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学习目标1、识记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2、引导学生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什么?它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识记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2、引导学生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三、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本第20页到24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一)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4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1.填表: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最后一位国王2.禹的继任者是谁?他的继任有什么意义?3.商朝多次迁都,后来谁迁都到了哪里?商朝灭亡于哪一场战役?4.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起到了什么作用?(二)思考并能解释1—4题中的关键词语,思考第5题,准备口答。5.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对书面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二)检测过渡语:第1—4题找到答案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关键词解释:分封制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分封制内容: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分封制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确立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等级划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找到了,我们讨论第5题。1.过渡语:夏、商、西周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呢?能够正确回答第5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2、书面检测。(1)给学生发检测试题第4课当堂检测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填空题,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最后一位国王2.禹的继任者是___。意义:代替了。3.商朝多次迁都,到时迁都到(今河南安阳),此后保持相对的稳定。商朝灭亡于。4.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内容:①标准和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西周时期发生了“国人暴动”,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国君主统治时期()A.周幽王B.周文王C.周厉王D.周平王7.姜太公是电视剧《封神榜》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帮助一位英明的君主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A.大禹B.商汤C.周武王D.周文王8.商汤灭夏后,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不包括()A.国君商汤很有才能B.任用贤臣C.关心百姓,发展生产D.迁都到殷9.历史上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性事件是()A.舜继尧位B.禹继舜位C.启继禹位D.桀继禹位10.夏商两朝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分别是()A.启和桀B.桀和纣C.汤和桀D.盘庚和纣3.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纠错。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2.表扬满分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准备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1)选择题第8题:关键词是“商汤”。而迁都到殷的是盘庚。(二)拓展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夏、商、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反映了朝代兴衰的规律。六、当堂训练请大家合上课本认真做《基础训练》第4课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