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9科10份)

资源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块检测
高二数学试题(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0,2,4,6,8,10},集合A={2,4,6}, B={1},则(UA)∪B为( )
A.{0,1,8,10} B.{1,2,4,6} C.{0,8,10} D.Φ
2.已知是虚数单位,则的虚部是 ( )
A. B. C. D.
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
4. 幂函数的图象过点,那么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A. B. C. D.
5. 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9岁的身高,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据此可以预测这个孩子1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 )
A. 身高一定是145.83cm B. 身高超过146.00cm
C. 身高低于145.00cm D. 身高在145.83cm左右
6.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命题“若”的否命题为 “若”
B.“x=-1”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命题“”的否定是 “”
D.命题“若”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7.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正确的反设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8.已知,,若,那么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可能是( )
9.如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给出下列命题:
①是函数的极小值点;
②是函数的极值点;
③在处切线的斜率小于零;
④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设f(x)是区间[a,b]上的连续的单调函数,且f(a) f(b)<0,则方程f(x)=0在区间[a,b]( )
A. 至少有一实根 B.至多有一实根 C. 没有实根 D. 必有唯一实根
11. 若偶函数满足,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12.“”是“函数在区间(1,2)上递减”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 B .充要 C.必要不充分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直接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答案。
13. 已知函数为上的奇函数,当时,,则当时,___________.
14.用表示两数中的最小值,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
15.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次循环报数,规定: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2,第三位同学所报出的数是前第二位同学所报出数与第一位同学所报出数的差,第四位同学所报出的数是前第三位同学所报出数与第二位同学所报出数的差,以此类推,则前100个被报出的数之和为_________.
16.设是定义在上,且以1为周期的函数,若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则在区间上的值域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21世纪教育网
计算下列各题:


18.(本小题满分10分)
在对人们休闲方式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120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0人,女性中有40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30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20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30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
(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
(2)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0的前提下,认为休闲方式与性别是否有关?
参考数据: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
010 0.05 0.02521世纪教育网 0.010 0.005 0.001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参考公式:独立性检验随机变量值的计算公式:(其中)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P:关于的解集是,Q:函数的定义域为R,如果P,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本小题满分12分)
二次函数满足的最大值是8,
(1)求的解析式;
(2)在区间上,的图象恒在的上方,试确定的范围。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其中.
(1)当时,求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
(2)求的单调区间.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数学(文)参考答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1-5 AACCD 6-10 DBCBD 11-12 CC
二、13. ; 14. ; 15. -5; 16. .
三、17、解:①原式
……………………………………5分
②原式
 ……………………………………10分
18.解:(1)22的列连表为
休闲方式性别 看电视 运动 总计
女性 40 30 70
男性21世纪教育网 20 30 50
总计 60 60 120
                         …………………4分
(2)计算的观测值为
而2.706<3.428<3.841,
所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0的前提下,认为休闲方式与性别有关。10分
19.解:若P真,则若P假,则……………………………4分
若Q真,由若Q假,则………………………8分
又P,Q有且仅有一个正确,
当P真Q假时,当P假Q真时,………………………………11分
综上,得.………………………………………………………12分
20、解:(1),对称轴为,顶点坐标,开口向下,

, ,
,21世纪教育网
;……………………………………………………………6分
(2) 的图像恒在的上方
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令,它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对称轴为,
m<1…………………………………………………………………………12分
21.解:(1)当时,,. ……………2分
由 , 得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是.………4分
(2). ………………5分
① 当时,.
所以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7分
当,.
② 当时,令,得,,与的情况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 ↗ ↘
故的单调减区间是,;单调增区间是.…10分
③ 当时,与的情况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 ↘ ↗
所以的单调增区间是,;单调减区间是 ……………………12分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 二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分)
一、选择题(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爱因斯坦上段话中的科学指具体科学,那么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 )
A.哲学是一个理论体系,具体科学不是理论体系
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C.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共同性质、共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D.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3.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 )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4.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根据“旅行家们的记述”,推断亚洲没有温带,只有炎热与严寒,并据此进一步指出,“由于中国的气候,人们自然地倾向于奴隶性的服从”。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①孟德斯鸠通过他人记述了解中国气候,是不可取的
②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③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因素决定人的性格,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孟德斯鸠依据他人记述推断中国气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5.唐诗《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对该诗蕴涵的哲理分析最恰当的是 (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世界是发展的 D.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6.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就会凋谢/ 我们希望长驻一切/ 诱惑你,然后飞逸/ 什么是人间的欢乐/ 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 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7.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8.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个人单独完成某件事情的情况。有人便据此认为,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存在的。这种观点( )
A.正确,因为实践有时就是个人孤立的活动
B.错误,没有正确理解实践的社会性特征
C.错误,没有正确理解实践的历史性特征
D.错误,没有正确认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特征
9. 宋代徐于玑在《黄碧》中说, “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 )
A.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 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10.实践活动区别于认识活动的本质是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实践活动具有主体性 B. 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C. 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D.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11.国务院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不断发生变化,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这体现了 ( )
①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12.“对真理的尊重是运用它,对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实践它。”这说明( )
①真理要为实践服务 ②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绝对真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在中国文化中,发展的观念由来已久。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古语有( ) 21世纪教育网
①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④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有一首数字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的位置随意调换,这首诗可能就不再别有情趣了。这表明我们要( )
A.抓住主要矛盾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注重量的积累 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16.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总称,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这种观点 ( )
①把物质的具体形态混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②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回答具有合理性
③包含有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④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句话表明 ( )
A.放弃和选择是同等重要的
B.回避矛盾有时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C.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
D.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18.2011年10月1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时说,中美关系虽然经历风风雨雨,但始终向前发展。双方要增进互信,避免经贸问题政治化。这主要说明 ( )
①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④要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9.下面名言与漫画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C.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
D.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
20.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广东始终走在前列,改革是广东的根、广东的魂。面对全新的改革历史方位,我们当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以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人说,“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善于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敢于直面矛盾,解决矛盾
③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否定实现的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当今,各地城市建设了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22.以下观点对辩证的否定理解正确的有 ( )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21世纪教育网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选择,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要实现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各国共识。然而,在全球“气候列车”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有不少分歧,如何“和而不同”地应对气候变化,依旧任重道远。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②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制约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 语言是一种味道,人们依靠它传情达意;语言更是一面镜子,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身影。社会的不同阶段人们的问候语也会随之改变,这表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
2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主宰人们的活动
C.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事实的根据
26.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荣辱的错误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7.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 )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28.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论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可能创造真理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9.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 ) 21世纪教育网
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热情;要通过“两情”转变“两风”:领导作风、部门作风。这就要求我们( )
①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③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想事情、做工作
④自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第II卷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四大题,共40分)
31.(10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文化兴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会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根据材料 ,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合理性。(10分)
32.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央在怎样认识和对待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上, 其提法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新中国建立后,直至“文化大革命”,一般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原则。至于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长期没有强调过。党的十三大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四大提出: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出:“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党的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认识的深化。
结合材料,说明从单纯强调社会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12分)
33.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农业科技创新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机械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结合材料 ,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12分)
21世纪教育网
34.沈浩曾经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因积劳成疾不幸辞世,年仅45岁。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本质和主流。品读沈浩日记摘录,分析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6分)
日记摘录 蕴含的哲理
既然来了,还后悔吗 要退缩吗 绝不!我相信小岗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群众是不满意现状的,是想改变的。这一点就是做好小岗工作的基础。
一个人活在世上,钱是难以挣尽的,应该考虑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自己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累,但小岗村得到发展,自已也得到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岗的发展目前正处在爬坡阶段,努努力就能推上去。努努力绝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付出艰辛和困苦,需要有境界和毅力,也需要艺术和能力。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 二 政 治 答 案
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1----5 DDCAB 6----10 BDBDC 11----15 DCDBD
16----20 ACCAD 21----25 BDCDA 26----30 BDBCD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3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4分)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为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3分)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必将促进我国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进步。(3分)
32. ①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单纯强调社会公平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最后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②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党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③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是对单纯强调社会公平的超越和发展,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④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从单纯强调社会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每点3分)
33、
34. (1)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分)(若答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可得1分)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2分)(若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得1分)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或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理科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为 ( )
A. B. C. D.
2.若,则的值为 (  )
A.1 B.129 C.128 D.127
3.某市对10000名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满分100分)进行抽样统计,发现他们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70,102),若90分以上者有230人,则这10000名学生中分数在50分到90分之间的人数约有( )
A.7140人 B.230人 C.9540人 D.4770人
4.函数在区间内的零点个数是 (  )
A.0 B.1 C.2 D.3
5.分类变量X和Y的列联表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总计
总计
A.越小,说明X与Y关系越弱
B.越大,说明X与Y关系越强
C.越大,说明X与Y关系越强
D.越接近于0,说明X与Y关系越强
6.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内是增函数的为 (  )
A. B. C. D.
7.函数的定义域为开区间,导函数在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在开区间内极值点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一批产品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级品是二级品的2倍,三级品为二级品的一半,从这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个检验,其级别为随机变量,则E的值为 ( )
A. B. C. D.2
9.某电视台连续播放5个不同的广告,其中有3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奥运宣传广告,要求最后播放的必须是奥运宣传广告,且两个奥运宣传广告不能连续播放,则不同的播放方式有 ( )
A.120种 B.48种 C.36种 D.18种
10.有一批种子,每一粒发芽的概率为,播下粒种子,恰有粒发芽的概率为 ( )
A. B. C. D.
11. 甲、乙两人从4门课程中各选修2门,则甲、乙所选的课程中恰有1门相同的选法有( )
A.6种 B. 12种 C. 24种 D. 30种
12.设点在曲线上,点在曲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   )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法搭三角形:
按图示的规律搭下去,则所用火柴棒数与所搭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式可以是   .
14. 设,则     .
15. 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16. 已知函数处取得极值,并且它的图象与直线在点(1,0)处相切,则函数的表达式为 __ 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10分)已知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系数的绝对值依次成等差数列.
(Ⅰ)证明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
(Ⅱ)求展开式中所有的有理项.
18. (10分)已知数列,,…,,….S为其前n项和,求S、S、S、S,推测S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9. (12分)某校举办一场篮球投篮选拔比赛,比赛的规则如下:每个选手先后在二分区、三分区和中场跳球区三个位置各投一球,只有当前一次球投进后才能投下一次,三次全投进就算胜出,否则即被淘汰. 已知某选手在二分区投中球的概率为,在三分区投中球的概率为,在中场跳球区投中球的概率为,且在各位置投球是否投进互不影响.
(Ⅰ)求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
(Ⅱ)该选手在比赛中投球的个数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Eξ.(注:本小题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20.(12分) 已知函数.
(Ⅰ)若,求的取值范围;
(Ⅱ)若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时,有.
求当时,函数的解析式.
21.(12分) 设,.
(Ⅰ)令,讨论在内的单调性并求极值;
(Ⅱ)当时,试判断与的大小.
高二数学(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1世纪教育网
1—5:ABCBC 6—10:BCACC 11—12:CB
二、填空题:(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17.由题意:,即,∴舍去)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若是常数项,则,即,∵,这不可能,∴展开式中没有常数项;
②若是有理项,当且仅当为整数,∴,∴ ,即 展开式中有三项有理项,分别是:,,.
18.解:S=,S=,S=,S= ,猜测S=(n∈N)
①当n=1时,等式显然成立;②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S=,
当n=k+1时,S=S+=+
===,
即n=k+1时等式也成立.综上①②,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
19.(Ⅰ)解法一:记“该选手能投进第个球”的事件为,
则,,,
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
.
(Ⅰ)解法二:记“该选手能投进第个球”的事件为,
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
.
(Ⅱ)的可能值为,,

.
的分布列为
1 2 3
.
20. (Ⅰ)
由,得. [21世纪教育网]
由得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因为,所以,.
由得
(Ⅱ)当x[1,2]时,2-x[0,1],因此
即时,
21. (Ⅰ)解:根据求导法则有,
故,
于是,
列表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2
0
极小值
故知在内是减函数,在内是增函数,
所以,在处取得极小值,函数无极大值.
(Ⅱ)由知,的极小值.
于是由上表知,对一切,恒有.
从而当时,恒有,故在内单调增加.
所以当时,,即.21世纪教育网
故当时,恒有.又.
所以> .试卷类型:A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绯闻(fēi) 忖度(duó) 恪尽职守(kè) 按捺不住(nà)
B. 矿藏(zàng) 投奔(bèn) 瞠目结舌(chēng) 溘然长逝(kè)
C. 忸怩(niē) 隽永(jùn) 锃光瓦亮(zèng) 人才济济(jǐ)
D. 追溯(sù) 埋怨(mái) 下自成蹊(qī) 穿凿附会(z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闲遐 座右铭 针砭时弊 川流不息
B.溃败 荧火虫 瞠目结舌 计日程功
C.领衔 哈密瓜 要言不繁 融会贯通
D.告罄 斑马线 纵横捭阖 风靡一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必须 为之。
②修改病句应根据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用 的办法。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 太阳的活动。
A.勉励   简捷 观测 B.勉力   简捷  监测
C.勉力 简洁 监测 D.勉励 简洁 观测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美俄等海上强国的濒海战略带动下,亚太地区沿海各国也纷纷扩大各自的海洋权益,濒海争夺风声鹤唳,日益显见。
B.权威专家预测,推动内地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增无减,今后一段时间可能步入温和通胀周期,人民币再次调息已是箭在弦上。
C.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科林菲斯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完美表演当仁不让地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
D.吹面不寒杨柳风,漫步于郊野,感受着满面春风的惬意,领略着大千世界的无限生机,他内心顿时宁静了下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遗传多样性的消失,会导致整个群体走向灭绝,一个群体要避免近亲繁殖,能够长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大约几百头左右的个体。21世纪教育网
B.电子机票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必须面对面的购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这必将给代理人市场乃至航空销售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变化。
C.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作为衡量学校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以往各个学校重分数、轻素质的观念开始得以改变。
D.芽菜多属速生蔬菜,本身又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种植前景看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6.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尚书》中的”有容,德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21世纪教育网
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人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共8分,每题2分)
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①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②,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③,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
【注】①逢同:越国大夫。②鲍氏:齐国大夫鲍牧。③“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自《诗经》,意思是用斧子伐木来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
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 让:谦让。
B.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役反:从(齐国)回来完差。
C.请成越王曰:…… 请成:请求跟……讲和
D.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君:统治,治理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数与子胥争越议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B.伍员貌忠而实忍人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C.越其可逆天乎 倔生下,故久立与其客语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吴国伍员和越国范蠡忠方直谏的一项是
A.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 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B.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C.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 ‘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
B.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杀。
C.四年后,越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迫使吴王向越国求和以图保命。
D.范蠡谏越王: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终灭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6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20分)
13.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3分)
⑵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3分)
14.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⑴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21世纪教育网
⑵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15、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羽扇纶巾,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⑵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有善始者实繁,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五、语言表达(8分)
16、中学生李阳写了一首诗,送给一位久已慕名的诗刊编辑 ,恰巧编辑不在家 ,就给编辑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几处不得体的,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王编辑:
您好 !
我到您家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诗经情思》放在您家,望拜读。敝人有吟诗雅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
此致
教祺
李阳
2011年9月20日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17、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车尾的个性标语也形形色色。如,挑衅型:“你快你飞过去”;搞笑型:“不要迷恋姐,姐开的是块铁”、“你就当我是红灯”;恐吓型:“至尊新手,擅长急刹,随时熄火” 、“驾校除名,自学成才”;正话反说型:“告诉你个秘密,我喝酒了”。这些标语和与之相配的滑稽、俏皮的卡通图像,引来了众多车主的跟风。有人将其称为“车尾文化”。人们对此褒贬不一。
请你就此“车尾文化”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45字。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8-21题。(共18分)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①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②后来上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好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暝》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结。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③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月,足下的流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成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黄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它们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斫虫雀,统统化做了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美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费、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④王维实在是唐朝的爱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参悟得那么透彻,所谓究极物理形而上学于他实在是储之心灵,口吐莲花!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口、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间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的情怀,也便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21世纪教育网
⑤“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流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渔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略有改动)
18.作者理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概括说明。(4分)
[21世纪教育网]
19.第③段,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 (4分)
20.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原句:什么都要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21.结合全文,请分析题目“明月清泉自在怀”的深刻含义。(6分)
七、作文(50分)
生活中有许多的无奈,现实有时候也很残酷。许多事情发生了、做过了,就不再改变、无法挽回。我们不能通过假设来逃避现实、改变过去,来弥补自己的遗憾和悔恨。生活没有“如果”,虚妄地回忆过去,只会徒增伤感。抛弃假设,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寄希望于未来,才是明智之举。
请以 生活没有“如果”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鲜明(诗歌戏剧除外),内容具体,不得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标准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2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
1、A(B.矿藏cáng C.忸怩ní 隽永juàn D.埋怨mán 下自成蹊xī)
2.D(A .闲暇 B.萤火虫 C.要言不烦 )
3.B (勉励:是指劝人努力,鼓励别人。勉力:指自己努力去做、尽力去做。简洁:简单整洁,指文章写作等。简捷:简单明了、方便,指方式方法等。观测:观察测试 用于看某种新现象。监测:对已有的现象或事物再做出进一步的察看。)
4. B ( A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用错对象。C项“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不合语境。D项“满面春风”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此处望文生义。)
5. D(A大约与左右重复B并列不当 空间、地域不能并列C;两面对一面)
二、
6.D(“就逐渐消亡了”文中无根据)
7.C(“最早……追溯”时间推断有误)
8.A(“致使……”强加因果)
三、
9.A(让:责备。)
10.D两个“以”均为连词,连接方式、手段与目的,“来”“用来”。(A项中前“乃”为副词,“于是,就”;后“乃”为判断动词,“是”。B项中前“而”为转接连词,“然而、可是”;后“而”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地”“着”。C项前“其”为副词,表反诘,“岂、难道”;后“其”为代词,“他的”。)
11.B(A项前句是伍员的忠言直谏,后句是吴王的使者公孙雄向越王求和的话;C项前句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谗言说的话,后句是范蠡的忠言直谏;D项前句是伍员失信于吴王以后所说的话,是对吴国前途的一种预测,并非谏言;后句是范蠡在越王犹豫时所说的话,是犯颜直谏。)
12.B(吴王并非自始至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太宰嚭等进谗言,“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后来听说伍员“托子于鲍氏”,才大怒。)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96分)
四、
13、翻译句子:
⑴我听说勾践吃饭不上两样好菜,能和老百姓同甘共苦。
⑵伍员表面上忠诚,实际上却是个狠心肠的人,他对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怎能关心大王呢?
14.古代诗歌阅读(8分)
⑴(4分)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色彩感强,更加富有层次。
⑵(4分)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动静结合,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15.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⑵乘骐骥以驰骋兮 能克终者盖寡
⑶剑阁峥嵘而崔嵬 俯察品类之盛
五、
16、 (1) “拜读”改为“费心一读 ” (2) “雅趣”改为“爱好 ”
(3) “斧正”改为“修改” (4)“教祺”改为“编安”
17、要求观点明确,有个人看法和见解即可。
参考答案:(1)我认为这种“车尾文化”更能彰显车主的个性,体现车主个性化的选择,活泼幽默;(2)我认为这种文化现象不值得提倡,行车安全是首要问题,车尾标语应以警示注意安全、统一张贴为宜。
六、
18、(1)少年时期:只会背诵而不知其意。/ (1)年龄还小的时候,虽然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
(2)青年时期:自以为已经读懂,认为自己有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但与实际情况还有差距。/ (2)后来上了大学,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
(3)中年时期:真正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进入人生的生存程序以后,才悟出其真意,唯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精神财富。 (意思对即可,答对三条4分,答对两条2分)
19.用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等树木中的祖宗和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构成对比,(2分),赞赏它们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气度和胸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2分)
20.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最贫穷。(或:物欲无度的人最贫穷)(2分)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也永无止境,人会在诱惑和欲望中迷失自我。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才能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2分)(意思对即可)
21.象征远离尘世纷争、自始至终保持独立人格的高洁心灵,寄托着作者对高雅纯洁的人生境界的追求。(答对一个要点给3分)
七、评分标准参见高考山东省评分标准。基准分为44分,适度拉开档次。无题目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
附:参考译文
吴王要讨伐齐国。伍子胥劝阻说:“不行。我听说勾践吃饭不上两样好菜,能和老百姓同甘共苦。这个人不死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根。吴国有了越国,是心腹大患;齐国对于吴国,只是像疥癣一样的小病。希望大王放弃出兵齐国,先去进攻越国。”吴王不听,就去讨伐齐国,打败齐军于艾陵,俘虏子齐国的高张和国夏而回。吴王责怪伍子胥。伍子胥说:“大王不要太高兴了!”吴王发怒,伍子胥想要自杀,吴王听到后制止了。伍子胥说道:“君王不听我的规劝,三年后,吴国恐怕要成为一片废墟!”太宰伯嚭听了这话,就多次跟伍子胥争论对付越国的策略,他还趁机(在吴王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伍员表面上忠诚,实际上却是个狠心肠的人,他对自己的父兄都不顾,怎能关心大王呢?大王以前打算讨伐齐国,伍员极力劝阻,结果有战功,因此反而怨恨大王。大王如果不防备伍员,伍员一定会作乱。”后来太宰伯嚭和逢同串通一气,在吴王面前进伍子胥的谗言。吴王开始不相信,于是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不久)吴王听到了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教养,才大发怒火说:“伍员果真欺骗我!”(待到伍员)完差返回吴国,吴王派人赐给他一把“属镂”剑来让他自杀。伍子胥大笑说:“我助你父亲称霸,又拥立你,你当初想要分半个吴国给我,我没有接受,没过多久,如今你反而听信谗言诛杀我。唉,唉!你一个人必定不能独自立国。”并告诉使者说:“一定要挖取我的眼珠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用来观看越军的入城!”这时,吴王任用太宰伯嚭执政。
这以后四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吴国的士兵和民众疲惫不堪,精锐部队都在和齐、晋的战争中牺牲。而越国大破吴国,越国于是又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公孙雄裸露肢体,跪地前行,向越王求和说:“失势无援的臣子夫差冒昧地吐露心里话,以前曾在会稽得罪了您,当年我不敢违背您的命令,能够和您讲和,放您回去。现在君王高抬贵足来惩罚空困的臣子,穷困的臣子绝对听从您的命令,想来(您)也会像(我)当年在会稽对您一样饶恕我的罪过吧?”勾践下不了狠心,想答应他。范蠡说:“会稽的事,上天把越国赐给了吴国,而吴国不去拿它。今天,上天把吴国赐给了越国,越国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况且,君王一大早就上朝,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了二十二年的事,一旦要放弃它,可以吗?况且上天赐予而不接受,会要受到上天的惩罚。《诗经》上说:‘砍伐一个新的斧柄,它的样子就在手头’,您忘记会稽的灾难了吗?”勾践说:“我想听您的话,但我实在不忍心如此对待他的使者。”范蠡便击鼓进兵说:“君王已经把政事委托给管事的我了。(吴国)使者赶快离开,如果您不这样就将获罪!”吴国的使者流着泪走了。勾践怜悯他,就派人对吴王说:“我把您安置到甬东,统治一百户人家。”吴王辞谢说:“我老了,不能服事君王了!”于是自杀。
保密★启用前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英语试题 2012-6-28
第Ⅰ卷(三部分,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个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Susan come
A. At 4:30 B. At 4:45 C. At 5:20
2. Why can’t the woman go to the film today
A. She has another plan. B. She doesn’t like the film.
C. She is not feeling well.
3. How much is the jacket
A. 600 US dollars. B. 100 Hong Kong dollars.
C. 600 Hong Kong dollars. 21世纪教育网
4. What does the man have for his meal
A. Soup, noodles and iced coffee. B. Sandwich, noodles and hot coffee.
C. Soup, noodles and hot coffee.
5. Who is Mr. Smith
A. The girl’s father. B. A friend of the girl’s father’s
C. The girl’s brother.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相应的答题卡上。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8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the woman’s home. B. At the woman’s friend’s home.
C. At the police station.
7. What were stolen
A. A big sum of money and one vase. B. Some money and computer.
C. A diamond necklace, computer and two vases.
8. When was the woman’s house broken into
A. At 12 last night. B. At about 11 last night.
C. At 6 yesterday evening.
听第7段材料,回答9-11题。
9. Where does the man’s uncle live
A. In York. B. In Oxford. C. In London.
10. What did the man do in London
A. He watched ball matches. B. He did some shopping.
C. He walked on city walls.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s aunt 21世纪教育网
A. She runs a Chinese restaurant. B. She works in a church.
C. She lives in the southeast of England.
听第8段材料,回答12-14题。
12. Where are they planning to go in the morning
A. To a park. B. To an art museum. C. To a shopping center.
13.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visit the zoo in the afternoon
A. The zoo will be closed the rest of the week.
B. The zoo is free to visitors that day only. 21世纪教育网
C. There are unusual animals on display.
14. How do they plan to get to the seashore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A. By taxi. B. By bus. C. By subway.
听第9段材料,回答15-17题。
15. What holiday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Thanksgiving. B. Christmas. C. New Year.
16. Why are the children gathering near the department store
A. To wait for the presents. B. To buy something in a lower price.
C. To watch the holiday’s shinning lights.
17. Who is the Salvation Army(慈善机构)raising money for
A. The poor. B. The children. C. The homeless.
听第10段材料, 回答第 18 -20题。
18. Where did Ted’s wife find the job message
A. In a newspaper. B. On television. C. Over the radio.
19. What was Ted asked to do in the job interview
A.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B. To give a speech.
C. To write an article.
2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A. Ted is suitable for the job in the factory.
B. Ted has been taken as a prisoner.
C. Ted is unlikely to get the job in the bank.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Mar Levine, ____ scientist a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S, has found that competitive eaters have stomachs that can expand like ____ balloon.
A. a; a B. a; the C. a; / D. the; a
22. People have always been_______ about exactly how life on earth began.
A. curious B. excited C. anxious D. careful
23. I was still sleeping when the fire _______, and then it spread quickly.
A. put out B. broke out C. came out D. got out
24. ______ many times,he finally understood it.
A. Told B. Telling C. Having told D. Having been told
25. Those successful deaf dancers think that dancing is an activity _____ sight matters more than hearing.
A. when B. whose C. which D. where
26. By the time Jack returned home from England, his son _____from college.
A. graduated B. has graduated C. had been D. had graduated
27. When such an organised group became too large for its members to travel together comfortably, it would ______.
A.hurry up B. split up C. make up D. pick up
28. Though having lived abroad for years, many Chinese still _____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A. perform B. possess C. observe D. support
29. Reaching this agreement so quickly was a great____ for the meeting.
A. appointment B. access C. achievement D. approach
30. In the US, students can do almost anything they want in class, ____ they don’t make too much noise or disturb others who want to learn from the teacher.
A. even though B. now that C. so that D. as long as
31. The part he ______ in the film was popular with the audience.
A. took B. helped C. made D. played
32. ______, she is the sort “woman to spread sunshine to people through her smile.
A. Shy and cautious B. Sensitive and thoughtful
C. Honest and confident D. Lighthearted and optimistic
33. Chen Xiexia is the first Chinese athlete ______ the gold medal in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A. winning B. to win C. wins D. won
34. —How does your wife like the decoration of your new house
—She’s _____ being satisfied with it; she is angry.
A. far from B. more than C. next to D. regardless of
35. —John and I will celebrate our fortieth wedding anniversary next month.
—Oh,_______!
A. cheer up B. well done C. go ahead D. congratulations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20分)
Mr. Hadley was my 6th grade teacher. I was a tall thin girl weighing barely a hundred pounds. I ended up taking a lot of 36 especially from the boys, because of my appearance. I became an extremely 37 young lady.
One day 38 in the 6th grade class was told by Mr. Hadley that we would be 39 to stand up in front of the class and read the 40 that we had completed.
When my turn came, I 41 to stand up in front of all those students and 42 to their tricks. Mr. Hadley came over to me and again 43 me to read my report. I gave it back to him. He walked to the front of the 44 and said, "Yvonne has a very good report here and I think everyone 45 to hear her read it. If I hear anyone making 46 noises or making fun of her in any way, I will let you fail right here and now. Understood "
Mr. Hadley walked back to me and 47 me the paper, asking me to go to the front of the class. I walked to the front of the class on legs 48 were shaking and I felt a(n) 49 in my chest. Everyone were all quiet, including those boys. I stood there trying to gain 50 .
Mr. Hadley walked over to me putting his arm around me, "You can do it. I have 51 in you!" His words helped calm me. I 52 the report and instead of the kids laughing at me and 53 me, they all stood up and clapped their hands.
From that day on the kids never made fun of me again and some 54 made friends with me. I continued to be quite shy all through school 55 from that day on I knew if I had to stand up in front of class again. I could do it.
36. A. exercise B. interests C. trouble D. tricks
37. A. brave B. shy C. graceful D. selfish
38. A. someone B. everyone C. none D. anyone
39. A. allowed B. required C. advised D. warned
40. A. newspapers B. reports C. experiences D. texts
41. A. refused B. decided C. promised D. pretended
42. A. show off B. look back C. open up D. put down
43. A. asked B. forced C. ordered D. permitted
44. A. teacher B. classroom C. blackboard D. class
45. A. likes B. hates C. needs D. dares
46. A. quiet B. strange C. special D. little
47. A. left B. dropped C. offered D. handed
48. A. which B. what C. where D. that
49. A. rabbit B. idea C. warmth D. coldness
50. A. strength B. excuse C. calm D. encouragement
51. A. dependence B. support C. confidence D. result
52. A. read B. recited C. announced D. described
53. A. looking down upon B. making fun of
C. losing interest in D. breaking away from
54. A. definitely B. fortunately C. surprisingly D. actually
55. A. but B. and C. so D. though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每题2分,共30分)
A 21世纪教育网
It is that time of the year when the warm, late Summer days meet the cold, early Autumn nights. The skies on days like these are bright and clear. The air is cool, fresh, and full of the smell of wild flowers. The leaves on the trees are dark green but with splashes of red appearing here and there. It is a really beautiful time of the year. Every where and in everything you can see change.
Birds are starting to migrate. Children are getting ready for another school year. People are looking back on the fun days of Summer and forward to the busy days of Fall.
It is days like these that remind me that while seasons, weather, and nature's colors may change it is all beautiful and it is all joyful. And I am changing too.
My thick wavy hair is now pretty thin on top. Its dark brown color is now getting some gray sprinkled(散落)in it. The smile lines around my eyes and mouth are deeper now and stay with me even when I stop smiling. My glasses continue to get thicker with each new pair and the music I love is now referred to as "oldies". Still, I feel so happy and joyful in my life. I am grateful for my younger years because they taught me so much.
What I have learned and experienced has gotten me to where I am today. I am grateful for my present because now is where I live and now is where I love. I feel happiness in every moment that God has given me, and I take great delight in all the changes life brings. Life is a never ending journey of change and growth. Life's changes never stop but neither does life's joy.
56.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scenery in the first paragraph in order to ______ .
A. tell the time of story’s taking place B. tell the joy of season’s changing
C. show the impressive beauty of nature D. set off the author’s delighted feeling
57. From this passage we can learn _____.
A. the author is not young any longer at present
B. the season the author describes is the meet of late autumn and early winter
C. the author is a person who used to love music
D. the author doesn’t hope life has changed so much
58. The underlined part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present life is well worth treasuring B. he is satisfied with where he lives now
C. present life isn’t changing D. the world is filled with love everywhere
59.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see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life is full of ______.
A. excitement B. appreciation C. compassion D. complaint
60.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_.
A. My life B. My past C. I love life D. Life's changes
B
Ginny Ruffner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glass ar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r one-of-a-kind pieces are colorful, detailed and often humorous. Over the years, she became famous for a method called lamp working, also known as flame working. It involves using a torch to melt and shape the glass instead of blowing on it.
Ginny Ruffner almost died in a three-car accident in 1991. No one thought the Seattle-based artist would ever walk or talk again. An award-winning(优等的) film documentary explores that period of her life. "It's scary when you can't talk, you can't do... all your life." said Ruffner.
Ms. Ruffner was in a coma(昏迷) for five weeks and a wheelchair for five years. But she overcame her injuries. And although she still has difficulty walking and talking, she has willed herself back to work. Now, she has a team that helps bring her dream to life.
Her team recently finished an eight point five meter-high flowerpot made of steel and aluminum. It is now in downtown Seattle. Ms. Ruffner was recently honored in Washington, DC. The Renwick Gallery presented a special showing of the film, "A Not So Still Life, the Ginny Ruffner Story."
Ms. Ruffner says “it has been a long battle, but the hardest part has not been the physical problems. I hate being taken for granted, being ignored. The way I talk, people assume that I'm either really old, or kind of retarded(智力迟钝的), and that is so frustrating."
But she is firm. She says "Fortunately I've done a lot of stuff in my life, so I know that the best thing is to be open to the mystery, who knows what great things will happen. I'm sure they're many more to come."
Ginny Ruffner's art can be seen in more than forty museums around the world. Her work and her life continue to motivate people of all ages.
61. Within five years after a car accident, Ginny Ruffner _____.
A. was unconscious of everything B. had trouble walking and talking
C. got over injuries completely D. went back to her work
62. From this passage we can learn _____.
A. Ginny Ruffner finished an eight point five meter-high flowerpot made of steel and aluminum himself
B. The Renwick Gallery made him a the film documentary , "A Not So Still Life, the Ginny Ruffner Story."
C. Ginny Ruffner's art is shown in more than forty museums in the United States
D. Ginny Ruffner’s story has encouraged people to do what they want to
63. What was the most difficult to accept for Ginny Ruffner
A. The physical disabilities B. Being considered old and stupidity
C. Being looked down upon D. Being mistaken as a useless man
64.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
A. A New Exhibit of Bright Life B. The Life of a Glass Artist
C. A New product of a glass artist D. The Introduction of a Great Glass Artist
65. From this passage we can know Ginny Ruffner is _____.
A. determined and optimistic B. ambitious and stubborn
C. hopeful and energetic D. devoted and active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
A blocked airway(呼吸道) can kill someone in three to four minutes, but it can take more than eight minutes for an ambulance to arrive. So a simple procedure such as opening someone's airway can save their life while they're waiting for emergency medical help. This means you're more likely to give first aid to someone you know than a stranger.
There are many misconceptions(误解) surrounding first aid. Below are the ‘most popular’ ones with details of what you should do.
You should put butter or cream on a burn. The only thing you should put on a burn is cold water - keep the butter for cooking. Put the affected area under cold running water for at least ten minutes.
The best way to treat bleeding is to put the wound under a tap. If you put a bleeding wound under a tap you wash away the body's clotting agents(凝血剂) and make it bleed more. Instead put pressure on the wound with whatever is available to stop or slow down the flow of blood. As soon as possible call 999. Keep pressure on the wound until help arrives.
Nosebleeds are best treated by putting the head back. If you put the head back during a nosebleed, all the blood goes down the back of the airway. Instead advise them to tilt(倾斜) their head forwards and ask the person to pinch(捏) the end of their nose and breathe through their mouth.
You need lots of training to do first aid. You don’t - what you mostly need is common sense. You can learn enough first aid in a few minutes to save someone's life – whether it’s from a book, attending a course or watching videos online.
Remember: anyone can save a life
66.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to save a person’s life is to ensure _____.
A. his smooth breath B. ambulances’ arriving time
C. the quiet surroundings D. emergency medical help
67. If a person is burnt, what you should do immediately is to _____.
A. put some cream on the burn area B. cook some butter for the burn
C. place the burn under cold running water D. wash the affected area for a long time
68. If a bleeding wound is put under a tap, what should happen
A. It will help the bleeding stop at once. B. It will help produce more clotting agents.
C. It will produce more pressure on the wound D. It will bleed more and hard to stop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RIGHT
A. When a person’s nose bleed, please put the head back.
B. You can learn first aid in quickly in different ways.
C. When a person is burnt, crap the burn until help arrives.
D. Not everyone can do first aid to save a life.
70.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_____.
A. how to learn first aid by yourself B. som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first aid
C. the importance of first aid D. how to help medical team save a life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 (每题1分,共10分)
71. 至少伤病让我有时间与我的朋友和家人呆在一起了。
At least the ______ gave me time to be with my friends and family.
72. 发烧是生病的症状。
A fever is a ______ of illness
73. 未经允许看别人的私人信件是不合法的。
It's ______ to read people's private letters without permission.
74.那位音乐家利用业余时间作诗。
The musician spent her spare time _______ poetry.
75. 受伤的人不省人事但仍活着。
The old man is unconscious but still_____.
76. 他注意到一个陌生人在商店附近闲逛。
He ______ a stranger hanging around the store.
77. 他因作伪证而受到惩罚。
He was punished for giving false ______.
78. 请接受我最衷心的祝贺。
Please accept my sincere _______.
79. 他不是我们的亲儿子--他三岁时我们领养的。
He's not our natural son we _______ him when he was three.
80. 圣诞节时吃火鸡是英格兰的传统。
It's _________ in England to eat turkey on Christmas Dayhttp://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阅读表达(每题2分,共10分)
How Can Excess Weight Hurt Your Health
It's hard to feel good when your body has too much weight to carry. Being overweight or obese can make it harder to breathe and sleep. It can make a person feel tired and cause aches or pains. A weight problem also can make you embarrassed, sa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or even ang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stay at a healthy weight is to be active. You can join a sports team. Or, if you don't like team sports, try swimming, tennis, martial arts, or just being active in your own backyard. Jumping rope, dancing, and running around will get your heart pumping.
Getting some extra exercise can be as easy as taking the stairs instead of the elevator or walking instead of having your parents drive you. Being active also means watching less TV and playing fewer video games.
___________ is another part of staying fit. Aim to eat a variety of foods and get five serving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 day. Choose water and low-fat milk over soda and other sugary drinks. When it comes to high-calorie and high-fat foods, eat them only once in a while and, when you do, have smaller portions.
What Should You Do
Talking to a parent is the best first step if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your weight. Your mom or dad can make a doctor's appointment for you. The doctor may suggest ways of changing your eating and exercise habits.
In general, kids don't need to diet. But a kid who is very overweight may need some expert help from a dietitian or a doctor who specializes in weight management. Together, along with your family, you'll be able to come up with a safe and healthy plan that should include eating nutritious foods and exercising regularly.
81.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second part (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List three physical hurt that overweight can bring to a person. (No more than 12 words.)
①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3.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4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In order to keep fit, what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 you diet (No more than 2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If a kid do need lose weight, what should he do (No more than 18 words.)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书面表达(15分)
假如你是李明,你跟你的朋友Paul聊天,他表示学习压力很大,请你给他写封信,给他提一些建议。
【写作要求】
1.将自己的问题告诉老师和同学,请求得到他们的帮助。
2.不要总想着考试成绩,要多想想自己在哪些方面进步了,这样就会给自己自信。
3.多做运动,运动可以帮助自己缓解压力,并且有助于睡眠。
4.你对他的祝福。
注意:词数120左右。
Dear Paul,
I quite sympathize (同情) with you and understand the great trouble you are suffering
from.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21世纪教育网
高二英语答案卷
I.单词拼写
71. 76.
72. 77.
73. 78.
74. 79.
75. 80.
II.阅读表达
81.
82.
83.
84.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5.
III.作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1-5BCCCB 6-10CCBCB 11-15ABCCB 16-20 ACAAC
21-25AABDD 26-30 DBCCD 31-35 DDBAD
【完形填空文章大意】本文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详细地描写了作者六年级的一个老师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得由于外表特色而感到自卑和害羞的同学变的敢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了。是这个老师鼓励和引导使他找回了自信,使的自己性格健全地发展了。
36-40 DBBBB 41-45 ACADC 46-50 BDDAC 51-55 CABDA 56-60 DAABD
61-65 BDDAA 66-70 ACDBB
71. injury 72. symptom 73. illegal posing 75. alive 76. observed 77. evidence 78. congratulations 79. adopted 80. traditional
81. How Can You Keep From Becoming Overweight/ How to stay at a healthy weight/How can you keep a healthy weight
82. ①Making it hard to breathe and sleep ②Feeling tired ③Causing aches or pains
83. Eating healthily/Healthy diet/Eating healthy food
84. Eat a variety of foods, more fruits and vegetables, low-fat or low-calorie milk or other sugary drinks.
85. He may need some expert help from a dietitian or a doctor who specializes in weight management./ He should make a safe and healthy plan that should include eating nutritious foods and exercising regularly.
第二节 书面表达
Dear Paul,
I quite sympathize(同情)with you and understand the great trouble you are suffering from. No matter what is troubling you, don’t blame yourself for not doing well. I suggest you communicate your trouble to your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s they may help you out of the tough situation.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think about your exams all the time, which only makes you more depressed. Instead, you should think about the progress you have made in your study, which will surely increase your own confidence. In addition, I advise you to do more exercise in your spare time to relieve your stress, because sports will also help you sleep better at night. Only when you feel energetic can you concentrate on your study.
I hope you will get out of your trouble soon and live happily.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班级: 姓名: 考号: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和机读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60分)
下列选择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涂在机读卡上。(每小题1. 5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共60分)。)
读图1,回答1——2题。
1. 图中山脉既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又是地势阶梯界线的是
A.a B.b C.c D.d
2. 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3——5题。
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B.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D.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4.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5.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B.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层贫瘠
C.③处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D.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21世纪教育网
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的地区)。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最低气温的成因主要是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影响
D.太阳辐射少
7.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回答8——9题。
8.下列地理事物,符合我国热量资源由少到多变化过程的是       
A.黑土地的大豆——黄土地的花生——红土地的甘蔗
B.冬小麦和亚麻——春小麦和棉花——水稻
C.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D.柑桔和荔枝——苹果和桃子——椰子和菠萝
9.在埃及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口处的三角洲种植着大面积的长绒棉,并成为埃及著名的出口商品。根据这一地理事实,请你判断以下地区中最适合种植长绒棉的是
A.黄河中下游地区   B.珠江流域  C.松花江流域   D.塔里木河流域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与长江航道相交的港口分别是
A.南京、武汉 B.枝城、武汉
C.武汉、九江 D.九江、南京
11.“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12.“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某时段内降水与蒸发的差额),回答13—15题。
流域 流域面积(km2) 降水量(mm) 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径流系数(%) 蒸发系数(%)
松花江 557180 525 145 380 27.5 72.4
黄河 752443 492 76 416 15.4 84.6
淮河水系 261504 929 191 738 20.6 79.4
长江 1807119 1055 542 513 51.4 48.6
珠江 452616 1438[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72 666 53.7 46.3
雅鲁藏布江 246000 699[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74 225 67.8 32.3
13.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 B.气温低 C.峡谷深 D.光照弱
14.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A.长江、珠江 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松花江 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
15.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A.珠江 B.淮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读右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17.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
18.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右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19——21题。
19.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A.林海雪原 B.大漠孤烟
C.椰风海韵 D.奇山秀水
20.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下图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22——25题。
22.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3.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24.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25.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A. 落绿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27. 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 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 28——29题。
28. 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 大西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29.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 Ⅱ、 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B.Ⅰ< Ⅱ<Ⅲ C.Ⅰ< Ⅱ Ⅱ> Ⅲ D.Ⅰ>Ⅱ Ⅱ<Ⅲ
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30——31题。
30.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① 龙卷风 ② 海啸 ③ 飓风 ④ 暴风雪
B.① 海啸 ② 暴风雪 ③ 龙卷风 ④ 飓风
C.① 海啸 ② 飓风 ③ 龙卷风 ④ 暴风雪
D.① 飓风 ② 龙卷风 ③ 暴风雪 ④ 海啸
31.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2——33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2.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洪涝 B.旱灾 C.寒潮 D.鼠害
33.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34.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的灾害链。图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雪灾  ②大气污染  ③生物冻害  ①低温
B.①雪灾  ②大气污染  ③低温  ④生物冻害
C.①大气污染 ②雪灾  ③生物冻害  ④低温
D.①低温  ②大气污染  ③雪灾  ④生物冻害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35.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6.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37——38题。
37.图4中有机污染源在
A.1 B.2 C.3 D.4
38.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 B.N C.O D.P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据此回答39——40题。
39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0.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20分)【地理——中国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环境效益。(4分)
(3) 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4)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6分)
42. (10分)【地理——自然灾害】
材料 央视《新闻1+l》2012年2月27日播出《干旱:为什么总在云南 》,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却连续三年遭遇大旱。2012年春天,云南省又是一个干旱开年。已是三年旱情叠加……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该地区近几年来常形成旱灾的原因。(6分)
(2)简述该地旱灾带来的危害。(4分)
43.(10分)【地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市1月份某星期空气质量曲线图。(见甲图)
材料二 材料一中所提及星期的上半周受高压脊控制,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逐步回升;后半周开始转受低压槽影响,有一次降水过程。
材料三 甲城市某日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图。(见乙图)
(1)这一周甲市空气污染指数最低的是________(日期),说明空气质量会直接受到_________影响。(2分)
(2)图乙中该城市主要污染物为________。其中二氧化氮的两个峰值出现的时段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__,原因是?(5分)
(3)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措施。(3分)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地 理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DDCDA 6——10:BCADC 11——15:DDBAD 16——20:CADBD
21——25:CDBAB 26——30:DADCC 31——35:BADBD 36——40:ABCB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20分)
(1)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每点2分,共6分)
(2)气候优势: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任意两点,得2分)
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2分)
(3)方式:铁路—海运联运。 ( 1分)
理由:甲区地处内陆;上海临海;运距较远;煤炭运输量大;对时间要求不高;
铁路-海运联运,运量较大,运费较低,适宜远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任意三点,3分)
(4)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且集中在夏季,水资源总量少且时间分布不均;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任三点,3分)
措施:节约用水;改进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工农业(种植耐旱作物);治理水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修建水库;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提高水价。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合理即得分,每点1分,共3分)
42.(10分)
(1)气候异常,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旺盛;喀斯转地貌发育,加之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农业水利设施落后,抗旱能力差。(6分,每点2分)
(2)农业大面积减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紧张;林地大面积受灾,森林火灾频发;河流断流、湖泊干涸、部分野生动植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4分,每点1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得分)21世纪教育网
43.(10分)
(1)12日(1分) 降水(天气变化) (1分)
(2)可吸入性颗粒(1分) 9时前后(1分) 18时前后(1分) 
二氧化氮为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上述两时段是上下班高峰,路面行驶汽车多(2分)
(3)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道路网;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加强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绿化城市,增加绿地面积(任三点,3分)
1,3,52011—2012学年高二度下学期模块考试
化 学 试 题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之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写清楚,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N: 14 O: 16 Na:23 Fe: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①漏斗;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⑨坩埚。 ( )
A.①③⑦ B.②⑥⑨⑦ C.①④⑧ D.④⑤⑥⑧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处
C.用酒精萃取碘水溶液中的碘
D.称量时将称量物放在称量纸或烧杯中,置于托盘天平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中
3.在容量瓶上不需要标记的是 ( )
A.刻度线 B.温度 C.浓度 D.容积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1molSO3的体积约为22.4L
B.100mL0.10 mol·L-1AlCl3溶液中,Cl-的数目为0.03NA
C.18g水中,电子的数目为10NA
D.3molCu与稀硝酸完全反应,被还原的NO3-数目为2NA
5.下列溶液中的c (Cl -)与50mL 1mol·L-1 氯化铝溶液中的c (Cl -)相等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150mL1mol·L-1 氯化钠溶液 B.75mL2mol·L-1 氯化铵溶液
C. 150mL3mol·L-1 氯化钾溶液 D.75mL2mol·L-1 氯化钡溶液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直径介于 1nm ~ 100nm 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 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D.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7.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在该反应中NaH ( )
A.是氧化剂 B.是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8.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 )
A. C5H10 B. CH4 C. C2H4O2 D. C2H4Cl2
9.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21世纪教育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都能水解为还原性的糖。
B.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C.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不溶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天然油脂有的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二.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 Ca2+ OH- CO32- B.Al3+ H+ Cl- SO42-
C.Fe2+ H+ NO3- SO42- D.Na+ H+ SO32- ClO-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2↑+H2O
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Ca2++CO32-=CaCO3↓[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 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Cu2++SO42-+2OH-+Ba2+=BaSO4↓+Cu(OH)2↓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作氧化剂
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D.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
14.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
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21世纪教育网
B.①中KCl是氧化产物,KBr发生还原反应
C.③中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5.已知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下列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利用金属钠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16.只需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甲苯五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 )
A.FeCl3溶液   B.溴水   C.KMnO4溶液  D.金属钠
17.导电薄膜属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片断为…CH=CH―CH=CH―CH=CH―CH=CH…由此判断合成导电薄膜的单体为 ( )
A.乙炔 B.乙烷 C.乙烯 D. 1,3-丁二烯
18.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存在的操作是 ( )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
19.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
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20.燃烧等物质的量有机物A和乙醇,消耗等量的氧气。此时乙醇反应后生成的H2O是A的1.5倍,而有机物A反应后生成的CO2是乙醇的1.5倍。则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
A、C2H4O B、C2H6O C、C3H4O2 D、C3H6O2
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0分)
21.(每空2分,共12分)实验室欲配制220mL 0.2 mol·L-1的碳酸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可供选择的仪器:①量筒 ②胶头滴管 ③托盘天平 ④药匙 ⑤烧瓶 ⑥烧杯21世纪教育网
(1)通过计算可知,应用托盘天平称取 g碳酸钠晶体(Na2CO3 10H2O)。
(2)配制过程需要的仪器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 。
(3)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2CO3固体的质量,放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__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
22. (每空2分,共12分)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Mg2+、Ba2+、Al3+、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21世纪教育网
②将步骤①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蓝。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
(1)上述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 ,为确认是否含有该离子,应做 实验。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23.(每空2分,14分)具有水果香味的中性物质A可以发生下列变化:
(1) 推断下述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NaOH→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每空2分,共12分)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 B的结构简式是
(2)①的反应类型是 。③的反应类型是 。
④的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11—2012学年高二度下学期模块考试
化 学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 C C C A C 6——10 D B B C B
二.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1——15 B D C A B 16——20 B A C C C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0分)
21.(每空2分,共12分)
(1) 14.3 (2) ②③④⑥ ; 250ml容量瓶、玻璃棒;
(3) BCAFED (4)偏低 偏高
22. (每空2分,共12分)
(1) Mg2+、Al3+、SO42- ; K+  ; 焰色反应
(2) Mg2+ +2OH-=Mg(OH)2↓ Al3+ +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23.(每空2分,14分)
(1)A:CH3COOCH2CH3 B:CH3COONa C:C2H5OH D:CH3CHO
(2) CH3COOCH2CH3 + NaOH → CH3COONa +C2H5OH
CH3CHO+2Ag(NH3) 2OH→CH3COONH4+H2O+2Ag↓+3NH3
24.(每空2分,共12分)
(1)
21世纪教育网
(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3) +2NaOH +2NaBr+2H2O
乙醇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物理试题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部分对2分,共36分)
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
A.甲质点比乙质点运动得快,故乙追不上甲
B.在2s末时乙追上甲
C.在2s末时甲、乙的位移相同
D.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从某一高度相隔1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
A.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3.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靠在竖直墙边,然后释放,它们同时沿墙面向下滑,已知mA>mB,则物体B ( )
A.只受一个重力
B.受到重力和一个摩擦力
C.受到重力、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
D.受到重力、一个摩擦力和两个弹力
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
A.12m/s,39m/s B.8m/s,38m/s
C.12m/s,19.5m/s D.8m/s,13m/s
5.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分别是3N和4N,A用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连接A.B间的轻弹簧的弹力F=2N,则绳中张力T及B对地面的压力N的可能值分别是( )
A.7N和2N B.5N和2N
C.1N和6N D.2N和5N
21世纪教育网
6.如右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0的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F=5.0N的力提物体,物体仍静止(g取10m/s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物体受到合外力减少5.0N
B.物体受到摩擦力减少5.0N
C.斜面受到压力减少5.0N
D.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少5.0N
7.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钩码A和B,用绳连接后挂在两个高度相同的光滑的滑轮上,处于平衡状态,在两滑轮中点再挂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C,设竖直绳足够长,放手后,则( )
A.C仍保持静止在原来的位置
B.C一直加速下落,直到A碰到滑轮为止
C.C下落的加速度方向不变
D.C下落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
8.在升降机里,一个小球系于弹簧下端,如图所示,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cm,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则升降机运动情况可能是( )
A.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以4.9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D.以4.9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9.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现在用力F拉砝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用拉力F的最小值为( )
A.5.0N B.2.5N
C.8.65N D.4.3N
10.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如右图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与斜面倾角的关系为( )
A. B.
C. D.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斜面体B仍静止,斜面体的质量为M,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
12.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B.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C.若长木板B以2,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T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T
二.实验题:(13题4分,14题6分,共10分)
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绳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测力计把橡皮绳另一端拉到一个确定的点O。下面提供的后继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测力计必须与木板保持平行
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测力计的刻度
C.实验中用两弹簧秤同时把橡皮绳的的另一端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90°21世纪教育网
D.实验时先用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绳并使读数达到最大值,再用另一把弹簧秤拉橡皮绳,使它的另一端与O点重合。
14.如图所示,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端,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下图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⑴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⑵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大小的计算式为f=_________。(图中单位:cm)
三.计算题:(15题10分,16、17、18题每题12分,在19、20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8分,一共54分)
15.一气球从地面由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沿竖直方向匀加速上升,10s后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再经多少秒物体落回地面 ()
16.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运动,速度均为16 m/s.在前面的甲车紧急刹车,加速度为 a1=3 m/s2,乙车由于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 s而晚刹车,已知乙的加速度为a2=4 m/s2,为了确保乙车不与甲车相撞,原来至少应保持多大的车距
21世纪教育网
17、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30kg的物体B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质量为m=2kg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A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使物体B从如图所示实线位置O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O/,θ=530时,圆环恰好要下滑,求杆与环间动摩擦因数μ.(sin37°=0.6,cos37°=0.8)
18.如图所示,贴着竖直侧面的物体A的质量mA=0.2 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B=1.0 kg,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A和B恰好一起匀速运动.取g=10 m/s2,求:
(1)物体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
(3)若在原来静止的物体B上放一个与B物体质量相等的物体后,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19.(8分)【物理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因此内能一定大
D.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
生热交换
(2)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汽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
已知AB=h,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②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20(8分)【物理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交通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B.波的频率越高,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也越明显
D.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此时刻沿-y方向运动,经过0.1s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波速为5m/s,那么
①该波沿 (选填“+x”或“-x”)方向传播;
②写出图中Q点(坐标为x=7.5m的点)的振动方程;
③求P点的横坐标为x。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物理试题答案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实验题:
13. 14. (1)
(2) (3)
三.计算题:
15.
16.
17.
21世纪教育网
18.
21世纪教育网
19.(或20)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模块考试
物理试题答案
1.D 2.C 3.A 4.B 5.BC 6.D 7.D 8.BD 9.B 10.B 11.BD
12A 13.CD
14.⑴3.89m/s2 ⑵小车质量m;斜面上任意两点间距离l及这两点的高度差h。 mgh/l-ma 15.解: 10s物体上升的高度为(1分) 速度(1分)
气球上掉下的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1分)
上升的高度(1分) 然后自由下落:(1分)
由 得(2分) 总时间t=t1+t2=秒=6.9秒
16.解:根据题意可知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乙追上甲时,二者的速度刚好相等,设为v,作出二者运动的过程示意图如右图,设甲车刹车的时间为t
则v=v0-a1t①
v=v0-a2(t-t0)②
由①②得t=2 s v=10 m/s
因此甲乙应保持的车距:
代入数据得s=1.5 m.
答案:1.5 m
17.解:对物体M在O/点分析受力如图
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有:
在水平方向:Tsin530=F
在竖直方向:Tcos530=Mg21世纪教育网
由上两式解得:F=4Mg/3
对系统整体分析受力如图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有:
在水平方向:N=F
在竖直方向:f=Mg+mAg
μ=0.8
18. 解析:(1)因A和B恰好一起匀速运动,所以B受到的水平绳的拉力T与滑动
摩擦力Ff的大小相等,有
Ff=T=mAg
又Ff=μFN=μmBg
解得μ=0.2.
(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此时绳的拉力与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均不变,根据物体B水平方向的平衡有
F=T+μmBg=mAg+μmBg=4 N.21世纪教育网
(3)在B上放一物体后,B将静止,由平衡条件可知,B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绳的拉力,
即2 N.
答案:(1)0.2 (2)4 N (3)2 N
19.(8分)【物理—物理3-3】
(1)B 2分
(2)①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活塞受力平衡
p0S+mg=pS 2分21世纪教育网
1分
②由于气体的温度不变,则内能的变化△E=0 1分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Q=(p0S+mg)h 2分
20.(8分)【物理—物理3-4】
(1)D(2分)
(2)①-x(2分) ② cm(2分) ③x=2.5m(2分)
打点计时器
5.12 5.74 6..37 6.98 7.60 8.24 8.85 9.47 (单位cm) cm:cm LIMICMCcm)
K
A
B
Q
y/cm
x/m
3
0
6
9
P
5
-5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生物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细胞 B.个体 C.种群 D.生物圈
2、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 )
A.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量变少 B.视野变亮,看到的细胞数量变多
C.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量变多 D.视野变亮,看到的细胞数量变少
3、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核酸由 C、H、O、N、P 等元素组成 B.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 D.核酸存在于细胞核中
4、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麦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A.水分 B.蛋白质 C.脂质 D.糖类
5、下列物质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6、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7、人体中的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
A.降低血糖浓度 B.肌肉细胞收缩产生运动
C.红细胞运输氧气 D.二氧化碳从细胞中进入血浆
8、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的功能(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B.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控制细胞的代谢
9、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中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同时进行的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21世纪教育网
D.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互相独立,互不影响
10、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但有染色体
B.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原核细胞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
D.原核细胞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都是寄生的
11、科学家利用酵母菌突变体(下图中A型~E型)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以及与分泌相关的基因,揭示了囊泡运输的过程。野生型酵母菌能正常进行分泌蛋白的分泌,突变体由于基因突变,内膜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下图中,能表示内质网膜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是( )
A.A型、C型 B.A型、B型
C.B型、E型 D.D型、E型
12、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互适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内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B.人体皮肤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少于肝细胞,因此可推断肝细胞代谢比皮肤细胞旺盛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依靠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D.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其细胞只能通过C6H12O6→2C2H5OH+2CO2+ATP获能
13、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B.⑦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C.②与⑥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②产生O2的被①利用,穿过了4层磷脂分子
14、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
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色素的细胞器
C.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合成或分泌的物质不同
D.线粒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1世纪教育网
1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结构相似
B.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C.需氧型生物的细胞都具有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工厂”
D.细菌真菌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16、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水分子通过细胞壁 B.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膜
C.K+通过原生质层 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17、最能证明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失水原理的实验是( )
A.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
B.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21世纪教育网
C.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8、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不会有ATP生成的场所是( )
A.细胞质基质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
19、把酶放在0℃ 和100℃ 的温度条件下处理后,酶均失去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0℃ 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经过100℃ 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C.经过0℃ 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D.经过100℃ 处理的酶氨基酸种类发生了变化
20、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pH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
A.甲、乙 B.甲、丙 C.丙、乙 D.甲、甲
21、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B.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C.洋葱表皮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2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
③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氧气 B.葡萄糖→丙酮酸→氧气
C.葡萄糖→二氧化碳→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4、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 )
A.红光的投射区域内 B.红光和绿光的投射区域内
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射区域内 D.黄光和橙光的投射区域内
25、光合作用过程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
A.CO2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 的形成
26、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 ②沼气发酵 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效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27、在呼吸过程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8、“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古人为了吃到鲜荔枝,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而现在通过控制下列哪组条件就可以轻松获得新鲜的荔枝( )
A.低O2,高CO2,零上低温 B.低O2,高CO2,零下低温
C.高O2,高CO2,零上低温 D.低O2,低CO2,零下低温
29、关于细胞有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并产生少量的[H]
B.第二、三阶段是分别在不种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C.第二阶段有水参加,并产生大量的[H]
D.第二、三阶段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3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蔗糖、肝糖元、纤维素都不能水解
B.ATP和DNA中都含有腺嘌呤和脱氧核糖
C.脂肪既能储存能量,又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D.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具有特异性
31、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则它们能形成多肽的种类最多是27种
B.氨基酸之间的不同,是由基因的碱基排列次序决定的
C.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链式或环式结构,在一个十七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
D.每种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构成的
32、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系列(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 )
A. 无法继续合成
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
C.可以被加工成熟
D. 无法被分秘到细胞外
3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核糖体数量较多
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线粒体数量较多
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细胞相比,内质网较少
D.在叶肉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数量一般比唾液腺细胞中的多
34、水溶性染色剂 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细胞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 注射到活细胞后,该细胞核会着色。利用 PI 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 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35、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36、在a、b、c、d四种不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图。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C.c条件下,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37、对如图所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②需要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38、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 =b时H20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 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pH=c时,e点为O
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39、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H]又有ATP产生的是( )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40、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A mol 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
A. 7/ 3 A mol B. 1/ 12 A mol C. 6A mol D. 3A mol
41、“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197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这项技术实际上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着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请判断“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42、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能产生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基因
B.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D.通过对造血干细胞改造,治愈血友病患者,并确保其后代正常
43、英国克隆羊“多莉”的产生、“抗虫棉”的培育、“番茄马铃薯”的创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依次运用了下列哪项生物工程技术( )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发酵工程 ④酶工程
A.①②②③ B.②①②② C.①②④③ D.①②①③
44、既可用于基因重组技术又可用于细胞融合技术的是( )
A.病毒 B.纤维素酶 C.聚乙二醇 D.质粒
45、华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采用试管动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该技术包括的环节有( )
①转基因 ②核移植③体外受精 ④体细胞克隆⑤胚胎移植
A.①③ B.①④ C.②⑤ D. ③⑤
46、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 )
A.生殖性克隆人 B.设计试管婴儿 C.转基因动物 D.治疗性克隆
47、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技术的杰出成果,它们( )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4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生素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49、我国引进良种肉牛后,理论上使其快速繁殖的方法有( )
①组织培养 ②克隆 ③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④基因工程 ⑤胚胎分割 ⑥体细胞杂交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⑤
50、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 )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B.侦查罪犯 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D.基因治疗
第Ⅱ卷 简答题(共50分)
51、(10分)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研究图一细胞所示的生理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与图一细胞分泌抗体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大肠杆菌与图一细胞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 。
(3)若图二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4)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做还原糖鉴定材料? ,原因是

(5)若将图二细胞置于KNO3溶液中,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6)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组织细胞受损或衰老解体时,酚氧化酶便有机会与酚类底物接触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上述文字中“细胞里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是分开存放的”是由于细胞内具有 系统的缘故。“分开存放”的现象也表明物质进出该系统的结构具有 的生理特性。
52、(6分)请分析下列关于ATP的有关数据和实验,并回答:
(1)经测定,一个成年人静止状态下24h将有40kg的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仅2mg~10mg。为满足能量的需要,生物体内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结果ATP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却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这一事实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20分)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一⑤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①、②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和 。①过程中产生的[H]在③过程中的作用是 。
(2)影响图二中甲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 。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照强度为图二中的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 ℃最佳。(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5)写出图一细胞中发生的②④生理过程的总反应式: 。
54、(14分)请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________、________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
(2)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________。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_____ ___。
(3)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采用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素是_____ ___。
(4)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获得转基因牛,从而改良奶牛的某些性状。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操作步骤是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若要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 __,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21世纪教育网
1----5 AADBB 6----10 ADDDC 11----15 BDACC
16----20 DDCAB 21----25 DDDCB 26----30 BDADD
31----35 CDADD 36----40 CBABD 41----45 ABBAD
46----50 ABDCB
51、(10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1)同位素标记法 ②③⑤⑦ (2)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3)②⑧
(4)否 该细胞自身所含有的色素会对该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2分)
(5)②③ (6)生物膜 选择透过性[21世纪教育网
52、(6分,每空2分)
(1)通过ATP与ADP间的相互转化来满足能量的供应
(2)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生成
只有ATP的末端磷酸带上放射性标记
53、(20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只写叶绿体不给分) 线粒体内膜
还原三碳化合物(或还原二氧化碳) (2)温度 (3)上升 光照强度
(4)丁 25 (5)C6H12O6 +602+6H2O6C02 +12H2O+能量(4分)
54、(14分,每空1分)
(1)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2)获能 第一极体
(3)促性腺激素(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获取目的基因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人干扰素基因(或目的基因)
终止子 标记基因 显微注射法 受精卵
不同条件
108 6420
CO2释放量O2吸收量
a b c d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本大题包括30个选择题,其中每题只有一个为最佳选项。每题1.5分,共计45分)
1、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 ② 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③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 ④ 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许多被卖出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为此梭伦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B.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C.鼓励发展工商业 D.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3、商鞅变法措施中在经济政策方面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4、《史记》评商鞅变法时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
①奖励耕织 ②奖励军功 ③燔诗书而明法令 ④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6.《 魏书·良吏传序》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实行汉制
C.颁布均田令,实行三长制 D.迁都洛阳,控制中原
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北宋司马光对神宗皇帝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 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9、16世纪前后,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10、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
①信仰得救 ②因信称义 ③简化仪式 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
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欧洲列强的干涉
1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进步之处在于
①建立了封建专制统治 ②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思想文化 ③推动了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的进程 ④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面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
A.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C.改革后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制
D.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
14.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进步的,这是因为
①它彻底废除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 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③它使许多农奴获得解放,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④它有利于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
年份21世纪教育网 1800年 1880年 1900年 1950年21世纪教育网
人口 800 1050 160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425
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17.戊戌变法运动是 ( )
①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③一次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世纪教育网
18、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其决定性因素是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 自幼受严格教育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9.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20.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1. 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用,单要用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22.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3.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民党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24.右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图中时间为: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一日给)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25.今年是辛亥革命纪念101周年。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的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 .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6.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 )
A.提出“三大政策” B.维护国共合作
C.维护《临时约法》 D.反对国民党分裂
27. 下列口号中最早明确地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是( )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8.毛泽东的诗词,形象她再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画面。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③“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9.近期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生动体现了中国军队在印缅战场浴血抗日的情景。早在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就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又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
A.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 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中国抗战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
30.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包括三个题目,其中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22分,共计55分)
1.(18分)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三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材料二:
材料三: 魏亡之祸,成于六镇。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然则自古公亶父陶复陶穴,至于岐有夷之行,彼累积而后成,非文胜其质也。……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梭伦、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6分)
(2)你认为材料三、四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2分)
(3)面对社会转型,三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并举一例(措施)说明矛盾是如何解决的。(6分)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因素有哪些?(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
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 ——《二十二史札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变”主要有哪三方面措施?
其中为减少“人民疾苦”,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8分)
(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3分)
3.(22分)亨廷顿认为:“区分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最重要的标志乃是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政治组合参与政治并受到政治的影响。”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民众参与政治的新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党团体就曾出现300多个,如自由党、社会党、工党、统一共和党等。在民国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中,全国的报纸由清末的约100种,迅速增加至500种,总销数达4200万份,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从1912年底到1913年初,中华民国各省进行议员的选举,初选、复选都热闹非凡,各个政党纷纷采取公开发表演说的方式开展竞选活动,使得政治性的演讲、报告会一时蔚然成风。
——郑炳凯《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参与变化的实证研究》
材料二 : 民国初年,这些政党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不会受到制度上的有效监督。每当召开国会期间,那些议员们前呼后拥地先住到甲党招待所,得到各种好处与红包,承诺投该党的票,然后再到乙党招待所住下,同样再得到好处费,并答应投该党的票。
——萧功秦《第二次选择:辛亥革命后的多党议会民主》
材料三: 民众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这就是模仿西方的道路,西方怎么变,我们就跟着怎么做。
——张朋园《夸大辛亥革命不合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年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的主要表现。(8分)
(2)民国初年,民众取得了参与政治的权利。这体现了孙中山哪项政治主张?当时的宪法是如何规定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初年民众积极参与政治”这一现象。(8分)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模块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1-5BBCCC 6-10ADDDC 11-15BBABD
16-20BDBBD 21-25CBABD 26-30BCCCA
二、材料解析题:
1.(1)内容:梭伦的“解负令”、商鞅废除井田制、孝文帝迁都洛阳。(6分)
(2)共同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2分)
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2分)
(3)梭伦改革:奴隶主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之间的矛盾;如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
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与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6分)
(4)共同因素: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者敢于冲破阻力的坚强决心;有坚强的后盾;采取正确的策略。(任意两点即可,2分)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 (1)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三冗”现象。(2分)土地兼并,高利贷和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2分)21世纪教育网
(2)富国、强兵、取士三大措施。(2分)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3分,任答三点即可)
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3分)
(3)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3分)
3. (1) 人民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化。组建政党、社团;创办报刊,评说时政;进行政治演说,宣传政治主张;选举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各级议员。(8分)
(2) 民权主义(2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4分)(从主权在民原则、具体享有的权利两个角度给分)
(3)人民的政治参与,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4分)但是,由于简单模仿西方、缺少制度约束、社会条件不足,民众政治参与存在弊病。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