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遵守规则 课件 (共36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遵守规则 课件 (共36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公交坠江谁之过?
遵守规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3课第2框第一课时
1.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2.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自律与他律等关系,发展辩证思维能力。锻炼自己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能力,做到自我约束、自我主宰,自觉遵守规则。
3.体会认识不同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正当需要,有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之心,认同要通过制定和遵守合理规则妥善处理好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习目标
今天看演出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很安静,演出结束后我们向表演者鼓掌致意。
今年,我们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商讨并制定了《文明停车公约》,业主都自觉遵守。
我的爸爸在工厂上班,他总是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按岗位要求完成任务。
运用你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我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社区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熟悉相应的规则,明确规则的内容,
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说一说你见过的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
规则使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是规则使我们的国家和谐稳定。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探究与分享
①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
吸烟是他的自由吗?
为什么他受到了处罚呢?
沈阳铁西,一外国人不配合防疫。现场执勤工作人员进行劝阻时,该男子不但满口脏话,还摆出侮辱性手势。防疫人人有责,应遵守法律法规,配合防疫。
(1)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应遵循哪些规则?
(2)这些规则是否是“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为什么?
“疫情防控”与“我要自由”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什么?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
纪律
……
道德
法律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警方通报
2021年7月29日,扬州市公安部门已对毛某宁(女,64岁)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
据通报,毛某宁居住地为南京江宁区禄口街道。经初步调查,7月21日上午,毛某宁擅自离开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南京居住地来扬州,未主动向社区报告南京旅居史,并频繁活动于扬州市区多处人员高度密集的饭店、商店、诊所、棋牌室、农贸市场等,致使新冠肺炎疫情在扬州市区扩散蔓延,造成极其严重后果。
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对毛某宁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抗击疫情
人人有责
1、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新冠肺炎正属于此类)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建立规则的目的:
跑步女因疫情期间不遵守规定被驱逐出境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p27-p28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小结
二、自觉遵守规则
探究与分享
材料1:魏征死后,唐太宗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2: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元)许衡
你如何看待这两句话?
你认为如何做到“我心有主”?
隐瞒境外出行史
遵守疫情期间的要求
配合社区防疫人员检查
用过的口罩随手乱扔


×
×
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能够遵守规则,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你觉得遵守规则要依靠什么?
2.如何遵守规则?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未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忍。刚好道旁有课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之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说:“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终不摘梨。
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你怎样看待以上观点?
认真思考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遵守规则,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探究与分享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自觉遵守规则
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也需要严于律己,不断反思,克服不良行为,自觉遵守。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敬畏规则,以规则为行动的准绳。
三、维护和改进规则
面对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3.如何维护规则?
①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②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劝导的技巧p30
有礼(以示尊重)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以理服人)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节(以保护自己)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种情况,2010年,全国铁路儿童票的身高限制从原来的1.1米~1.4米调整为1.2米~1.5米,即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优惠。
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相关部门出台了酒驾处罚标准和醉驾处罚新规定: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
新增的“网络保护”专章旨在从立法角度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生活。原因是根据数据中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与占比持续攀升。
废除劳动教养制度
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
《农业税条例》废止。已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变化
只生一个
全面二孩
开放三孩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4、为什么要积极地改进规则?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遵守规则
5、维护与改进规则?
怎么做: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做法)
课堂小结
遵守规则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维护与改进规则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要积极改进规则
1.要坚定维护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自律:自我约束
(1)他律: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2)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1)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2)做法: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1)原因(为什么)
B
课堂小测
1.《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被大家誉为“史上最严交法”,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通行的,由记3分提高为记6分。此规定(

A.极大地限制了司机的自由。
B.即约束司机的行为,又保障司机的自由。
C.彻底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D.会限制司机的自由,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2.2019年12月30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检察机关全面正确适用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的重要司法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完成第3次修订。最高检修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强化人权司法保障,这一规则的调整表明(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改变 
②改变规则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废除原先的规则 
④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调整和完善与实际生活不相适应的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B

D
3.酒驾治理依靠严查,更靠驾驶人的严格自律。下列关于自律和他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自律就是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③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
④他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可有可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情境一:星期日,小杰和爸爸准备乘公交车去图书馆。公交站牌处等着乘车的人很多,大家正在依次上车时,忽然跑来一个小伙子,直往车里挤,还差一点将一位老大爷撞倒。这时,有人说道:“挤什么?按顺序上!”小伙子听后,脸一红,低下头到后面排队去了,上车秩序又恢复了正常。
情境二:明阳同学每次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籍的时候,都是轻声细语,尽量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其他同学阅读。
情境三:陈先生驾车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游玩,并不顾管理人员提醒开车窗喂食。一头熊试图将头伸进车内,陈先生的手被熊咬伤。园方负责人称,园内提示明显,此事是由游客没遵守规则而造成的。
(1)情境一和情境二分别体现了遵守社会规则的哪两种方式?
(2)请用第一问的结论,对情境三进行简要分析。
情境一体现了他律,情境二体现了自律。 
答案: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管理人员的提醒属于他律,陈先生不能自我约束和严于律己,缺乏自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