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遵守规则 课件 (共 38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遵守规则 课件 (共 38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1.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2.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自律与他律等关系,发展辩证思维能力。锻炼自己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能力,做到自我约束、自我主宰,自觉遵守规则。
3.体会认识不同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正当需要,有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之心,认同要通过制定和遵守合理规则妥善处理好彼此间的利益关系。在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并解决以下问题:
1.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
2.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3.怎样维护与改进规则?
今天看演出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很安静,演出结束后我们向表演者鼓掌致意。
今年,我们小区召开了业主大会,商讨并制定了《文明停车公约》,业主都自觉遵守。
我的爸爸在工厂上班,他总是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按岗位要求完成任务。
运用你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我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社区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熟悉相应的规则,明确规则的内容,
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说一说你见过的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
规则使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是规则使我们的国家和谐稳定。
1
PART
自由与规则
不可分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手机,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而视。
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①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探究与分享
瑞士女子莉亚·英德比津是一名电视主持人,同时也是社交媒体的网红。在别人对新冠病毒避之不及的情况下,她居然以神农尝百草的方式挑战新冠病毒,用自己的舌头舔遍了大街小巷,地面、垃圾桶、电线杆、按钮、把手。
2020年3月18日,莉亚不再发布舔食各种东西的照片,她说,她已经被感染了新冠病毒。
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行为的?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您的正文已经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
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的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为您标注了最适合的位置。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就是最佳视觉效果,请您务必注意。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孟德斯鸠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己的自由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p27-p28
(1)社会规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己的自由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小结
自觉遵守规则
2
PART
(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这就是自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正是这种道德自律的前提。
(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就是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探究与分享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外力的提醒、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
自我约束、严于律己、自觉遵守
他律
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P28圈出自律、他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国式过马路
二、自觉遵守规则
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也需要严于律己,不断反思,克服不良行为,自觉遵守。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敬畏规则,以规则为行动的准绳。
维护与改进
规则
3
PART
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跟着走。
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俩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情景探究五】P29
从众
心理
缺乏
自觉性
侥幸
心理
上述理由能否成为我们破坏规则的借口?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近日,广东江门台山市一山庄内,有人聚集多人打麻将。因担心人员聚集会妨害疫情防控工作,市民朱某报警劝阻聚众打牌者。警方劝退后,犯罪嫌疑人余某等三人对朱某的举报怀恨在心,于是将朱某强行挟持上车,带至山庄内殴打和侮辱。
朱某第一时间选择报警,维护自身权益。犯罪嫌疑人已严重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及身体健康,符合最高检立案标准,涉嫌构成非法拘禁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如何评价朱某的行为?
3、如何坚定地维护规则?
①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劝导的技巧
①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②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
③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
考试作弊属犯罪行为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制定
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重庆市南岸区一条15米宽马路,绿灯只有2秒,堪称全国最短。网友纷纷留言调侃,有人称遇到过1秒绿灯,都是飞着过马路。
网上流传全国最短绿灯:
15米宽马路绿灯只有两秒通行时间

(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您的正文已经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
1957年提出控制人口
2016年全面二孩
2021年8月20日
“三孩”生育政策
正式入法
1982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2001年底
“双独二胎”政策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
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旧: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
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新: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
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
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修正案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对比:
知识运用——改进规则
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修改,说明什么?
  4.规则为什么需要改进?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5、如何改进规则?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
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自觉遵守规则
他律
自律
敬畏

改进规则
没有的——制定
不合理——废除
不适应——调整完善

维护规则
从自己做起;
提醒、监督、帮助他人
1.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

①不是限制自由
②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③是为了取消自由
④保障人们享有自由的权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随堂检测
2.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以上事件警醒我们(

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
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
③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随堂检测
3.“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A.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
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
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
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
A
4.遵守规则对我们而言应该是(

①是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
②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
③是迫于道德、纪律和法律的威严的行为
④是发自内心的对规则的敬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5.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以上事件警醒我们(

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
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
③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6.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抢行逆行等违规现象频发,相关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对此,专家建议平台应改善配送运营评价机制,加强监管,承担社会责任,并呼吁清费者多给予送餐员一份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保障社会正常秩序的实现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④要做诚实守信的人,承诺的事情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做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