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归纳复习一、第一单元归纳复习1.2018年9月,中国劳工团队纪念碑将在伦敦落成,以纪念十几万中国劳工,他们在100年前支援协约国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是( )A.英国内战 B.拉丁美洲独立战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第一次世界大战2.下侧是张历史知识卡片,请选择合适的主题( )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B.萨拉热窝事件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凡尔登战役3.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 )A.因为列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的B.交战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C.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D.波及欧、亚、非及太平洋广大地区4.“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上述史实发生于( )A.巴黎和会期间 B.华盛顿会议期间C.开罗会议期间 D.雅尔塔会议期间5.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D.顾及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6.(2017·嘉兴)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两者都( )A.推翻了国内的封建统治 B.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7.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比较”能领会政治家的精神。康有为与孙中山虽同生于广东省,但人生轨迹却不同。材料二: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维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1)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哪一运动 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曰本创立了哪一资产阶级政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的时间“2018年”,一百年前就是191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1918年,世界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A项英国内战的时间是1640-1688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不符合题意;B项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时间是1816-1826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不符合题意;C项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时间是1857-1859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不符合题意;D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答案】C【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事件发生后,德皇威廉二世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发动了准备了已久的战争。故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见风使舵,先参加同盟国,后又加入了协约国作战。故一战交战的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ABD三项和题干历史知识卡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合适的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知识卡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3.【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生变化,德国实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国与英法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矛盾激化,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因此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A项因为列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世界大战的性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4.【答案】B【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与日交涉原则”、“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等信息可知这是指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期间,有关中国山东问题处理情况对中国产生的相关影响。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华盛顿会议期间发生了题干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华盛顿会议的内容。5.【答案】D【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世界统治新秩序。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没有消除,牺牲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通过材料“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可以看出凯恩斯的评价侧重于批判以牺牲战败国和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代价,建立起来的由少数大国操纵的国际新秩序。ABC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顾及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及学生的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紧扣材料“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分析。6.【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美独立战争和中国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独立战争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实现国家主权的独立,所以B错误;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所以C不符合题意;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的了解。7.【答案】(1)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同盟会。(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改造中国,但最终失败。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故答案为:(1)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同盟会。(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 / 1第一单元归纳复习一、第一单元归纳复习1.2018年9月,中国劳工团队纪念碑将在伦敦落成,以纪念十几万中国劳工,他们在100年前支援协约国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是( )A.英国内战 B.拉丁美洲独立战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D【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的时间“2018年”,一百年前就是191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1918年,世界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A项英国内战的时间是1640-1688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不符合题意;B项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时间是1816-1826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不符合题意;C项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时间是1857-1859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不符合题意;D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侧是张历史知识卡片,请选择合适的主题( )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B.萨拉热窝事件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凡尔登战役【答案】C【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事件发生后,德皇威廉二世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发动了准备了已久的战争。故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见风使舵,先参加同盟国,后又加入了协约国作战。故一战交战的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ABD三项和题干历史知识卡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合适的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历史知识卡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3.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 )A.因为列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的B.交战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C.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D.波及欧、亚、非及太平洋广大地区【答案】A【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生变化,德国实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国与英法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矛盾激化,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因此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A项因为列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世界大战的性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4.“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上述史实发生于( )A.巴黎和会期间 B.华盛顿会议期间C.开罗会议期间 D.雅尔塔会议期间【答案】B【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与日交涉原则”、“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等信息可知这是指在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期间,有关中国山东问题处理情况对中国产生的相关影响。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华盛顿会议期间发生了题干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华盛顿会议的内容。5.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D.顾及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答案】D【知识点】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世界统治新秩序。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没有消除,牺牲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通过材料“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可以看出凯恩斯的评价侧重于批判以牺牲战败国和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代价,建立起来的由少数大国操纵的国际新秩序。ABC三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顾及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及学生的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紧扣材料“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分析。6.(2017·嘉兴)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两者都( )A.推翻了国内的封建统治 B.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答案】D【知识点】辛亥革命;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美独立战争和中国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独立战争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A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实现国家主权的独立,所以B错误;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所以C不符合题意;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的了解。7.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比较”能领会政治家的精神。康有为与孙中山虽同生于广东省,但人生轨迹却不同。材料二: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再到维新派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1)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哪一运动 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曰本创立了哪一资产阶级政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答案】(1)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同盟会。(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知识点】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898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改造中国,但最终失败。1905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故答案为:(1)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同盟会。(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归纳复习(学生版).docx 第一单元归纳复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