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学习目标:1.春秋历史分期。2.春秋时期战争的性质,以及由此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哪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春秋历史分期。2.春秋时期战争的性质,以及由此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三、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本第29页到32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一)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4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1.什么是春秋时期?2.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方面表述)3.春秋时期政治上有什么特点?4.列举春秋时期的霸主?(二)思考并能解释1—4题中的关键词语,思考第5题,准备口答。5.第36页问题思考: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影响(从利弊两方面讨论)?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二)检测过渡语:第1—4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找到了,老师来检测大家的自学效果。1、提问第2题。过渡语: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能准确回答第2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农业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意义: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手工业:青铜器、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发展。商业: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提问第3题。过渡语: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什么?能够正确回答第3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王室衰微的具体表现:(1)分封制逐步瓦解(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2)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诸侯国势力崛起。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提问第5题。过渡语:春秋时期的争霸,给当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能够正确回答第5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弊:春秋时期的争霸,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利: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2.书面检测。(1)给学生发检测试题第6课当堂检测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填空1.年,周平王将国都从东迁,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前期被称为。2.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①春秋后期和出现。②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③随着的增加,逐渐活跃,商品出现、更多地使用。3.春秋时期政治上有什么特点?特点:①:②:;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没有任何积极作用B.给人民带来了灾难C.促进了民族交融D.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5.在分封制瓦解的过程中,一些诸侯国取消了分封土地给卿大夫的做法,设置哪些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省、市B.县、郡C.封国D.氏族公社6.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其所能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哪一带()A.殷B.镐京C.阳城D.洛邑3.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纠错。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2.表扬满分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准备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1)选择题第4题:关键词是“不正确”,选项中没有任何积极影响太绝对。(二)拓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烈动荡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春秋时期为这一转型时期的开始阶段。六、当堂训练请大家合上课本认真做《基础训练》第6课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