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备课无忧叶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侍卫营营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他率领部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他成为??名将视频导入:黄埔军校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课标要求1.识记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的主要对象和主要战场,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理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知道北伐战争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工农革命运动的关系3.认识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重点:1.黄埔军校的建立。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难点: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学习目标1912年1923年二次革命京汉铁路大罢工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出路在何处?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新知讲解材料二“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议俄为师,断无成就。”——孙文结合所学知识及下列材料,思考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中共三大宣言小组合作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②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障碍,广大人民希望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国内局势1.原因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力量还比较弱小,只有联合其他革命力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共产党国民党领导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发动了一系列革命,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应该要寻找革命的新出路。国民党影响大,孙中山革命立场坚定五四运动显示出了人民力量的伟大;共产国际的促成共产党与国民党为何都向对方伸出友谊之手?1.原因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共三大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中共三大会址a时间:1923年6月b广州地点:c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2、中共三大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①时间、地点:1924年1月,广州。②主要内容:a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主张;b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c确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③影响: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政治基础党内合作是“合作”,不是“合并”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识图学史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强调反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民生民族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4、黄埔军的建立时间全称总理地点1924年5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建校宗旨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革命者来这是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特点: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知识拓展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识图学史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黄埔军校建立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推动了随后的北伐战争,乃至之后的中国革命的进程。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黄埔军校的创办,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做了军事上的准备。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知识拓展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思考:回顾所学内容及结合下列材料,回答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较,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幕典礼上的讲话孙中山经过一系列革命失败后,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创办黄埔军校组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的既定目标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视频播放:北伐战争第一枪打响1.北伐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军阀控制地区兵力吴佩孚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20万孙传芳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20万张作霖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35万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北伐战争前形势图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军阀控制地区吴佩孚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孙传芳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张作霖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2.主要战场湖南、湖北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两湖战场(主)江西战场闽浙战场3.北伐战争初期4、主要战绩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5.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农民武装队伍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和武装,把统治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在城市,工人在党的领导和工会的组织下,建立了武装纠察队。一些城市相继举行罢工。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最后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北伐战争开始时间1926年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著名战役珠江流域推进路线(河流)总司令蒋介石长江流域××叶挺著名将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探究:结合材料及教材分析,北伐战争的性质及胜利进军的原因?国共团结合作材料一:“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材料研读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战场。同时,为了防止敌人从侧背攻击北伐军,派出两支部队分别警戒江西、福建的敌人,计划在消灭吴佩孚的主力以后,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南各省,消灭孙传芳的军队。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消灭张作霖的部队。——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正确的战略方针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材料研读材料三:针对敌我兵力悬殊的形势,国民革命军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四:从军队数量说,北洋军阀大大超过了国民革命军。但他们反动腐朽,祸国殃民,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三大派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协同作战。——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苏联的大力支持北洋军阀不得民心,各自为战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材料研读旁白:叶挺独立团一营接受攻打武昌任务后,全营官兵都很高兴。一位共产党员班长拿着一封信、一包衣服和几元钱,到营部向营长曹渊报告······班长:“我们明天攻城······如果我死了,请把这封信、衣服和钱寄给我母亲。”营长曹渊:“我同你一样不怕死,你的家信和东西不要交给我,可以交给周廷恩书记保管。”书记周廷恩:“我要同你们一起去攻城!”旁白:第一营大部分官兵都和这个班长一样,自动给家里写信,留下自己的物品。第一营官兵在攻城时个个奋勇杀敌,几乎全部壮烈牺牲!材料五:铁军的秘密——留书攻城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材料研读材料六:“我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的伟大战功呢?主要的—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甲。”——《叶挺传》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材料七:北伐军出师时,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工人运输队、宣传队、担架队随军出征。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支援北伐战争。——《中国近代现代史》工农群众大力支持目标导学二、北伐胜利进军材料研读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①北伐作战方针正确②国共两党齐心协力③北伐将士浴血奋战⑤工农群众大力支援④军阀之间各自为战(6)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7)苏联的支持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的性质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进步人士,叛变革命(1927.4.12上海)汪精卫:分共会议(1927.7.15武汉又称“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标志: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视频播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据不完全统计,在政变的三天中,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流亡失踪人数达到5000多人。蒋介石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原因: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影响: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产2.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时间地点政策性质1927年4月18日南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立3.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识图学史4、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识图学史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视频播放:国民大革命失败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汪精卫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标志: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标志:重点强调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垮了旧军阀,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新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成功:失败:北伐战争成功与失败?小组合作讨论:合作探究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右图漫画《同去,同去砍人去!》蒋汪青红帮材料二:“1926年9月,英国军舰公然炮击进攻武汉的北伐军……各帝国主义集结在上海……随时准备进攻北伐军。”材料三:马林和陈独秀: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陈独秀下令将纠察队全体解散。所有枪支,交存政府。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是导致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绞杀中国革命未认清国民党的本质;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小组合作讨论:合作探究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进军:胜利进军原因:失败: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失败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4.18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福建浙江上海国民革命准备1924-1927课堂总结BC当堂练习1.(2021·安徽合肥市·八年级期末)《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历史库”之称。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蒋介石被《时代》周刊关注是因为A.他组建国民党,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B.他担任北伐军总司令,取得了北伐战争的重大胜利C.他领导护国战争,彻底打败袁世凯D.他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2、(2021·山东济宁市·八年级期末)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B.黄埔军校的建立C.国共两党的合作D.国民政府的成立AB3.(2020·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开学考试)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推动D.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抗日4、(2021·重庆梁平区·八年级期末)下表是中国近代某进步刊物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下列对出现频率最高的这一时期的原因分析,最准确的是A.辛亥革命的影响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动C.五四运动的推动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当堂练习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国民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蒋、汪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始高潮失败板书设计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国共第二次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情感升华情感升华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让我们期待国共第三次合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倾听时代最强音情感升华1.(2020年四川南充)《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A.护国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二次革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1927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了意在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的北伐战争,B正确;护国战争发生在1915年,A错误;抗日战争发生在1931-1945年,C错误;二次革命发生于1913年,D错误。综上故选B。【答案】B课后巩固2.(2020年山东德州)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A.自强.求富一辛亥革命B.打倒列强.除军阀一北伐战争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五四运动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护国战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把革命推向全国,故B正确;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故排除A项;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故排除C项;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故排除D项。故选B。【答案】B课后巩固3.(2020年海南)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国民革命D.土地革命【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开始,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A不符合题意;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是从1927年到1937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课后巩固4.(2020年广东)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统一战线破裂B.国民革命失败C.工农武装割据D.北伐战争进行【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6—1927年4月,在大革命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工会组织得到了迅速壮大,成为重要的革命力量,工人力量的壮大进一步促进了北伐的迅速发展,有力的保障了北伐的胜利进军,故D符合题意;1927年4月、7月,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统一战线破,国民革命失败,故AB不符合题意;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课后巩固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考真题测试(教师版)一、选择题1.(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时空观念是历史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小明设计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是正面战场战史B.红军作战史敌后战场战史D.国共合作史【答案】D【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是小明设计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是国共合作史。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6年发起了北伐战争,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国共第二次合作是1937年-1945年。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开始的标志是1937月国民党中央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战场。在统一战线的领导下,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上相互合作与配合,最终于1945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D符合题意;ABC项与国民党一大等内容无关,排除。故选择D。2.(2021年黑龙江龙东农垦森工中考真题)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C.护国战争D.二次革命【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共实现了合作,1926年,为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发动了北伐战争,故A符合题意;武昌起义是为了反抗清朝统治,护国战争是反对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是为了反对袁世凯专制,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北伐战争中,下图所示的歌曲响彻大江南北。歌曲中的“大联合”指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答案】A【详解】根据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歌》响彻大江南北,其中“工农学兵,大联合”是指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选A;B是1937年抗日战争中建立,排除;C是抗战胜利后建立,排除C;D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排除。4.(2021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A.袁世凯B.吴佩孚C.孙传芳D.张作霖【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广州国民政府北伐时期,袁世凯已经去世,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因此不属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袁世凯。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属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1年云南中考真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C.北伐战争的开始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答案】A【详解】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所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故选A;BC都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后,排除;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破产,D错误。6.(2021年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11月,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成立国民军军官学校。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在蒋辞职(未准)赴沪后,由廖仲恺代理,继续进行筹备工作和负责招生事宜。3月27日,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正取350人,备取120人,其中许多是共产党从各地选派来的党团员和革命青年。5月5日新生陆续入校编队,进行入伍教育。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发表演说,明确指出军校宗旨是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组成以军校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重新创造革命事业。故选项D符合题意;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2020年四川南充)《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A.护国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二次革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1927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了意在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的北伐战争,B正确;护国战争发生在1915年,A错误;抗日战争发生在1931-1945年,C错误;二次革命发生于1913年,D错误。综上故选B。8.(2020年山东淄博)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势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这一发展是通过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红军长征D.西安事变【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此后,国共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B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时间是1919年,A不符合题意;红军长征的时间是1934-1936年,C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时间是1936年,D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0年山东德州)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A.自强.求富一辛亥革命B.打倒列强.除军阀一北伐战争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五四运动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护国战争【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把革命推向全国,故B正确;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故排除A项;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故排除C项;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故排除D项。故选B。10.(2020年海南)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国民革命D.土地革命【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国民革命开始,到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故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A不符合题意;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故B不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是从1927年到1937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2020年广东深圳)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更是积极实践者。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A.北伐的胜利进军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抗日战争的胜利D.“双十协定”的签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为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为首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北伐不到半年,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A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排除B;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排除C;“双十协定”的签订是重庆谈判的成果,排除D。故选A。12.(2020年青岛)“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D.黄埔军校【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D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A排除;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BC排除。故选择D。13.(2020年福建)在不过8个月的时间里,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这叙述的是A.五四运动的发展B.北伐的胜利进军C.工农运动的高涨D.北洋政府的覆灭【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那里有吴佩孚的主力把守,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之后北伐军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叶挺独立团为革命革命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由此据题干关键信息“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可知,叙述的是北伐的胜利进军,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14.(2020年广东)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统一战线破裂B.国民革命失败C.工农武装割据D.北伐战争进行【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26—1927年4月,在大革命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工会组织得到了迅速壮大,成为重要的革命力量,工人力量的壮大进一步促进了北伐的迅速发展,有力的保障了北伐的胜利进军,故D符合题意;1927年4月、7月,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统一战线破,国民革命失败,故AB不符合题意;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2020年江苏泰州)“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井冈山会师C.红军长征D.淮海战役【答案】A【解析】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主战场是湖北、湖南,北伐军攻占武汉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攻占南昌,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A符合题意;井冈山会师是1928年,B排除;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C排除;淮海战役是1948年开始,D排除。故选择A。材料题16.(2021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示意图中A、B、C、D对应的内容。(2)孙中山的救国历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答案】(1)A:改良B:革命C:旧三民主义D:新三民主义(2)要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断对实践进行总结,与时俱进;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详解】(1)结合孙中山革命历程的相关知识点可知孙中山早年曾上书李鸿章,建议进行改良,但是在遭到拒绝后,他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因此其救国道路是从改良到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提出的旧三民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并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孙中山一生为探索国家富强的道路而努力奋斗,他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与时俱进是其最可贵的精神品质。纵观孙中山思想发展的历程,不仅经历了从改良主义到民主革命思想的转变,也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飞跃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因此得到的启迪有:要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断对实践进行总结,与时俱进;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17.(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以下两则材料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S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同志把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并称为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是“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1)材料一中的“三民主义”是指哪三大主义?孙中山的“统战线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有哪些主要表现?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2)材料二认为孙中山一生追求实现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哪一斗争推翻了清朝统治?他们)发起的护国战争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什么?(3)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些精神?【答案】(1)民族、民权、民生;国民党一大召开,创办黄埔军校,北伐。(2)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辛亥革命;粉碎了封建帝制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3)精神:热爱祖国、矢志不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为公、心系民众;践行:我们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处理好就业与升学的关系,将个人梦想的实现融入到“中国梦”中去;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为“创立民国”,民生为“平均地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统战线政策”是新三民主义,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开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1926年开始,国共两党合作领导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2)根据材料“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概括可知:材料二认为孙中山一生追求实现的理想是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可知:孙中山的热爱祖国、矢志不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开放性设问,围绕学习孙中山的精神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我们要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处理好就业与升学的关系,将个人梦想的实现融入到“中国梦”中去;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18.(2020·河南初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道: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中写道:“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材料二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被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飘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材料三1924年,孙中山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孙中山从1894年到1903年的主张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如何理解“他现在有被淹死的危险”。孙中山决定如何救“他”?(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孙中山认为造成当时中国祸乱的原因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哪些努力?综合以上探究,你如何评价孙中山?【答案】(1)由改革到革命。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或上书李鸿章失败)。(2)北洋军阀割据混战,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或民国空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借助苏俄的帮助。(3)军阀和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成立黄埔军校。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或伟大的爱国革命者)。(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说明此时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建议仿效日本进行改良变法,依据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说明此时孙中山的态度转变为革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反清浪潮高涨,还有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失败。(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时间“1922年”并分析材料背景即可,1912年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或民国空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第二小问依据“这时候飘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得出孙中山决定借助苏俄的帮助。(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可得出孙中山认为造成当时中国祸乱的原因是军阀和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并且成立了著名的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人才。第三小问为开放性设问,可以从民主革命的角度评价孙中山,如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努力探索中国富强的道路。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考真题测试(学生版)一、选择题1.(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时空观念是历史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小明设计的年代尺,他学习的主题是正面战场战史B.红军作战史敌后战场战史D.国共合作史2.(2021年黑龙江龙东农垦森工中考真题)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武昌起义C.护国战争D.二次革命3.(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北伐战争中,下图所示的歌曲响彻大江南北。歌曲中的“大联合”指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4.(2021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A.袁世凯B.吴佩孚C.孙传芳D.张作霖5.(2021年云南中考真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C.北伐战争的开始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6.(2021年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度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中山、蒋介石和周恩来在商量筹建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7.(2020年四川南充)《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A.护国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二次革命8.(2020年山东淄博)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势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这一发展是通过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红军长征D.西安事变9.(2020年山东德州)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A.自强.求富一辛亥革命B.打倒列强.除军阀一北伐战争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五四运动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护国战争10.(2020年海南)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国民革命D.土地革命11.(2020年广东深圳)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更是积极实践者。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A.北伐的胜利进军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抗日战争的胜利D.“双十协定”的签订12.(2020年青岛)“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D.黄埔军校13.(2020年福建)在不过8个月的时间里,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这叙述的是A.五四运动的发展B.北伐的胜利进军C.工农运动的高涨D.北洋政府的覆灭14.(2020年广东)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统一战线破裂B.国民革命失败C.工农武装割据D.北伐战争进行15.(2020年江苏泰州)“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井冈山会师C.红军长征D.淮海战役材料题16.(2021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示意图中A、B、C、D对应的内容。(2)孙中山的救国历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17.(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以下两则材料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S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同志把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并称为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是“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1)材料一中的“三民主义”是指哪三大主义?孙中山的“统战线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有哪些主要表现?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一生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2)材料二认为孙中山一生追求实现的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通过哪一斗争推翻了清朝统治?他们)发起的护国战争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什么?(3)上述材料所提及的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些精神?18.(2020·河南初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道: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中写道:“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材料二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被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飘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材料三1924年,孙中山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孙中山从1894年到1903年的主张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如何理解“他现在有被淹死的危险”。孙中山决定如何救“他”?(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孙中山认为造成当时中国祸乱的原因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哪些努力?综合以上探究,你如何评价孙中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知识背记手册第一站:思维导图第二站:知识梳理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2.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3.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知识点2北伐胜利进军1.开始:1928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2.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3.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4.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5.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知识点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危害: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这里注意一点: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胜利了;国民革命失败了)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其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伐战争第一枪打响!叶挺独立团以一挑四,打赢这场胜仗.mp4 历史点播:黄埔军校创建始末.avi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avi 教学视频:大革命失败.avi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知识背记手册.doc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考真题测试)学生版.doc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中考真题测试)教师版.doc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同步精品课件与视频).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