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3.我认识您了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分析《我认识您了》是《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中的第3课,本课内容是引导学生能主动认识和了解学校生活中的教职工的辛勤工作,感受师长的亲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懂得尊敬师长。本课教材内容分四个栏目。第一部分讲认识“我的老师”,通过根据描述老师的特征,猜猜是哪位老师的游戏,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老师,感受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对老师的亲近感。第二部分讲“我还想认识……”,拓展我还想认识的其他老师与校工,如校长、少先队辅导员、高年级老师、门卫叔叔等,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周围还有很多师长,深入体验美好的校园生活离不开师长的辛勤付出,感受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的密切关系。第三部分讲“该请谁来帮帮我”,教材呈现小女孩摔跤、小男孩的帽子被同学抢着玩、羽毛球不小心打到树上三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情境,讨论该向谁寻求帮助,旨在让学生知道在校园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学校的教职工求助,体验校园生活的安全、快乐和温暖。第四部分呈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师长交往的行为情境,引导学生讨论“这样做对吗”,通过讨论明白师生交往的文明礼仪,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人际交往适应和对规范的适应。本课内容重点是感受学校教职工与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关系,懂得尊重师长,激发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养成尊师敬长的文明礼貌习惯。(二)基础学情分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成为一年级小学生是儿童人生经历的一个重要转变。新入学的学生对新环境比较好奇,对师长有陌生感和距离感,在学校遇到困难时也不知道如何向任课老师以外的师长求助,不太会与老师正常交往。怎样使学生比较顺利地完成从以养育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的过渡呢,学习本课,可以加快熟悉和了解新校园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教师和校工,让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流,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生活。(三)学习准备期的内容与要求针对一年级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感到有趣和新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认识和了解学校生活中的教职工,感受教职工的工作与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养成学习好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激发学习情感,通过组织交流、辨析,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距离感,学会尊敬师长,产生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愿意和老师、同学交往的情感。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理解老师、校工与自己校园生活的关系,感到学校生活的安定,遇到困难学会求助,感受学校生活愉快、安全,加快适应学校新生活。(四)设计思路1.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的生活技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养成尊敬师长的文明礼貌习惯。在教学中创设学校生活中师生交往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拟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师长为我们成长付出的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他们。如教学中设计即兴表演发生在师生之间的小故事,交流同学中尊敬师长的典型事例,说说如何尊重老师的礼貌语言,通过具体实例培养学生与师长交往的能力。2.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本课的学习难点是让学生懂得在校园生活中遇到困难,如何向师长寻求帮助,解决困难。通过创设情景分析,结合问题讨论,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求助师长解决具体问题的实例,感受师长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从而获得安定的校园生活体验。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尊重教师和教工,激发感激之情。2.行为与习惯:培养尊师敬长,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3.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教师和教工的工作,会在校园生活中寻求他们的帮助。4.过程与方法:做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参观工作场所,情境模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养成尊敬师长的文明礼貌习惯。难点:懂得在校园生活中向师长寻求帮助,获得安定、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1.器材:图画本、水彩笔,学生表演的道具。2.课件:PPT课件、歌曲视频、预拍介绍教职工微视频、采访录像。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生能主动认识和了解学校生活中的教职工;2.感受教职工的工作与自己的校园生活的关系,激发感激之情,懂得尊重他们。活动一:欣赏歌曲,引出课题1.播放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窗前》2.交流:请问歌中描述的是谁?听了这首歌,你会想到哪位老师?3.出示课题:3.我认识您了——老师活动二:猜猜游戏,认识老师1.游戏:猜猜这是哪位老师?出示PPT演示:根据描述的内容,猜猜他(她)是我们学校里的哪位老师。(提示:要根据本校老师特点,抓住特征编写描述语言)(1)中等身材(?https:?/??/?www.?/?s?wd=%E4%B8%AD%E7%AD%89%E8%BA%AB%E6%9D%9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1IBn10vPWmkm1TknhR4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W0dnHmsPWm3nHD3P1bdPHDYPs"\t"_blank?),剪着短发,还有细细的眉毛,水汪汪的眼睛,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2)长头发,大眼睛,小巧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蓝色眼框很漂亮,平时面部表情显得比较严肃。(3)一张慈祥的脸,长长的、乌黑的秀发,明亮的眼睛,总是那么的温柔可爱。(4)她,有一头棕色的卷发,洁白的瓜子脸,镶着着她那双沉稳又明亮的眼睛以及一对灵敏的耳朵。……2.说说你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喜欢?(说出与老师之间相处的小故事)活动三:播放视频,认识其他教工1.师:学校里不仅教我们的老师很可爱,还有很多可爱的叔叔阿姨在为我们服务,你想认识谁呢。2.播放微视频:介绍校长、大队辅导员、门卫叔叔、食堂阿姨等学校员工。3.你认识这些老师和员工吗?他们为校园生活付出哪些辛勤的劳动?4.你还想认识哪些老师和员工吗?(填写在教材的空白处)活动四:即兴表演,学会尊重1.师:学校所有教工都在挥洒辛勤的汗水,不管是任课老师还是学校工作的其他人员,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之情,都应该尊重他们,那么,大家平时应该怎么表达对校长、老师、校医、门卫叔叔、食堂阿姨等师长的感谢与尊敬呢,看见他们我们该如何打招呼,说礼貌用语。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演一演如何尊重老师,大组展示。3.补充思考:如果遇到不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我们该怎么做。4.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画本,对于你喜欢或者你想感谢的老师、学校工作人员,如,门卫叔叔、校医老师、食堂阿姨等,选一位师长,在上面画上你想画的,写上你想说的,并且把它送给这位老师吧!5.布置活动作业(1)学生选一位师长,动手写画,表达自己对学校教工人员的感恩,并送给他。(2)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参观、采访一位非本班任课老师,做好采访记录。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懂得在校园生活中向师长寻求帮助,获得安定、愉快的校园生活情绪;2.培养学生乐于与师长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养成尊敬师长的文明礼貌习惯。活动一:复习巩固,交流展示1.各小组指派代表交流采访一位非本班任课老师的情况(也可播放采访录像)。2.指名学生展示表达自己对学校某教工人员的感恩的绘画作品(建议作品可以贴在墙报栏里保存)。3.师:从刚才交流和展示中,我们大家认识了许多老师和教工,感受他们的工作与我们校园生活的关系,深深感受到了师长的可亲可爱和热情服务。活动二:案例分析,该请谁帮助1.师:我们在校园中,有时会遇到困难,那该怎么办。请仔细观察P12图片,思考:在校园里遇到这些事,可以请谁来帮忙?(1)小女孩摔了一跤……(2)小男孩的帽子被同学抢着玩……(3)羽毛球不小心打到树上…………2.同桌交流,指派代表大组交流。3.联系班级实际,说说还有哪些事情可以找老师、校工帮忙?(可以表演展示)(如遇到肚子疼了、受伤了、饭菜凉了、放学了没人来接,该找谁帮忙。)4.师:在学校里,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困难,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相对应的校工来帮助,如受伤了就要请校医来看病(自然过渡到活动三)。活动三:辨析判断,这样做对吗1.媒体演示师生交往的行为情境讨论辨析:说说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追问:如不对,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1)校医帮助小女孩包扎伤口后……(2)小女孩正在采摘花坛里的花……(3)两个小男孩在教师办公室门口玩游戏……(4)放学了,有的同学会主动和老师道别……2.补充:在和师长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哪些行为需要大家注意的?3.演一演:班级同学中尊敬师长的事例。4.学一学,填一填:我与老师相处的文明礼仪。出示学习任务单,填写我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遇到下列情况我的表现自我评价进学校校门,遇到门卫叔叔叔叔您早!在校园里,遇到老师员工老师您好!在食堂里阿姨打完饭菜谢谢阿姨!放学了,离开学校的老师老师再见!…………5.师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学校生活中的教师和其他校工,感受教师的工作与每个同学的校园生活的关系,懂得在校园生活中遇到困难,及时向相关的师长寻求帮助解决,我们要学会与师长交往,养成尊敬师长的文明礼貌好习惯。活动四:课后拓展,深化认识1.学唱关于表达敬爱老师的儿童歌曲:《啊!老师——妈妈》等。2.推荐阅读关于师生交往的绘本书籍:《点》、《神奇小车》、《迟到大王》等。3.建议将本学科与班会课有机整合,拓展学习活动,创造与非任课师长的亲近机会,可邀请学校后勤人员,如保安叔叔、校医、食堂阿姨、水电工等师长参加游戏活动。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