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雅安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9科9份)

资源简介

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
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1至
11页,第Ⅱ卷第12页。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
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
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id the man tell the woman
A. There is another cat that looks like him
B. She has mistaken it for his dog
C. He never loosens the dog.
2. Why does Tom visit Tracy
A. To say sorry to the woman.
B. To borrow some milk
C. To help her cook the meal
3.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Up the stairs
B. In a building.
C. In the
le secretary,
s office
4. What time should the two speakers arrive at Jim's house
A. At least before 4.45
B. At least before 5.00
C. At least before 5. 30./
5. What does the man offer to do
高二英语检测题第1页(共12页)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高中检测试卷
高二政治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4页,第Ⅱ卷(非选择题)5至6页,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21世纪教育网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
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告诉我们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两大阵营分别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思维和存在的辨证关系问题;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下列对哲学的派别判断正确的有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主观唯心主义21世纪教育网
④人的命运天注定,努力半天没有用。——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它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用金、木、水、火、
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
的统一体,它们通过经络相互连结,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水平的协调和平
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③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总结了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见右图)没有像以往那样,以主办城市21世纪教育网
的标志作为特色,而是以数字2012为主体,包含了奥林匹克五环
及英文单词伦敦,简洁鲜明,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好评。由此可
见,会徽的设计
①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可以突破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③来源于艺术家的灵感和创意 ④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7.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

A.雅安市碧峰峡风景区里的大熊猫在吃竹叶
B.雅安市委、市政府讨论制定《雅安市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张晓倩同学在阅读雅安本土文化杂志——《西康文学》
D.工人们冒着烈日修建雅西高速公路
2012年“两会”前,人民网对“两会热点话题”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局部)见下表。
网上调查 网下电话调查
热点话题 得票率(%) 排序 热点话题 得票率(%) 排序
社会保障 52.421世纪教育网 1 房价调控 37.6 1
收入分配 38.1 2 食品安全 33.9 2
医疗改革 22.1 3 物价问题 32.5 3
注:网上调查的参与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其中既有非农业户籍人口,也有大量农业户籍人口;网下的电话调查对象则集中在城市居民。据此回答8~9题。21世纪教育网
8.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一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9.从孟子的“民贵君轻”到唐太宗的“君存百姓”再到谭嗣同的“民本君末”,民本思想的内
涵不断变化,“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从认
识论角度看,这说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为进一步实现政务公开、听取民声、网上高效办公等目的,使网络问政成为提高办事效率和实现为民服务的重要渠道之一,雅安市政府于2011年开通腾讯、新浪等官方微博,并将其链接到了“雅安之窗”网站上,架起了为民服务的新桥梁。据此回答10~11题。
10.针对材料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政务微博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事物的客观联系是人为因素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微博,有时是公民向国家表达意愿的途径,有时是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桥梁,有时是推动各
地文化传播的平台。从哲学上看,这主要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规律的客观性 D.真理的客观性
中国建立“天宫号”空间站是有序进行的。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然后紧接着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实现交会对接,然后视情况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然后再建造天宫二号、三号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据此回答12~13题。
12.从材料中我们知道,中国建立“天宫号”空间站是有序进行的,符合系统优化方法,其方
法论要求是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③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相反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上述材料从唯物论角度来看
A.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B.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C.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 D.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观点
雅安是四川茶叶的主要产区,名山的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茶”品牌是四川省重点打造的区域品牌之一。茶产业已经成为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城市名片。据此回答14~15题。
14.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
的产区在哪里。这说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要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优良的品种是关键。但良种选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
个良种品种繁育成功一般需要15年左右。这体现了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办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看问题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②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梁实秋说:“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
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
都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世之态。”这表明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互为前提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C.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的辩证统一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18.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据此回答19~20题。
19.谢家麟院士在2000年提出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创新性构想,将电子直线加速器几十
年沿用的三大系统精简为两个系统,简化加速器结构,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经过4年努力,
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紧凑型新型加速器样机。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③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近两年,高校自主招生备受人们关注,“鼓励中学生不断扩展知识面、增强自己的创新意
识和能力、多关注社会和天下大事”成为自主招生的一个方向。材料给当代中学生的哲学
启示有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②坚持“扬弃”的思想,不断促进自己的发展进步
③要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
④坚持联系的观点,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从哲学角度看,
它体现了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 ④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世纪教育网
22.2012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近70次提及“改革”,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在邓小
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续写“春天的故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是对现有社会制度的根本否定 ④改革要求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咱老百姓”,“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群众评价政府和
官员的施政得失真正落到了实处,既是百姓之福,也是官员之幸。让群众评价政府和官员
的施政得失,其哲学依据是
①群众评价是检验人们工作得失的唯一标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该被政府采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李清照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对项羽宁死不屈的崇敬,反讽南宋徽宗父子的
丧权辱国;而毛泽东则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提醒全军指战员占领南京
后不可学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致失败的楚霸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对项羽的不
同评价,是因为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C.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矛盾分析法 D.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注意:
第Ⅱ卷答案只能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回答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25.辨析题 (共8分)
7月12日是“雅安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日”。六年前的7月12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功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作为大熊猫的发现地,雅安一直在生态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救护方面作了诸多努力,并治理遗产保护区通道和山地灾害,为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委、市政府将每年7月12日确定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保护日,就是为了进一步唤起社会公众保护意识,引导公民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保护管理世界自然遗产广泛的社会基础。
结合所学辩证唯物论知识,辨析: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8分)
26.简答题 (共16分)
材料一: 2011年12月,历时16个月,凝聚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辛勤劳动,集合了众人之智慧的《雅安市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通过。基于全世界生态环境严峻形势的研判,基于雅安优越的生态环境,雅安确立了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顺应了雅安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一计划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雅安的生态保护和跨越发展,提高雅安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雅安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生态是雅安的立市之基、传家之宝、发展之源,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是顺应未来发展潮流,合乎百姓期盼的现实选择。《行动计划》的贯彻和落实,将撑起符合雅安人民发展愿景的幸福之城。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
材料二: 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和西部地区发展需要,今年2月和去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成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打造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区域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中国经济的又一重要增长极。根据《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2)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必要性。(8分)
27.分析说明题(共18分)
材料一: 雅西高速公路是一条穿越崇山峻岭地区的高速公路,起于雅安对岩镇,经雨城区、荥经、汉源、石棉,止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泸沽镇,全长240公里。雅西高速公路自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从海拔630米渐渐升高到2440米,穿行在莽莽群山和层层白云之间,全程长达132公里的桥梁和隧道托起了一条“天梯高速”。
雅西高速公路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国内施工难度最大、建设管理难度最大、工程技术难度最大、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区高速公路之一。经过五年多的紧张施工,20000多名建设者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创造了世界高速公路史上的许多奇迹:拥有“世界第一高墩”的腊八斤特大桥、“世界第一埋深”的大相岭泥巴山隧道、世界上第一座全钢管混凝土桁架梁桥——干海子特大桥,首创的双螺旋小半径曲线型隧道——干海子和铁寨子隧道……2012年4月28日,雅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雅西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国家和我省高速公路网,畅通我省南北进出川高速通道,改善沿线区域交通条件,加快实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推进雅安、凉山、攀枝花丰富的自然资源带与人文旅游资源带开发和攀西城市群建设,加速雅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发展观的知识,谈谈你对雅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认识。(9分)
材料二: 2012年2月1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公布。今年的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9个中央“一号文件”主题
年份 主题
2004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2005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6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7年 发展现代农业
2008年 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009年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持续增收
2010年 统筹城乡发展
2011年 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
2012年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注:这9个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强“三农”工作的主线,每一次都切中要害,切中实际,针对性极强,基本形成了我国新世纪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框架。
(2)材料二是怎样体现矛盾分析方法的?(9分)
28.实践探究题(共10分)
今年是学雷锋活动49周年。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几十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全社会形成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某校学雷锋志愿者小组就新时期如何学习雷锋进行讨论。
学雷锋志愿者小组组长带领大家学习《雷锋日记》:21世纪教育网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多帮助人民做点儿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同学甲总结说:“雷锋精神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
福。”
结合《雷锋日记》,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今天怎样才能获得幸
福?(10分)
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答案:
1—5:CADAA 6—10:CDDDB 11—15:AADAD 16—20:BBADD 21—24: DBCB
二、
25.(共8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所以,保护好世界遗产必须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2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同时,如果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一定能保护好世界遗产。(2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如果盲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对世界遗产起到破坏作用。(2分)
④要想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由此可见,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
26.(1)(共8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行动计划》是结合雅安多年的发展实践,凝聚了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辛勤劳动得出的认识。(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行动计划》的提出,顺应了雅安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雅安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提出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是对雅安未来发展的正确的认识。(2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行动计划》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雅安的生态保护和跨越发展,提高雅安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分)
(评分说明:每点2分,其中教材原理1分,结合材料1分。)
26.(2)(共8分)①整体和部分是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为了全国发展大局和西部地区发展需要,实施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4分)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打造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对推进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分)
(评分说明:每点4分,其中哲学原理2分,方法论1分,结合材料1分。)
27.(1)(共9分)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或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雅西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畅通了我省南北进出川高速通道,改善了沿线区域交通条件等。(3分) (或答: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雅西高速公路的建成,改善了沿线区域交通条件。)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考验。雅西高速建设难度很大,但建设者们穿越重重艰难险阻,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创造了奇迹。(3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经过五年多的紧张施工,雅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3分)
(评分说明:每点3分,其中哲学原理1分,方法论1分,结合材料1分。)
27.(2)(共9分)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9个中央“一号文件”一脉相承,基本形成了我国新世纪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矛盾。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正确把握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3分)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次矛盾。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抓住了“三农”问题的主题,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3分)
(注:如学生答“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或“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也可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每点3分,其中哲学原理1分,方法论1分,结合材料1分。)
28. (共10分)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要获得幸福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分)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幸福。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3分)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幸福。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实现个人自由。(3分)
④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获得最大幸福。(2分)
(评分说明:按要点分值评分,要求结合材料,占1分。)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高中检测试卷
高二化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3页,第Ⅱ卷(非选择题)4至6
页,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0-16C-12N-14S-32Na-23Cu-64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0小题每题2分,11-20题每
小题3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稀硫酸
B.醋酸
C NH3
D.乙醇
2、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
B.能使酚酞呈无色的溶液
C.pH小于7的溶液
D.c(H+)大于c(OH)的溶液
3、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一组峰的有机物是
A.乙醇
B.乙醛
C.乙酸
D.二甲醚
4、广义的水解反应是指物质跟水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广义水解反应的是
A Cac
B. NH. CI
C CsHS CH3
D. CHBr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化学变化则一定伴有能量变化
B.有能量变化则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C.l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叫碳的燃烧热
D.物质本身能量越高,该物质越稳定
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二化学试题第1页(共6页)
A.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B.△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C.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是△G<0决定的
D.化学平衡常数K值很大,则该反应的速率一定很快
7、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温度计
B.天平
C.环形玻璃搅拌棒D.量筒
8、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离子
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化合物
PbSO4
PbCO3
Pbs
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沉淀剂最好为
A.硫化物
B.硫酸盐
C.碳酸盐
D.以上沉淀剂均可
9、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3O+CO32
B.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2
C.CO3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2+20H
D.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
10、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用于连接铜板的铁螺丝容易生锈
B.钢管被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腐蚀
C.生铁比纯铁容易生锈
D.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11、在2SO2(g)+02(g)=2S03(g)的平衡体系中,当分离出SO3时,从原平衡到新平衡过程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逆反应速率一直减小
1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
液褪色的是
A.丙烯
B.苯
C.甲苯
D.丙炔
1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的是
A HCl
B. NaOH
C Na2 4
D. KCI
高二化学试题第2页(共6页)雅安市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试
高二(文科)地理科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21世纪教育网]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1中的西海岸地区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有暖流经过      
B.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C.常年受西南风影响  
D.沿岸地貌轮廓破碎,不利于渔业发展
2、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    B.河床坡度东部缓、西部陡
C.流量季节变化东部小、西部大  D.东侧为内流河,西侧为外流河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我国各地区展馆展示了各自鲜明的自然人文特色:八百里秦川的如画风光;母亲河源头风光;海岱交融的场馆外形及鲁班锁标志;丝绸之路歌舞、瓜果之乡风光。
3、根据以上描述,各展馆依次对应的省区的简称是
A. 陕 藏 鲁 新 B. 晋 藏 苏 青 C. 陕 青 鲁 新 D. 晋 青 苏 甘
4、其中属于八百里秦川所在地区的区域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肥沃富庶的关中平原
B.地势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l00m以下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5、我国主要淡水湖轮廓与其名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洪泽湖— B.洞庭湖—C.太湖— D.鄱阳湖—
6、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铁矿比北方丰富
B.北方森林资源丰富,因此,对这里的森林要加快采伐,充分利用
C.南方地区各河水能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水能缺乏
读图2完成7--8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此季节关于图中P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干燥 B.受东南信风影响,多降雨
C.正盛行中纬西风
D.受西北风影响,多降雨天气
8、图中赤道附近各岛屿多发地质灾害,其原因阐述不正确的是:
A.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B.降水量大,且地形多山,地势起伏大
C.河流众多,各河流域面积广,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
D.植被破坏严重
9、下列有关我国主要平原地理环境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平原虽地处非季风区,但在贺兰山迎风坡,夏季降水丰沛
B.乙平原位于秦岭以南,是断裂下陷的地区
C.丙地有钢铁、造船工业,京广铁路纵贯南北
D.丁平原地处四川盆地,盛产小麦,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
图4为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10--11题。
21世纪教育网
10、图5中与b盆地的地形剖面图最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关于图中的四大盆地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d盆地有肥沃的紫色土,是我国水稻、油菜的主要产区
B.c盆地有丰富的石油、盐、铅锌等资源,被人们称为“聚宝盆”
C.b盆地被昆仑山和天山环绕
D.a盆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副热带高气压(副高) 强弱与进退影响着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读图6完成12-13题:
12、图中信息显示长江下游地区:
A.出现梅雨天气 B.天气炎热干燥
C.受冷气团控制 D.出现大风天气
13、图中①地进入雨季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南极中山站极昼 B.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C.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D.澳大利亚正值种小麦忙季
某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小组的学生对图7中甲国和乙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回答14—16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地共同地理特征的是
A.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带为主 B.人口都集中在河流两岸
C.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15、关于甲图所示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咖啡、橡胶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B.农牧业产值比重已大大超过工业
C.全国主要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
D.A地气候形成与沿岸暖流,及地形对东南信风的抬升作用有关
16、在图乙地区一条中国最美高速公路刚刚贯通,这条高速公路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
害是
①地震 ②水土流失 ③冻土 ④滑坡 ⑤泥石流 ⑥暴雨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⑤⑥ D.③④⑤
读图8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副热带高压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8、图中关于A地气温及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气温高于28℃,地处盆地 B.A地气温高于28℃,地处山地
C.A地气温低于28℃,地处盆地 D.A地气温低于28℃,地处山地
读图9“沿我国30°N纬线分布的四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19--20题。
19、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A.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C.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D.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20、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③—西南最多、华北最少 D.④—西北最多、华北最少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毗邻“珠三角”地区,两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图10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广线、京九线
C.焦柳线、宝成线 D.京九线、京沪线
22、“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资金和技术支持 D.丰富的矿产资源
下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23--24题。
21世纪教育网
23、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24、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香港郊区
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25、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
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B.是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C.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
D.经济总量大,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大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
26、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图13所示地区进行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地对该区域的
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14分)
研究思路:
21世纪教育网
(1)对比甲、乙两幅图中①、②所表示的区域地理特征,填下表。(4分)
地 区 ① ②
地形区 21世纪教育网
农业类型
(2)试比较图中A、B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4分)
(3)③处种植业发达,“水旱从人,不知饥谨”,被誉为“天府之国”。试结合图,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7、图14为中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6分)
(1)铁路c的名称是 。(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华北平原最具有资源优势的工业类型。(4分)
(3)简析图中河流从②到③河段流量减少的原因。(4分)
(4)该地区旱灾频繁,为减轻旱灾,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28、阅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20分)。
(1)、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2分)
A.Q、F两地降水较多的时间一致
B.E、F 两地草场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21世纪教育网
C.M地所在省区有中国著名的商品粮棉基地
D.火山、地震、泥石流、台风和寒潮是P地区的五大自然灾害
(2)阐述图中M地农业在不同季节所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6分)
(3)E地所在国家人口主要分布在 ,为什么?(6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①、②两岛多地震原因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6分)
雅安市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末测试
高二(文科)地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C A D D D C C D D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B A D C C B C A D 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4分)
(1)(4分)(每空1分)
塔里木盆地 汉水谷地 绿洲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2)(4分)(每空1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 冰雪融水 大,夏季汛期,冬季可能断流
B 雨水(大气降水) 较大,夏季汛期,冬季枯水季节
(3)(6分)(每点2分,任答出3点便可得全分)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2分)
②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地势开阔;(2分)
③河网密集,人工灌渠纵横,水系发达,水源充足;(2分)
④肥沃的紫色土,生产能力强。(2分)
27、(16分)
(1)陇海线(2分)
(2)(任答两点得4分)煤铁资源丰富(迁安铁矿,淮南淮北煤矿):发展钢铁工业;
丰富的海盐(长芦盐场):盐化工业;我国著名商品棉基地:棉纺织工业;
临近渤海油气产区:石油工业。
(3)(4分)(每点2分,任答出2点便可得全分)
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2分);
很少有支流流入(2分);
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2分)
(4)(6分)(每点2分,任答出3点便可得全分)
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全流域合理调配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等。
28、(20分)
(1)(2分)A
(2)(6分)春季(冬春季节) 风沙 干旱
夏季 洪涝
春秋 盐碱化
(未答季节只得1分)
(3)(6分)
分布:东南沿海(2分)
原因:(每点2分,任答出3点便可得全分)
东南沿海气候条件好,比较湿润,适于人们居住;
殖民者最先到达的地方,开发历史悠久;
海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4)(6分)
相同之处:都位于两大板块的碰撞带上(消亡边界),或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2分)。
不同之处: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2分),②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带上(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图1
图2
甲 乙 丙 丁
图3
图4
图5
图7
A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确定研究地区
收集资料,了解地区特征
分析该地区发展的优劣势,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
图13
水电站
水利枢纽
图14
Q

M

F
P
E


A

图15

●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高中检测试卷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21世纪教育网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之……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21世纪教育网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秦
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新兴地主 B.立功将士 C.没落贵族 D.富裕农民
2.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及身没则还田。
……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
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 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3.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施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
A.抵抗辽国的进攻 B.加强对农民阶层反抗的镇压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与大地主斗争的力量
4.造成北宋“兵不识将、将不知兵”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规定禁军轮流驻守京城,频繁调动 B.将领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
C.封建专制下,皇帝严禁兵将关系过密 D.统治者将兵将分开管理
5.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
这句话反映了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21世纪教育网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6.“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
洗净罪恶了。”材料集中体现了
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 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
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 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7.阿里改革给埃及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却昙花一现。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21世纪教育网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C.欧洲列强的干涉 D.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改革
8.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
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21世纪教育网
A. 克里米亚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
9.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10.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
11.有人说,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外
部因素”指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强大
C.民族危机加剧 D.倒幕运动胜利
12.漠视个人自由权利,拒绝现代文明民主化原则的日本明治维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力因之迅速膨胀,但也正是这些“成功”,把日本一步一步引向1945年的大崩溃。这说明
A.国家发展现代化绝对不能优先发展经济现代化
B.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实现政治民主化
C.经济现代化的地位不如政治现代化的地位重要
D.缺乏政治民主的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的现代化
13.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14.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
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15.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
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宣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紧
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 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16.著名记者加文在1917年写道:“过去我认为是男人单独支撑了国家,现在我知道,现代国
家对男人和女人同样依赖。”这反映了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降低了对财产资格的限制 B.逐渐实现了性别平等
C.逐渐降低了对年龄的限制 D.逐渐削弱了王权
17.1641年议会向国王呈送的《大抗议书》中说“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
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行为:
已有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王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同意擅自征税 B.国王的行为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C.反映出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力的要求 D.君主立宪政体由此确立
18.欧美各国实现普选权的作用是
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②有利于保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马克思曾经指出:两党制,无非是资产阶级“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即被另
一只手抓住”。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表明
A.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的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B.两党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工具
C.形式上是两党,实质上是一党
D.两党制的特点是两党轮流执政
20.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
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
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21.“1688年6月30日,英国议会的七位要人悄悄聚会,他们秘密起草了一封邀请信送往荷兰。
信件的内容是邀请詹姆斯二世的亲戚荷兰执政、奥兰治的亲王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一起前
来英国担任国王,保护‘宗教自由和财产’。”这段材料说明英国
A.圆满完成了光荣革命 B.议会开始挑选王位继承人
C.开始进入外国人统治时期 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22.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
要求普遍选举。”这表明
A. 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B.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C.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 D.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3.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的基本确立 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④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4.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日本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不同的是
A.出现了实力雄厚的垄断集团 B.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带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政府大力保护和扶植垄断组织21世纪教育网
25.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
言,主要是由于:
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的配合 ④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
1、第Ⅱ卷答案只能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回答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2、本部分共2大题,共50分。
26.(24分)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
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宗室贵族凡是没
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
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
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
担任官职。
材料三 王安石: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
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旧贵族特权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8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做法及目的。(4分)如何评价司马光的观点(2分)。
(4)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民追求社会公正、正义运动兴起的原因、表现和意义是什么?(6分)
2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
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是
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
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摘自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
材料二 第三篇 国家权力
第三条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
第四条 政府是君主制;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第五条 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1791年法国宪法
材料三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1875年法国宪法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五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六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第二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们所体现的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概括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8分)。
联系1787年宪法说明独立之初的美国是否真正保证“人人生而平等”。(2分)
据材料二、三,指出两部宪法分别规定了法国是什么政体?这两种政体对国家元首的规定有什么不同?材料四政体确立的过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什么规律?(6分)
依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部法律文件在政体组织上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这三部法律文件在本质上有何相同点?(4分)
结合材料五、六分析英、日两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的特点。(6分)
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C 2. D 3. B 4. A 5. B 6. B 7. D 8. A 9. C 10. A
11. C 12. D 13. C 14. A 15. B 16. B 17. C 18. D 19. B 20. D
21. B 22. A 23. C 24. D 25. C
二、非选择题。(26题24分,27题26分,共50分)
26. (1)措施:商鞅:奖励军功;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度。(4分)
(2)不同点:
政治: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梭:包含民主政治。(2分)
经济:商:重农抑商;梭:鼓励发展工商业。(2分)
影响:
经济:商: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梭: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2分)
政治:商: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梭:打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2分)
(3)做法:实行免役法(2分)
目的: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分)
评价:司认识到王安石变法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由于他代表了这部分人的利益,故反对王安石变法。(2分)
(4)原因: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加剧了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尖锐。(2分)
表现:多层次、多方面的“黑幕揭发运动”和“进步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2分)
意义:打击了邪恶势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进行的一次广泛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2分)
27.(1)共同之处:确立了天赋人权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2分)
背景:经济:资本主义发展(2分)
政治:封建专制统治(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2分)
(2)1787年宪法实际承认了黑人奴隶制,还把黑人按五分之三来折算各州的人口总数。宪法也没有规定任何有关人民的民主权利的内容。因此,建国之初美国不能真正保证人人平等。(2分)
(3)政体:君主立宪制、共和制(2分)
不同:1791年宪法规定元首是国王,是世袭的;1875年宪法规定元首是总统,选举产生,任期制。(2分)
规律:民主力量的胜利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分)
(4)共同思想:分权、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2分)
相同点: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2分)
(5)政体:君主立宪制(2分)
特点:英: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实际向议会负责,国王“统而不治”。 (2分)
日:天皇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议会等实权,内阁向天皇负责,天皇具有绝对权威。(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高中检测试卷
高二数学(文科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3至4
页,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设x1=3-4i,2=-2+3i,则x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ABC中,若∠C=90°,则∠A、∠B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
A.△ABC中,若∠C≠90°,则∠A、∠B都不是锐角
B.△ABC中,若∠C≠90°,则∠A、∠B不都是锐角
C.△ABC中,若∠C≠90°,则∠A、∠B都不一定是锐角
D.以上都不对
3.已知椭圆5+1=1上的一点P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到另一焦点的距离
A.2
B.3
C.5
D.7
4.设k>1,则关于x,y的方程(1-k)x2+y2=k2-1所表示的曲线是
A.长轴在y轴上的椭圆
B.长轴在x轴上的椭圆
C.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线
D.实轴在x轴上的双曲线
高二数学试题第1页(共4页)
5.抛物线x2=2y的准线方程为
A x
B x
C
2
2
Dy=
2
6.设F1是椭圆+2=1(a>b>0)的一个焦点,PQ是经过另一个焦点F2的弦,则△PFQ的
周长是
A 4a
B 2a
C. 46
D.不确定
7.若f(x)=sina-cosx,则∫(a)等于
A sina
B cosa
C. sina coso
D 2 sina
8.已知函数f(x)=-x3+ax2-x-1在(-∞,+∞)上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3]U[3,+∞)
B.[-3,3]
C.(-∞,-3)U(3,+∞)
D.(-3,3)
9.若不论k为何值,直线y=k(x-2)+b与曲线x2-y2=1总有公共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
A.(-3,3)
B.[-3,3]
C.(-2,2)
D.[-2,2]
10.若复数z满足z+|z|=-1+2i,则复数z等于
8
A
2i
B
+2
C. 2i
D.-2
11.函数f(x)的定义域为开区间(a,b),导函数f(x)在(a,b)内
f"(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有极小值点
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设双曲线-2=1(01的距离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2
B
C.2
D.35
高二数学试题第2页(共4页)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
生 物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50分,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特定的培养基装入锥形瓶,培养酵母菌。由于操作不慎,培养基受到污染,不仅长出了
酵母菌,还长出了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瓶中的一切构成了一个
A.生态系统 B.群落 C.种群 D.生物圈
2、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
的是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5、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
别是
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6、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以下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②大多数抗体是蛋白质 ③所有的抗原都是蛋白质
④部分激素是蛋白质 ⑤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都是蛋白质 ⑥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
A.①②⑤ B.②③④⑤ C.④⑤ D.②⑤⑥
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 B.水溶液可运输代谢废物(如尿素)
C.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D.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8、有关生物膜系统的正确说法是
A.糖被与细胞的保护、识别、免疫和主动运输等有关
B.生长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将改变其结构,但不影响其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成分比例和结构相同,功能密切配合
9、经测定某化合物C、H、O、N、S,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C.催化作用 D.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10、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脱水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11、如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物的关系,图中①~
⑤ 5类化合物的名称依次是
A.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C.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
D.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
12、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
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剂种类   碘液 苏丹Ⅲ染液 双缩脲试剂
甲 ++++ ++ +
乙 ++ ++++ ++
丙 +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13、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中肯定含有元素 B.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都是RNA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14、符合“有甲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不一定有甲”,其中的甲可代表
A.细胞壁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 D.中心体
1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A.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B.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染色→冲洗→水解→观察
C.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D.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冲洗→水解→染色→观察
16、在下列生理状态下,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增加的是
A.细胞衰老 B.作物越冬 C.种子萌发 D.细胞质壁分离
17、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到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③⑤上进行的反应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D.①与③之间的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18、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
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19、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2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B.K+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无关
C.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
D.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21、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个不同的试管中生长,下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
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选择项 Ⅰ Ⅱ Ⅲ
A 加快 减慢 不变
B 减慢 加快 加快
C 加快 减慢 减慢
D 减慢 加快 减慢
21世纪教育网
22、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
A.RNA B.染色体 C.DNA D.核糖体
23、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24、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B.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2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21世纪教育网
B.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C.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D.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
26、萃取法提取出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其原理是
A.色素提取液中不同色素已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已分层
C.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力不同
D.石油醚使色素溶解,并且不同色素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27、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C.此发酵过程为厌氧发酵 D.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分解提供氮源
28、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
A.开过花的老枝 B.正在开花的枝条
C.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D.任何枝条均可
29、下列关于农场中平菇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B.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C.配制棉子壳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
D.配制棉子壳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30、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高压蒸气灭菌
31、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
可知,p与q的关系式满足
A.q≥p+x+y
B.q≥p+1
C.q≥p
D.q≥p-1
32、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
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21世纪教育网
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分是
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
B.第44号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
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33、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
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在HIV、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C.若b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水解得到的产物,则a一定为脱氧核糖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
34、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35、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
变化,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A.DNA聚合酶 B.胃蛋白酶
C.性激素 D.ATP合成酶
36、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分压为0和6时,根细胞呼吸所需的酶有所不同
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曲线将延伸为M1
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延伸为M2
37、下列有关MS培养基与微生物培养基的说法错误的是
A.MS培养基中常常添加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中不需要
B.MS培养基中的碳源和能源是蔗糖
C.MS培养基中需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MS培养基中不需加维生素,微生物培养基中要加维生素等微生物必需的营养物质
38、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所需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酵母菌没有核膜包围的
细胞核
B.发酵的实质都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C.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D.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嗅气味的办法来检验
39、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
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下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3
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链霉素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
B.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链霉素对结核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40、在一个“淀粉-琼脂”培养基的5个圆点位置,
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将此实验装置放在37℃恒
温箱中,保温处理24h后,将碘液滴在培养基的5个圆点上,其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淀粉圆点 实验处理方法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①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 蓝黑色
② 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 蓝黑色
③ 接种面包霉 棕黄色
④ 只有新鲜的唾液 ?
⑤ 只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
请指出④和⑤所发生的颜色反应,以及③接种的面包霉的分泌物分别是
A.棕黄色、棕黄色、淀粉酶 B. 棕黄色、蓝黑色、淀粉酶
C.棕黄色、蓝黑色、麦芽糖酶 D. 蓝黑色、棕黄色、麦芽糖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卷上)
41、(11分)据图回答问题。
图1
(1)图1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
A.蓝藻 B.硝化细菌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小麦的叶肉细胞
(2) 图1细胞内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和名称)。如果该细胞为高等植物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细胞,不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与名称) 。若这是根毛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在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Mg2+、K+等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因为前者提供______________,后者提供________。
(3) 图1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和名称)。
(4) 研究图2细胞中的分泌蛋白的形成需要经过哪些结构的分工协作,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
(5)若图2细胞表示动物胰腺内的细胞,⑥ 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图2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是_________________。
42、(8分)下图A为二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等浓度的同种溶液,液体c为清水;图B为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看到的处于0.3g/mL蔗糖溶液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请回答:
(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可看作一个封闭的渗透系统,因为图B中的原生质层结构相当于图A中的2(半透膜),原生质层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细胞中的_____ 相当于图A中的a溶液,4处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中央液泡的紫色___________。从细胞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图B中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探究溶液浓度对渗透作用的影响,则要调整图A中的某一溶液浓度,调整后, a、b、c三种溶液浓度大小顺序最好为:___________,并根据所学知识,在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实验过程装置1、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趋势(两个渗透装置的起始液面高度定为0。用“―”实线表示装置1的液面高度变化,用“…”虚线表示装置2的液面高度变化)。
43、(11分)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
长期使用可导致土壤污染。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
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在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步骤培养基的营养配方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物理性质、用途两方面来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利用高温处理达到灭菌的效果。高温灭菌的原理是高温使微生物的 等物质发生 。 灭菌法是微生物研究和教学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湿热灭菌法。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划线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土壤中生活着多种细菌,其中生物固氮菌能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因此D步骤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有透明带菌落利用氮源是________ ,无透明带菌落是由________繁殖形成的,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应挑选________(有、无)透明带菌落。
44、(10分)红细胞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
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或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第一步即是样品处理,它包括_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透析过程中为了较为彻底地除去样品中的小分子杂质,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10分)天然β-胡萝卜素能在动物体内被氧化成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用来冶疗维生素
A缺乏症,胡萝卜素还是常用的食品色素,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胡萝卜植株,过程如图:
离体组织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
①A过程表示 ,B过程表示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培养过程中通常用的培养基为 该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的植物激素是 。
(2)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最理想的萃取剂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萃取过程要采用 方法加热,而不用明火加热。
(3)提取的胡萝卜素用纸层析法进行检测,检测开始时的图解如下图(2cm处为样品,A、D为标准样品,B、C为萃取样品),分析检测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有(多选)( )
A.若样品B、C有与A、D平齐的色素点,则说明萃取样品中含有β-胡萝卜素,否则说明萃取样品中不含β-胡萝卜素
B.若样品B、C含有与A、D不平齐的色素点,则说明萃取样品中含有不同于β-胡萝卜素的色素
C.若四处样品均未出现色素点,最可能是石油醚没及了点样
D.若样品B、C有与A、D平齐的色素点,则此平齐色素点对应色素在石油醚中溶解度相同
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
生物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21世纪教育网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C A C A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A C D D D C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C D B C D D D B
二、非选择题
41、(11分,每空1分)。
(1) ( D )
(2) 3 线粒体、 4叶绿体(序号和名称全对给分)。4 叶绿体。(序号和名称全对给分) , 核糖体和线粒体(填名称)。载体蛋白质,能量(ATP)。
(3) 2液泡、4 叶绿体 (序号和名称全对给分)。
(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5)⑥可能为 胰液(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6)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42、(8分,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
(1)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的, 细胞液 ,蔗糖溶液_, 加深。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2)a>b>c(或b>a>c),
43、(11分,每空1分)
(1)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目的菌的数量多(密度大),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在无氮培养基中添加该除草剂)。固体选择培养基。
(2)蛋白质和核酸 , 变性 。高压蒸汽
(3)(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4)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多数细菌不能以该除草剂为氮源)。
(5)该除草剂 , 生物固氮菌, 有。
44、(10分,每空1分)
(1)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2)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反复透析(多次更换透析液)
(4)凝胶色谱法 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血红蛋白呈现红色。
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有什么意义?血红蛋白呈现红色,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流出液。 (待红色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收集流出液)。
45、(10分,多选2分,其余每空1分)
① 脱分化 , 再分化 。
② MS培养基 ,该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
(2)石油醚;原因是石油醚沸点高、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且不与水混溶 。 水浴。
(3)( ABCD )(漏选1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图2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高中检测试卷
高二数学(理科)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至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3至4
页,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复数z=1-
2+i
(i是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下列四个命题中,
①x∈R,2x2-3x+4>0;②Vx∈{1,-1,0},2x+1>0;③3x∈N,使x2≤x;④3x∈N',
使x为29的约数。正确的有()个
A.1
B.2
C.3
D.4
3.算法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它不具有
A.有限性
B.明确性
C.有效性
D.无限性
4.程序框图是算法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程序框图中不含
A.流程线
B.判断框
C.循环框
D.执行框
高二数学试题第1页(共4页)
5.程序框图中有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它不是
A.条件结构
B.判断结构
C.循环结构
D.顺序结构
6.在程序框图中一般不含有条件判断框的结构是
A.顺序结构
B.循环结构
C.当型结构
D.直到型结构
X cos
2+5n2
7.参数方程
(0<0<2丌)表示B
1(
y-2
1 +sino)
A.双曲线的一支,这支过点(1,
2
B.抛物线的一部分,这部分过(1,)
C.双曲线的一支,这支过(-1,)
D.抛物线的一部分,这部分过(-1,)
8.极坐标p=c(-0)表示的曲线是
A.双曲线
B.椭圆
C.抛物线
D.圆
9.实数x、y满足3x2+2y2=6x,则x2+y2的最大值为
. 7
B.4
C
D.5
2
10.如果P=a2+a+/,Q=a2-a+1,那么P、Q的大小关系是
A.P≤Q
B PC P>Q
D P=Q
11.对于任意实数a、b、c、d,命题①若a>b,c≠0,则ac>be;②若a>b,ac2>b2;③若a2>bc2
则a>b:④若a>b,则ab>0,c>d,则a>b0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3 cose
12.已知过曲线
(0为参数,0≤0≤丌)上一点P,原点为O,直线PO的倾斜角为,则
4 sine
P点坐标是
A.(3,4)
B.(32,a)
C.(-3,-4)
D.(
1212
5’5
高二数学试题第2页(共4页)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高中检测试卷
高二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编号。
3.回答第Ⅱ卷试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
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
的得0分)
1.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弹簧振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子周期为4s,振幅为4cm
B.2s末质点速度为负方向,加速度为零
C.3s末质点加速度为零,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D.5s末质点速度为最大值,而加速度为零
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小于光速
B.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速度变小,频率变大
C.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
D.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越接近直线传播
3.如图所示,为两频率相同的相干水波独立传播到某叠加区域的示意图,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且在图中所示范围内振幅不变),E点是BD连线和AC连线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C两点是振动加强点
B.E点是振动减弱点
C.B、D两点在此刻的竖直高度差为8cm
D.E点此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4cm
4.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金属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的是
A.两球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两球原来带有同种电荷
C.两球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两球中原来只有一个带电
5.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第一次接上阻值为8r的电阻丝,第二次将该电阻丝对折
成两段再接在此电源上,则前后两次电阻丝上获得的电功率之比为
A.1 : 3 B.1 : 2 C.1 : 4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光线从折射率为的介质中射向空气,如果入射角为60 ,下列各图光路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荡的电场产生振荡的磁场 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衍射越明显
C.在同一种介质中紫光比红光传播速度大 D.增透膜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来设计的
8.如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在下面的四个图中从左往右排列,那个图是紫光形成的条纹
A B C D
9. 如图所示,M是理想变压器,将a、b 接在电压t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T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2为定值电阻。当传感器RT所在处出现火警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
B.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电流表A2的示数减小
C.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
D.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10.在高速行进的火车车厢正中的闪光灯发一次闪光向周围传播,闪光到达车厢后壁时,一只小猫在车厢后端出生,闪光到达车厢前壁时,两只小鸡在车厢前端出生。则
A.在火车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
B.在火车上的人看来,两只小鸡先出生
C.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一只小猫先出生
D.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两只小鸡先出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如图所示,B为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小球带负电荷,让小球从距地面一定高度的A点开始以初速度v0向左水平抛出,并落在水平地面上,历时t1,落地点距A点水平距离为s1;然后撤去磁场,让小球仍从A点开始以初速度v0向左平抛,落在水平地面上,历时t2,落地点距A点水平距离为s2。则
A.s1<s2 B.t1>t2
C.两次落地速度相同 D.两次落地动能相同
12.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温度、速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右图是一种测量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图中金属芯棒和导电液体之间电容C大小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关于C和h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减小表示h减小   B.C减小表示h增大
C.C增大表示h减小   D.C的变化与h变化无直接关系
13.如图所示,在一根绷紧的横绳上挂几个摆长不等的单摆,其中A、E的摆长相等,A摆球的质量远大于其他各摆,当A摆振动起来后, 带动其余各摆也随之振动,达到稳定后,以下关于各摆的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摆振动的周期都相等 B.C摆振动的周期最大
C.各摆振动的振幅都相等 D.C摆振动的振幅最大
14.下图所示的是一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图中均为理想变压器,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输电导线中的电流强度I2=P1/U2
B.热损失的功率ΔP =(U2-U3)I3
C.两变压器线圈匝数比满足n3/n4<n1/n2 
D.变压器①的输出电流I2和变压器②的输入电流I3的关系满足I2>I3
15.用同样的材料、不同粗细导线绕成两个面积均相同的正方形线圈Ⅰ和Ⅱ,使它们从离有理想界面的匀强磁场高度为h的地方同时自由下落,如图所示,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空气阻力不计,则
  A.两线圈同时落地, B.粗线圈先落到地
C.粗线圈发热量大 D.细线圈发热量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注意:
第Ⅱ卷答案只能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回答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6.一交变电流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u=311sin314tV,则:该交变电流的电压有效值为
_____V,频率为______Hz。
17.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垂直射到一个等腰直角三棱镜的AB面,若要
求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至少应为
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18.为了减少光在透镜表面由于反射带来的损失,可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增透膜,一般用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为了使真空中的波长为5.52×10-7m的绿光在垂直表面入射时使反射光干涉相消,则所涂的这种增透膜的厚度至少是_________m。
19.如图为一宽度为2m,磁感强度为1T的匀强磁场区域,有一总电阻为1Ω,边长为1m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沿垂直于磁场方向以1m/s的速度匀速通过磁场。若从ab边刚进入磁场(此时ab边恰与图中虚线重合)开始计时,并规定a→b→c→d→a作为电流的正方向,试画出:
(1)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2)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实验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20.右图甲是利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
盛沙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
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
沙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木板被
水平拉动的速度为0.20m/s,图乙所示的一段木
板的长度为0.60m,则这次实验沙摆的摆长为(数
值上取g=π2) m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将滤光片由红色的换成蓝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
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左图为0.641mm。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右图所示。则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
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m。(波长保留3位有效数字)
22.在《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根据他们设计的表格所反映的信息,判断他们论证做得是否正确。
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入射角i sini 折射角r sinr sini/ sinr
1 30° 0.55 20.9° 0.35721世纪教育网 1.40 1.40
2 45° 0.707 30.5°21世纪教育网 0.508[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3921世纪教育网
3 60° 0.866 38.0° 0.616 1.41
乙同学设计的表格是:
次数 1 2 3 角平均值 正弦值
入射角i 30° 45° 60° 45° 0.707 1.42
折射角r 20.9° 30.5° 38.0° 28.8° 0.497
答:上述二位同学做得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23题9分、24题11分、25题13分,共33分,要求写出
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过程,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
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 (9分)由折射率的透明物质做成的三棱柱,其横截面如图中ΔABC所示,一光束SO以 45°的入射角从AB射入,在AC边上正好发生全反射,然后垂直BC边射出。
(1) 请画出光路图;
(2)求光束经AB面折射后,折射角的大小;
(3)请计算ΔABC中∠B的大小。
24.(11分)一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01s时刻的波形图。
(1)若t2-t1﹤T/2,求:波的传播方向和周期T
(2)若2T>t2-t1>T,波速可能为多大?
25.(13分)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倾斜金属轨道的电阻不计,两轨道间的距离为L,匀强磁
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其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电阻R1的阻值为R,一质量为m电阻值为
0.5R的金属杆MN在轨道上无初速下滑,金属杆始终与两倾斜轨道垂直,当金属杆下降h
高度时,金属杆开始以速度v在斜轨上作匀速运动。求:
(1)金属杆匀速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E是多大?
(2)金属杆匀速运动时受到的安培力F是多大?
(3)在金属杆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电阻R1上产生的热量Q1是多大?
雅安市2011—2012学年下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物理试题(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所给的选顶中有的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有的有几个答案正确,全部选对得3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错或不选得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A D C A B B C BD A A AB A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6、__220__v _50__HZ 17、 18、 1×10-7m m 19、坐标如下图: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20、 0.56 m 21、 BD 10.293 mm 5.36×10-7 m 22、甲
四、计算题(本大题 3个小题,23题9分、24题11分、25题13分,共33分 )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过程,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考生如用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性质参照评分意见中相应的规定评分。解答中因错误而引起后面错误的,不重复扣分;每小题单位有错的不管错几处均只扣1分。
23、23题(9分)
(1)光路如图(3分)
⑵分析计算如下
(3分)
⑶,
(3分)
24题(11分)
(1)若t2-t1﹤T/2 , 则波向右传播 (2分)
且(t2-t1)=T/4 所以T=4(t2-t1)=0.04s (3分)
(2) 若2T>t2-t1>T,则有两种可能:
①若波向右传播
则V=X1/(t2-t1)=10/0.01=1000m/s (3分)
②若波向左传播
则V=X2/(t2-t1)=(8+6)/0.01=1400m/s (3分)
25.题(13分)
(1)金属杆匀速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 E = BLv (2分)
(2)回路中的感应电流I = (2分)
金属杆匀速运动时受到的安培力 F = BIL = (2分)
(3)设在金属杆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热量为Q
由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mgh – Q =mv2 (2分)
Q = mgh –mv2 (1分)
由于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值成正比 (1分)
所以 (2分)
即 Q1 =Q =(mgh –)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