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遵守规则 课件 ( 39 张ppt+ 5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遵守规则 课件 ( 39 张ppt+ 5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导入新课
老太太涉嫌扰乱疫情被拘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3.2
遵守规则
学习目标
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重点)
掌握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方法(重点)
掌握维护与改进规则的方法(难点)
1
2
3
工人严格遵守岗位操作流程,按岗位要求完成任务。
所有的业主都自觉地遵守《文明停车公约》
演出结束后观众有序退场
说一说你生活中见过的大家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
我们只有自觉地遵守规则,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疫情防控”与“我要自由”
A、疫情防控期间,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应遵循哪些规则?
B、这些规则是否是“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为什么?
1、杨某为什么会被拘留?
2、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规则是否侵犯人身自由?
3、杨某行为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在行使自由权利时要注意什么?
思考
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发现9例阳性。21日,毛老太抓住封控漏洞,迅速地逃离南京,来到扬州。到了扬州后,不仅没有进行居家隔离,反而骑着电瓶车打麻将去了。她到扬州后,健康码已经变黄了,无法通行。但她借了一个绿码,骗过他人,继续窜行在扬州的大街小巷。从21日到25日,毛老太多次去往人群密集的地方。直到26日,毛老太被确诊,老太太还试图说谎。在警方对其调查时,毛老太竟然拒绝说明来扬之后的行程,拒绝配合流行病调查,导致医院1000人被隔离,所有人无法离开。仅仅一周,扬州累积185人确诊,封控3000多人,造成扬州“数以亿计”的损失,全城经济和社会生活几乎瘫痪。7月29日,警方依法对毛某宁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采取刑事拘留。
因为一个人,封了一座城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法律


纪律
规章
道德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思考:毛老太看似在行使自由权,为什么却受到处罚?
警方通报
2021年7月29日,扬州市公安部门已对毛某宁(女,64岁)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
据通报,毛某宁居住地为南京江宁区禄口街道。经初步调查,7月21日上午,毛某宁擅自离开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南京居住地来扬州,未主动向社区报告南京旅居史,并频繁活动于扬州市区多处人员高度密集的饭店、商店、诊所、棋牌室、农贸市场等,致使新冠肺炎疫情在扬州市区扩散蔓延,造成极其严重后果。
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对毛某宁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抗击疫情
人人有责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新冠肺炎正属于此类)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建立规则的目的: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己的自由边界。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第二目
自觉遵守规则
network
③作业没写完,可是很困
①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
②课堂测验时老师
有事情突然出去
⑤学校规定每天必须穿校服来学校
④老师要求作业给家长签字
说一说: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视频欣赏
(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这就是自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正是这种道德自律的前提。
(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就是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探究与分享
违规停车贴罚单
疫情拒绝配合被捕
社会道路监控
电信诈骗团伙被审判
这四幅图都是借助什么让人们遵守规则?
隐瞒境外出行史
遵守疫情期间的要求
配合社区防疫人员检查
用过的口罩随手乱扔


×
×
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能够遵守规则,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你觉得遵守规则要依靠什么?
外力的提醒、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
自我约束、严于律己、自觉遵守
他律
自律
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慎独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29
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重点)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敬畏规则
笔记
第三目
维护和改进规则
network
近日,广东江门台山市一山庄内,有人聚集多人打麻将。因担心人员聚集会妨害疫情防控工作,市民朱某报警劝阻聚众打牌者。警方劝退后,犯罪嫌疑人余某等三人对朱某的举报怀恨在心,于是将朱某强行挟持上车,带至山庄内殴打和侮辱。
朱某第一时间选择报警,维护自身权益。犯罪嫌疑人已严重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及身体健康,符合最高检立案标准,涉嫌构成非法拘禁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如何评价朱某的行为?
3、如何坚定地维护规则?
①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劝导的技巧
①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②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
③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
劝导的技巧p30
有礼(以示尊重)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以理服人)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节(以保护自己)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
旧: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
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新: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
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
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修正案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对比:
知识运用——改进规则
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修改,说明什么?
考试作弊属犯罪行为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制定
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废除劳动教养制度
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
《农业税条例》废止。已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维护与改进规则

视频欣赏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1957年提出控制人口
2016年全面二孩
2021年8月20日
“三孩”生育政策
正式入法
1982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2001年底
“双独二胎”政策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
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不合理的规则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
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做法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仝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②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笔记
3.如何维护与改进规则?
课堂小结
1.观察漫画,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内容 
③对破坏社会规则的人只能用法律严厉制裁 
④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也应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随堂检测
A.①②④
A
2.小强在影剧院观看电影《哪吒》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下列选项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A.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B.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C.公民要在规则范围内行使自由和权利
D.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D
3、(2021江苏连云港)近日,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稿对群众“动不动就罚款”的吐槽有所回应,即对部分违法行为初犯、偶犯的,可给予警告处罚,自愿参加交通安全公益活动的,可免除处罚;但对一年内多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则提高了处罚标准。这说明(  )
A.
社会规则是可以随时修改的
B.
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C.
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D.
修订规则是为了减轻处罚
C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