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习目标:1.了解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相关情况。2.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我们知道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那么,我国境内的古人类起源于何时、何地,有何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了解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相关情况。2.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三、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本第2页到7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一)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2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1.完成下面的表格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距今时间居住地区用火水平生产工具生活方式地位2.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二)思考并能解释表格中的关键词语,思考第3题,准备口答。3.思考P3“问题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二)检测。过渡语:第1.2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找到了,老师检测大家的自学效果1.检测第1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表格内容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距今时间居住地区用火水平生产工具生活方式地位元谋人170万年云南元谋县知道使用火(天然火)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群体生活,无贫富差距,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群体的力量生存。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山顶洞人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已懂得人工取火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提问:第3题。过渡语: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和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都发现了牙齿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能够正确回答第3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①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记的石头,就叫做化石。②化石形成以后,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依据这些特殊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2.书面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题第1课当堂检测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填空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距今时间居住地区用火水平生产工具生活方式地位②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二、选择5.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A.由上帝创造而来B.由古猿进化而来C.由女娲造人而来D.由猴子进化而来6.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元谋人特征的是( )A.能够制作工具B.知道使用火C.使用一些粗糙的石器D.掌握了钻孔技术7.如果我们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真实的史料来源是()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化石遗存8.下列关于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相关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脑容量比现代人小B.用火来烤食物、照明、御寒C.过着群居的生活D.用骨针缝衣服9.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小明准备和同学一起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我们应该去的地方是()A.云南省B.北京市C.陕西省D.河南省3.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纠错。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2.表扬满分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准备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预计会出现的错误:(1)选择题第8题:本题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北京人”。而用骨针缝衣服是山顶洞人。(2)选择题第9题:根据170万年前,判断出是元谋人,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二)拓展。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六、当堂训练。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第1课。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