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13课五四运动2021-2022学年八上历史同步(部编版)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课导入?教学目标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2.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一.五四运动的爆发爆发的背景: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探究新知Enterthetextcontentdirectlyhere,changethemethod:directlyselectallthetext,enteranewtextcanreplacethechange,thetextformatwillnotchange.爆发的背景: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出席会议并提出了正义的要求中国提出的要求: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山东问题由来德国在1897年强占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派海陆军两万余人,在山东登陆,侵占山东许多地方。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中,第一号内容就是要求北京政府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因此,在巴黎和会上,日本认为中国已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需在会议上讨论。但一战期间,中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完全有理由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因此,顾维钧等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拒理力争。“和会”结果:英、法、美等列强将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一.五四运动的爆发爆发的导火索:“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5月1日,上海《大陆报》“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2日《辰报》《外交警报敬告国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一.五四运动的爆发运动的开始:时间:地点:主体: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一.五四运动的爆发运动的开始: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一.五四运动的爆发运动的开始: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一.五四运动的爆发运动的开始:运动开始后,学生们不顾反动军警的阻拦,举行了浩浩荡荡的示威游行活动——天安门集会东郊民巷请愿火烧赵家楼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逮捕在街头讲演的北京大学学生一.五四运动的爆发二.五四运动的扩大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探究新知运动的形式:学生罢课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军警镇压。二.五四运动的扩大运动的形式:工人罢工6月5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罢工工人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之多。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阵地转移到上海。二.五四运动的扩大运动的形式:商人罢市6月5日,上海商人集体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二.五四运动的扩大运动的形式:五四运动中的“三罢”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爱国运动汹涌澎湃地发展着,一个浪头比一个浪头猛烈,军阀政府眼看无法控制局势,“自身难保”,不得不做出让步——五四运动后期,阵地也从北京转移到上海二.五四运动的扩大运动的结果: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表现二.五四运动的扩大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评价: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其心可悯,其情可嘉,其情更可原。——军阀吴佩孚致电大总统徐世昌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说明五四运动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是一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爱国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全国各界对五四运动普遍持什么态度?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探究新知性质: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性质: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主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决的精神万岁!”五四运动“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奋斗,受伤的也有,被捕的也有,因伤而死的也有,因志愿未达而急疯的也有。这样的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原素。”——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1919年5月26日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五四运动.mp4 五四运动的性质 .mp3 五四运动的意义.mp3 少年中国说.mp4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共23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