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历社九下7.1.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C.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建设,更要重视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发展谋福。这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中( )A.第一要义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B.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表明(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③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④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A.①②③ B.①②C.①④ D.②③④7.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可以急于求成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D.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他在这份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BC三项都不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不符合题意;D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十九大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及运用能力。2.【答案】D【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的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D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解答该题要多关注时事,多注意积累时事材料。3.【答案】C【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C项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体现的理念,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弄清材料表达的意思。4.【答案】B【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改革新阶段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党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冲破“计划经济崇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点评】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提出的经过。5.【答案】D【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依据材料可知,1992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故根据时间,A是1979开始,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是1984年开始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是1980开始的对外开放,只有D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此题选D。【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相关改革、制度的确立,属识记题。6.【答案】C【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可以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都可以利用,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就是采用了计划的手段;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印证邓小平的观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故答案是C。【点评】知道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7.【答案】C【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相关知识。“证券”“股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特征的表现。邓小平的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我国要进行市场经济的尝试,并明确认识到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故C项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不符,故不选。【点评】知道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历社九下7.1.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C.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答案】D【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他在这份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BC三项都不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不符合题意;D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十九大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及运用能力。2.(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的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D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解答该题要多关注时事,多注意积累时事材料。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经济建设,更要重视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发展谋福。这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中( )A.第一要义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B.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答案】C【知识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解析】【分析】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C项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体现的理念,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弄清材料表达的意思。4.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答案】B【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改革新阶段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党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冲破“计划经济崇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点评】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提出的经过。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依据材料可知,1992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故根据时间,A是1979开始,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是1984年开始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是1980开始的对外开放,只有D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此题选D。【点评】此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相关改革、制度的确立,属识记题。6.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表明(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③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④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A.①②③ B.①②C.①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可以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都可以利用,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就是采用了计划的手段;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印证邓小平的观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故答案是C。【点评】知道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7.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可以急于求成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D.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答案】C【知识点】改革新阶段【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相关知识。“证券”“股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特征的表现。邓小平的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我国要进行市场经济的尝试,并明确认识到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故C项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不符,故不选。【点评】知道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社九下7.1.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同步试卷(学生版).docx 历社九下7.1.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同步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