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吃饭有讲究 教案(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吃饭有讲究 教案(2课时)

资源简介

吃饭有讲究
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吃饭有讲究》是《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第2课。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儿童在“上学了”的基础上,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进入家庭生活,反思家庭生活,有意识地、主动地将家庭生活的自然状态逐步转向文明健康、安全愉悦、自主自理的状态。
本课教材内容由“干干净净吃饭好”“我在餐桌上”“食物的诉说”“这样吃好吗”四个栏目构成。“干干净净吃饭好”用六幅图清晰地展示了正确洗手的六个步骤,并用儿歌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懂得饭前要洗手,同时又引出问题“吃饭时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呢”,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我在餐桌上”的四幅图,分别按照时间顺序逐步推进,聚焦吃饭时应当注意的礼仪。图1展现的是“我”和妈妈一起做饭前餐桌上的准备工作;图2描述了“我”搀扶着爷爷走近餐桌,告诉学生家人聚餐时应尊敬老人;图3通过“我”转身打喷嚏的场景,启发学生在餐桌上要讲究礼仪;图4描述了妈妈给“我”夹菜,我表达感谢,其中暗含着亲情的温暖,“我自己来吧”用一句话表达了“我”自理的意识。“食物的自述”用卡通形象、拟人方式,借由食物自述,描写了不同种类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引导学生树立不偏食、均衡膳食的健康的饮食观,其中有毒或变质食物启发学生注意生活中的饮食安全问题。“这样吃好吗”通过呈现日常餐桌上的不当行为,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分析,并以儿歌总结,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本课从不同侧面围绕儿童饮食中卫生、健康、安全、科学合理、文明礼仪等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引起学生对饮食习惯和自己身体健康成长两者关系的思考,从而学会健康、快乐地生活。
本课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并懂得基本的餐桌礼仪,知道均衡、安全的饮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并初步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二)基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年纪尚小,从幼升小,已具备一定的卫生习惯,比如知道饭前便后等情况下要洗手,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步骤,也就不能把饭前洗手的好习惯扎扎实实地落实到生活中去。由于年龄小,不懂得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对食物的喜好取决于口味,所以大多孩子偏爱零食、饮料,不喜欢喝白开水。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尚可,从小娇生惯养,所以偏食,挑食,三餐不定时、不定量的情况也普遍存在。针对这些现状,在课堂上利用绘本、创设情境、借助故事辨析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学会基本的餐桌礼仪,激发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逐步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三)设计思路
1.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
本课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吃饭要讲卫生,饮食要注重健康、科学、合理,并懂得基本的餐桌礼仪,从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通过课前阅读绘本,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有关细菌与人身体健康关系的知识。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表演,通过小组合作表演,让学生懂得了文明就餐的重要性。借助音频、微视频等媒介,学会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引入故事辨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懂得均衡、健康、安全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2.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本课的学习难点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何将好的习惯真正落实到生活中?一节课并不能解决问题。本课要重视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使家庭力量介入进来,通过家校联动(家长评、师生评、自评),保证学生能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二、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具有卫生、科学、健康、文明饮食的意愿。
2.
行为与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了解常见食物的分类及其营养成份并能合理安排膳食。
4.
过程与方法:调查采访、绘本阅读、动手操作、创设情境、故事辨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基本的餐桌礼仪,学会从均衡、健康、安全的角度来合理安排膳食。
2、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形成初步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器材:文具、盆、洗手液、手帕、纸、笔等。
2.课件:PPT课件、歌曲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学会正确洗手。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餐桌礼仪。
3、树立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自理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基本的餐桌礼仪,学会从均衡、健康、安全的角度来合理安排膳食。
2、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形成初步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一:
阅读交流,体会洗手的重要性
1、唱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2、说一说,我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3、师小结并板书贴:小手是个宝,做事不能少。
4、当我们在玩耍、做事的时候,我们的小手在不知不觉中就沾染上了数以万计的细菌。上周阅读课上,老师请你们阅读了绘本《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了解了一些关于细菌的知识,谁来和我们分享下你读到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ppt出示有关细菌的知识
5、一只手上沾有几十万个细菌,其中有许多藏在指甲缝里。如果用脏手去拿食物、挖鼻子、揉眼睛,手上的病菌就会乘机而入。手足口、腹泻、腹痛等疾病大多数都是由不勤洗手、不正确洗手造成的。小朋友,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要洗手?
6、俗话说,病从口入,看来我们吃饭前要认真地洗手,千万别忘掉。板书: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
活动二:
学学做做,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
1、根据课前调查,呈现学生(饭前)洗手的情况。
2、你会正确地洗手吗?请一生示范洗手,其他同学评议洗手步骤。
3、归纳总结正确洗手步骤:涂抹适量的肥皂或洗手液
按“六步洗手法”仔细搓洗
用流水冲洗干净
用手帕、毛巾把小手擦干
4、“六步洗手法”教大家如何仔细搓洗小手,看视频回忆步骤。
5、跟老师一起复习“六步洗手法”动作要领;同桌互练“六步洗手法”,动作有问题及时纠正,正确洗手则将一个大拇指贴纸贴在对方身上。
活动三:
情境辨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小朋友进校半个多学期,老师还欣喜地发现:午餐前,把课桌收拾干净并垫好了餐垫;排队去厕所洗手,不拥不挤;拿好餐盒,把餐盖叠放得整整齐齐,为食堂阿姨节省了整理时间;盛饭添汤时,谦让有序。(ppt出示班级学生午餐照片)
老师这里还有几张你们午餐时的情景,哪些是对的?我们要继续保持。哪些是需要改正的?我们怎样做才正确呢?小组讨论并评议。
(图1吃饭时,转头说话;图2咳嗽时捂住嘴巴并转头;图3吃好饭把嘴巴擦干净,小手洗干净;图4吃完饭后,发现课桌上有米粒,直接放进嘴巴吃掉)
3、吃完饭后,我们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
(个人餐具、水杯要干净等)
4、师小结:只有人人在校午餐做到守秩序、讲卫生,我们的午餐才能吃得香,吃出健康来。
活动四:小组表演,懂得基本餐桌礼仪
1、我们小朋友在校午餐能做到守秩序、讲卫生、懂礼仪,但是你在家吃饭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前几天,老师就接到了一位小朋友妈妈的电话,电话里是这样说的......(听录音)
2、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回答ppt出示在家吃饭时的情景照片。
图1:饭前不洗手,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妈妈在摆碗筷,他却等吃饭。
图2:长辈和父母都没入座,他就一人坐在餐桌上开始吃饭,狼吞虎咽。
图3:弟弟夹了一个鸡腿,他从弟弟那里夺了过来,弟弟在一旁哭。
图4:妈妈夹了一块蔬菜给他,他把碗拿走,表示不要吃。
3、这位小朋友在家吃饭的表现你喜欢吗?说说理由。
4、我们在餐桌上究竟应该怎样做?(板贴:我在餐桌上)请你把以上这四个情景正确的做法,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出来,然后我们在来评一评,议一议。
情景1评议补充:饭前要洗手;咳嗽、打喷嚏要转头,不面朝饭桌;帮着分碗筷,安全的前提下做力所能及的餐前准备。
(板贴:讲卫生、爱劳动)
情景2评议补充:让长辈先坐,扶老人先坐,并让长辈先吃,自己再动筷,座位也有讲究。
(板贴:懂礼仪)
情景3评议补充:不和家中的其他孩子争夺食物,懂得分享和谦让。
(板贴:能谦让)
情景4评议补充:长辈夹菜要说谢谢,也可以给长辈夹好吃的菜。
(板贴:有礼貌、会感恩)
5、师补充介绍其他的餐桌礼仪。
6、做到了以上基本的餐桌礼仪,不论是在家中还是父母带你外出吃饭,大家都会喜欢和你这样懂礼仪,讲文明的孩子一起吃饭。(板贴:文明就餐我最棒)
活动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师小结
2、布置课后活动作业
板书设计
10
吃饭有讲究
干干净净吃饭好
我在餐桌上,
小手是个宝,
讲卫生、爱劳动,
做事不能少。
懂礼仪、能谦让,
饭前要洗手,
有礼貌、会感恩,
千万别忘掉。
文明就餐我最棒!
课后活动作业一:我会洗手
小朋友,你会正确洗手了吗?请把以下洗手步骤排排序
















课后活动作业二:文明就餐我最棒
小朋友,请你完整一周文明就餐调查表,做到了,给涂上颜色,一周后,数一数你获得了几个?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我会做摆碗筷等力所能及的事
我在餐桌上讲卫生
我能谦让,不争夺食物
我礼让长辈,扶长辈先入座
我会给长辈夹菜,也会说谢谢
一共获得(???)个?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的分类,了解常见食物的营养成份。
2、学会从均衡、健康、安全的角度来合理安排膳食。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初步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基本的餐桌礼仪,学会从均衡、健康、安全的角度来合理安排膳食。
2、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形成初步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一:
动动小手,知道食物的分类
这是学校食堂给我们小朋友准备的营养午餐,看看都有些什么?(ppt出示学校午餐照片:白菜、虾、大排、米饭、橙子、汤)
哪些和白菜是同类?请你到小组信封里找到并贴到黑板上。这些都是蔬菜。(板贴:蔬菜)
哪些和米饭是同类?请你到小组信封里找到并贴到黑板上。这些都是主食(板贴:主食)
哪些和橙子是一类?请你到小组信封里找到并贴到黑板上。这些都是水果。(板贴:水果)
看看你们信封里还剩下些什么?有蛋、牛肉、鸡腿、鱼、猪肉。这些可以归为鱼肉蛋类。(板贴:鱼肉蛋类)
3、小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不认不知道,仔细辨认吓一跳。原来我们吃过的食物有这么多种,分为这么多类!它们给我们提供着不同的营养呢。
活动二:
调查反馈,了解食物的营养成份
调查反馈,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最讨厌的食物又是什么?
最讨厌的食物是蔬菜。听蔬菜的自述。
师小结:各种蔬菜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营养,我们要多吃各种不同的蔬菜。
最喜欢吃油炸食品。听油炸食品的自述。
师小结:少吃油炸和过甜的食物,有节制地吃零食。
4、还有哪些东西我们要少吃,甚至不能吃的呢?碳酸饮料少吃,发芽的土豆、野生有毒植物不能吃,这样才吃得安全。
5、除了蔬菜以外,那么其他食物中有哪些营养呢?今天,老师把这些食物宝宝都带来了,它们都想和大家交朋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请大家听清楚这些食物宝宝有哪些营养,对人体有哪些帮助。媒体播放:《食物的诉说》(板贴:食物的诉说)
6、交流归纳:主食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给身体提供能量;吃肉可以提供脂;水果富含维生素,建议每天适量地吃。
活动三:
观察膳食算盘,学会合理安排膳食
怎样吃?吃多少?才是吃得均衡?出示《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
看看这张图,小组议一议,怎样吃,才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交流。
3、师解释算盘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种类的食物,算珠个数表示食物份量,算珠个数越多需要量最大,算珠个数越少需要量越小。
根据算盘图,想一想,我们一顿健康的午餐由哪些食物构成?
营养午餐=主食+蔬菜(2种)+鱼肉蛋类(1种)+汤+餐后水果
4、根据营养午餐的组成,完成课堂活动作业,学做小小配餐师。
5、交流评议。
6、小结:我们吃东西不能仅仅考虑食物的味道,想要吃出健康,那就要吃得均衡。
活动四:辨辨议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这样的饮食习惯对吗?对的打√,错的打×,想一想,错在哪里?
图1:午餐时,一个同学一样都没吃,把饭菜全部倒掉了。
图2:一个小女孩在家吃饭时,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吃得很慢。
图3:一个小男孩在家吃饭时,因为没有爱吃的菜就一口都不肯吃。
图4:一个小胖墩快速地吃完一大碗饭和许多菜。
图5:一个小姑娘饭前吃了许多零食和水,导致吃饭时,一口都吃不下。
全班用手势判断对错,指名交流。
老师补充评议:
图1学校的午餐都是食堂员工精心准备,能满足我们小朋友成长需求的,所以不能浪费。(板贴:惜食)
图2:吃饭分心,容易被食物呛到,影响消化。(板贴;专心)
图3:挑食、偏食会导致吃得不均衡,影响成长发育。(板贴:均衡)
图4:暴饮暴食会引起肥胖、便秘、肠胃不适,严重的需要住院、开刀。(板贴:细嚼慢咽)
气球实验:这个气球代表我们的胃,我们吃了东西后,胃就会被撑大,随着我们不断地吃东西,我们的胃就不断地变大,一直这样下去,气球会怎样?(爆了)我们的胃壁也会像这样,越来越薄,造成胃黏膜破损,甚至穿孔。我们吃东西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不然身体会生病的。
图5:餐前半小时不吃零食,不大量饮水。(板贴:餐前少吃)
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补充。
师小结:我们在吃饭时,不仅要注意卫生习惯,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板书贴:饮食好习惯)
活动五:读读儿歌,布置活动作业
读课本上的儿歌。
2、布置活动作业。
板书:
10
吃饭有讲究
食物的诉说
饮食好习惯
蔬菜类
惜食、专心
主食类
均衡
鱼肉蛋类
细嚼慢咽
水果类
餐前少吃
课堂活动:小小配餐师
这是一周营养午餐菜单,但是并不完整。想一想,《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告诉了我们什么?再把菜单补完整,你可以画出来,也可以直接写出食物的名字。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主食
蔬菜
蔬菜
鱼蛋肉
水果
课后活动作业:一周晚餐习惯记录表
以下良好的饮食习惯你在家能做到吗,做得好打“☆”,做的比较好的打“√”,觉得不够好,还要努力的打“⊿”。并请爸爸妈妈也给你评一评。
一周晚餐习惯记录表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自评
家长评
珍惜粮食
不挑食、不偏食
细嚼慢咽
餐前不吃零食和水
吃饭集中注意力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