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延续文化血脉(课件38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延续文化血脉(课件38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统编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1框
延续文化血脉
新知导入
思考:《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观众追得欲罢不能?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还有哪些?为什么这些节目国家倡导、观众喜爱?
新知导入
经典咏流传
中国诗词大会
国家宝藏
中国地名大会
思考:为什么这些节目国家倡导、观众喜爱?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具魅力。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守望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性发展。
有利于延续文化血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1框
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
2、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形成)?
4、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性?
5、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及措施?
6、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特点及重要性?
7、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阅读书P58-65页
,在书上做好标记
01
中华文化根
新知讲解
开启
“文化之旅”
假设你是导游,
提到中华文化,
你会向外国游客介绍什么?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探究一:展我风采说一说
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汉字
汉语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
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古代四大发明
景德镇瓷器
四川蜀绣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中华文化的形成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P59)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这些文化都是由谁创造的?
视频
博大精深
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中华文化的特点吗?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内涵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结果
古巴比伦
公元前3500年
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
古印度
公元前3000年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古中国
公元前2100年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今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发展比较
薪火相传
烟消云散
雅利安化
面目全非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你能用另外一个成语来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吗?
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
经典咏流传
中国诗词大会
国家宝藏
中国地名大会
思考:中华文化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
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薪火相传的原因?
(1)形成:
(2)内容:
(构成)
(3)特点:
(4)薪火相传的原因: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作用、重要性)
探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想一想,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古代
近代(革命时期)
现代(社会主义时期)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种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同),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种文化内涵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
思考: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
(“古代”中国)
(近代“革命”时期)
(现代“社会主义”时期)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3、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作用、重要性)P60-61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结合以上视频,探讨什么是文化自信?
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探究三:文化自信
4、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性?
(1)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中国风服饰亮相巴黎时装周
中国语言文字风靡世界
孔子学院遍布全球
中餐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
(2)重要性:
思想启迪
P61相关链接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
——习近平
新时代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新时代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板块一:中华文化根
02
美德万年长
下面故事中蕴含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连连看
板块二:美德万年长
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包括的主要内容?
(1)特点:
(2)主要内容: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板块二:美德万年长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思考:郑州抗洪的感人瞬间展现了哪些传统美德?弘扬美德有何意义?
智慧、勇敢、信任、助人为乐
探究四:践行美德
诗词赏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华夏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青少年如何弘扬传统美德?
8、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怎么做)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板块二:美德万年长
课堂小结
5.1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根
美德万年长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薪火相传的原因?
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重要性)
4.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性?
5.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
8.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课堂练习
1.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以创新的手法,将《论语》《尚书》等传统文化经典搬上荧屏,用当代的方式与厚重的历史握手,让“典籍活起来”,活在中国人的心中。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无法相互交流
③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④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启示我们(  )
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A.
①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C
3.
“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采摘、烹饪、劳作,耐心地用中国传统手工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她拍摄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却火遍全国,在国外也强势“圈粉”.这(

①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说明李子柒只想成为大家追捧的网红
③说明中华文化已经完全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D
课堂练习
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
)
A.
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相信自身文化是完美无缺的
B.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
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坚定信念
D.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制定文化强国的目标和措施
C
5、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综艺节目,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呈现经典,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①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来自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③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④要在夯实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中增强,在摒弃外来文化影响中坚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课题
延续文化血脉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上)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能力目标
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难点
正确看待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图片导入:中央电视台四大热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电视栏目。思考:《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观众追得欲罢不能?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还有哪些?为什么这些节目国家倡导、观众喜爱?师小结: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具魅力。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守望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性发展。
有利于延续文化血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看视频、图片思考问题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并为后面内容打下伏笔。
讲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根探究一:展我风采说一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感受到。假设你是导游,提到中华文化,你会向外国游客介绍什么?长城、故宫、京剧、国画、武术、旗袍、瓷器、编钟、毛笔字、兵马俑;“四大发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孔子、孟子……思考:中国作为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内容有哪些(构成)?有何特点?1、中华文化:(1)创造: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分四个方面展示中华文化内容。(2)中华文化的内容(构成):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艺术、文学艺术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探究与分享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三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三种文化血脉相同

三种文化内涵不同。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重要性):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探究与分享三:文化自信看《文化自信》视频探讨什么是文化自信?
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性?(1)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5、新时代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3)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二、美德万年长师:中华美德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中华美德的来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连连看:下面故事中蕴含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包括的主要内容?(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主要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探究与分享四:践行美德看视频、思考:郑州抗洪的感人瞬间展现了哪些传统美德?弘扬美德有何意义?学生回答讨论师总结:7、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价值/重要性: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诗词赏析师: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8、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怎么做)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读教材,思考问题学生小组讨论,结合亲身感悟,体会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赏课件,思考问题回答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交流讨论展示成果观看视频:三种文化思考问题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欣赏课件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标记要点思考问题回答教材中标注要点标记要点巩固知识点进入情景互动回答自我表达思考问题回答教材中标注要点
通过出示中华文化的内容图示,使知识的呈现形象生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文化内容易于形象展示,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中华文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展示三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精髓,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使学生明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培养关注新闻的习惯,学习急救常识,设置情景问题,引导学习新知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视频感受/典故赏析,体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课堂小结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及薪火相传的原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3、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重要性)
4、文化自信的内涵、重要性
5、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根
6.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
8.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万年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