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古代印度【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等基础知识。2.理解并识记古代印度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对古印度文明产生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古代印度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古印度人有很多著名的文明成就,比如阿拉伯数字、佛教等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二、出示目标【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等基础知识。2.理解并识记古代印度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对古印度文明产生的影响。三、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本课文P10--14,要求如下:(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4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检测全对。①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哪里?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哪里?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哪些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在什么时期 ②谁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哪里以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是哪里?③种姓制度的从高到低的四个等级及职能分别是什么?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并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的叫什么?④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人物、主张分别是什么?(2)思考并解释1--4题中的关键词,思考第5-6题,准备口答。⑤总结种姓制度的影响。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呢?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点拨,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五、后教(一)口头提问过渡语:下面检测自学的效果,比谁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成绩最好。教师逐一提问(重点是后进生),从严评定对错。还要求学生解释答案中难理解的关键词,弄懂为什么。答案要点:1.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3世纪到公元前18世纪。2.孔雀王朝。半岛最南端外。华氏城。3.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教师出示选择题:理解种姓制度各个阶层的职能: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的一位富商,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B.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C.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D.雇用一名武士,保护财产不受侵犯4.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过渡语:前4题的答案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⑤题:总结种姓制度的影响。师: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等级的差别被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它的影响是什么呢?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到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第5题答案要点: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持统治及社会安定。但是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师:出示古代亚非文明古图地图,思考: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呢?第6题答案要点:大河流域(1)因为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教师拓展:亚非文明的基本特征是:兴起于大河流域,经济上以农业为主,政治上是奴隶制王国。(二)书面检测:给学生发检测题。教师出示检测要求:(1)合上课本,按时、独立完成;(2)坐姿端正,握笔姿势端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时间8分钟。学生默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知识点1.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哪里?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哪里?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哪些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在什么时期?2.谁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哪里以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是哪里?3.种姓制度的从高到低的四个等级及职能分别是什么?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并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的叫什么?种姓制度有何特点?4.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人物、主张分别是什么?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是因为什么原因?5.总结种姓制度的影响?6.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呢?能力题1.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其文明成就突出表现在()A.形成种姓制度B.制定《汉谟拉比法典》C.建造金字塔D.实行民主政治2.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这就给种姓制度罩上神圣的色彩。该制度出现在()A.古代中国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巴比伦3.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4.“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但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却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5.“彻底消灭和根除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与此教义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6.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A.印度河流域B.两河流域C.尼罗河流域D.黄河长江流域7.与“千手观音”、“普渡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8.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A.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三)纠错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知识点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2.表扬全对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准备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明让做错的同学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预计会出现的错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社会成员分工不同B四个等级之间权利、义务不同C严格的等级关系D等级之间的种姓差别析:本题考查对种姓制度的分析和理解。种姓制度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制,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关系。因此,C项符合题意。(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印度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印度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人类早期的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最重要的有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它们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宝贵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