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P12~14)地球仪(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2、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3、通过学习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学习过程】预习案:Ⅰ教材助读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观察上图解释下列名词:1、地轴:连接 和 的轴,是一个假想的轴。2、两极点: 极和 极二、经线和经度观察上图给出经线和经度定义:1、经线是在地球仪表面连接 、 极点的弧线。2、经度:三、纬线和纬度观察上图给出纬线和纬度定义:1、纬线是垂直于经线的 (圆或半圆)2、纬度: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定为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Ⅱ预习自测1、地球的表面积是 亿平方千米。2、观察P12图1.9回答:经线的特点:连接南北 ,每条经线长度 ,可围成 , 指示 方向。3、观察P12图1.10回答:纬线的特点:每条纬线长度 ,其中 最长,向 变短,可围成 ,指示 方向。4、参考P14内容,将下列经度和纬度与其相对应的名称连接起来。A.经度0° ①北极B.纬度0° ②北回归线C.北纬90° ③南极D.南纬23.5° ④赤道E.南纬90° ⑤南回归线F.北纬23.5° ⑥本初子午线G.南纬66.5° ⑦北极圈H.北纬66.5° ⑧南极圈5、看P13~P14回答: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那么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呢?探究案:纬线和纬度(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1、纬度的判定方法:A点纬度为 纬 度B点纬度为 纬 度2、低、中、高纬度地区的划分方法,根据P14知识之窗探究划分规律:最高纬度是 °,而把这最高纬度划分为3份,一份等于 ,所以,低纬度:0°~ °,中纬度:30°~ °,高纬度:60°~ °经线和经度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东西经的判定方法:10° 20° 30° 100° 90° 80°C点经度为 经 度D点经度为 经 度2、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向东至东经160°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至东经160°为西半球。即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和 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160°E-180°-20°W根据以上信息探究东西半球划分的规律:只要大于160°的经度一定在 (东或西)半球,只要小于20°的经度一定在 (东或西)半球,20°~160°的经度,东经度在 (东或西)半球,西经度在 (东或西)半球。训练案:1、有关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B.所有纬线均不等长C.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D.纬线是赤道长度的一半2、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度最大值为90°B.经度最大值为180°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3、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4、地球仪上的纬线(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5.地球仪上的经线( )。A.都是圆 B.长度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与纬线斜交6.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7.下列地点中,既位北于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N、16°E B.30°N、161°EC.20°S、120°E D.80°N、159°WBA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