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1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1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现代文阅读蟋蟀的住宅(节选)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③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1.短文第①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2.蟋蟀的住宅内部特点是__________。3.下面对第③自然段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交代蟋蟀盖房子的时间。B.介绍蟋蟀挖掘的工具。C.介绍蟋蟀建住宅的过程。D.蟋蟀修建住宅的时间和过程4.作者能把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写得这样清楚主要因为__________。5.一位同学读了短文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短文第①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采用拟人手法?这个问题是从_____的角度提出来的。如果让你帮助这位同学解决这个问题,你会这样告诉他__________。文中这样的拟人句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飞翔”的蜘蛛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蜘蛛网都搅毁了。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落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者说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蜘蛛本不会飞翔,但能够把网结在半空,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忍的小动物。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半空。奇迹是执着创造的。6.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作者对自己的()描写。A.神态B.动作C.心理D.语言7.题目“‘飞翔’的蜘蛛”中的“飞翔”为什么加引号?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凌空结网,让人感觉它好像会飞。B.因为蜘蛛结网时能飞,但与小鸟的飞翔不一样,所以加上了引号。C.作者想特别强调蜘蛛是会飞翔的。D.因为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会飞翔的蜘蛛。8.第4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A.话题转移B.补充说明C.引出下文D.声音延长9.蜘蛛是怎样把网结在半空中的?我能在短文的第(______)自然段中找到答案。10.读完短文后,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位置外形特点环境2.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3.B4.作者仔细观察过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5.修辞手法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蟋蟀动听的叫声,当做人弹琴来写,句子更加形象生动。鸟儿在树上自由自在地歌唱。6.C7.A8.B9.410.奇迹是执着创造的,就如短文中的蜘蛛,它不会飞翔,但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执着,半空结网,因此,只要我们努力,相信我们也能创造奇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