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1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综合探究“学会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综合探究学会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人的思维能力,代表着人的智慧。科学思维能力,是做好工作,提高效率的客观要求。此部分内容既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总结,又是对本单元基本知识的深化与提升。旨在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认识到掌握科学思维方式,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意义。本探究涉及情绪与理性、科学思维的客观性、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互补性以及正确思维的条件等主题。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不同思维方式的应用以及逻辑思维的要义。思考与总结培养科学思维品质的方式方法。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课本提供的探究材料以及一些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二、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错误思维事例,辨析常见的思维误区,进一步认同学会科学思维对生活的重要意义。在开展“创新中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更重要?”的辩论活动中,认识不同思维方式的特点与联系,进一步掌握进行科学思维的基本特征与条件,领悟合乎逻辑思维的要义,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从而培育自觉运用正确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通过了解典型人物的思维故事,感悟其中的思维艺术,学习借鉴优秀的思维方法。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班级演出活动策划的实践活动,锻炼和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以“如何学会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为议题,根据教学法的真实性、主体性原则,围绕议题设计学习活动,提供话题和可操作的活动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究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明确小组活动目标,引导小组成员积极依赖关系的构建,注重学生社交技能的锻炼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本课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包括课前准备:学生提前收集素材准备相关案例;课堂活动:课堂开始的互动心理测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开展案例分析、主题辩论、情景体验等活动,鼓励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探究问题探究,引导认知的多样性。课后延伸活动:构建思维导图;撰写主题论文。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基于本单元教材内容的教学思路与知识架构,将“深入了解学会科学思维对培养自身科学精神,提高生活与学习效率的意义”作为本课重点。难点:基于高中学生科学思维训练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有待提高的学情特点以及教材内容和课标与教学目标要求,将“正确理解科学思维的要义,掌握提升思维品质的方法与路径”作为本课的难点。五、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小测试——测测你的思维习惯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并回答问题: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备选答案:A、草原;白云B、两匹马C、一张人脸D、同时看到学生进行观察和选择,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介绍说明测试结果即每个选项所反映出的思维特点与习惯。[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有趣的心理测试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学生的体验感,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主动探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思维习惯,为本课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一、为什么要学会科学思维?教师:同学们,小测试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思维习惯,实际上思维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思维缜密而精妙,可以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而有的思维则有可能使我们作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错误思维需要我们关注,并正视他们,改正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活动1:案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错误思维教师:我们在生活中常会因为一些错误思维作出错误的行为或价值判断,影响了待人的态度和做事的结果,请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思考这些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明确活动任务要求:各小组课前收集素材,选取案例(老师提供或自选)进行讨论。各组同学运用所学分析这些现象的后果以及应对措施。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以及启示感悟。4、讨论与阐述的总时长控制在6分钟左右。·教师结合课本探究内容提供的案例:案例1:课本《综合探究》探究一有的同学对某部影视剧中的某个角色感兴趣,不仅对该角色的一言一行有好感,而且对饰演的角色也充满好感。反之,不仅对某个角色没有好感,甚至对饰演该角色的演员都会产生反感情绪。——单凭对某个角色的好恶而决定对饰演该角色的演员的态度。[设计意图]此案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被情绪左后做出的判断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应该理性客观全面地思考问题,避免被情绪左右。案例2:上学时,经常会听到别人说“男生擅长理科,女生更擅长文科”。——人们喜欢把事物一分为二,而这两个类别又是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设计意图]此案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简单片面的认识事物会产生矛盾的结论,坚持科学思维,避免刻板印象,从实际的数据分布出发,能够更加积极、辩证地看待事物状态和特殊现象。案例3:当你感冒生病了,回家告诉父母或其他长辈。他们会说:“那还不是因为你不听我的话,不多穿点,没有多喝水。——发生不好的坏事情时,总想着找一个理由去责怪别人[设计意图]此案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如果对事物进行错误归因,会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是人际关系。学会科学思维,遵循客观规律,作出正确归因,可以更加幸福快乐生活。学生:分组选取案例分析讨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阐述本组讨论结果。活动任务小结:日常生活中要树立科学思维,理性思考问题,坚持实事求是,避免被情绪左右,避免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2、科学思维对我们拥有健康有序的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设计意图]基于本单元第三课对“学习科学思维意义”的学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错误思维现象,反面论述学习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2、典型事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在分析思考中有效加深对错误思维产生的不利影响的认识,更加深刻意识到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意义。二、什么是科学思维?活动2:主题辩论——形象思维VS抽象思维教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思维的形式是多样的,人们的思维风格也是各不相同,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广泛应用。首先让我们回顾第一单元对相关内容的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地位日益显现。创新的实现离不开正确思维的发挥,有人认为创新中抽象思维更重要,因为它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从而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而有人则认为形象思维更重要,创新本身就是需要积极地想象和联想从而创造出新事物。对此你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呢?创新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谁更重要?本节课请同学们以“创新中抽象思维比形象思维更重要?”为辩题,确定本组立场,挑选正反方小组代表,围绕议题进行辩论,时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学生:确定本组观点立场,围绕辩题,讨论论据和论证过程,由各组派出代表进行观点的阐述。·活动任务小结:(教师点评总结学生辩论的内容及表现,并引导学生认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两种基本形态,二者各有特点,却又相辅相成。在创新的过程中,没有地位高低之分,两者相互包含。而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正确发挥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等思维的作用,应做到合乎逻辑,即具有确定性、一致性和明确性。而科学思维正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要求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教师:如何实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互补,培养正确思维品质?[设计意图]1.基于第一单元第二课对科学思维的含义和特征的学习,此环节能够引导学生更加辩证的看待不同的思维方式,探究和发现他们与科学思维之间的关系。2.主题辩论的活动形式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有趣,学生参与性强,能够主动学习与探究,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探究与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3.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有助于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内容深入思考。三、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躬身求教:向卓越者学习思维艺术教师:历史上很多做出伟大事业的人物,他们往往都拥有着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不论是日常生活小事还是重大事务决策,他们往往能够准确把握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作出正确判断,并且常常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本节课老师要向大家介绍我国两位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感受并学习他们培养正确思维品质,运用科学思维的方式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毛泽东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入朝初期,基于我军在解放战争后期积累了大量打大歼灭战的作战经验,毛泽东对志愿军实施了打大歼灭战的作战指导,计划通过一两次战役歼灭敌军一个甚至几个整师。在作战实践中,志愿军虽然曾经达成对敌人团以上建制部队的包围,但受地形、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制约,志愿军未能歼灭较大建制的敌军,即使在非常有利的第二次战役,也没能成建制地大量消灭敌军。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志愿军穿插迂回包围十余支团营规模的敌人,但绝大部分被“联合国军”在空军和坦克掩护下突围逃走。这种与解放战争后期大不相同的战况,引起了毛泽东高度关注。通过向前方指战员深入了解情况,毛泽东及时改变打大歼灭战的思维观念,提出并确定了“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的作战方针,志愿军通过打小歼灭战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逐步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最终迫使敌人通过和平谈判结束了抗美援朝战争。2、拥有思维“望眼镜”的周恩来 1937年,当周恩来得知长沙将组织青年战地服务团,到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部服务的消息后,立即要求推荐一名共产党员报名参加。针对胡宗南的特点,周恩来提出人选标准:一要出身名门望族,年纪较轻,仪表不俗;二要公开的政治面目不左不右,言谈举止有爱国进步青年的气质;三要知识面广,记忆力强;四要看过一些马列主义的书籍和孙中山的著作,比较细心,能随机应变。据此,蒋南翔推荐了熊向晖。针对熊向晖比较骄傲、急躁的特点,周恩来提醒他:第一,不要急于找党,耐心等待。第二,隐蔽党员身分,政治上保持不左不右,相机推动胡宗南继续抗日,但要做得自然,不急于求成。如果胡宗南反共,表面上要同他一致。即使受到同志们误解,也要忍耐。第三,在国民党里,对人要宁亢勿卑,但也不宜过亢。适应复杂环境,做到同流而不合污。实践证明,周恩来筹划的这颗闲棋冷子,在粉碎国民党的历次反共高潮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作为胡宗南侍从副官兼机要秘书的熊向晖,曾多次向我中央密报蒋介石企图进犯我解放区的军事情报,使其阴谋一次次失败。学生:阅读事例材料,分析和总结两则故事中两位伟人的科学思维以及启示。[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具体典型的人物事例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科学思维的艺术。2.选取学生熟悉敬仰的历史伟人的事例,能够在学习优秀思维方法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政治人物及其成就的认同。活动3:情境实践——制定活动策划方案【情境介绍】制定演出活动的策划方案班级正在紧张准备学校第十届古诗吟诵节,鉴于班级女生较多,此次班级准备了以“古代女子的一生”为主题的吟诵表演节目。假设你们小组是此次演出活动的导演组。你将如何策划组织此次活动,现学校需要你们尽快提交相关的策划方案。活动任务:1、各小组结合情境内容制定方案,由小组代表展示说明,全班同学共同推选出最优方案。2、自由点评并说明最优方案的特点并思考总结其中体现的科学思维。3、活动时长控制在8分钟左右。[设计意图]1.培养科学思维除了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更要自己亲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思维。选取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设置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加强体验。2.创设具体真实的情境,设置可操作的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参与欲和探究欲,促使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有效锻炼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课堂总结】分享与感悟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科学思维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你该如何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学生:自由讨论,上台发言,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总结升华主题。如何学会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①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提升思维品质,需要借助实践历练,要在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②思维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思维在实践锻炼的过程中才能提高。③坚持正确的思维,如实反映客观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提高思维品质…………【课后作业】1、完成本单元思维导图的构建;2、将本课的所思所悟撰写成200字左右的小论文。[设计意图]师生对课堂内容总结归纳,升华主题,加深感悟。课下书面总结,延伸教学效果,综合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构建本单元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形成系统思维与整体思维,实现知识体系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