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四 哲学与文化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二次备课
对应课标知识点(考点)梳理
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设计意图(思路)
本课下设三目,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概念,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分析阅读素材,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要学的知识,强化理解,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探究材料的分析能力,对教材的总结概括能力,强化所学知识,认同所学知识。
学习目标
识记真理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理解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明白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把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4、通过学习真理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学习重点
真理的属性
教法与学法简述
教法:创设教学情境,综合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自主学习法。
学习难点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学习准备(媒体使用)
PPT制作、教案、导学案、优佳学案
学习内容设计
二次备课修改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概括)
教师组织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及流程
一、导入(2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的认识来自实践,但并非所有的认识都是正确的,而我们实践是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今天我们就进入第四课的第二个框体: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学习书写板书,本框目录展示
将教材翻到53页
二、新课学习(30分钟)
一、真理是客观的探究一: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他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1)评价詹姆斯关于真理的说法。(2)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真理的含义。探究二:“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两个凡是”的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2)伟人的话就是真理吗?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强调: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探究三:PPT展示下雨的图片,提问“为什么对下雨这件事,大人和小孩的认识不同?”依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的原因。强调: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探究四:请阅读教材54页的“阅读与分享”,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不再是真理?(2)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这一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强调:真理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但又界限分明。探究五:请阅读教材56页的“阅读与分享”,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20年,说明了什么?中国探月工程计划完成后,我们还会继续探月吗?为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追问“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不是意味着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往复?如果不是,那么,它的发展趋势又是怎么样的?”
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学生自主阅读素材和教材内容,完成问题。?小组讨论,完善答案学生分享在书本上做好勾画和笔记?
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学生分享3.做好笔记学生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学生分享3.做好笔记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小组讨论,完善答案3.学生展示学生思考问题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7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整理真理的哲学原理。?2.布置作业: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的相关练习。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问题及时提问。?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课外作业布置(体现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复习作业)
1、(2020山东卷)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这告诉我们的是(
A
)①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际相脱离为特征
②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③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④不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有位哲人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
D
)A.真理和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D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A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④基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拓展练习
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上的练习
板书设计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含义真理
客观性(最基本)属性
具体性
条件性追求真理是
为什么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一个过程
(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要
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审核签名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学校领导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