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班级学情概况
三年级共有
名学生,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了课后拓展学习的完成(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了影响。在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我力争减少一些负影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三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全册教学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单元
授课时间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及方法
第一单元
9.13—10.8
本单元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新的学习观。
一是从人的自然属性上看,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不应该成为人的一种负担,学习应当是快乐的。
二是从学习的本质特征来看,学习是综合的,包含了学习空间的多重,学习内容的多元,学习途径的多样,学习时间的终身。
1.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3.体会学习对于成长的重要意义,树立终身学习观。
引导学生观察,初步具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强调“做”中学:
通过范例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明白生活处处皆学问。“玩耍”也是重要的学习,“玩耍”指向的是会玩,而不是贪玩,“会玩”是指在玩中能创造和增长知识。
要注重在“做”中学。
第二单元
10.11—10.29
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内容在教材的各个年段都有所体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空间环境和组织机构,增进对学校的归属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体会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1.了解学校的空间环境和组织机构,增进对学校的归属感。2.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
3.体会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提高积极参与学校生活的意识。
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调查、了解学校的特点,最后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老师感谢、理解的情感。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感谢卡等方式,让学生具体了解老师的辛苦,体会老师的不易,进而更加尊重和热爱老师。
第三单元
11.1—11.19
防止儿童意外伤害是一个世界难题,全世界每年有100万14岁以下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教材在低中年级都安排了安全教育内容。
低年级重点促进学生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中年级强调了生命高度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保护生命的安全技能学习和人际安全的教育。
1.懂得生命来之不易,树立真爱生命的意识。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3.初步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在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形成人际安全意识。
本课是一个综合性的安全教育,将从居家安全、户外安全、校园安全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教材呈现了湿手插电源插头,攀爬楼梯扶手,不满十二岁骑行自行车上马路等四个案例引导学生辨析。教学时拓展到如何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疾病、防运动伤害、防震、防煤气中毒等,以提高学生基本的安全自救和防护技能。
第四单元
11.22—12.10
家庭教育的单元在低中高各年段都有。中年段重在对家长爱的理解和对家人爱的能力,对家庭历史的了解。本单元教学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
1.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2.引导学生多了解,体贴父母,并将对父母的爱落实到行动中。3.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