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知道汉武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内容及作用。2.掌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及影响,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3.了解汉武帝加强对社会经济控制的措施及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一块学习了西汉的建立以及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来恢复生产。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知道汉武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内容及作用。2.掌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及影响,理解实行该政策的原因。3.了解汉武帝加强对社会经济控制的措施及意义。三、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本第57页到61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一)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2.3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1..汉武帝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内容?作用?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经济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影响?3.汉武帝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二)思考并能解释1—3题中的关键词语,思考第4题,准备口答。4.第61页问题思考: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想一想: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二)检测。过渡语:第1—3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4题。1.过渡语: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想一想,这与他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能回答第4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汉武帝即位以后,在思想文化、行政权力和经济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正统思想,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地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得以拓展。2.书面检测。给学生发检测试题第12课检测题姓名:班级: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从政治、思想、经济三方面概括)1.政治上:①背景:西汉初,和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②内容:a.采纳的建议,颁布b.C.③作用:2.思想上:①内容:a.汉武帝接受的建议,把立为,b.汉武帝还在兴办,以儒家的作为教材。②影响:3.经济上:①内容:a.收归中央,统一铸造。b.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c.在全国范围内②意义:4.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B.兴办太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5.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太学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去()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6.西汉初年,诸王门下聚集了许多宾客,他们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为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A.焚书坑儒,钳制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行郡县制,加强集权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3.学生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纠错。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2.表扬满分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准备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预计会出现的错误:(1)选择题第5题:本题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太学”。(2)选择题第6题:关键词“批评皇帝”(二)拓展。汉武帝文治武功在历史上都是非常著名,尤其是汉武帝在位时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赢得了后来汉族持续几百年的尊严。六、当堂训练同学们做《基础训练》必做题:选做题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