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2、掌握如何做出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及其特征。(二)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获取与运用信息及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政治学科科学精神。(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高价值追求”的政治认同2、树立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的意识,增强公共参与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教学难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6月10日咱们五华县遭受暴雨袭击,据统计梅州市最大降雨量就出现在咱们五华县的歧岭镇,大暴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咱们五华县部分地区的受灾情况。设计意图:以“6月10日五华县大暴雨”为例导入新课,学生在对事件有所了解,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基础上,展开探究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二)学习新课教师活动:县气象台因大暴雨发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我们也因此得以停课在家避险。然而,就在我们在家避险时,公安、消防、电力等部门的人员却奋战在抢险救灾的前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市民们纷纷为他们的行为点赞。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运用“价值判断的含义及其与价值选择的关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知识分析“市民点赞”及“危险时刻,抢险人员依然奋战在抢险救灾的前线”的原因。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分享讨论结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一方面,市民点赞抢险救灾人员的行为,是因为在抢险救灾人员的努力下,市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障(即抢险救灾人员的努力满足了市民维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从而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另一方面,大暴雨带来的次生灾害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出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价值判断),所以警察、消防、电力等部门选择奋战在救灾的前线(价值选择),从而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抢险救灾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师活动:当我们在点赞抢险救灾人员的奉献时,却也注意到有许许多多的抢险救灾人员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过程中,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据统计,2018年-2019年4月,我国就有32位消防员在各类抢险救灾中不幸牺牲。有人说:抢险救灾人员以小我成就大我,以小家成就大家,他们高尚的情操值得我们学习!你认同抢险救灾人员“以小我成就大我,以小家成就大家”的价值选择吗?为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抢险救灾的价值选择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因为他们将个人、集体、社会利益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每一位抢险救灾人民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英雄。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活动:奋战在救灾前线的抢险救灾人员被称为“最美逆行者”,在近期的南方暴雨中,在各个受灾的地方都能看到最美逆行者的身影,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一个视频,来向逆行者们致敬。(播放视频)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教师活动:逆行者奉献社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此,网友们就“中学生在气象灾害等紧急情况发生时是否应该选择逆行”展开了讨论。以下是他们的观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认同上述的哪个观点?为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分享讨论结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同学们分享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引导学生从同学的不同回答中,更好地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教师活动: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逆行者们的身影,逆行者们的高尚情操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同学们也要认识到“逆行”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贸然逆行,只能做无谓的牺牲。所以,如果不具备抢险救急能力,就不应该贸然选择逆行。正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出发,国家对《中学生行为守则》中关于“中学生处理紧急情况”的要求做出了修改。同学们能否从国家修改中学生行为准则的行为中,总结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标准的标准及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特征?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由代表分享讨论结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修改中学生行为准则,是尊重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现,从而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而从鼓励中学生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到删除这一标准,说明了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课堂总结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都是国家的未来,希望我们都能向逆行者们学习,学习他们自觉维护集体、人民利益的高尚品质,树立理想信念,争当有民族担当的时代新人。四、巩固训练1.在“时代楷模”身上,我们总能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带给我们的“洪荒之力”。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时代的代言人,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清晰的时代印记,如改革、如创新;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高风厚德的传承者,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道德的魅力和吸引力;每一位时代楷模都是核心价值的践行者,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体会到核心价值观带给个人、带给社会的感动和改变。我们要做到时刻与时代楷模同行。从时代楷模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②价值选择的差异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差异③价值观对人们价值选择的制约和导向作用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同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时讲道:“这么大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②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劳动与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③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④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就决定着有什么样的价值选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国家频繁出台租房政策,其中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租购同权”。“租购同权”政策的实施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不同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③我国房价问题过于复杂,因而对其的真理性认识并不唯一④利益出发点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住房政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与时代息息相关,文化与人民命运与共。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作为人类精神支柱的存在,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抗争到底,带着家园、怀揣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一经播出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影片之所以“火爆”,不仅因为它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类型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诠释了家国情怀的传统价值,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理念,展现了中国人民不计功利、天下大同、共克时艰的精神境界……影片在征服观众的同时与时代发生着化学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我们精神的根和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培根铸魂”要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是中华民族不变的基因和底色,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优秀的作品就是要通过高歌时代精神、传颂家国情怀,直抵心灵深处、以文化人,从而完成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影片《流浪地球》能够与时代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答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正确的价值判断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流浪地球》弘扬中国的传统价值和时代价值,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流浪地球》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理念,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作品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形式,主题鲜明的展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汇聚成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