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基本特征。2.认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中国是农业大国,那么,中国的早期农业又是怎样发展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基本特征。2.认识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三、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本第8页到13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一)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2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1.完成下面的表格原始居民距今时间遗址代表流域房屋类型农作物生产工具畜牧业手工业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2.中国农业起源于哪个时代?(二)思考并能解释表格中的关键词语,思考第3题,准备口答。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二)检测过渡语:第1.2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同学请举手!老师检测大家的自学效果1.检测第1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表格内容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原始居民距今时间遗址代表流域房屋类型农作物生产工具畜牧业手工业河姆渡原始居民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子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时器时代)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猪、狗和水牛为主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半坡原始居民约6000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子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猪、狗等家畜烧制彩陶,制作陶埙等乐器,会纺织、制衣提问:第3题。过渡语: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那么,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能够正确回答第(2)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第3题答案要点: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的发展、磨制工具的发展2.书面检测。(1)给学生发检测试题第2课当堂检测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原始居民距今时间遗址代表流域房屋类型农作物生产工具畜牧业手工业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一填空2.中国农业起源于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二。选择题4.在北方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聚落遗址是()A.云南元谋B.西安半坡C.北京周口店D.余姚河姆渡5.下列不属于河姆渡人主要生产活动的是( )A.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粟B.已经挖掘水井C.制作象牙、兽骨艺术品D.使用天然漆6.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B.能够制造陶器C.过着定居的生活D.种植庄稼7.建筑是力与美的结合,被称为“凝固的音乐”。下列先民在干栏式建筑内居住的是()A.北京人B.元谋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我国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下列地点发现世界上早期栽培稻遗存的是()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C.浙江余姚D.湖南玉蟾岩9.庄稼成熟后,半坡居民可能用以下什么工具收割()A.简单打制工具B.磨光后的石刀C.铁制的镰刀D.木制的耒耜3.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纠错。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2.表扬满分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准备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1)选择题第4题:根据“农耕文化”可以排除A和C,根据“北方”一词,D选项排除。(二)拓展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六、当堂训练请大家合上课本认真做《基础训练》第2课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