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必背四 常见气体的制取1.实验原理(1)制取O2①2KMnO4K2MnO4+MnO2+O2↑②2KClO32KCl+3O2↑③2H2O22H2O+O2↑注意:含有“Mn”不加MnO2,不含“Mn”加MnO2;固体要加热,液体不加热。(2)制取CO2:CaCO3+2HCl===CaCl2+H2O+CO2↑(3)制取H2:Zn+H2SO4===ZnSO4+H2↑2.发生装置(1)固固加热型:适用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O2等。注意:①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2)固液(或液液)不加热型:适用于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CO2;用双氧水制O2;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等。注意:①甲图中的长颈漏斗便于添加较多液体,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②乙图中的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③其他常用改进装置如下: 3.收集装置(1)排空气法:适用于无毒无害、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O2、CO2等),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NH3等),用向下排空气法。注意:导气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便于充分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排空气法操作简单,但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2)排水法:适用于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O2、H2等。注意: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应装满水,导气管伸入集气瓶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作且利于水的排出。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纯度较高,但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4.检验和验满(1)O2的检验和验满 (2)CO2的检验和验满 5.常见气体的干燥、净化(1)常见气体的干燥: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干燥剂,根据干燥剂的状态选择干燥装置。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能干燥的气体干燥装置酸性浓硫酸O2、CO2、CO、CH4、N2、HCl等NH3碱性生石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O2、H2、CO、CH4、N2、NH3CO2、HCl、H2S、SO2中性无水氯化钙除NH3以外的所有气体NH3(2)常见气体的净化:根据气体和杂质的性质选择气体吸收剂。吸收剂可吸收的气体杂质净化装置水易溶性气体,如HCl、NH3等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酸性气体,如CO2、HCl、H2S、SO2、Cl2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O2气体中混有的HCl、SO2气体碱石灰(NaOH+CaO)水蒸气;酸性气体,如CO2、HCl、H2S等灼热的铜网O2灼热氧化铜还原性气体,如H2、CO6.“万能瓶”的几种主要用途带有双孔橡皮塞的洗气瓶(又称“万能瓶”或“多功能瓶”)有以下几种用途:“万能瓶”的用途图示气体进出方向举例说明(1)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A进B出(长进短出)收集CO2、O2等,进入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下方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B进A出(短进长出)收集H2等,进入气体聚集在集气瓶口处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B进A出(短进长出)收集CO2、O2等,进入气体聚集在集气瓶口处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A进B出(长进短出)收集H2等,进入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上方排水法B进A出(短进长出)收集H2、O2等,进入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上方,水从下方导管被压出A进B出(长进短出)收集H2、O2等,进入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上方,水从下方导管被压出(2)收集并测量气体体积A进B出(短进长出)进入气体聚集在集气瓶上方,水从下方导管被压入量筒,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收集的气体体积(3)检验气体A进B出(长进短出)如瓶中装有澄清石灰水,导入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导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4)净化气体(洗气)A进B出(长进短出)如瓶中装有NaOH溶液,可除掉混合气体中的HCl、CO2、SO2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