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
1.(2020七上·诸暨期中)新冠肺炎的疫情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考验。疫情期间,有人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有人自律自强,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需要 (  )
①扬长避短 ②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为他人 、为社会带来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考查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根据所学可知成为更好的自己,需要我们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激发自己的潜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等。故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属于容易题。
2.(2020七上·诸暨期中)小王进入中学后开始注重自己在家庭和班集体中地位,并努力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取得成绩,赢得荣誉,以得到家长、老师、同学们的重视、鼓励和肯定。这种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A.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B.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C.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D.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答案】B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认识自己的途径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根据题意中“ 家长、老师、同学们的重视、鼓励和肯定 ”说明是通过他人(集体)评价认识自己。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认识自己的途径,属于容易题。
3.(2020七上·诸暨期中)若下图中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 a>b>c,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山谷 B.乙地位于山脊
C.甲乙两地海拔不相等 D.河流最有可能在乙地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题意可知,甲处等高线往高处凸出,是山谷,所以甲处形成河流;乙处等高线往低处凸出,是山脊;甲的海拔<乙的海拔。故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属于容易题。
4.(2020七上·诸暨期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而成的。下列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内容比乙图简略
B.甲图比例尺比乙图比例尺大
C.甲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比乙图的要大
D.从海拔600米处向海拔1000米处爬坡,甲图应比乙图省力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甲表示的范围小于乙表示的范围,所以甲的比例尺大于乙的比例尺,甲表示的内容比乙更详细,从海拔600米到1000米爬坡,甲地势更陡峭,因此A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难度适中。
5.(2020七上·诸暨期中)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N ,165°E B.5°S,21°W
C.35°N, 15°W D.25°N,10°W
【答案】D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C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D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和低纬度。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经纬网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6.(2020七上·诸暨期中)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的差异 B.生产方式的差异
C.海拔高度的差异 D.建筑结构的差异
【答案】B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造成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聚落景观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7.(2020七上·诸暨期中)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进入夏季,冰雪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气候湿润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班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11-12月北半球正值寒季,南半球正值暖季。故AD说法有误,全球变暖加剧南极冰雪消融,故B不符合题意。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南北半球季节差异,属于容易题。
8.(2020七上·诸暨期中)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生长着奇特的树叫做纺锤树。有雨时,它会在高高的树顶上生出稀疏的枝条和心脏形的叶片,好像一个大萝卜。没雨时,绿叶纷纷凋零,红花却纷纷开放。这是植物长期适应(  )环境的结果。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C
【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高原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植物的生长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世界气候的分布,属于容易题。
9.(2020七上·诸暨期中)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法语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最广的是英语。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世界语言的知识,属于容易题。
10.(2020七上·诸暨期中)在伦敦奥运会短跑决赛中,一位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的选手代表祖国参赛,获得了冠军。这位运动员的祖国最大可能是 (  )
A.赞比亚 B.加拿大 C.德国 D.日本
【答案】A
【知识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中“ 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 ”可知,是黑色人种的外貌特征。加拿大和德国以白色人种为主,日本主要是黄色人种。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世界人种,属于容易题。
11.(2020七上·诸暨期中)某校七年级学生准备开展研学旅行,去实地参观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他们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半坡 D.浙江河姆渡
【答案】A
【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元谋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我国原始人类的知识,属于容易题。
12.(2020七上·诸暨期中)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D.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业聚落;中华文明的曙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推广牛耕技术、确立土地私有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原始农业的有关内容,属于容易题。
13.(2020七上·诸暨期中)《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答案】C
【知识点】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原始社会的现象,尧舜禹时代根据贤与能选举部落联盟首领,“选贤与能”指的就是禅让制。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古代制度,属于容易题。
14.(2020七上·诸暨期中)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大禹治水 D.黄帝、炎帝大战蚩尤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题意可知,《封神榜》描写的是商纣王在位时期的神话故事,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有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15.(2020七上·诸暨期中)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人日本、朝鲜,向西传人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中国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是(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业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河姆渡最早栽培水稻,黄河流域半坡最早栽培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原始农业的有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16.(2020七上·诸暨期中)人们常将山东称为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为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施的(  )
A.郡县制 B.礼乐制度 C.分封制 D.禅让制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制度,故A排除;
礼乐制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与题意无关,故B排除;
齐、燕等是当时的诸侯国,是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禅让制是尧舜禹时代的制度,故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西周的分封制,属于容易题。
17.(2020七上·诸暨期中)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诸侯完全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D.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
【答案】D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根据漫画可知,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诸侯势力强大。A分封制彻底瓦解于葵丘会盟,故排除;
B在题意中没有体现;
C说法不符合题意。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春秋时期的现象,属于容易题。
18.(2020七上·诸暨期中)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表述错误的是(  )
A.吴国也曾经北上争霸 B.越国也曾经北上争霸
C.战争期间伴随着民族交融 D.当时的争霸战争只有利没有弊
【答案】D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故A和B说法正确;
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共处,促进了民族融合,故C正确,
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春秋诸侯争霸战争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19.(2020七上·诸暨期中)《尚书》中记载道:“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唯殷先人”可知,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是商朝时期的文字,即甲骨文。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商朝文字,属于容易题。
20.(2020七上·余姚期末)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人面鱼纹盆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兵马俑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的高超。
A项人面鱼纹盆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不符合题意;
B项司母戊鼎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的高超,符合题意;
C项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不符合题意;
D项兵马俑是秦朝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司母戊鼎,要求具备识记史实的能力。
二、简答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6分,第25题11分,共60分)
21.(2020七上·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说王鑫丢三落四,常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他也认识到自己有粗心、马虎的毛病;最让他苦恼的是,昨天,由于他没有注意导致一些草稿纸掉到课桌底下,使班级保持一个月的流动红旗被摘掉了,同学埋怨他不珍惜集体荣誉,这些让他心情很低落。不过,大家都觉得他的歌唱的很好听,老师也经常表扬他聪明、对班级有责任心,而且很懂礼貌。
(1)王鑫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
(2)王鑫应该如何对待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
(3)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答案】(1)王鑫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2)王鑫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3)①要扬长避短。②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③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④要接纳和欣赏自己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1)认识自己的途径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认识到自己有粗心、马虎的毛病 ”,是自我评价,同学埋怨和老师表扬是他人评价。
(2)如何对待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即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3)根据教材回答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即可。
故答案为: (1) 王鑫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2) 王鑫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3) ①要扬长避短。②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③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④要接纳和欣赏自己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认识自己的途径,做更好的自己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22.(2020七上·诸暨期中)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分布特征的图是   ,亚洲河流呈现如此分布的原因是   ;
(2)请将①、②、③、④四种气候类型与甲、乙、丙、丁四地对应:
①②③④
甲—   ,乙—   ,丙—   ,丁—   ; (填数字)
(3)请描述丁地的气候特征   ,各地不同的气候,可以从   和   两方面描述
(4)P所在区域的主要人种是   。
【答案】(1)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③;②;①;④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气温;降水
(4)白色人种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亚洲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流向是从中间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2)根据所学可知,①是温带季风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位于西欧,濒临大西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乙位于地中海还沿岸,是地中海气候;丙位于亚洲大陆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丙濒临东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3)丁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根据所学可知,气候的描述应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
(4)p地是阿拉伯半岛,以白色人种为主。
故答案为: (1)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③②①④
(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气温、降水
(4)白色人种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图的能力,考查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人种等有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23.(2020七上·诸暨期中)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C   ,E   ,F   
(2)图中B点的海拔是   米,A山顶与B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有两条小河M、N,向北流的是    河(填字母)。
(4)图上的比例尺写成数字式比例尺   
(5)A、B、C、D、E、F各处,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理由是   
【答案】(1)山顶;陡崖;鞍部;山谷
(2)510米;68米
(3)N
(4)1:200000
(5)C;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等高线部位判读即可。A是山顶,C处等高线重叠,是悬崖;E是两个山峰之间相对平缓的部位,是鞍部;F处等高线往海拔高的地方凸出,是山谷。
(2)据图可知,B处的海拔是在510米,A的海拔是578,所以两者的相对高度是68米。
(3)该图采用指向标定向法,F河往南流,E河往北流。
(4)根据图示可知,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2千米,即200000厘米。
(5)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攀岩往往选择地势较陡峭的地方,6处中地势最陡的是C处,悬崖。
故答案为: (1)山顶、陡崖、鞍部、山谷
(2)510米,68米
(3)N
(4)1:200000
(5)C、 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属于容易题。
24.(2020七上·诸暨期中)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1)“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 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
(2)春秋时期“政由方伯(诸侯)”,请你列举出材料中的四个霸主。
(3)依据材料二中的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怎样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答案】(1)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或东周时期。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3)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工具进步或革新)
(4)利: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弊:促进了局部统一;加速了民族交融。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周平王东迁的时间和影响即可。
(2)春秋时期的霸主根据所学回答 齐、楚、秦、晋 相关的霸主即可。
(3)根据所学可知,图一是铁农具,图二是牛耕技术。
(4)评价历史现象,要用辩证的方法。材料三中“ 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说明春秋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故答案为: (1) 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或东周时期。
(2)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3)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工具进步或革新)
(4) 利: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弊:促进了局部统一;加速了民族交融。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争霸与变革,用辩证的方法评价诸侯争霸,难度适中。
25.(2020七上·诸暨期中)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我们的客人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
(1)第一站是北京,在周口店的一处原始人类遗址,外国友人看到了骨针装饰品,请你解说该原始人类的名称是什么?他们已有了什么意识?
(2)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的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还看到了一些骨针、纺轮,说明该原始居民已经学会什么生活技能?
(3)第三站是浙江杭州,在这里,有个古城遗址刚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写出该遗产的名称?根据对石器的使用程度来分,该遗址应属于哪种文明阶段?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有何历史作用?
【答案】(1)山顶洞人。爱美意识。
(2)半坡遗址。纺织、制衣。
(3)良渚遗址;新石器时代
(4)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解析】【分析】(1)根据北京周口店可知,该原始人类是山顶洞人,他们使用骨针装饰品,说明具有了爱美的意识。
(2)根据陕西西安可知,当地的原始居民遗址是是西安半坡遗址,从骨针、纺轮说明他们已经学会了纺织制衣。
(3)根据浙江杭州,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知,该遗址是良渚遗址,这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阶段。
(4)原始农业发展兴起的标志及作用,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 山顶洞人。爱美意识。
(2) 半坡遗址。纺织、制衣。
(3) 良渚遗址;新石器时代
(4)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难度适中。
1 / 1浙江省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共40分)
1.(2020七上·诸暨期中)新冠肺炎的疫情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考验。疫情期间,有人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有人自律自强,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要想成为更好的自己,需要 (  )
①扬长避短 ②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为他人 、为社会带来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0七上·诸暨期中)小王进入中学后开始注重自己在家庭和班集体中地位,并努力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取得成绩,赢得荣誉,以得到家长、老师、同学们的重视、鼓励和肯定。这种认识自己的途径是(  )
A.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B.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C.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D.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3.(2020七上·诸暨期中)若下图中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 a>b>c,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山谷 B.乙地位于山脊
C.甲乙两地海拔不相等 D.河流最有可能在乙地
4.(2020七上·诸暨期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而成的。下列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内容比乙图简略
B.甲图比例尺比乙图比例尺大
C.甲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比乙图的要大
D.从海拔600米处向海拔1000米处爬坡,甲图应比乙图省力
5.(2020七上·诸暨期中)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N ,165°E B.5°S,21°W
C.35°N, 15°W D.25°N,10°W
6.(2020七上·诸暨期中)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的差异 B.生产方式的差异
C.海拔高度的差异 D.建筑结构的差异
7.(2020七上·诸暨期中)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进入夏季,冰雪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气候湿润
8.(2020七上·诸暨期中)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生长着奇特的树叫做纺锤树。有雨时,它会在高高的树顶上生出稀疏的枝条和心脏形的叶片,好像一个大萝卜。没雨时,绿叶纷纷凋零,红花却纷纷开放。这是植物长期适应(  )环境的结果。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9.(2020七上·诸暨期中)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法语
10.(2020七上·诸暨期中)在伦敦奥运会短跑决赛中,一位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的选手代表祖国参赛,获得了冠军。这位运动员的祖国最大可能是 (  )
A.赞比亚 B.加拿大 C.德国 D.日本
11.(2020七上·诸暨期中)某校七年级学生准备开展研学旅行,去实地参观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他们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半坡 D.浙江河姆渡
12.(2020七上·诸暨期中)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D.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13.(2020七上·诸暨期中)《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14.(2020七上·诸暨期中)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大禹治水 D.黄帝、炎帝大战蚩尤
15.(2020七上·诸暨期中)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人日本、朝鲜,向西传人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中国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是(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6.(2020七上·诸暨期中)人们常将山东称为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为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施的(  )
A.郡县制 B.礼乐制度 C.分封制 D.禅让制
17.(2020七上·诸暨期中)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诸侯完全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D.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
18.(2020七上·诸暨期中)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表述错误的是(  )
A.吴国也曾经北上争霸 B.越国也曾经北上争霸
C.战争期间伴随着民族交融 D.当时的争霸战争只有利没有弊
19.(2020七上·诸暨期中)《尚书》中记载道:“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0.(2020七上·余姚期末)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人面鱼纹盆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兵马俑
二、简答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6分,第25题11分,共60分)
21.(2020七上·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说王鑫丢三落四,常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他也认识到自己有粗心、马虎的毛病;最让他苦恼的是,昨天,由于他没有注意导致一些草稿纸掉到课桌底下,使班级保持一个月的流动红旗被摘掉了,同学埋怨他不珍惜集体荣誉,这些让他心情很低落。不过,大家都觉得他的歌唱的很好听,老师也经常表扬他聪明、对班级有责任心,而且很懂礼貌。
(1)王鑫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的?
(2)王鑫应该如何对待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
(3)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22.(2020七上·诸暨期中)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分布特征的图是   ,亚洲河流呈现如此分布的原因是   ;
(2)请将①、②、③、④四种气候类型与甲、乙、丙、丁四地对应:
①②③④
甲—   ,乙—   ,丙—   ,丁—   ; (填数字)
(3)请描述丁地的气候特征   ,各地不同的气候,可以从   和   两方面描述
(4)P所在区域的主要人种是   。
23.(2020七上·诸暨期中)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C   ,E   ,F   
(2)图中B点的海拔是   米,A山顶与B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
(3)图中有两条小河M、N,向北流的是    河(填字母)。
(4)图上的比例尺写成数字式比例尺   
(5)A、B、C、D、E、F各处,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   理由是   
24.(2020七上·诸暨期中)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1)“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 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
(2)春秋时期“政由方伯(诸侯)”,请你列举出材料中的四个霸主。
(3)依据材料二中的图片,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怎样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25.(2020七上·诸暨期中)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个友好国家的文化考察团要到中国实地考察,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我们的客人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
(1)第一站是北京,在周口店的一处原始人类遗址,外国友人看到了骨针装饰品,请你解说该原始人类的名称是什么?他们已有了什么意识?
(2)第二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的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还看到了一些骨针、纺轮,说明该原始居民已经学会什么生活技能?
(3)第三站是浙江杭州,在这里,有个古城遗址刚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写出该遗产的名称?根据对石器的使用程度来分,该遗址应属于哪种文明阶段?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有何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考查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根据所学可知成为更好的自己,需要我们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激发自己的潜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等。故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属于容易题。
2.【答案】B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认识自己的途径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根据题意中“ 家长、老师、同学们的重视、鼓励和肯定 ”说明是通过他人(集体)评价认识自己。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认识自己的途径,属于容易题。
3.【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题意可知,甲处等高线往高处凸出,是山谷,所以甲处形成河流;乙处等高线往低处凸出,是山脊;甲的海拔<乙的海拔。故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属于容易题。
4.【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甲表示的范围小于乙表示的范围,所以甲的比例尺大于乙的比例尺,甲表示的内容比乙更详细,从海拔600米到1000米爬坡,甲地势更陡峭,因此A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难度适中。
5.【答案】D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B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C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D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和低纬度。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经纬网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6.【答案】B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造成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聚落景观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7.【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班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11-12月北半球正值寒季,南半球正值暖季。故AD说法有误,全球变暖加剧南极冰雪消融,故B不符合题意。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南北半球季节差异,属于容易题。
8.【答案】C
【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高原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植物的生长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世界气候的分布,属于容易题。
9.【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最广的是英语。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世界语言的知识,属于容易题。
10.【答案】A
【知识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中“ 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 ”可知,是黑色人种的外貌特征。加拿大和德国以白色人种为主,日本主要是黄色人种。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世界人种,属于容易题。
11.【答案】A
【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元谋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我国原始人类的知识,属于容易题。
12.【答案】D
【知识点】原始的农业聚落;中华文明的曙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推广牛耕技术、确立土地私有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原始农业的有关内容,属于容易题。
13.【答案】C
【知识点】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原始社会的现象,尧舜禹时代根据贤与能选举部落联盟首领,“选贤与能”指的就是禅让制。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古代制度,属于容易题。
14.【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和题意可知,《封神榜》描写的是商纣王在位时期的神话故事,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有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15.【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业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河姆渡最早栽培水稻,黄河流域半坡最早栽培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原始农业的有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16.【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制度,故A排除;
礼乐制是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与题意无关,故B排除;
齐、燕等是当时的诸侯国,是西周实施分封制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
D禅让制是尧舜禹时代的制度,故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西周的分封制,属于容易题。
17.【答案】D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根据漫画可知,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诸侯势力强大。A分封制彻底瓦解于葵丘会盟,故排除;
B在题意中没有体现;
C说法不符合题意。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春秋时期的现象,属于容易题。
18.【答案】D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五霸一种说法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故A和B说法正确;
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共处,促进了民族融合,故C正确,
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春秋诸侯争霸战争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19.【答案】A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唯殷先人”可知,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是商朝时期的文字,即甲骨文。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商朝文字,属于容易题。
20.【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的高超。
A项人面鱼纹盆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不符合题意;
B项司母戊鼎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的高超,符合题意;
C项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不符合题意;
D项兵马俑是秦朝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司母戊鼎,要求具备识记史实的能力。
21.【答案】(1)王鑫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2)王鑫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3)①要扬长避短。②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③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④要接纳和欣赏自己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1)认识自己的途径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认识到自己有粗心、马虎的毛病 ”,是自我评价,同学埋怨和老师表扬是他人评价。
(2)如何对待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即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3)根据教材回答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即可。
故答案为: (1) 王鑫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2) 王鑫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3) ①要扬长避短。②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③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④要接纳和欣赏自己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认识自己的途径,做更好的自己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22.【答案】(1)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③;②;①;④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气温;降水
(4)白色人种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亚洲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所以河流流向是从中间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2)根据所学可知,①是温带季风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位于西欧,濒临大西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乙位于地中海还沿岸,是地中海气候;丙位于亚洲大陆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丙濒临东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3)丁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根据所学可知,气候的描述应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
(4)p地是阿拉伯半岛,以白色人种为主。
故答案为: (1)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③②①④
(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气温、降水
(4)白色人种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图的能力,考查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人种等有关知识,属于容易题。
23.【答案】(1)山顶;陡崖;鞍部;山谷
(2)510米;68米
(3)N
(4)1:200000
(5)C;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等高线部位判读即可。A是山顶,C处等高线重叠,是悬崖;E是两个山峰之间相对平缓的部位,是鞍部;F处等高线往海拔高的地方凸出,是山谷。
(2)据图可知,B处的海拔是在510米,A的海拔是578,所以两者的相对高度是68米。
(3)该图采用指向标定向法,F河往南流,E河往北流。
(4)根据图示可知,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2千米,即200000厘米。
(5)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攀岩往往选择地势较陡峭的地方,6处中地势最陡的是C处,悬崖。
故答案为: (1)山顶、陡崖、鞍部、山谷
(2)510米,68米
(3)N
(4)1:200000
(5)C、 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属于容易题。
24.【答案】(1)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或东周时期。
(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3)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工具进步或革新)
(4)利: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弊:促进了局部统一;加速了民族交融。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周平王东迁的时间和影响即可。
(2)春秋时期的霸主根据所学回答 齐、楚、秦、晋 相关的霸主即可。
(3)根据所学可知,图一是铁农具,图二是牛耕技术。
(4)评价历史现象,要用辩证的方法。材料三中“ 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说明春秋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故答案为: (1) 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或东周时期。
(2)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3)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工具进步或革新)
(4) 利: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弊:促进了局部统一;加速了民族交融。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争霸与变革,用辩证的方法评价诸侯争霸,难度适中。
25.【答案】(1)山顶洞人。爱美意识。
(2)半坡遗址。纺织、制衣。
(3)良渚遗址;新石器时代
(4)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解析】【分析】(1)根据北京周口店可知,该原始人类是山顶洞人,他们使用骨针装饰品,说明具有了爱美的意识。
(2)根据陕西西安可知,当地的原始居民遗址是是西安半坡遗址,从骨针、纺轮说明他们已经学会了纺织制衣。
(3)根据浙江杭州,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知,该遗址是良渚遗址,这是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阶段。
(4)原始农业发展兴起的标志及作用,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 山顶洞人。爱美意识。
(2) 半坡遗址。纺织、制衣。
(3) 良渚遗址;新石器时代
(4)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难度适中。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