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课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

1
课时
总课时
12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互助释疑
(一)师友展示互助释疑
(二)教师释疑
活动探究一:法治政府
1.阅读教材P50“运用你的经验”,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政府,从而增强对政府的感性认识。
生活场景应找的部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交通管理部门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工商部门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教育部门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林业部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民政部门
出示图片,学生思考: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交警雨中指挥交通,公安抓逃犯,这是社会管理。政务服务中心,九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这是提供公共服务。引出:
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权力来源:来源于人民。
(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①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②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内涵)
2.法治政府建设
材料呈现:1.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出示图片:结合图片谈谈:你对依法行政的理解?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学法守法用法,践行法治精神。
能力目标: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凝聚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知识目标:了解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利的基本准则;理解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和意义;知道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教学
重点
政府依法行政。
教学
难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核心
素养
国家意识
政治认同
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其它准备








一、导学自学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法治中国纪录片》法治中国纪录片片段,教师导入: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精神融进民族精神血脉,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全民守法正在成为现实,这就需要我们凝聚法治共识。
媒体曝光等。
(二)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完成下列思考题: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
2.法治政府的内涵?(P51)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P52)
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P53)
5.厉行法治的内涵?(P53)
6.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P53-P55)
7.★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P55)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教师过渡: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那么应该怎样精神法治政府呢?
出示材料:“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推动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创新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它架起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够把法律、法规、规章及时向社会传递普及,推送群众最关注的信息和服务。
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谈谈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从政府、公民的角度)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的角度)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的角度)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法治政府意义)
活动探究二:厉行法治
1.活动探究:学生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内容,探究怎样厉行法治?(提示:国家、党和政府、社会、公民、德治角度)
①国家:★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公民: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党和政府: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④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
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⑤道德: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法治和德治关系:
材料呈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结合材料,思考: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练习拓展,师友练习教师精讲拓展(见课件)
总结提升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分层作业
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
能力题:选典型题中上等学生附加完成
板书设计
反思提升
说明:1.通案内容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填写,根据备课内容可调整表格属性。
主备评价:______________
使用评价: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