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案

资源简介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
2.辩证的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3.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
2.辩证的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3.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本第33页到37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一)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2.3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1.战国时期的时间?
战国七雄形成的标志?战国七雄分别为?列举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
2.商鞅变法的时间、人物、支持者、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3.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的时间、人物、地点、主要功能是什么?总结都江堰的地位?
(二)思考并能解释1—3题中的关键词语,思考第4题,准备口答。
4.第37页课后活动: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第1——3题找到答案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关键词解释:3.都江堰的功能: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都江堰的地位: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4题。
1.
过渡语: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最后被车裂,但是新法并没有被废除,这说明了什么?能准确回答第4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思考题答案要点:改革变法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要付出代价;但只要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终会推行下去,并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2.书面检测。
(1)给学生发检测试题
第7课当堂检测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
战国时期即
年—
年,战国七雄形成的标志:①晋国被

______三家瓜分,②齐国由
取代。战国七雄分为






。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哪些:
2.商鞅变法
①时间:

②人物:

支持者:
③内容:




军事
④作用:

3.水利工程都江堰:①时间:
②人物:
③地点:
④主要功能:
⑤影响:

4.下列关于都江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修建于公元前256年
B.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C.鱼嘴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
D.宝瓶口在洪水期用于泄洪
5.在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霸主国家,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宋国
6.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A.晋国
B.楚国
C.秦国
D.齐国
3.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2.表扬满分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准备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
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1)选择题第4题:本题要注意关键词“不正确”,D选项中飞沙堰在洪水期用于泄洪。
(二)拓展。
辽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第7课
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