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别伤着自己》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别伤着自己》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11.《别伤着自己》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别伤着自己


1课时
课标要求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的生活”中的第8条“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编写。
本课侧重让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识。侧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

教学内容概述:
活动一、我是安全观察员;活动二、我是安全小博士;活动三、我是小小卫生员。
知识点的划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课上首先从做游戏“穿越安全小迷宫”开始,引导学生发现居家生活中存在的危险,明白保护自己、正确做事的重要意义;通过《亮亮和小黄狗》的故事体会到有些危险是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引导学生学会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我是小小卫生员”环节,学习到被狗咬伤、被割伤、被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课后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减少危险的发生,保障自己的安全。
教学重

让学生初步了解日常家居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知道危险是怎样发生的,培养学生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

让学生学会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学会处理简单的小伤痛,培养学生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
学情分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辨别能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家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特别多,比如家用电器、生活工具、煤气、药品以及养的宠物等都存在不安全隐患。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设计本课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利用看、听、想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在居家生活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从而培养学生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日常家居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2.知道危险是怎样发生的,怎样才能避免危险。
3.学会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学会处理简单的小伤痛。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联系自身,联系生活实际,查找居家生活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可以通过采访大人的方式搜集居家生活中存在的危险。
教学策略
以动脑、动手、聆听等模式及方法学习。










(收













进)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目标落实与
评价重点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是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地方。不过,家里看似很安全,其实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本节课我们就通过扮演“安全观察员”、“安全小博士”和“小小卫生员”来找出家里藏着的危险,找到避免危险的方法和学会小伤痛的正确处理方法。让我们先来扮演一名小小“安全观察员”,找出家里藏着的危险。
学生做好扮演“安全观察员”、“安全小博士”和“小小卫生员”的准备。
从扮演角色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环节一
我是安全观察员
出示课本中游戏插图“穿越安全小迷宫”。
2.提出要求。
师:请你给图上的行为做出评价,并找到安全的路线顺利到达终点!
3.学生汇报。
图一:小女孩擦大人的化妆品
生(音频演示):这个小女孩在用大人的化妆品,她做的不对。因为化妆品里含有化学物质,小朋友使用容易引起过敏,损伤皮肤。
图二:小男孩使用圆头剪刀剪纸
生(音频演示):图上小男孩在用安全的圆头剪刀剪纸,他这样做是正确的。不过即使用圆头剪刀时也不能追逐奔跑,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确保安安全全的使用剪刀。
师补充: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具备安全意识,像筷子、尖头剪刀、美工刀、螺丝刀、钉子、牙签这样的尖锐物品拿在手里要注意把尖部朝向地面,避免伤害自己或他人,更不能带着尖锐物品跑跑跳跳。
图三:小男孩不用湿手接触电源
生(音频演示):湿手接触电源容易触电,会有生命危险。图上的小男孩很有安全意识,没有这样做,所以这项是对的。温馨提示,小朋友们在家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保护生命。
师补充:要想安全用电,除了不能用湿手接触电源以外,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注意。
(目的:引出视频《安全用电小常识》)
播放视频《安全用电小常识》。
学生谈观看后的收获(音频演示):
①不要用湿手或湿毛巾碰电器、电源;
②不能把电吹风等电取暖设备直接放在木板上或靠近易燃物品,使用完要随手关闭电源;
③不能在同一个插座接多个电器;
④插拔插头时不能摸金属部分,拔插头不能拽电线,应该手拿插头的绝缘部分将它拔出来;
⑤不能乱拉乱接电线,也不要将电线放在地上,避免磨损;
⑥睡觉或外出时,要拔掉电视、电脑等不使用电器的插头。
师小结:安全用电的学问真不少,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
图四:小女孩要取在高处存放的书
生(音频演示):图中的小女孩够不到柜子上的书时,没有爬高,而是请爸爸来帮忙,这样做很安全,所以这项是对的。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请求大人的帮忙,比如搬又大又重的箱子。
师:小女孩的安全意识很强。如果小女孩没有喊爸爸来帮忙,而是自己去取柜子上的书,那么她可能就会发生危险了(出示图片及学生音频演示):
①她可能被上面掉下来的东西砸到;
②如果她踩凳子去高的地方够东西,没站稳,就容易摔下来;
③还有可能她把柜子扒倒了,把自己砸在下面……
图五:小男孩玩捉迷藏藏在柜子里
生(音频演示):柜子是一个密闭的地方,我们躲在里面,空气不流通,容易窒息,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小朋友们玩捉迷藏,千万不要躲在柜子里。
图六:小女孩要吃大人的药
生(音频演示):错吃药物危害大,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大人应该把药放进药箱,我们不能随便吞吃药箱里的药物。图上的小朋友做的不对!
图七:小女孩徒手捡地上的碎玻璃
生(音频演示):碎玻璃容易划伤手,我们可以拿扫把簸箕清理干净,千万不可以用手捡哦!这位小朋友做的不对!
师:除了以上图片给我们的提示以外,迷宫棋中还有两处留白需要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去填充,一起来听一听这位同学是怎样填的。
出示图八:小女孩劝阻小男孩玩火
生(音频演示):图上左边黄色空白的位置我是这样填的——小女孩在阻止小男孩玩火,是对的。因为玩火是很危险的行为,容易烧伤自己甚至引起火灾,小朋友们千万不要玩火哦!
出示图九:小女孩爬向窗户
生(音频演示):右边黄色空白的位置我是这样填的——小女孩在爬向窗户,如果掉到外面去,就会有生命危险,这样的行为很不好,我们不能这样做。
4.师总结:听完这位同学的回答,相信你们都能选择正确的行为,保护自己了。
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家里也会发生很多危险,但你可能不知道,有时候我们与最喜欢的宠物相处也可能会发生危险,听说亮亮就被小狗咬伤了,亮亮怎么会被可爱的小狗咬伤呢?让我们来扮演一名“安全小博士”,帮助亮亮找到危险发生的原因吧!
学生为图中行为作出恰当评价。
学生理解不能拿着尖锐物品跑跳,不能把尖锐物品的尖部对着自己或他人。
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学生了解遇到困难要求助大人,以避免危险的发生。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做法是安全的,哪些做法可能让自己发生危险?
检验学生是否初步具备了识别危险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居家生活中的危险,并能正确做事,保障自己的安全。
环节二
我是安全小博士
1.出示绘本故事《亮亮和小黄狗》:亮亮的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生回答(音频演示):小狗正在睡觉,亮亮却来打扰小狗,这让小狗很不高兴,亮亮更不应该抓小狗的尾巴,这让小狗会以为亮亮要伤害它,因此而发生了危险。
3.出示图片,小结。
师:生活中有些危险是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老师的建议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小狗小猫及其他小动物相处要保持适当距离,不要把手放在小动物嘴里,以防传染疾病,在它们吃饭、喂奶的时候不要打扰它们,以免被抓伤、咬伤。
4.师补充: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当做法也可能会伤害自己(学生视频、音频演示)——
①男生乱动煤气
②女孩急切地吃鱼
6.出示文字,总结。
师:在生活中,如果做一些危险的事,我们可能就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对危险的行为说“不”。但有时候危险防不胜防,如果不小心受伤了,又该怎么办?接下来让我们做一名“小小卫生员”,去帮助受伤的同学找到解决办法。
学生听绘本故事,思考:亮亮的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学生了解与小动物相处时的不当行为还有哪些。
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不当的做法也会带来危险。
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些危险是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从而明白在生活中要对危险行为说“不”。
环节三
我是小小卫生员
1.出示图片:亮亮被小狗咬伤后。
师提问:亮亮被小狗咬伤了,看着这滴着血的伤口,亮亮应该怎么办?
生回答(音频演示):亮亮受伤了,应该马上告诉家长,并及时去医院治疗。
师:被小狗咬伤了,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及时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疫苗。接下来请看视频:《被狗咬伤怎么办》。
播放视频《被狗咬伤怎么办》,了解学习“狂犬病”相关知识。
师:同学们,无论是被狗咬伤,还是受到其他伤害,受伤后,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无论轻重都要及时向家长说明情况,及时处理伤口,这样才会使自己更安全。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骂或惩罚而隐瞒情况,如果隐瞒了,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师补充:
不过有时候,我们受伤了,大人不在身边,如果伤得比较轻的话,我们应该这样做——(学生音频演示)我们应该学会一些处理小伤痛的方法,及时处理一些小伤痛,少让大人操心。
师:对,我们应该学会处理一些小伤痛。掌握适当的居家急救小知识,有利于自我保护。
师举例,图片演示。
师:瞧,丽丽不小心被碎玻璃割伤了手。这样的小伤痛,我们可以用创可贴包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
播放视频《创可贴的正确用法》。
师:创可贴的正确用法相信大家都学会了,请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你的家人!丽丽的伤刚处理完,兰兰又打来求助电话了。原来,兰兰倒开水的时候不小心烫到了手,疼得她一直哭,这可怎么办?快来看看医生阿姨怎么说。
播放视频《烫伤怎么办》。
4.师举例,图片演示。
师:相信今后你能正确处理烫伤了。
学生思考:被小狗咬伤后应该怎么做?
学生观看视频《被狗咬伤怎么办》。
学生思考:如果大人不在身边,受伤后该怎么办?
学生观看视频《创可贴的正确用法》。
学生观看视频《烫伤了怎么办》。
让学生明白受伤后及时告诉大人的必要性。
让学生了解被狗咬伤后打狂犬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让学生学会割伤、烫伤、流鼻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总结
总结本课重点并出示视频《安全歌》。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扮演“安全观察员”、“安全小博士”和“小小卫生员”了解了家里的危险,知道了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学习发展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养成安全生活的好习惯,别伤着自己。最后,送大家一首《安全歌》来结束本节课。请同学们跟着视频大声读出来,希望你记住儿歌中的提示,希望你们能做到“遇到问题会求助,家长帮忙最得当”。
大人物品大人用,
小孩好奇勿轻动。
手湿不摸电开关,
时刻小心电老虎。
剪刀锋利不乱放,
适宜工具来帮忙。
玻璃制品轻拿放,
万一碎了防割伤。
不藏柜,易窒息,
不登高,防摔伤。
遇到问题会求助,
家长帮忙最得当。
2.布置课后任务。
请同学们把本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并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继续查找生活中的危险,保护好自己,别伤着自己。
学生跟随视频朗读《安全歌》。
让学生巩固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
达标检测
判断题:
①玻璃杯掉在地上摔碎了,可以用手去捡碎玻璃片。(

②药丸五颜六色真好看,可以随意吃。(

③小狗睡觉时不能去揪他的尾巴。(

④不能湿手接触电源。(

⑤剪纸要用安全的圆头剪刀。(

板书
设计
11、别伤着自己
家中危险多
对危险行为说“不”
学会急救小妙方
课后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辨析能力差,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然而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很多,学生往往容易受伤。
在本节课中,我以游戏环节——“穿越安全小迷宫”为依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意识到居家生活有很多安全隐患,帮助学生们提高安全意识和掌握预防伤害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亮亮和小黄狗》的故事等个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危险,从而避免不当行为,学会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
通过扮演“小小卫生员”,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懂得“受了伤要及时告诉家长,不能隐瞒,伤情严重就要去医院诊治”的重要道理,并让学生掌握被狗咬伤、被割伤、被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最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达到“减少危险的发生,保障自己的安全,别伤着自己”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