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品系列——专题20 旅游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品系列——专题20 旅游地理

资源简介

201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品系列
专题20 旅游地理(学生版)
【细化课标考纲】
本专题重点考查内容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综合分析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命题,旅游景观类型,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旅游景点保护及发展旅游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题目多以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体现“学以致用”这一理念。如:2012全国新课标卷第42题,2012山东卷第32题,2012海南卷第24题,2012北京卷10-11题,2012浙江卷3-4题。考查形式主要是综合题。从能力考查看,侧重考查对信息的提取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的分析、论证能力。
考点 细化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 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和评价,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共同性与差异性3.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4.运用资料,描述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5.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6.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7.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8.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9.阐明旅游业对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10.结合实例说出旅游活动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精讲核心考点】
一、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空间联系法图解现代旅游的特点
2.旅游活动的确定方法
二、旅游资源
1.列表比较游览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价值 含义 制约因素 两者关系
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本身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及其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资源的质量(即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是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游览价值就不会有开发利用价值。但是,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就高,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
资源的集群状况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开发利用价值 指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即在旅游市场上能获得的经济收益 游览价值
市场距离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
三、旅游景观的欣赏
1.旅游景观欣赏位置的选择
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位置观赏,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因此在观赏时要注意把握景观的距离、角度和动态。
2.中外著名自然景观及其观赏位置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最佳观赏位置
高大雄伟的山峰 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 远眺、俯瞰
地貌的酷似造型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赏位置
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 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 置身其中近观
桂林的芦笛岩洞
一线天
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之间,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 适当距离仰视
江河湖海 洞庭湖、长江、滇池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俯览远望
湖沼池塘 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 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
山水有机组合 漓江山水、长江三峡 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
四、旅游开发与保护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环境污染 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
对生物的危害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 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对
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城市化问题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 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
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以下联系图表示:
五、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2.生态旅游的特点
(1)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
(2)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
(3)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4)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生态安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
【三年高考】
【2012年高考题】
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2012全国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2012山东卷)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
图8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8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6分)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4分)
(2012海南卷)24.(10分)旅游地理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见图11),设计年吞吐量为90万人次,目前实际年吞吐量在32万人次~50万人次之间。2011年,黄山市接待的游客数量高达3000万人次。
图11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
(2012北京卷)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图5
10.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11.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2012四川卷)图1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叶林带。读图回答1-2题。
形成图中结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上升 B. 褶皱弯曲 C. 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2012江苏卷)C.【旅游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20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0
(1)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 、 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2分)
(2)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 、 、 。(3分)
(3)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 (2分)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 d.把握观赏时机
(4)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3分)
(2012上海卷)(二十)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50. 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2分)
51.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52. 分析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2011年高考题】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
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图10
(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1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1题。
图1
1.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2011年高考北京卷)39.(2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图12,回答第(1)题
图12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辛亥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
(3)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6分)
(2011年高考山东卷)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一拉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图11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1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6分)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2011年高考天津卷)12.(27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6分)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6分)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7所示)。
(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请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3分)
(5)图8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6分)
(2011年高考江苏卷)C.【旅游地理】图25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图25
【2010年高考题】
(2010新课标卷)分析下图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2010江苏卷)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下图为麋鹿生态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湿地属于 ,其旅游价值有 、 和 。 (4分)
(2)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4分)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 作为首要任务。(2分)
图13
(2010浙江卷)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 。(3分)
A.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戊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 。(3分)
高山湖泊; 火山锥 ; 峡谷; 冰川; 地堑
A. B. C. D.
(3)图中的吴哥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简述其文化、建筑特色。(4分)
(2010海南卷)西岳华山以险著称,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
读图9,分析省外游客在华山平均停留时间短的原因。
【两年模拟】
【2012年模拟题】
(2012届高三江苏泰州一模)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2届高三湖南十二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2012届高三南京模拟)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长白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天池、瀑布、温泉、滑雪等49处可供游览开发的旅游资源,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材料二 长白山2008年客源市场分析表。
国内市场 国外市场
东北三省 其他省份 56%
25% 19%
(1)长白山旅游资源中“热资源”和“冷资源”优势明显,分别列举一项“热资源”和“冷资源”。
(2)试评价长白山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
(2012届高三上海浦东模拟)读“张飞庙搬迁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2届高三山西忻州联考)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有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360余处。2004年6月份以来,从全国各地前来延安参观学习的人数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延安各宾馆、饭店全部爆满。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半年,延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1.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8.36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延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江苏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的人口,与延安的距离长于河南省,而到延安旅游的人数却
多于河南省,其原因是什么?
(3)试分析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
【2011年模拟题】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文综试题)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 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4分)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6分)
【2011年江苏省高考二轮冲刺试卷】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同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丹霞旅游、世界遗产游呼之欲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喀斯特和火山地貌一样,“丹霞地貌”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地貌之一。这种地貌发育在 沉积层上,受到构造抬升和气候、 、风化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以赤壁丹山、峰林峡谷为特征的独特景观。“中国丹霞”是以“丹霞地貌”为载体的综合景观,主要属于 景观,从资源的价值看,主要体现了 。(4分)
(2)“中国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反映出旅游资源具有 性特征;它形成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映出旅游资源具有 性特征。(2分)
(3)要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做好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必须将 放在首位。(2分)
(4)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2分)
(1)“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河南省继 、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是继山西五台山之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又一中国 教建筑群。(2分)
(2)作为旅游资源,“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具有的最大价值是 价值。(2分)
(3)据少林寺景区统计,“申遗”成功后的一周里,游客人次比前一周增加了68%。在并不是景区旅游旺季的夏季,少林寺迎来了新一轮的旅游热潮。据此简述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哪些积极影响。(4分)
(4)然而,世界遗产并非摇钱树,它不同于普通的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无法挽回。保护世界遗产,应该 。(2分)
①限定每天的参观人数,更新“单纯追求门票收入”等陈旧管理理念②将世界遗产的性质界定为“旅游资源”并进行开发③封闭管理,禁止游览和参观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一年原创】
1.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随团旅游和自驾旅游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的消费方式之一。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黄山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2006~2007年“五一”和“十一”假期两地客流量变化图
(1)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
(2)与皖南古村落景区相比,请说明黄山景区客流量的特点与原因。
2.阅读下面图表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省份 旅游总收入 入境旅客 国内旅客
亿元 比2007年增长 万人次 比2007年增长 亿人次 比2007年增长
甲 1 088 -10.6% 70 -59.1% 1.75 -6.0%
乙 2 005 21.3% 254 1.6% 2.40 18.2%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的旅游资源条件的差异。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
(3)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下图是“上海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佛教名山有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等,其中可达机会最低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
(3)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是________。
(4)分析图中旅游地的特点可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与什么有关?
4.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迪士尼乐园是世界知名的现代主题公园。世博结束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悄然启动,将于十二五期间建成。建成后将带动总计上万亿的GDP总值,可为当地创造5万个新职位。消费市场方面,中国内地80%以上客流将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的亚洲游客。
(1)迪士尼乐园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意义。
(2)简述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的原因。
(3)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上海有哪些影响?
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上海迪士尼乐园已经通过国家审批,前期动迁工作已经结束,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上海迪士尼乐园坐落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川沙新城,占地约3.9平方千米,投资250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14年落成,成为世界第六家迪士尼乐园。
6.读中国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略图回答(10分)
7.茶马古道是“连接川滇藏,延伸人不丹、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的古代贸易通道。起源于我国西部汉藏民族间的一种传统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积淀着唐代以来近2000年的历史。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省区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景点有 (不少于2个),文化遗产有 。(不少于2个)
(2)简要分析我国“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 。
(3)你对“茶马古道”旅游开发有何建议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某时期杭州国内游客统计表。
来源 人数(万) 比例(%) 平均逗留天数(天)
上海 45 45 2
江、浙两省 25 25 3
华东其他省份 20 20 3
其余省份 10 10 4
总计 100 100 12
材料二 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右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1)分析材料可知,杭州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是________等省市。
(2)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景点),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出两个分布在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战略定位:①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②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③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④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⑤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⑥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我国在2020年设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绿色之岛、和谐之岛,结合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从那些方面努力。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在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来自世界各地7000万多人参观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创下了历届世博会之最。
材料二:下表为“2011年1-9月广东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统计表”。
省级行政单位 接待人数(人次) 同比增长(%) 接待人数构成(人次)
外国人 香港同胞 澳门同胞 台湾同胞
广东 22333383 10.18 4981490 13685417 1377200 2289276
上海 4935457 -9.7 4090420 353703 17810 473524
简述两省市接待入境旅游者的不同及其原因。
11.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中信息,简述西藏旅游资源的特色。
(2)图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是________,该景点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是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拉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
(4)你认为西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有哪些促进作用?
12.阅读下面图表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省份 旅游总收入 入境旅客 国内旅客
亿元 比2007年增长 万人次 比2007年增长 亿人次 比2007年增长
甲 1088 -10.6% 70 -59.1% 1.75 -6.0%
乙 2005 21.3% 254 1.6% 2.40 18.2%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的旅游资源条件的差异。(4分)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6分)
【高考精测】
1.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表
计量单位 数量 同比增长(%)
旅游入境人数 万人次 13200 6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 万人次 5472 9.64
全国旅游外汇收入 亿美元 419 23.42
(1)中国入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主要是受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山川风光吸引。因为这可以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享受需要,也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扩大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入境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_________收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________的再分配。由于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因此发展旅游业能扩大______,而且还能带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金融等产业的发展。
(3)国内旅游收入在旅游业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发展国内旅游是________、________的一条重要途径。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形形色色的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地震、天外陨石等造成的灾害遗迹成为旅游吸引物,活火山也有人冒险进行逼近旅游。美国推出地震模拟旅游;泰国推出保健旅游;新加坡推出“中药之旅”;西方一些国家还推出怀旧旅游……
材料二 韩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两国的旅客量占山东省接待外国游客的70%以上。每年接待韩国游客约100万人次、日本游客约40万人次。
(1)现代旅游开始于________世纪________年代,与传统旅游相比,其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其构成要素为 。
(2)材料二中呈现出旅游业的主要特点是(  )
A.综合性 B.服务性 C.涉外性 D.脆弱性
(3)说出韩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的主要原因。
(4)“曹州牡丹甲天下”,分析菏泽发展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
(1)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 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
(2)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5.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属于 ;从旅游资源的特性上,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             。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景观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   景观类;D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    、     、    。
6.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7.下图为黄山著名的风景“猴子观海”,读图回答问题。
(1)此景观中,地貌的酷似造型构成了 美;蓝天、白云、金色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了 美;流云飘烟、似浩海浪涛的云海构成了   美;风声悦耳、鸟语虫鸣构成 美。其中   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2)若要在此附近修建一处人文景观,特别要注意的是      ,否则易造成________问题。
8.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山青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为其景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景区管理处欲在A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
9.“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上图,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说出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井冈山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应避免的环境问题。
11.新疆网10月6日消息:2009年10月6日上午11:30,在有1 600多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内发生了丑陋的一幕:讲解员因不让一位团长太太用手触摸西夏壁画而遭毒打。此事引起人们的公愤,“史上最牛的团长夫人”的帖子,让其夫妇二人双双免职。完成下列题目。
(1)请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仍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
(2)请谈一下做文明旅游者的要求应有哪些?
12.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客流、商流。上半年,上海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达到386.25万人次,同比增长33.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0.1个百分点。在世博效应带动下,上海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实现加速增长。据统计,5、6月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比2009年同月增长14.7%和25%,增幅比3月份分别提高6.2个和16.5个百分点。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3.图甲是四幅旅游资源示意图,图乙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四幅景观图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是________________,位于图乙所示区域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试分析大桥建成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3)a图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请简要分析该省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原因。
三清山旅游景区(部分)示意图201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品系列
专题20 旅游地理(教师版)
【细化课标考纲】
本专题重点考查内容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综合分析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高考命题,旅游景观类型,旅游景观的欣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旅游景点保护及发展旅游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题目多以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体现“学以致用”这一理念。如:2012全国新课标卷第42题,2012山东卷第32题,2012海南卷第24题,2012北京卷10-11题,2012浙江卷3-4题。考查形式主要是综合题。从能力考查看,侧重考查对信息的提取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的分析、论证能力。
考点 细化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 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和评价,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共同性与差异性3.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4.运用资料,描述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5.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6.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7.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8.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9.阐明旅游业对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10.结合实例说出旅游活动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精讲核心考点】
一、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1.空间联系法图解现代旅游的特点
2.旅游活动的确定方法
二、旅游资源
1.列表比较游览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价值 含义 制约因素 两者关系
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本身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及其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资源的质量(即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是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游览价值就不会有开发利用价值。但是,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它的开发利用价值就高,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
资源的集群状况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开发利用价值 指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即在旅游市场上能获得的经济收益 游览价值
市场距离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
三、旅游景观的欣赏
1.旅游景观欣赏位置的选择
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位置观赏,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因此在观赏时要注意把握景观的距离、角度和动态。
2.中外著名自然景观及其观赏位置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最佳观赏位置
高大雄伟的山峰 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 远眺、俯瞰
地貌的酷似造型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特定的观赏位置
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 长江三峡(渝、鄂)、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 置身其中近观
桂林的芦笛岩洞
一线天
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之间,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黄果树瀑布(贵州境内,北盘江上) 适当距离仰视
江河湖海 洞庭湖、长江、滇池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俯览远望
湖沼池塘 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 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
山水有机组合 漓江山水、长江三峡 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
四、旅游开发与保护
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环境污染 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破坏旅游环境及生态平衡,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
对生物的危害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迁徙路线 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对
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
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城市化问题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 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
2.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以下联系图表示:
五、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2.生态旅游的特点
(1)品位高:旅游者一般文化素质较高,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
(2)计划性强:旅游经营者一般是经过生态环境可行性论证之后,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参观旅游,以求获取大自然之知识、探索自然生态之奥妙。
(3)强调自然性: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4)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进行非损耗利用,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生态安全性极强的游览方式。
【三年高考】
【2012年高考题】
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2012全国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
(2012上海卷)(六)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12. 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3. 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 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 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
C. 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 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2012山东卷)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
图8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8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6分)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4分)
(2012海南卷)24.(10分)旅游地理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见图11),设计年吞吐量为90万人次,目前实际年吞吐量在32万人次~50万人次之间。2011年,黄山市接待的游客数量高达3000万人次。
图11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
(2012北京卷)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图5
10.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11.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2012四川卷)图1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叶林带。读图回答1-2题。
形成图中结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上升 B. 褶皱弯曲 C. 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2012江苏卷)C.【旅游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20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20
(1)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 、 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2分)
(2)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 、 、 。(3分)
(3)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 。 (2分)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 d.把握观赏时机
(4)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3分)
(2012上海卷)(二十)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50. 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2分)
51.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52. 分析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解析】
50.此问考查对旅游资源类型的区分,难度不大。
51.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先是该地岩石断块和断裂裂隙发育,构成了三清山自然景观的基本面貌,然后上亿年的风雨侵蚀,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花岗石易被风化侵蚀,就形成了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
52.结合材料中信息,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客源地、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政策等方面。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旅游资源类型和旅游资源开发。
【2011年高考题】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42.(10分)旅游地理
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图10
(2011年高考北京卷)图1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读图,回答第1题。
图1
1.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答案】A
【解析】以景观图为情境,考察地貌成因与旅游知识,较易试题。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或调动旅游景点知识即可作答。
(2011年高考北京卷)39.(2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图12,回答第(1)题
图12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辛亥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
(3)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6分)
(2011年高考山东卷)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一拉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图11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1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6分)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2011年高考天津卷)12.(27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6分)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6分)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7所示)。
(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请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3分)
(5)图8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6分)
【解析】
(1)读甲图可知,甲省是我国河南省,有很多条河流,河流多为上游河段,水量较小,且河流互不连通,未形成河运网络,所以不利于发展河运。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广东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河南省,居全国首位,从表中信息可知,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再根据图7中务工经商人口流向,甲省的人口流动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即乙省人口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两方面原因使得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
(2011年高考江苏卷)C.【旅游地理】图25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图25
(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______(2分)
(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___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1)自然 科学价值
(2)① 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
(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防治
【解析】(1)此问不难,考查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自然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科学价值。
【2010年高考题】
(2010新课标卷)分析下图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2010江苏卷)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下图为麋鹿生态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湿地属于 ,其旅游价值有 、 和 。 (4分)
(2)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4分)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 作为首要任务。(2分)
(2010山东卷)图13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址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
(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6分)
(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4分)
图13
【答案】(10分)(1)海水浴场适宜建在A地(1分); 滨海地质公园适宜建在B地(1分)。理由:A地:坡缓水浅、有沙(砾)滩(2分); B地:岩石裸露,海蚀地貌发育(2分)。
(2)设立安全警示牌; 在陡崖处设置护栏; 对崖壁进行除险加固。(4分)
(2010浙江卷)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河流,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 。(3分)
A.甲、乙 B.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戊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是 。(3分)
高山湖泊; 火山锥 ; 峡谷; 冰川; 地堑
A. B. C. D.
(3)图中的吴哥窟是世界遗产地之一,简述其文化、建筑特色。(4分)
【答案】(1)B (2)C
(3)印度教:柬埔寨古代石构建筑和石刻浮雕。
(2010海南卷)西岳华山以险著称,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
读图9,分析省外游客在华山平均停留时间短的原因。
【答案】24.答案要点:西安及其附近地区旅游资源和产品丰富,西安基础设施完善,是外省游客的集散地;(4分)华山地形险峻,山顶游客容量小;(3分)华山与西安之间交通便利。(3分)
【两年模拟】
【2012年模拟题】
(2012届高三江苏泰州一模)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迪士尼乐园是世界知名的现代主题公园。世博结束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悄然启动,将于十二五期间建成。建成后将带动总计上万亿的GDP总值,预料可为当地创造5万个新职位。消费市场方面,中国内地80%以上客流将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的亚洲游客。
(1)迪士尼乐园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意义。
(2)简述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的原因。
(3)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上海有哪些影响?
(2012届高三湖南十二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解析】第(1)题,古“丝绸之路”途经区域的气候干旱,旅游时应注意饮用水、食物、风沙、保暖、防晒、防暑、防迷路等安全问题。第(2)题,从自然条件、景点地域组合状况、交通通达度、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
【答案】(1)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2)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散,地域组合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
(2012届高三南京模拟)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长白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天池、瀑布、温泉、滑雪等49处可供游览开发的旅游资源,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材料二 长白山2008年客源市场分析表。
国内市场 国外市场
东北三省 其他省份 56%
25% 19%
(1)长白山旅游资源中“热资源”和“冷资源”优势明显,分别列举一项“热资源”和“冷资源”。
(2)试评价长白山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
(2012届高三上海浦东模拟)读“张飞庙搬迁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三峡是指________巫峡和西陵峡。张飞庙原址位于三峡大坝的________(上、下)游。长江三峡地区属于中国地域文化分区中的________区。在该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A.水族 B.土家族 C.赫哲族 D.土族
(2)三峡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张飞庙、白帝城等属于________类旅游资源,神农溪、香溪、大小三峡等属于________类旅游资源。
(3)长江三峡北侧为秦巴山地,其中位于湖北省境内的武当山是著名的________教圣地,丹江口水库是________工程(中线)的水源地。
(4)试举例说明上海有哪些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答案】(1)瞿塘峡 上 四川盆地文化 B(2)建筑景观 地质、地貌(3)道 南水北调(4)有湿地、沙洲、海岸等自然旅游资源;有著名外滩建筑群、世博会保留场馆等建筑景观类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古迹、革命纪念地等人文旅游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具有良好的购物休闲资源;有即将建成的迪士尼乐园。
(2012届高三山西忻州联考)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有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360余处。2004年6月份以来,从全国各地前来延安参观学习的人数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延安各宾馆、饭店全部爆满。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上半年,延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1.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8.36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延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江苏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的人口,与延安的距离长于河南省,而到延安旅游的人数却
多于河南省,其原因是什么?
(3)试分析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
【2011年模拟题】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1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文综试题)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 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4分)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6分)
【2011年江苏省高考二轮冲刺试卷】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同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丹霞旅游、世界遗产游呼之欲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喀斯特和火山地貌一样,“丹霞地貌”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地貌之一。这种地貌发育在 沉积层上,受到构造抬升和气候、 、风化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以赤壁丹山、峰林峡谷为特征的独特景观。“中国丹霞”是以“丹霞地貌”为载体的综合景观,主要属于 景观,从资源的价值看,主要体现了 。(4分)
(2)“中国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反映出旅游资源具有 性特征;它形成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映出旅游资源具有 性特征。(2分)
(3)要保护好世界自然遗产,做好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必须将 放在首位。(2分)
(4)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2分)
【2011年江苏省高考二轮冲刺试卷】2010年8月1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联合同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少林寺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历经魏、唐、宋、元、明、清各时期,构成了一部中国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河南省继 、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是继山西五台山之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又一中国 教建筑群。(2分)
(2)作为旅游资源,“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具有的最大价值是 价值。(2分)
(3)据少林寺景区统计,“申遗”成功后的一周里,游客人次比前一周增加了68%。在并不是景区旅游旺季的夏季,少林寺迎来了新一轮的旅游热潮。据此简述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哪些积极影响。(4分)
(4)然而,世界遗产并非摇钱树,它不同于普通的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无法挽回。保护世界遗产,应该 。(2分)
①限定每天的参观人数,更新“单纯追求门票收入”等陈旧管理理念②将世界遗产的性质界定为“旅游资源”并进行开发③封闭管理,禁止游览和参观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1)洛阳龙门石窟佛(2分) (2)历史文化(2分)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创汇创收。(任答两点即可,4分) (4)A(2分)
【2011年江苏省高考二轮冲刺试卷】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地貌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兴奋不已的不只是这两个“世遗”家族新成员,一批已经在“世遗”门前徘徊多时的预备项目已经开始厉兵秣马,准备2011年6月的申遗角逐。有着1200年历史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梯田。世界罕见的人文景观,一旦申报成功,将成为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11年申遗未果的哈尼梯田景区已经收了一年门票。不少人担心,在“旅游热”的炙烤下,哈尼梯田的原生态文明将会支离破碎。据此并结合右上图,回答问题。
(1)哈尼梯田之美主要体现在 、 。(2分)
(2)欣赏哈尼梯田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2分)
(3)比较哈尼梯田和中国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价值的异同。(2分)
(4)提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4分)
【一年原创】
1.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随团旅游和自驾旅游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的消费方式之一。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黄山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2006~2007年“五一”和“十一”假期两地客流量变化图
(1)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
(2)与皖南古村落景区相比,请说明黄山景区客流量的特点与原因。
2.阅读下面图表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省份 旅游总收入 入境旅客 国内旅客
亿元 比2007年增长 万人次 比2007年增长 亿人次 比2007年增长
甲 1 088 -10.6% 70 -59.1% 1.75 -6.0%
乙 2 005 21.3% 254 1.6% 2.40 18.2%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的旅游资源条件的差异。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
(3)从自然方面分析夏季到甲省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下图是“上海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佛教名山有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等,其中可达机会最低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
(3)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是________。
(4)分析图中旅游地的特点可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与什么有关?
【答案】(1)峨眉山 距离远,人们出行所花时间和费用较多。(2)绍兴——鲁迅故居,嵩山——少林寺,岳阳——岳阳楼、洞庭湖,敦煌——莫高窟壁画。(3)反比 (4)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或历史文化价值越高),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越高。
【解析】第(1)题,据图中上、下两横坐标反映的内容可知。第(2)题,根据纵坐标反映的感知机会比例判断,再结合我国重要旅游资源相关知识回答。第(3)题,从横坐标中的可达机会比例变化与距离变化比较可归纳出关系。第(4)题,归纳图中各旅游目的地类型随感知机会比例的变化即可。
4.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迪士尼乐园是世界知名的现代主题公园。世博结束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悄然启动,将于十二五期间建成。建成后将带动总计上万亿的GDP总值,可为当地创造5万个新职位。消费市场方面,中国内地80%以上客流将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的亚洲游客。
(1)迪士尼乐园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意义。
(2)简述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的原因。
(3)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上海有哪些影响?
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上海迪士尼乐园已经通过国家审批,前期动迁工作已经结束,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上海迪士尼乐园坐落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川沙新城,占地约3.9平方千米,投资250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14年落成,成为世界第六家迪士尼乐园。
材料二:上海辰山国家植物园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开园,园区占地207公顷,设有温室、科研中心、科普中心及各类植物景观区域。通过对原有山水景观的改造利用,形成了矿坑花园、盲人植物园、水生植物园及岩石药物园等特色景观,成为申城旅游的新热点。
(1)从旅游资源的类型上看,将要建设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分析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选址优势:(至少两点)
(3)从辰山植物园的景观照片上看,图中所示的地形属于__________。
(4)有人认为,我国名山众多,辰山作为一座近70米的小山没有旅游开发价值,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5)简要说明建设迪士尼乐园和辰山植物园对上海发展旅游业,以及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5)合理给分(3分)
①迪士尼乐园作为全球知名的主题公园,辰山植物园作为融休闲、观赏、科普、研究为一体的园林,体现了上海旅游发展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彰显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海纳百川的旅游文化特色,符合上海的旅游发展战略。
②迪士尼乐园和辰山植物园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推动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上海旅游的能级和品位,形成旅游品牌;有利于带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绿色GDP的增长,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迪士尼乐园和辰山植物园的开发建设,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浦东川沙和松江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化,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快上海农村地区的发展。
④迪士尼乐园建成后,作为全球性的游乐中心,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促进了地区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相互碰撞和整合,促进上海多元海派文化的发展。
6.读中国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略图回答(10分)
(1)从图中观察,以 旅游资源为主的景点多分布在我国的 地区;
(2)图中分布的各旅游景点资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是都具有 的价值;
(3)各景点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的关系是( )
A.活动规模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 B.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的承载量
C.活动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 D.活动规模越大,环境的承载量越大
(4)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加深,九寨沟、黄果树、张家界、苏州等景区面临的环境污染主要是 ;
7.茶马古道是“连接川滇藏,延伸人不丹、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的古代贸易通道。起源于我国西部汉藏民族间的一种传统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积淀着唐代以来近2000年的历史。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省区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景点有 (不少于2个),文化遗产有 。(不少于2个)
(2)简要分析我国“茶马古道”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 。
(3)你对“茶马古道”旅游开发有何建议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某时期杭州国内游客统计表。
来源 人数(万) 比例(%) 平均逗留天数(天)
上海 45 45 2
江、浙两省 25 25 3
华东其他省份 20 20 3
其余省份 10 10 4
总计 100 100 12
材料二 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右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1)分析材料可知,杭州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是________等省市。
(2)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景点),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出两个分布在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驾游”是彰显个性的、时常的旅游方式,游人可以自由、随意地进行旅行安排,近几年来在长三角地区日益盛行。“自驾游”在我国长三角地区迅速兴起的原因是________。
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
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
C.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
D.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
9.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战略定位:①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②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③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④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⑤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⑥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我国在2020年设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绿色之岛、和谐之岛,结合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从那些方面努力。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在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来自世界各地7000万多人参观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创下了历届世博会之最。
材料二:下表为“2011年1-9月广东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统计表”。
省级行政单位 接待人数(人次) 同比增长(%) 接待人数构成(人次)
外国人 香港同胞 澳门同胞 台湾同胞
广东 22333383 10.18 4981490 13685417 1377200 2289276
上海 4935457 -9.7 4090420 353703 17810 473524
简述两省市接待入境旅游者的不同及其原因。
【解析】两省市接待入境旅游者的不同根据材料从人数同比增长和人数构成两方面对比,由于广东省旅游资源丰富,离港澳台近,上海在2010年同期世博会期间接待入境旅游者多,因而广东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多,主要是临近港澳台同胞人数多,同比增长快,而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少,港澳台同胞人数远少于广东,同比增长是负增长。
【答案】不同:广东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多,主要是临近港澳台同胞人数多,同比增长快,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少,港澳台同胞人数远少于广东,同比增长是负增长。
原因:广东省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离港澳台近;上海在2010年同期,世博会期间接待入境旅游者多。
11.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中信息,简述西藏旅游资源的特色。
(2)图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是________,该景点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是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拉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
(4)你认为西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有哪些促进作用?
12.阅读下面图表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省份 旅游总收入 入境旅客 国内旅客
亿元 比2007年增长 万人次 比2007年增长 亿人次 比2007年增长
甲 1088 -10.6% 70 -59.1% 1.75 -6.0%
乙 2005 21.3% 254 1.6% 2.40 18.2%
(1)简要分析甲、乙两省的旅游资源条件的差异。(4分)
(2)分析甲、乙两省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及甲省2008年旅游收入明显下降的原因。(6分)
【高考精测】
1.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情况表
计量单位 数量 同比增长(%)
旅游入境人数 万人次 13200 6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 万人次 5472 9.64
全国旅游外汇收入 亿美元 419 23.42
(1)中国入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主要是受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山川风光吸引。因为这可以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享受需要,也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扩大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入境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_________收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________的再分配。由于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因此发展旅游业能扩大______,而且还能带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金融等产业的发展。
(3)国内旅游收入在旅游业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发展国内旅游是________、________的一条重要途径。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体验北京·感受奥运”是2008年北京旅游局提出的口号。奥运期间,北京市旅游局向海外市场推出了奥运产品,让更多游客感受到了奥运之年的北京。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北京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60万人次。
(1)北京奥运期间,有大批的非运动员游客来观看奥运会,游览中国,体验北京的胡同文化及各种民俗活动。这反映了现代旅游的特点是:旅游主体的_________;旅游空间的_______;旅游形式的________;旅游目的的________。
(2)为满足许多外国游客的要求,北京市老城区现已准备了一批以“四合院”为主的“家庭旅馆”。这体现了旅游活动“六要素”中的“________”。
(3)奥运期间,许多外国游客要游览长城,体验一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境,此活动中的主体是____________,客体是________,活动的媒介是________。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形形色色的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地震、天外陨石等造成的灾害遗迹成为旅游吸引物,活火山也有人冒险进行逼近旅游。美国推出地震模拟旅游;泰国推出保健旅游;新加坡推出“中药之旅”;西方一些国家还推出怀旧旅游……
材料二 韩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两国的旅客量占山东省接待外国游客的70%以上。每年接待韩国游客约100万人次、日本游客约40万人次。
(1)现代旅游开始于________世纪________年代,与传统旅游相比,其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其构成要素为 。
(2)材料二中呈现出旅游业的主要特点是(  )
A.综合性 B.服务性 C.涉外性 D.脆弱性
(3)说出韩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的主要原因。
(4)“曹州牡丹甲天下”,分析菏泽发展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
(1)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 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
(2)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5.读以下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C图从旅游资源分类上属于 ;从旅游资源的特性上,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             。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景观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   景观类;D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    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    、     、    。
6.读下面四幅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置身其中近观的是 。(填代号,下同)
(2)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的是 。
(3)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天气的是 。
(4)为达到最佳效果,图中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的是,这个时间是每年的 。
(5)图中旅游景观,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解析】 观赏钱塘江大潮要选择高潮位和东南风时可达到最佳效果;黄果树瀑布宜选择适当距离仰视,感受其自然美;松花江雾凇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一线天需置身其中,方可体验其奇观。
【答案】(1)D (2)B (3)C (4)A农历八月十八左右
(5)ABCD
7.下图为黄山著名的风景“猴子观海”,读图回答问题。
(1)此景观中,地貌的酷似造型构成了 美;蓝天、白云、金色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了 美;流云飘烟、似浩海浪涛的云海构成了   美;风声悦耳、鸟语虫鸣构成 美。其中   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2)若要在此附近修建一处人文景观,特别要注意的是      ,否则易造成________问题。
8.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山青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为其景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景区管理处欲在A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
(2)景区管理处欲在云峰主要景点上即B、C两地间建一索道,以方便游客。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
(3)由于雾峰景区交通不便,又有D、E间的一段危险的山路,游人一直稀少。景区管理处规划了一条A、F间的盘山公路,为此需砍伐大批千年古树。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
(4)旅游旺季云峰景区山路上游人络绎不绝,早已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从管理角度谈谈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取的重要举措。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上图,简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说出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井冈山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应避免的环境问题。
10.东方网2008年8月8日消息:海拔2303米的灵山是北京市第一高峰,素有“北京的珠穆朗玛”之称,顶部的400公顷高山草甸构成了北京独特的山地牧场景观,是北京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但是,目前灵山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遭受人为破坏,山上令人心驰神往的高山草甸植被已经出现了多处斑秃,随着到此旅游的人不断增多,水质已遭受污染,垃圾随处可见。景区内旅游业的繁荣为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声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材料反映了灵山旅游区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后果会怎样?
(2)灵山的生态系统称得上是“生态旅游”吗?你认为真正的生态旅游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实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环境问题和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旅游环境问题包括旅游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本题只涉及前两个方面。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景区和自然生态为出发点,既发展旅游,又保护环境。
【答案】 (1)在灵山旅游区出现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①到此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已造成对当地植物资源(草甸)的严重破坏,使草甸面积急剧减少,不少草类属种灭绝,草类的高度和密度降低,若不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则可能使灵山独特的山地牧场的自然生态平衡被彻底破坏而最终成为一座山石裸露的荒山;②因游人的不断增多,丢弃的废弃物不断增加,使景区的空气、水源、地面等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这不仅危害了旅游资源,也会危害旅游者自身,最终将失去整个旅游资源。
(2)①像上述这种状况的旅游称不上是“生态旅游”。因为它一方面破坏灵山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旅游者也不能在游览中观赏到自然的生态景观之美,从中得不到身心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从生物科学考察方面看,也失去了其重要的研究价值。②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以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为出发点来进行生态观赏,又不破坏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使景区的生态系统向可持续方向发展。③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要进行景区的生态资源调查,弄清家底,做好规划,确定保护开发的目标;第二,使景区的生态系统平衡得到初步的恢复,并要用人工措施帮助其加速新陈代谢,使草甸面积扩大、属种增加;第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除了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外,还要加大人工清除污染物的力度,尽快减少废弃物的丢弃和排放,使景区成为一个空气清新、流水清澈、地面草甸如茵、天空明亮洁净的生态旅游区。
11.新疆网10月6日消息:2009年10月6日上午11:30,在有1 600多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内发生了丑陋的一幕:讲解员因不让一位团长太太用手触摸西夏壁画而遭毒打。此事引起人们的公愤,“史上最牛的团长夫人”的帖子,让其夫妇二人双双免职。完成下列题目。
(1)请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仍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
(2)请谈一下做文明旅游者的要求应有哪些?
12.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客流、商流。上半年,上海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达到386.25万人次,同比增长33.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0.1个百分点。在世博效应带动下,上海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实现加速增长。据统计,5、6月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比2009年同月增长14.7%和25%,增幅比3月份分别提高6.2个和16.5个百分点。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小明暑假要到上海参观世博园,他想了解世博园各个片区的具体分布,应选择甲、乙两幅图中的________图。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________(区域内或区域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__是有限的。
(3)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应该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一批游客准备游览北京故宫、上海世博园、杭州西湖、贵州黄果树瀑布、云南丽江古城,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合理的铁路交通路线。
【解析】 第(1)题,乙图比例尺大、内容详细。第(2)题,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区域内是旅游的最大消费市场,这说明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第(3)题,旅游规划的内容可从开发条件评价、目标定位、战略规划等方面分析。第(4)题,合理的旅游路线要满足最短并且不重复。
13.图甲是四幅旅游资源示意图,图乙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四幅景观图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是________________,位于图乙所示区域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试分析大桥建成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3)a图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请简要分析该省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原因。
三清山旅游景区(部分)示意图
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