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吃饭有讲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吃饭有讲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吃饭有讲究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
章节
第10课
课时

1课时
年级
一年级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饭前要洗干净手的科学道理,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
2.明白吃饭时要讲究个人卫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懂得在餐桌上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文明礼让。
三、学习者分析
“吃”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但也是最重要的事。它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饮食习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家庭,个体差异非常大。随着家庭经济水平提升,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家长尤其是祖父母一辈对孩子的饮食习惯并不注意。
在卫生习惯和餐桌礼仪的养成上,家长虽然嘴上强调,但是往往忽略认真教给孩子“怎么做”。家长多以孩子年纪小为由,包办代替,导致孩子行为上的缺失。本课时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知晓行为对错,还让学生感受这些行为背后的含义,产生实践的愿望,促使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通过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

餐桌上乐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餐桌上要尊老爱幼,学会文明礼让。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导入
0-
1’30”
创设情景,诱发情感。
小东的爸爸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中秋节那天,爸爸兴匆匆地赶回家,准备一家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妈妈为此准备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小东从外面玩完回来,一看到自己最爱吃的鸭腿,兴奋地伸出小手,想随手抓起,却被爸爸喊停了。爸爸为什么阻止小东呢?
同学们,你们觉得小东做得对吗?为什么?
小结。
出示课题齐读。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用图片呈现,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一:小小观察员“我们的手干净吗”
1’35”-6’30”
创设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细菌的可怕,明白饭前洗手的重要性,愿意在饭前主动洗手。
提问:同学们,请伸出自己的手,看一看你的手干净吗?
看似干净的手,真的干净吗?
(播放科学图片,手上的细菌)
全班交流:大家有什么发现,现在再看看你的手,有什么感受?
这些细菌是从哪儿来的呢?
小结:生活中,我们需要用手做很多事情。这样看起来的手,由于到处触摸,手上就会有很多细菌呢。
出示教科书上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儿歌,记住它的嘱咐吧。
学生观察自己的手。
学生交流并谈感受
运用电脑资源库中的科学图片,手上的细菌,在课件上展示了资源的融合性,使得图文形象直观,使得本节课更加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与知识重点完美合。
活动二:做一做,“我会把手洗干净”
6’35”-16’30”
通过学一学,做一做,让学生把已有的经验和新经验结合起来,掌握科学的六步洗手方法。
过渡;如果现在要吃饭了,我们要做什么?
组织实践活动:看视频,学生演示自己平时洗手的情景。
组织全班交流:他们这样洗手,会把手洗干净吗?
学一学,怎样才能把手洗干净呢?请大家边看边学,看教材图示,看六步洗手视频,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做一做,教师示范,让学生再次跟着学习洗手的方法。
演一演,评一评,小组内同学演示六步洗手法,再请洗的正确的演示。
大家评议:这几个同学做得怎样?
学生现场学习规范的洗手方法。
学生评议
学生现场学习规范的洗手方法。
学生评议
运用超链接,插入视频,图片结合等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六步洗手方法,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习得了本课的重点知识。
活动三:卫生习惯我知道
16’35”-26’30”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吃饭时,除了洗干净手,还要注意其它卫生。如:餐具、水杯要干净卫生,餐桌擦干净,饭后要擦嘴,漱口等。
提问,同学们,吃饭时,除了要把手洗干净以外,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呢?
引导学生交流。
总结:吃饭时,除了洗干净手,还要注意个人的餐具,水杯要干净卫生,餐桌擦干净,饭后要擦嘴,漱口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干干净净来吃饭。
学生交流:吃饭时,除了要把手洗干净以外,还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
通过图片展示,学生明白吃饭时,除了洗干净手,还要注意其它卫生。
活动四:餐桌上的榜样
26’35”-33’30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受、实践,体会到礼仪之美对人心灵的激励作用,让道德教育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过渡:这里有一个跟我们一样已经把手洗干净的同学,现在她要去吃饭了,请大家认真看,这个小朋友在餐桌上有什么表现?(播放教科书上的四幅图)
分组讨论,餐桌上,她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全班交流,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吃饭,会有什么感觉?
情景表演:演一演教科书上的四幅用餐文明的表现。
请同学们再想想,当你在餐桌上表现得很文明,得到别人的表扬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讨论:餐桌上,她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谈感受。
通过图片展示课文插图,学生明白用餐文明的表现是怎样,直观明了。
活动五“辨别对与错,我来当评委
33’35”-37’30
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辨餐桌上哪些是文明的行为
过渡,让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些同学都在餐桌上有什么表现?大家来当评委评一评,你认为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组织大家依次观看图片进行评议。
全班讨论,对于这些不适当的做法,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对?
小结:在餐桌上,应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家人的辛劳,尊老爱幼,注意公共卫生,用餐时,文明礼让。
学生观看图片并进行评议。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分辨哪些是文明的用餐表现,哪些不是文明的用餐表现,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六:“我要这样做”
37’35”-40’
让学生把文明的用餐礼仪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中去。
过渡,大家来说一说,在吃饭时,你都要做什么事情,打算怎样做?
小组交流。
小结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制备10条原则。(出示ppt)
5、总结:同学们,让我们记住干干净净吃饭好,餐桌礼仪要做到。
学生交流。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制备10条原则。达成教学目标。
作业
回家练习正确的六步洗手法
六、教学流程图
附表2:
教学反思表
学校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悦贤小学
课名
吃饭有讲究
教师
江肖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一年级
1.应用了哪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1.在使用电脑资源库方面,合理地运用了电脑资源库中的图片,插入视频。在课件上展示了资源的融合性,使得图文并茂,使得本节课更加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与知识重点完美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
新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经过精心准备,运用先进手段,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其目的就是将它应用于教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而是借助电脑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功能,可优化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学生认识结构、课堂时间结构、师生活动结构等。丰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新媒体、新技术全方位刺激,使人脑左右协调发展,增强记忆力,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使学习氛围轻松、愉快。通过多媒体网络的科学运用,可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2.在教学活动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关键事件。
1、6’35”-16’30
用录制的视频实例直观形象的展示了错误的洗手法和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加深学生的印象,突破教学难点,达成目标一。
2.
26’35”-33’30和33’35”-37’30图文结合的对比方法,教授了本课的另一个内容,让学生懂得怎样才是文明用餐,生动有趣,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拟真的语境中积极主动地习得了本课的重点知识,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效果突出。
3.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创新点及效果思考(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设计创新等)。
应用了信息技术的先进功能,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实现了课堂结构的变化,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师、生、媒体的互动。
4.对新技术的教学适用性的思考及对其有关功能改进的建议或意见。
我们使用的信息技术功能还不够多,希望能开发更多的能方便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功能。如:教学的用到的小视频和和一些动画故事。
注:字数800-10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