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们不乱扔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我们不乱扔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10.我们不乱扔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自觉养成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学做文明公民。2.通过观察记录、对比选择、对话等形式,学生认识到爱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3.初步掌握垃圾分类的常识,发现生活中不讲卫生的现象,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记录、对比选择、对话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爱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习惯,树立环保意识,学做文明公民。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的这首小诗《家》吗?
(大屏幕出示课文《家》)
教师:谁来读一读 
学生泛读小诗之后请同学们齐读。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首小诗写的真好,你们想做一名小诗人吗?
课件出示:
我们坐在教室里,(
)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是大坡小学的学生,(
)就是我们的家;
大坡是我们长大的地方,(
)就是我们的家。
2.下面大家就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学校吧!
(1)屏幕出示照片学生说出这是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样的美丽的校园里你有什么感受呢?
(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大屏幕出示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请同学们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情绪?
(3)结合38页图片,请你把喜欢的打上对号,引导学生说出: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师生共同说出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不乱扔》,出示课题【借助孩子们熟悉的校园环境,从校园美景赏心悦目开始,出示对比图,从视觉上冲击孩子的感官认识,从而引起认识上的共鸣,切入题旨。】二、学习新课1.不只为了干净(1)小调查①提问:你会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乱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现场。③导行:当我们产生垃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出示39页情境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调动孩子的自我认知,从生活中自己处理垃圾的方法入手,引导孩子观察,思考,剖析自身,再反思周边。最后再结合垃圾成堆的多个图片,让孩子加深认识。深深领会到乱扔垃圾的危害。】2.小活动:1、制定环保行为规范小探究:为了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1)小组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汇报(2)介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塑料袋等的危害,引导学生理解美化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废旧物品再利用(1)变废为宝活动图片欣赏。(2)出示老师做的变废为宝的小制作请同学们说一说,用了什么材料?怎么做的?你有没有更好的创意(3)看了这么多变废为宝的小创意,谈谈你有什么想法?(4)学生创作,交流【从身边的小制作入手,引导孩子们关注废旧物品的再利用问题,从图片欣赏拓宽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孩子的创造兴趣。】三、反馈检测教师总结: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在学校里看到不合理的乱扔垃圾的现象我们要勇于向他们提出意见,在家里也要做父母身边的小小环保监督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美化我们的家园做一份贡献吧作业: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归类,并尽可能物尽其用。
板书设计
10.我们不乱扔
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当堂达标训练题
10.我们不乱扔一、判断题1.外出旅游时,可以把垃圾乱扔,不用放到垃圾桶里。(

2.小明今天感冒,咳嗽出来的痰吐在了地上。

)3.走在路上发现了垃圾,我们应该捡起来。(
)4.保护坏境,人人有责。(
)二、我们不乱扔,你做到了哪些?在每一个花瓣里写上一条自己的好习惯、好做法,看你能收获几瓣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