
大专(或高职)及以上 25.3 12.5
结论:(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两个大学生和一个年轻农妇到一家旅游文化公司应聘。
招聘者问:“你们都有什么专长 ”两个大学生都回答说:“我是大学生!”
农妇说:“我没有文凭。”说完拿起一把剪刀,一张纸,马上就剪出一幅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
公司拒绝了两位大学生,招聘了年轻农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构成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的不是“儒家的理想”,而是“儒道互补”。
2、D。“受儒家思想影响”没有根据。
3、C。老子侧重“天道”,孔子侧重“人道”。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4、B 5、C 6、A
7、翻译 略
(共6分。意思对即可)
10、 略 11、(E D) 12-14 (见后面0
15、A 16、D 17、B
19 全球化视野 追求卓越的意识 宽松环境 平和心态
第1页 共8页 第2页 共8页

第3页 共8页 第4页 共8页

第5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

第7页 共8页 第8页 共8页
共制卷人:王艳芬 杨朗琼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上)
1.设集合,则( )
A. B.
C. D.
2.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i +2 B.i -2 C.-i -2 D.2 - i
3.下图是学校学生会的组成机构,那么它属于:( )
A. 流程图 B. 程序框图
C. 结构图 D. A、B、C都不对
4.把x=-1输入程序框图,输出y值为( )
A.-1 B.0 C.不存在 D.1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其反设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4题图)
6. 若大前提是:任何实数的平方都大于0,小前提是:,结论是:,那么这个演绎推理出错在:( )
A. 大前提 B. 小前提
C. 推理过程 D. 没有出错
7.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9岁的身高,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模型为 y=7.19x+73.93用这个模型预测这个孩子1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 ( )
A.身高一定是145.83cm B.身高在145.83cm以上
C.身高在145.83cm以下 D.身高在145.83cm左右
8.已知复数,则 等于( )
A. B. C. D.
9.当1,2,3,4,5,6时,比较和的大小并猜想 ( )
A. 时, B. 时,
C. 时, D. 时,
10.两个变量与的回归模型中,分别选择了4个不同模型,它们的相关指数如下 ,其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是( )
A.模型1的相关指数为0.98 B.模型2的相关指数为0.80
C.模型3的相关指数为0.50 D.模型4的相关指数为0.25
11.当时,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2.类比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性质,可推出空间下列结论: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则正确的结论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定义某种运算,的运算原理如右图:则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则是的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15.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
x 0 1 2 3
y 1 3 5 7
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bx+a必过点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由此可猜想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直接给出结果概不给分)
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复数,,求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判断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19.(本题满分12分)实数m取什么数值时,复数分别是:
(1)实数? (2)虚数? (3)纯虚数?
20.(本题满分12分)在复平面上,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 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及此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
21.(本题满分12分)在各项为正的数列中,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
(1)求;(2) 由(1)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3) 求
22.(本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AD是△ABC的外角∠EAC的平分 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延长DA交△ABC的外接圆于点F,连接FB,FC。
(1)求证:FB=FC;
(2)若AB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EAC =120°,BC=6,求AD的长。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
4月考试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C D A A D B D A D B
二.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 1 4 14.充分不必要 15. (1.5, 4) 16. -1
三.解答题 (共70分,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1/2-1/10i
20.解:解:由题知平行四边形三顶点坐标为, 设D点的坐标为 。
因为,得,得得,即
所以 , 则。
21.解:(1);(2);(3)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共制卷人:田丽梅 审核:韩开宝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如图所示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
2.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飘向(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读右图,完成3—4题。
3.从气流运行状况看,该图表示的是( )
A.北半球的气旋 B.北半球的反气旋
C.南半球的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
4.该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
A.阴雨天气 B.晴朗天气
C.干燥炎热 D.无风
5.以下各种岩石中,成因相同的是( )
A.花岗岩、砂岩、石英岩 B.砂岩、石英岩、页岩
C.砂岩、石灰岩、页岩 D.石灰岩、大理岩、页岩
6.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台风”的是( )
7.下列各组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形成的是( )
A.三角洲、沙丘 B.戈壁、冲积扇
C.冲积平原、三角洲 D.风蚀洼地、黄土沟壑
读“地质构造图”(图4),回答8~9题
8.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 )
A.华山 B.喜马拉雅山脉 C.职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9.图中③处的山地成因为 (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
10.下列四幅海陆风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A B C D
12.软流层( )
①位于物质接近液态的外核 ②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③物质以液体状态存在 ④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 高空和地面的温度差异 B. 高空和地面的气压差异 
C.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D. 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14、形成喜马拉雅山的两大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15.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化、风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16.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
A.水汽 B.氮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
17、位于大陆东西两岸,纬度在40°----60°之间的植被景观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18、反应纬度在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的地理事物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常绿落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9、下列地理事物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有( )
A.塔里木河 B .天山冰雪融水 C.长江 D.未登陆的台风
20、下列关于洋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大西洋暖流是密度流 B.赤道逆流是风海流
C.秘鲁海流是密度流 D.加那利寒流是补偿流
21.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
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
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
22.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 )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D.北海道渔场
23.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获得太阳辐射少 D.获得地面辐射少
2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 ( )
A.大江大河 B.地下含水层
C.南北两极地区 D.平原地区
25.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补给靠 (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雨水 D.冰雪融水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6.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东亚处刮 季风,性质是 ;南亚处刮 季风。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
2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表示暖锋的是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表示暖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
(3)A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_ ___ _,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_ ___。
(4)A图的降水天气发生在___________,B图的降水天气发生在 。
28.读某大洋的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该区域位于 半球(北或南)
(2)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 (寒或暖)流。
(3)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4)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受 (洋流)的影响。
29.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 11分)
(1)图中洋流a、b、c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和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风带和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2)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沿海附近的______渔场等。
(3)若①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表明保护海洋环境需要________________。
30.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1分)
(1)将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将下列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填出。
A_____,B_____,C_____,F____,G______
(3)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环节中的各环节把________ 圈、______圈、 _____ 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31.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 ④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3)如果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
(4)实际近地面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 (南或北)半球。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
4月月考地理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AAAAC 6---10、CCABB 11---15、ADDCC
16---20、CCDCD 21---25、DBDCC
28 、(每空1分,共4分)
(1) 南 (2)寒 (3)降温减湿 (4)北大西洋暖流
29. (每空1分,共11分)
34.(1)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a c 中纬西风 东北信风 (2)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 (3)加快了海水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国际协作
第1页 共6页 第2页 共6页

23o26′
第3页 共6页 第4页 共6页

第6页 共6页

第5页 共6页
共制卷人:古仕琴 审核人:袁进伟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C 12 S 32 Cl 35.5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小题,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一支25mL滴定管,内盛溶液液面在15.00mL刻度处,当将滴定管内液体全部排出时,所得液体的体积是( )
A.10.00mL B.15.00mL C.小于10.00mL D.大于10.00mL
2.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3.下列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的是( )
①反应吸热 ②反应放热 ③反应后熵增加 ④反应后熵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 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C
D. 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相等
5.在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B. 1mol/L的甲酸溶液中c(H+)约为1×10-2 mol/L
C. 1mol/L的甲酸溶液10mL恰好与10m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
6.下列措施有利于反应:N2 (g) + 3H2 (g) 2NH3 (g) △H = -92kJ·mol-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减小压强 ⑤增大NH3浓度 ⑥减小大NH3浓度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7.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假定温度不变)   (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    D.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8.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 )
A.温度计 B.托盘天平 C.容量瓶 D. 滴定管
9.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nB pC+qD在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K越大,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越小
C.C的起始浓度越大,K值越大
D.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0.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两溶液中分别加人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11.对于任何一个可逆反应,同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是( )
①催化剂 ②浓度 ③压强 ④温度
A. 只有②③④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④ D .全部
12.现有 ①0.1mol/L醋酸溶液;②0.1mol/L盐酸;③pH = 1 的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使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对于稀释前后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稀释前,溶液 pH:① > ② = ③
B.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③ > ① = ②
C.稀释后,溶液 pH:① > ② = ③
D.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③ > ① = ②
13.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14.pH=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C(H+)或C(OH-)的变化(  )
A.c(H+)和c(OH-)都减少  B.c(H+)增大 C.c(OH-)减小   D.c(H+)减小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溶液,溶液的pH增大
B.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溶液中c(CH3COO-)减少
C.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中c(H+)增大
D.向0.1 mol/L醋酸溶液中滴入少量浓盐酸,溶液的导电性减弱
16.在50ml 0.01mol/L H2SO4溶液加入 50ml 0.01mol/L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呈( )
A.无法判断   B.碱性 C.中性  D.酸性
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 (g)+B (g) R(g)+2 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液体
D.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18.当2NO2(g)N2O4(g)反应达平衡后,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压缩混合气体体积,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红棕色先变浅后变深最终颜色较浅
B.红棕色先变浅后变深最终颜色较深
C.红棕色先变深后再变浅最终颜色较浅
D.红棕色先变深后变浅最终颜色较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共31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9.(3分)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CO3
(2)NaHSO4
(3) NH3·H2O
20.(4分)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下列过程的焓变、熵变,并判断反应的方向。
(1)H+(aq)+OH-(aq)=H2O (l) △S=+80.7J·mol-1·K-1
△H 0,△S 0,该反应 (自发或非自发)
(2)TiO2(s)+2Cl2(g)=TiCl4(l)+O2(g) △H=+161.9kJ·mol-1 △S=-38.4J·mol-1·K-1
该反应 (自发或非自发)
21.(4分)下列溶液,c(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PH由小到大的是 。
①0.05mol/LH2SO4 ② 0.1mol/NH3·H2O ③ 0.1mol/CH3COOH ④0.05mol/Ba(OH)2
22.(8分)现有反应aA(g)+bB(g) 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且a+b________p(填“>”“<”或“=”)。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反应速率________。
(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
23.(12分)已知: H2O H+ + OH-(△H>0),KW为水的电离常数,完成下表。
改变条件 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溶液中c(H+) PH的变化 KW
升高温度
加入酸
加入Na
三.计算题(共15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4.(9分)计算0.01mol/LHCl溶液PH值?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是多少?若将此酸50ml与50ml 0.012mol/LNaOH混合,溶液中的PH变为多少?(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25.(6分)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
A(g)+2B(g) 2C(g)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和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多少?
宾川四中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
4月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 共31分)
19.(3分)略
20.(4分) (1) < 、> 、自发 (2)非自发
21.(4分)④②③① 、 ①③②④
22.(8分) (1)吸 > (2)增大 减小 (3)增大 减小 (4)减小 (5)不变
23.(12分)
三、计算题(15分)
24. (9分)2、1×10-12、11
25. (6分)40%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制卷人:王明琴 审核人:杨文成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一卷(选择题 满分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Why didn’t the man come to the birthday party
A. He didn’t know that.
B. He didn’t remember the party.
C. He was too busy to take part in it.
2.How many students are in class on time
A. About 30. B. About 15. C. About 45 .
3. What is Mr. Richard probably
A. A secretary. B. A doctor. C. A boss.
4. What did the audience think of the performance
A. Terrible. B. Not bad. C. Excellent.
5. 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 The man asks the woman to go on working.
B. The man asks the woman to have a rest.
C. The man asks the woman to go home earlie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man and Frank
A. They’re relatives.
B. They’re former classmates.
C. They’re colleagues.
7.How did Frank know his bride
A. He met her on a vacation.
B. He met her in a party.
C. They work in the same company.
听第7段材料,回答8、9题。
8. What does the man do
A. A doctor . B. A driver. C. A policeman.
9. Why was the woman driving so fast
A. Because her son was ill.
B. Because she was very good at driving.
C. Because she was in a hurry to pick up her son.
听第8段材料,回答10至12题。
10.What kind of person is Rosie
A. She’s talkative.
B. She’s a real complainer.
C. She’s easygoing.
11.What day is today
A. Friday. B. Thursday. C. Wednesday.
12.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should do
A. Talk with Rosie directly.
B. Not go to eat out with Rosie again.
C. Let some other people talk to Rosie.
听第9段材料,回答13至16题。
13. Why is the man interested in the club
A. He is free all day long. B. 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C. He is fond of singing.
14. How often will the man go to the club
A. Once a week . B. Every other day. C. Twice a week .
1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
A. To organize the club with her.
B. To practice singing with her.
C. To take part in her club.
16.When does the man have to arrive
A. At 5 p. m. on Monday
B. At 5 a. m. on Sunday.
C. At 5 p. m . on Wednesday.
听第10段材料,回答17至20题。
17. Wha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more people to shop online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A. To avoid crowded stores.
B. To buy gifts at lower prices.
C. To push business into the black.
18. What day is called Black Friday
A. The Monday before Thanksgiving.
B. The day before Thanksgiving.
C. The day after Thanksgiving.
19. How much was online spending during the holiday season last year
A. 20﹪ B. 25﹪ C.30﹪
20. What is the report mainly about
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B. The spending of the holiday season.
C. The change of people’s shopping habit.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t’s not____ good idea to drive for four hours without______ break.
A. a ,a B. the ,a C. the , the D a, the
22 --- Cloud I ask you a rather personal question
---- Sure, _______.
A. pardon me B. go ahead C. good idea D. forget it
23. _____ many times, he finally understood it.
A. Told B. Telling C. Having told D. Having been told
24. I still remember_____ to visit the Mountain Tai when I was young and I am longing to visit it again.
A. to take B. to be taken C. taking D. being taken
25. With a lot of difficult problems_____, the newly-elected manager is in a dilemma.
A. settled B. settling C. to settle D. being settling
26. Not the way he did it but his words _____ criticized by people present.
A. has B. had C. is D. were
27. This is the very book _____ I need now.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all
Many people _____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2010 World Expo, which was so amazing.
A. witnessed B. participated C. swallowed D. handled
29. Don’t turn the room __________, as I have just tidied it.
A. inside B upside down C. outside D. inside down
30. Most parents are not __________ the danger of their babies’ eating jelly, which causes most unfortunate incidents to happen.
A. well aware to B. very aware of C. aware that D. well aware of
31 . She was scared _______ when hearing the sound of explosion.
A. to death B. death C. of death D. with death
32.You’d better book the tickets in advance;________ we may miss the chance to enjoy the concert performed by the pop star.
A.however B.otherwise C therefore D.nevertheless
33.Magaret was so ________ to hear any news of her lost son that she was almost driven mad.
A.relevant B.annoyed C.bound D.dying
34.Mr. Zhang is the best music teacher in our school, but he has hurt his left foot and cannot ________tomorrow's concert.
A. take part B.play a part in C.participate in D.participate
35. Liza _ ___ well not want to go on the trip---she hates traveling.
A. will B. can C. must D. may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year I was about twelve years old. My mother told us that we would not be _36_ Christmas gifts because there was not enough money. I felt sad and thought, “What would I say when the other kids asked what I’d 37 ” Just when I started to 38 that there would not be a Christmas that year, three women 39 at our house with gifts for all of us. For me they brought a doll. I felt such a sense of 40 that I would no longer have to be embarrassed when I returned to school. I wasn’t 41 . Somebody had thought 42 of me to bring me a gift.
Years later, when I stood in the kitchen of my new house, thinking how I wanted to make my 43 Christmas there special and memorable, I 44 remembered the women’s visit. I decided that I wanted to create that same feeling of 45 for as many children as I could possibly reach.
So I 46 a plan and gathered forty people from my company to help. We gathered about 125 orphans (孤儿) at the Christmas party. For every child, we wrapped colorful packages filled with toys, clothes, and school supplies, 47 with a child’s name. We wanted all of them to know they were 48 . Before I called out their names and handed them their gifts, I 49 them that they couldn’t open their presents 50 every child had come forward. Finally the 51 they had been waiting for came as I called out, “One, two, three. Open your presents!” As the children opened their packages, their faces beamed and their bright smiles 52 up the room. The 53 in the room was obvious, and 54 wasn’t just about toys. It was a feeling –the feeling I knew 55 that Christmas so long ago when the women came to visit. I wasn’t forgotten. Somebody thought of me. I matter.
36 A. sending B. receiving C. making D. exchanging
37. A. found B. prepared C. got D. expected
38 A. doubt B. hope C. suggest D. accept
39. A. broke in .B. settled down C. turned up D. showed off
40. A. relief B. loss C. achievement D. justice
41. A. blamed B. loved C. forgotten D. affected
42. A. highly B. little C. poorly D. enough
43. A. present B. first C. recent D. previous
44 A. hardly B. instantly C. regularly D. occasionally
45 A. strength B. independence C. importance D. safety
46. A. kept up with B. caught up with C. came up with D. put up with
47. A. none B. few C. some D. each
48. A. fine B. special C. helpful D. normal
49. A. reminded B. guaranteed C. convinced D. promised
50. A. after B. until C. when D. since
51. A. chance B. gift C. moment D. reward
52. A. lit B. took C. burned D. cheered
53. A. atmosphere B. sympathy C. calmness D. joy
54. A. it B. such C. something D. everybody
55. A. by B. till C. for D. from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f the rose can be said to be a special flower, then the apple can be said to be a special fruit.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American culture. American stories speak of Johnny Appleseed, who went throughout America collecting apple seeds and planting apple trees. He had a great love for nature and went through fields and farms adding richness and beauty to the country.
One of the first sayings taught to school children is,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This short saying encourages children to eat fresh fruit to keep healthy. If someone always says good words to a person, people will call him an "apple polisher". This, however, is not a good name. If someone is very dear to us, we say that he or she is the "apple of our eye".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fruit which Eve gave to Adam was an apple, even though the Bible(圣经) never says so. The apple, therefore, is a deep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stories of America.
An apple is also delicious. Apples can be cooked in many ways, used as a dessert (甜点) , and made into sweet juice.
In many parts of the country during the harvest season, a popular activity is to go into an apple garden to pick apples. Washington, D. C. and New York are both famous for their apples.
Finally, when it’s time to take a vacation to American cities, one can always visit New York, which is "the biggest apple" of all the American cities.
56. Why was Johnny Appleseed so famous
A. He had a great love of nature.
B. He liked the American people.
C. He went throughout the country.
D. He collected apple seeds and planted apple trees.
57.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hrase "apple polisher" mean
A. Something for cutting apples.
B. A person who likes to please others.
C. A person who is dealing with fruits.
D. A machine for cleaning apples quickly.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with apples
A. Apples are medicine.
B. Appl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ood.
C. New York is famous for its big apples.
D. The Bible says Adam was given an apple.
59.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______.
A. stories about the apple
B. apples in American culture
C. some famous sayings of the apple
D. big cities that is famous for apples
B
reat news! Summer Camp 2011 opens
between 9:30 a.m. and 11:30 a.m. on
June 30th. And it will last for a week.
All children aged 7-14 are welcome. Each child can take part in only one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and needs to pay 150 yuan for it.
  1. Sports (basketball, football, table tennis, etc.)
  2. Learn in groups (painting, singing, dancing, piano, computer, etc.)
  3. English Worlds (songs, films, games, plays, etc.)
  Some American children are coming to the camp. If you really want to spend an interesting summer holiday, please join us for learning with fun. Act now! Book your seat as soon as possible either by phone or by e-mail. Register (报名) and pay before June 18th, then you can have a Mickey T-shirt as a member of the camp.
  Dongfang Children's Palace: No. 23, East Street, Changping
  Tel: 83212563 E-mail: dsbc1234@
60. The register time is before _____.
A. 9:30 to 11:30 a.m. B. June 30th. C. 150 yuan. D. June 18th.
61. Each child can only choose _____ of the activities.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62 . What cannot you do in Summer Camp 2011
A. Learn painting and dancing.
B. Join a group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C. Climb mountains and see birds.
D. Speak English with some American children.
63. Summer Camp 2011 will offer you _____.
A. a Mickey T-shirt B. a piano or a computer
C. some books and CDs D. a funny camp card
C
There are thousands of things to be sold that are of all colors and shapes in a supermarket, making you believe that they are good enough for you to have a try. How packaging(包装)is the quiet but persuading salesman
There on the shelves,each bottle, can and box has been carefully designed to speak to the inner self of the consumer(消费者), so that he is buying not only a product but also his belief in life. Scientists have studied on this and found that the look of the packag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and on how well it sells, because “Consumers generally cannot tell between a product and its package. Many products are packages and many packages are products,” as Louis Cheskin, the first social scientist studying consumers’ feeling for packaging, noticed.
Colors are one of the best tools in packaging. Studies of eye movement have shown that colors draw human attention quickly. Take V8 for example. For many years,the bright red color of tomatoes and carrots on the thin bottle makes you feel that it’s very good for your body. And the word “green" today can keep food prices going up.
Shapes are another attraction.Circles often mean happiness, because they are pleasing to both the eye and the heart. That’s why the round yellow M sings of McDonald’s are inviting to both young and old.www.
This new consumer response(反应)to the colors and shapes of packages reminds(提醒)producers and sellers that people buy to meet the needs of both body and heart.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____ seems to be able to persuade a consumer to buy the
product.
A. the pleasing color of the package B. the special taste of the product
C. the strange shape of the package D. the belief in the product
65. It can be inferred(推测)from the passage that V8 is a kind of .
A. vegetable dish B. healthy juice C. hard drink D. red vegetable
66. “And the word ‘green’ today can keep food prices going up” This sentence
suggests that consumers today are .
A. starting to notice the importance of new food
B. enjoying the beauty of nature more than before
C. beginning to like green vegetables
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health
67.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Colors and Shapes
B. Packaging Can Talk
C. The response to the packages
D. What is packing
D
Most people know that Marie Curie was the first woman to win the Nobel Prize, and the first person to win it twice. However, few people know that she was also the mother of a Nobel Prize winner.
Born in September, 1987, Irene Curie was the first of the Curies’ two daughters. Along with nine other children whose parents were also famous scholars, Irene studied in their own school, and her mother was one of the teachers. She finished he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t the College of Sévigné in Paris.
Irene entered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in 1914 to prepare for a degree in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When World War I began, Irene went to help her mother, who was using X-ray facilities(设备) to help save the lives of wounded soldiers. Irene continued the work by developing X-ray facilities in military hospitals in France and Belgrum. Her services were recognised in the form of a Military’s Medal by the French government.
In 1918, Irene became her mother’s assistant at the Curie Institute. In December 1924, Frederic Joliot joined the Institute, and Irene taught him the techniques required for his work. They soon fell in love and were married in 1926. Their daughter Helene was born in 1927 and their son Pierre five years later.
Like her mother, Irene combined family and career. Like her mother, Irene was awarded a Nobel Prize, along with her husband, in 1935. Unfortunately, also like her mother, she developed leukemia because of her work with radioactivity(辐射能). Irene Joliot-Curie died from leukemia on March 17, 1956.
68.Why was Irene Curie awarded a Military Medal
A .Because she received a degree in mathematics.
B. Because she contributed to saving the wounded.
C. Because she won the Nobel Prize with Frederic.
D. Because she worked as a helper to her mother.
69. Where did Irene Curie meet her husband Frederio joliot
A .At the Curie Institute. B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C .At a military hospital. D. At the College of Sevigne.
70.When was the second child of Irene Curie and Frederic Joliot born
A. In 1932. B. In 1927. C. In 1897. D. In 1926.
71.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was Irene Cuire different from her mother
A. Irene worked with radioactivity. B .Irene combined family and career.
C .Irene won the Nobel Prize once D .Irene died from leukemia.
E
As many as one in five US teenagers have some degree of hearing loss, according to researchers. They say the problem is growing.
“Teenagers really don’t pay attention to how much noise they are exposed to(接触),” Josef Shargorodsky of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in Boston told Reuters. “Often people won’t notice it, but even very little hearing loss may influence language development,” said Shargorodsky, one of the researchers.
The study compared surveys from the early 1990s and the mid-2000s. Each included a few thousand teenagers. In the first survey, about 15 percent of teenagers had some degree of hearing loss. Some 15 years later, that number had risen by a third, to nearly 20 percent.
“This certainly is big news,” said Alison Grimes, an ear doctor. “Hearing loss is very common in old people,” Grimes said, but she added that it was worrying to see it happen in the younger age group.
In babies and young children, hearing problems are known to slow language development. The science is less clear for teenagers, but it is easy to imagine how being hard of hearing could influence learning, said Grimes.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are still unclear. When researchers asked teenagers about noise exposure – on the job, at school or from activities, for example – the teenagers didn’t report any change. But Shargorodsky said that might not be true. “We know from before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ask this age group about noise exposure – they underestimate it.” Few people would call it noise when they listen to music on their MP3 player, for example.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we think is loud and what is harmful to the ear,” said Grimes.
Although it’s not clear that the MP3 players cause teenagers’ hearing loss, Grimes said it was still a good idea to turn down the sound and take short breaks from listening.
72.The writer advises teenagers __________.
A. to turn the sound down
B. to stop using MP3 players
C. to be clear about the problem
D. to report the change in hearing loss
73.The underlined sentence “they underestimate it” means __________.
A. their love for music prevent them realizing the harm
B. their hearing loss is happening without being noticed
C. they think music can be taken as noise to some degree
D. they think it’s harmful sometimes although it’s not loud
7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Hearing loss may lead to slow language development.
B. Hearing loss in old people is as common as in young people.
C. Researchers have already found some causes of hearing loss.
D. Teenagers know MP3 is harmful, but they can’t stop listening to it.
75.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 word short and simple B. A report by teenagers
C. A message loud and clear D. A letter from MP3 users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减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High school students sometimes feel stressed because frequent exams . Here i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First of all, you should have confidences and hold on to your dreams. It’s important to make a good study plan and carry them out. To stay healthy and energetic, you’d better to do some sports after school, such as playing basketball, swimming and so on. Besides, a balancing diet is helpful. You should eat more vegetables but avoid food with too much fat. In addition, it’s a good idea to turn to your parents and teachers with help when you got into trouble . They will sure help you out.
第二节: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华,你班来自新西兰的交流学生Phelps生病回国治疗。请你用英语给他写封e-mail,主要内容包括:
1、询问病情;
2、介绍班级近况;
3、表达祝愿。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使行文连贯。
Dear Phelps,
I’m sorry that you have to go back home for medical treatment .
Yours Li Hua
高二四月月考英语参考答案
一、听力
1-5 BCBCA 6-10 CACAB 11-15 CCCAC 16-20CACBC
二.单选
21---25ABDDC 26---30 DCABD 31—35 ABDCD
三.完型填空
36-40 BCDCA 41-45 CDBBC 46-50 CDBAB 51-55 CADAD
四.阅读
56---60 DBCBD 61---65 ACADB 66---70 DBBAA – 71-75 CABAC
第1页 共10页 第2页 共10页

第3页 共10页 第4页 共10页

G
第5页 共10页 第6页 共10页

第7页 共10页 第8页 共10页

第9页 共10页 第10页 共10页
共制卷人:王文德 朱维一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为了整体打捞“南海一号”,财政部审定9000万元专项资金,财政部拨款3000万元,剩余由地方财政补足。为了建造保存“南海一号”的“水晶宫”,有关部门已投入了1、5亿元。“南海一号”进“宫”后,预计博物馆每年的运营费用需要2000万元。这说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经济发展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经济发展了,文化也就发展了
2、2009年6月7日,我国约1020万考生走出高考考场,场外约1020万个家庭希望通过高考让“孩子”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份好工作。而美国人则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不一味追求高学历。中美两国对待高考态度的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立和行为的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3.2009年5月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南京大学演讲时提及:两岸文化一点一滴都存在相似,我们属于同一个文化,这是凝聚两岸不可磨灭的力量源泉。这说明了( )
A、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B、两岸人民有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
C、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D、大陆和台湾已经实现了文化的同一
4、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 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从古至今,中秋节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习俗,比如吃月饼、祭月赏月、猜月谜、燃灯、舞火龙、玩兔儿爷、对对子、堆宝塔等。据此回答5~6题。
5、“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月千里寄相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 (  )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最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6、中秋团圆,赏月及吃月饼之俗,由来已久,历代而后,不断加进新的内容,以丰富这 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盛行不衰。这表明 (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渗透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 ④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7.青海省玉树地震发生后,宗教团体纷纷组织“宗教救援队”积极参与救灾,僧侣们还为在地震中死难者超度祈祷,给震区的佛教信众很大的心理安慰。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文化活动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④文化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物质力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8..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9.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13.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15·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
A.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财富 B.能够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
C.是各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标志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6·近来网上相继爆出令人担忧的“XX门事件”,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是“90后”的青少年。为此,青少年要( )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自觉遵守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污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7.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18.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 )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③刻舟求剑 ④居安思危 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9.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 ( )
A. 是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C. 是否承认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D. 是否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0.小明的父亲听说儿子学了外汇的知识,就考他说:“我想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在人民币以后要升值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我是现在进这批货物划算,还是以后进划算。”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A.现在合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价格越高
B.现在合算,因为在人民币升值前可以购买更多的国外货币
C.升值后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买更多的外国货
D.升值后合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外国货价格降低
21.金钱是财富的象征,作为青年学生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 )
①要取之有道,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②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
③有钱能使鬼推磨,要采取一切手段攫取金钱 ④要用之有益,把钱用于做有意义的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时下,在长三角、广东、北京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自驾游、农家乐等休闲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同时,读书、健身、数字娱乐、艺术欣赏、饮食、茶艺、收藏等各种各样的休闲方式层出不穷。上述材料表明( )
A.消费方式随着经济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B.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C.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 D.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是发达地区居民的消费主流
23、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D.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24、如果1双皮鞋=2件衣服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面生产衣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一双皮鞋可以换 ( )
A、1件衣服 B.4件衣服 C.8件衣服 D.16件衣服
25、(2001年全国第32题)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 )
A.价格波动 B.不等价交换 C.国家宏观调控 D.统一的市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27、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宋元时期的刺桐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城市。同时,泉州还是世界多元文化宝库,从泉州的建筑可窥见一斑。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净寺、天主教与基督教建筑风格的花巷、中山街基督教南教堂、佛教建筑九日山建造寺、后城巷的中式民居、近代南洋风格建筑、摩尼教风格建筑草庵、道教风格建筑老君岩等在此交相辉映,见证着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
(1)泉州作为世界多元文化宝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4分)
(2)你是如何理解这些特点的?(8分)
28.自90年代以来,彩电,冰箱大幅度呈现降价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不仅冰箱、彩电、空调、电脑也被卷进了降价风潮。当前,对于绝大部分家电企业来讲,降价已成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运用经济学道理回答:
(1)简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2)价格竞争会对于买卖双方和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8分)
29,今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震频发,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预报是地震学的终极目标之一,但至今科学家们在地震预测方面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沮丧的。
辨析:规律是客观的,也是无法认识的。(12分)
政治4月考试答案
选择题(共50分)
1-5 B C A A A 6-10 CDCCB 11-15 BADDD 16-20 ADDBC 21-25 DADCA
二、非选择题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