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一综合实践 撰写研究报告 课件(14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一综合实践 撰写研究报告 课件(14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撰写研究报告
一、学习目标
撰写研究报告
二、学习重点
1.如何按时提交研究报告。
2.怎样得出科学合理的理论。
3.对研究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改。
4.报告完成后的检查。
写研究报告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无法按时提交研究报告
分析总结
1.研究计划时就必须预留出写作时间和修改时间。
2.研究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总结工作。
3.要制定报告成文的最后期限,参与者必须有时间的紧迫感,养成立即就干的行为。
参考案例37中的错误
1.研究计划中的时间安排有失误。
2.前期工作不细致,导致堆积到写作阶段。
3.参与者的拖沓作风。
提升建议
采取更有效的分工方式
1.分,不是让某个同学单一的完成其拿手或承担的工作。
2.合,不仅是集中团队的共同决定,而且还有团队之间的资源共享。
友情提醒:
研究性学习重视的是同学们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因此,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有机会和敢于去尝试,才能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调查报告的“结果分析”是整篇报告的核心,不仅要呈现调查得来的数据,而且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说明是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些数据。
重点说明:
1.
“结果分析”部分应是一手资料的呈现。
2.通过文献等查阅得到的二手资料则必须指明来源。
二、数据不明晰
案例38分析:
1.
“结果分析”中的部分数据在调查问卷中没有涉及。
2.
“结果分析”中未被问卷证实部分的来源不明。
提升建议
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是一篇优秀调查报告所必须具备的。故而,对报告的标题或者栏目名称要做好定位。务必捋顺研究结论和研究结果的逻辑关系。
案例提示
  调查报告不是一手资料的堆积,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
案例39分析
1.本案例中的实验涉及多个变量和多个被观测对象,但研究报告中却未能做出详细说明。
2.该案例的行文出现了口语化、表达不清晰甚至存在语法错误等问题。
案例39是属于实验研究报告,所以实验报告的方法部分必须给的研究者以足够的信息,让他们能验证这个研究。
重点说明:
实验报告必须详细描述研究的步骤、材料和对象以及测量方法等多方面的情况。
三、研究报告表述不规范
分析结论
1.要做到语法正确,表达流畅、清晰,无错别字。
2.研究报告属于学术性文体,它的语言要求是:
A平实—不用过于华丽的辞藻,不显露强烈的情绪和情感。
B准确—遣词造句力求准确,不能生造乱用词汇,证据材料必须准确说明,少用或不用模糊词语。
C严谨—a行文讲究逻辑性;
b推理要严谨;
c必须使用正规语言,科
学表述。
D科学—报告中的观点、概念必须科学。
提升建议
对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改
1.修改的基本方法:
A热加工法
B冷处理法
C他改法
2.修改时要注意的5方面:
a主体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切题。
b.报告结构是否科学合理,支持问题的阐述和论证
c.依照鉴别材料真伪、对主题的表现力和贴切性进行删减、核实材料,另外可再补充材料。
d.语言推敲,力求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
e.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规范格式。
四、项目设计类
报告常见问题
案例40是属于设计类报告,项目设计类活动与课题研究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创造性特点尤为突出,因而这类报告的重点是向他人介绍设计原理、成品的功能和特点,让人了解设计构思,并判断该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案例40中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不够清晰,叙述稍显凌乱。
2.没有介绍设计过程,仅罗列出简单的设计步骤,意义不大。
3.设计成品的描述不够具体、明确。
解决办法:
1.对设计原理和成品的介绍要浅显易懂,切莫故弄玄虚。
2.对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做详细的介绍。
3.可以借鉴图样等多种展现方式作为报告的补充。
重点说明:
项目设计类报告至少包下列内容要素:设计目的、设计要求、设计过程、设计的成品描述和设计的可行性分析等。
五、研究报告要体现个体“特色”(参考案例41)
研究报告的两种类型
A研究型:是建立在研究者对研究主题开展了实验或调查得到基础上做的报告,包括实验报告和社会调查报告。其论述的重点就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总结。
B综述型:是建立在研究者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分析基础上做的报告。其重点就是研究者的观点。
案例41
的分析
存在的错误
1.只是注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缺忽视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不要只满足展示“我知道…”而是告诉读者
“我发现了……”
“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2.引用的资料没有加以说明和注释。
修正建议:
1.要学会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和分析,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或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要明白堆积资料不是研究,研究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3.要懂得研究报告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保证它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所以一定要加以注释。
4.对资料注释的作用:
a.对所引用资料的作者表示尊重。
b.表明资料来源的可靠性。
c.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研究态度。
d.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方便。
最后一环:
做好最后的把关,进行完成后的全面检查。可以对照以下的“关键点”进行检查。
题目是否说明研究的主题?
报告中的重要术语交代清楚了吗?
结果是否表达得清楚、完整?
结论是否都有根据?有无不能证实的观点?
数据有无经过分析或解释?是否只是描述它们?
报告中是否需要图表?图表是否都有编号、题目?
有无偏见的迹象?有无情绪化的遣词用句或过激的言辞?
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有无晦涩难懂的地方?
如果有研究假设,它们是否得到了检验?
是否清楚地说明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报告的语句是否通畅?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正确?
所有引用的资料是否都加以注释或标明了出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