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吃饭有讲究 (2课时)教学课件+教案+音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吃饭有讲究 (2课时)教学课件+教案+音视频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吃饭有讲究
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
五下
我们一家人
四上
为父母分担
三上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二上
我们的节假日
一下
我爱我家
一上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家庭生活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
2.统观本册
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
家庭生活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
2.统观本册
3.剖析单元
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
家庭生活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
2.统观本册
3.剖析单元
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
家庭生活
4.着眼本课
干干净净吃饭好
卫生
我在餐桌上
礼仪
食物的诉说
营养
安全
这样吃好吗
健康
学情分析
1.研究年龄特点,正确研判学情。
2.做足课前调查,精准把握学情。
教学目标
1.知道饭前洗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重点)
2.了解吃饭前、吃饭时、吃饭后的文明礼仪,乐于在生活中实践餐桌礼仪,感受家人共餐时的温暖。养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1.了解食物各有营养价值,知道挑食、暴饮暴食的坏处,知道要少吃零食,养成均衡饮食、适量饮食的好习惯。(重点)
2.
不吃不认识、变质的食物,树立安全饮食的意识(重点)
3.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调整和提升自己的饮食生活。(难点)
第一课时
吃饭有讲究
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吃饭有讲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教材
家庭生活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必然是教育要领导的领域。纵观整套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的有:一年级上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安排螺旋上升,逐层递进。本课所在单元的教育内容,是公共教育对学生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引导。
2.统观本册教材
本册共四个单元,前三单元按照“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这个逻辑展开,课堂内容从学校生活拓展到家庭生活。本单元的教学意图,在于提升学生家庭生活的品质,使家庭生活在学生“上学后”发展为一种积极向上、讲究文明与自治、注重安全与健康、与学校生活相协调的状态。
3.剖析单元教材
本单元由《玩得真开心》《吃饭有讲究》《别伤着自己》《早睡早起》四课组成,分别围绕家庭生活中的游戏、饮食、安全与作息这四个主题开展,它们是并列的四个内容,其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
4.着眼本课教材
本课根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二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而编写。《吃饭有讲究》这一课的四个板块紧紧围绕“吃饭”这一主题,通过卫生、礼仪、营养、安全、健康这五个层面来诠释“讲究”。
【学情分析】
1.研究年龄特点,正确研判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学生,他们年龄尚小,缺乏健康饮食知识,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2.做足课前调查,精准把握学情。
为了解学生在家中“吃饭”方面的真实情况,我精心设计了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显示:
在“卫生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有饭前洗手的意识,但都只是简单洗洗,让“七步洗手法”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是这堂课需要做的事。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守基本的“餐桌礼仪”,但是只有少数学生“吃饭前让长辈先入座”,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在“孝亲敬长”方面的意识还不够。
几乎所有学生都存在挑食、爱吃零食的现象,所以,要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知道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食物要少吃。
大部分孩子存在饭前大量喝水、暴饮暴食等现象,“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任务重大。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将这一课分成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第一二板块,第二课时是第三四板块。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知道饭前洗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重点)
2.了解吃饭前、吃饭时、吃饭后的文明礼仪,乐于在生活中实践餐桌礼仪,感受家人共餐时的温暖。养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出示美食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现在最想干什么?(预设:想吃饭了)
2.揭题:“吃饭”其实是一件很“讲究”的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吃饭有讲究》!
(板贴:吃饭有讲究)
二、学会洗手,讲究卫生
板块一:明白洗手的重要性
过渡:吃饭前要讲究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明明的故事。
1.(出示视频)视频内容:吃饭前,明明去洗手台上用清水随意冲了一下手。餐桌上有他最爱吃的虾,他直接用手抓虾吃。(字幕:一个小时后)明明躺在沙发上,双手捂着肚子,很难受的样子。妈妈问他:“你怎么啦?”明明说:“我肚子疼。”
2.想一想:明明为什么会肚子疼?
预设1:他没有好好洗手
预设2:用清水冲一下,根本洗不干净
既然你们都觉得他没洗干净,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显微镜下的小手。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
预设1:手上有很多细菌
预设2:细菌跑到肚子里,就会肚子疼
4.师小结:所以,吃饭前把手洗干净很重要(板贴:干干净净吃饭好)
5.有一首儿歌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洗手:(配乐录音)
板块二:学习七步洗手法
1.过渡:那么,你平时是怎样洗手的?哪位小朋友来给我们现场展示一下
2.他的洗手方法怎么样?
预设1:这样洗得不干净
预设2:光搓手心是不够的,手背也要搓
预设3:我知道,要用“七步洗手法”
3.哦,你们已经知道了,可是,你们真的会用“七步洗手法”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4.学习“七步洗手法”
①ppt出示书本上的七张示意图,老师边念口诀边示范,学生跟做:一搓手掌,二洗手背,三擦指缝,四扭指背,五转大弯,六揉指尖,七转手腕
②活动:四人小组练习一下,同学之间要相互学习呦
③展示:现在哪组小朋友愿意来展示一下“七步洗手法”?(请你们来)
他们洗得怎么样?
④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七步洗手法”,以后,每天都要用这种方法将自己的小手洗得干干净净呦。吃饭有讲究,首先要“卫生”(板贴:卫生)
5.课中操:我们一起来做个操,活动一下身体吧
(播放视频)鼓鼓掌,拍拍手,讲卫生呀勤洗手,大家一起来唱歌,互相提醒小朋友,提醒小朋友
板块三:其他卫生好习惯
1.过渡:除了注意饭前洗手,吃饭时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呢?
2.交流:小组讨论后交流
预设1:要用洗干净了的碗筷吃饭
预设2:饭前饭后都要把桌子擦干净
预设2:掉在桌子上或者地上的东西不能再吃了
3.小结:同学们知道的卫生好习惯可真多!
三、辨析行为,讲究礼仪
过渡:手洗干净了,我们就可以吃饭了,在餐桌上还要讲究些什么呢?(板贴:我在餐桌上)
板块一:餐桌礼仪我会辩
1.看看这两幅图,(出示书本41页上的2幅图)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课前老师发了“大拇指”贴纸,你们认为好的就贴上大拇指,你们认为不好就不用贴。
2.情境图一
①老师要采访你一下,为什么给这幅图贴上“大拇指”?
预设1:我看到她正帮着妈妈摆碗筷
预设2:她会帮忙,很懂事
②师小结:餐桌上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个好习惯
3.情境图二
①你为什么在这幅图边上贴了“大拇指”?
预设1:爷爷拄着拐杖不方便,她扶着爷爷慢慢走
预设2:她让爷爷先坐,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②师小结:尊敬老人也是个好习惯。吃饭有讲究,要讲“礼仪”(板贴:礼仪)
4.其他“孝亲敬长”做法
(1)与家人共餐时,还有哪些孝敬父母、长辈的做法呢?
预设1:可以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盛饭
预设2:可以帮妈妈端菜
(2)我们来看看班里同学的做法:
(出示女孩洗碗的图片)
①这是我们班的小杨同学,我们来听听看小杨怎么说(录音:妈妈做饭已经很辛苦了,我就帮忙洗碗)
②听了小杨的话,你想说什么?
预设1:我回去我也想试一试洗碗
预设2:我觉得小杨太棒了,我想表扬她
③被表扬了,小杨,你怎么想的?(预设:很开心,以后也要坚持洗碗)
(出示哥哥给弟弟夹菜图片)
①这是谁呀?(是我们班的小钱同学)
②我们来听听小钱妈妈怎么说(出示录音:我们家吃饭时,哥哥会给弟弟夹菜,大人就能安心吃饭了。)
③老师知道班里很多小朋友也是家里的哥哥姐姐,你们说说看,吃饭时,你们有没有帮助大人照顾弟弟妹妹?
预设1:我会拿纸巾帮妹妹擦嘴
预设2:我吃完饭就会陪弟弟玩一会儿,这样奶奶就能去吃饭了
(3)师小结:同学们不仅是父母长辈的小助手,还是讲究餐桌礼仪的好孩子。
板块二:餐桌行为我会演
1.情境图三
过渡:全家人在餐桌前坐好了,开始吃饭了,突然……(播放声音“阿嚏”)
在餐桌上,当你想打喷嚏时,你会怎么做?你来演演看
预设1:转过头再打喷嚏
预设2: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
②(出示情境图三)师补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衣物遮掩口鼻。我们一起来用手肘遮一遮。
③小结:这是一种礼貌,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2.情境图四
①你遇到过家人给你夹菜的情况吗?我们来演一演,假设我现在是你的妈妈,我给你夹菜,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②(出示情境图四)那我们看看图中的女孩
③她是怎么说的?(PPT出示:谢谢妈妈!我自己来吧。)
“谢谢妈妈”是表示感谢
“我自己来吧”说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④她是怎么做的?
双手捧着碗,去接妈妈夹的菜(这是对妈妈的尊重)
⑤小结:我们都要做讲文明、懂礼仪的小学生。
3.公筷公勺
①(用红圈圈起来)看,妈妈夹菜的这双筷子跟其他筷子不一样,这是——公筷。除了公筷,还有公勺
②你见过公筷公勺吗?在哪里见过?(预设:学校食堂、饭店桌上、公交车站台的宣传栏)
③师小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公筷公勺,我们要用起来。
4.除了刚才讲到的这些,吃饭时我们还有哪些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做法呐?
预设1:不能站起来或者爬到凳子上去夹比较远的菜
预设2:吃饭不能吧唧嘴,也不能把筷子竖直插在米饭上
预设3:如果自己吃好了想离开餐桌,可以告诉大家:我吃好了,大家慢慢吃。
5.小结: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讲究餐桌礼仪的好孩子。
四、儿歌小结,实践运用
过渡:这堂课,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有一首儿歌要送给大家:
1.儿歌小结:(拍手朗读)
饭前要洗手,洗手有七步。
帮忙摆碗筷,长辈先入座。
咳嗽偏转头,纸巾遮口鼻。
家人给夹菜,及时说谢谢。
吃饭有讲究,卫生和礼仪。
2.回家请同学们把这堂课学到的用餐好习惯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这些好习惯出现在你家的餐桌上。
五、板书设计
附件一:第一课时课前调查
1.你知道“七步洗手法“吗?(单选)
①知道
②不知道
2.你平时经常采用哪种洗手方式?(单选)
①用清水简单冲洗
②用洗手液简单揉搓,再用清水冲洗
③每次都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你在吃东西前会洗手吗?(单选)
①每次吃东西前都洗手
②有时候洗,有时候不洗
③基本上不洗
4.你在餐桌上有哪些孝敬长辈的做法?(最多选两个)
①吃饭前让长辈先入座
②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分筷子)
③当家人给孩子夹菜时,孩子会表示感谢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朝向餐桌外侧,并用手捂住
⑤以上都没有
2(共30张PPT)
吃饭有讲究
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
五下
我们一家人
四上
为父母分担
三上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二上
我们的节假日
一下
我爱我家
一上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家庭生活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
2.统观本册
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
家庭生活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
2.统观本册
3.剖析单元
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
家庭生活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
2.统观本册
3.剖析单元
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
家庭生活
4.着眼本课
干干净净吃饭好
卫生
我在餐桌上
礼仪
食物的诉说
营养
安全
这样吃好吗
健康
学情分析
1.研究年龄特点,正确研判学情。
2.做足课前调查,精准把握学情。
教学目标
1.知道饭前洗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重点)
2.了解吃饭前、吃饭时、吃饭后的文明礼仪,乐于在生活中实践餐桌礼仪,感受家人共餐时的温暖。养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1.了解食物各有营养价值,知道挑食、暴饮暴食的坏处,知道要少吃零食,养成均衡饮食、适量饮食的好习惯。(重点)
2.
不吃不认识、变质的食物,树立安全饮食的意识(重点)
3.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调整和提升自己的饮食生活。(难点)
吃饭有讲究
第二课时
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食物的诉说
牛奶大豆都是宝,
常吃结实又健康。
蔬菜水果不能少,
抵抗力强身体好。
五谷杂粮要吃饱,
提供能量精神好。
鱼、肉、蛋本领强,
能为头脑来帮忙。
怎样才能不挑食?
课间操:《我不挑食》
零食不多吃
零食不多吃
安全地吃
安全地吃
这样吃好吗?
这样吃好吗?
这样吃好吗?
这样吃好吗?
这样吃好吗?
吃饭时,我要怎么做?
吃饭应注意,
健康和礼仪
挑食暴食不可取,
浪费粮食更不宜
吃饭有讲究呀,吃饭有讲究
讲究在食物们的营养里
这里有蔬菜呀,这里有鱼虾
还有那香喷喷的白米饭
嘀哩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
讲究在吃饭时的健康里
还有那好习惯的小朋友《吃饭有讲究》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1.立足全套教材
家庭生活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必然是教育要领导的领域。纵观整套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的有:一年级上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安排螺旋上升,逐层递进。本课所在单元的教育内容,是公共教育对学生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引导。
2.统观本册教材
本册共四个单元,前三单元按照“去上学-在学校-回到家”这个逻辑展开,课堂内容从学校生活拓展到家庭生活。本单元的教学意图,在于提升学生家庭生活的品质,使家庭生活在学生“上学后”发展为一种积极向上、讲究文明与自治、注重安全与健康、与学校生活相协调的状态。
3.剖析单元教材
本单元由《玩得真开心》《吃饭有讲究》《别伤着自己》《早睡早起》四课组成,分别围绕家庭生活中的游戏、饮食、安全与作息这四个主题开展,它们是并列的四个内容,其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
4.着眼本课教材
本课根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二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而编写。《吃饭有讲究》这一课的四个板块紧紧围绕“吃饭”这一主题,通过卫生、礼仪、营养、安全、健康这五个层面来诠释“讲究”。
【学情分析】
1.研究年龄特点,正确研判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学生,他们年龄尚小,缺乏健康饮食知识,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2.做足课前调查,精准把握学情。
为了解学生在家中“吃饭”方面的真实情况,我精心设计了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显示:
在“卫生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有饭前洗手的意识,但都只是简单洗洗,让“七步洗手法”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是这堂课需要做的事。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守基本的“餐桌礼仪”,但是只有少数学生“吃饭前让长辈先入座”,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在“孝亲敬长”方面的意识还不够。
几乎所有学生都存在挑食、爱吃零食的现象,所以,要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知道哪些食物要多吃,哪些食物要少吃。
大部分孩子存在饭前大量喝水、暴饮暴食等现象,“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任务重大。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将这一课分成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第一二板块,第二课时是第三四板块。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1.了解食物各有营养价值,知道挑食、暴饮暴食的坏处,知道要少吃零食,养成均衡饮食、适量饮食的好习惯。(重点)
2.不吃有毒、变质和容易引起自己过敏的食物,树立安全饮食的意识和习惯。(重点)
3.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调整和提升自己的饮食生活。(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巩固习惯
1.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聊了吃饭的哪些讲究?(“卫生”和“礼仪”)
2.这是你们在家洗手的照片(课件播放照片)
这是你们在餐桌上的照片(课件播放照片)
3.小结:一张张动人的照片,都说明了你们是讲究“卫生”和“礼仪”的好孩子。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吃饭有讲究》(板贴:吃饭有讲究)
二、了解食物营养,培养均衡饮食意识
板块一:食物各有营养
(出示收集到的同学家中餐桌食物图片)同学们,看看,有你爱吃的吗?有你不爱吃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录音)
预设1:我爱吃红烧肉
你为什么爱吃肉?
预设:妈妈说吃肉有力气;奶奶说吃肉才能长高……
(我们来听听食物是怎么说的?板贴:食物的诉说)
出示录音:我们肉类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鱼、虾、蛋、奶都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易吸收。
预设2:我喜欢吃米饭,每次都要吃一大碗
为什么喜欢吃米饭?
出示录音:“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谷物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预设3:我特别喜欢吃水果,水果真好吃
出示录音:水果是对我们身体很有益的一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维生素种类繁多,维生素A能够护眼明目,维生素B能够促进智力发展,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维生素D帮助孩子骨骼钙化,维生素E促进孩子骨
骼发育,每一种维生素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预设4:我不爱吃大白菜,可是妈妈说蔬菜也很有营养
有同样不爱吃大白菜的吗?(学生举手)
有喜欢吃大白菜的吗?那你为什么喜欢吃呢?(生回答)
播放录音:我是百菜之王——大白菜。我们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交流:听了“食物的诉说”,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1:每种食物都有各自的营养
预设2:每种食物都要吃
3.儿歌小结:
3.师小结:是啊,要想健康成长,每种食物都需要吃。吃饭有讲究,讲究“营养”(板贴:营养)
板块二:怎样吃才营养
(出示同学家里一日三餐的照片)这样吃营养吗?
讨论、交流
出示“健康饮食金字塔”——这才是合理的饮食结构。
3.那么怎样吃才能保证我们每天的营养?(不挑食)
4.怎样才能不挑食呢?同桌讨论一下
预设1:告诉自己这些食物有营养,自己监督自己吃
预设2:可以让家长监督我们吃
拓展:你们看(出示图片:胡萝卜肉丸子)还可以让家长把爱吃的食物和不爱吃的食物烧在一起吃
5.我们来做个课中操吧。课中操视频:《我不挑食》
板块三
零食不多吃
1.(播放图片:孩子放学一回家就吃大量的零食)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有这样的情况吗?
2.我们来听一听健康医生是怎样看待吃零食这件事情的。(微课:健康医生的话:多吃零食的危害)
3.交流:听了健康医生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零食吃多了会影响身体健康。
预设2:多吃零食会导致肥胖
4.小结:吃零食要适量,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才能茁壮成长。
三、结合生活场景,树立安全饮食意识
1.过渡:那么,是不是所有食物都能吃?
2.不认识的不吃
①(出示野果子图)我们来听听野果子怎么说。(播放录音:“我很漂亮,但是我有毒,不能吃”)
②除了野果子还有什么?(预设:野外的蘑菇。)
③播放吃了野蘑菇中毒的新闻
④师小结:遇到不认识、不了解的食物,在没有大人的指导时,是不可以吃的。
3.变质的食物不吃
①出示发芽土豆图(播放录音“我发芽了,不能吃了”)
②师补充:有些食物变质了就不能吃了,你还知道哪些变质的食物?
腐烂的水果、发霉的面包、过期的牛奶
4.自己过敏的食物不吃
①拓展:除了不认识和变质的,你还有哪些食物不能吃?
预设1:我不能吃虾,因为吃了虾全身都痒
预设2:我不能喝牛奶,喝了会拉肚子
②师小结:是啊,你们对这些食物过敏,能让你过敏的食物也不能吃
5.小结:吃饭有讲究,讲究“安全”(板贴:安全)
四、辨析餐桌行为,反思饮食习惯
1.过渡:吃饭还要讲究“健康”和“科学”。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样吃好吗?(板贴:这样吃好吗)老师会播放视频,当你觉得这样吃不好的时候,请你喊“停”,并做出打叉的手势。
2.播放视频:
①视频一:(镜头对着女孩)女孩说:“好渴呀,我要喝水!”于是拿起桌上的水壶大口喝水。
你喊停了,为什么?出示情境图一
预设1:吃饭前喝那么多水,饭就吃不下了
预设2:爸爸说饭前喝水对消化不好
②视频二:(镜头对着男孩)男孩说:“我们边吃边看电视吧”。于是端着饭碗去看动画片
你也喊停了,为什么?出示情境图二
预设1: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专心
预设2:吃饭就会很慢
③视频三:(镜头对着女孩)女孩看着桌上的菜,东看看,西看看,说:没我爱吃的,我不吃!
你,为什喊停?出示情境图三
预设1:这也不要吃,那也不要吃,这可不行
预设2:挑食的话,我们就没法长得又高又壮了
④视频四:(镜头对着男孩)男孩吃得狼吞虎咽,米饭掉得餐桌上到处都是
你来说说为什么喊停?出示情境图四
预设1:吃得这么快不好,可能会噎住
预设2:吃得到处都是,浪费粮食
4.(出示四幅情境图)吃饭时,我要怎么做?
预设:饭前不能喝太多水、不能做其他事、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师小结:吃饭有讲究,要讲“健康”。(板贴:健康)
5.一起来读读这首儿歌吧
四、课堂小结,总结拓展
1.过渡: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都很棒,老师有一首歌要送给你们。你们听
2.歌曲小结(播放录音)
吃饭有讲究呀,吃饭有讲究
讲究在那食物们的营养里
这里有蔬菜呀,这里有鱼虾
还有那香喷喷的白米饭
嘀哩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哩哩
嘀哩哩哩哩哩哩
讲究在吃饭时的健康里
还有那好习惯的小朋友
2.回家后,请把“吃饭有讲究”唱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吃饭有讲究
食物的诉说
这样吃好吗
营养
安全
健康
附件:第二课时课前调查
1.你最喜欢吃的两种食物是什么?(最多选两种)
①蔬菜
②五谷杂粮
③水果类
③肉类、蛋类
④鱼、虾、蟹
⑤奶制品
2.你最喜欢吃的两种零食是什么?(最多选两种)
①糖果
②薯片、膨化
③饼干、面包、蛋糕
④巧克力制品
③话梅等蜜饯
④肉类零食(鸭舌、牛肉干等)
⑤瓜子、花生、坚果
⑥棒冰、冰淇淋
⑦辣条、豆干类
⑧海苔、海带类、
⑨饮料类
⑩果冻、布丁类
3.你在吃饭时有没有以下情况(最多选两种)
①饭前大量喝水或吃零食
②边吃饭,边看电视等电子产品
③挑食,没有爱吃的就不吃
④暴饮暴食,有爱吃的食物就吃到撑
⑤浪费粮食,把米饭掉在桌子上或者剩饭
⑥以上都没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