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习目标】1.识记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的形成及作用、罗马帝国等基础知识。2.理解并识记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政权的性质和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而罗马文明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二、出示目标【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识记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的形成及作用、罗马帝国等基础知识。2.理解并识记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政权的性质和特点。三、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本课文P21--25,要求如下:(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4题的答案,力争自学后检测全对。①罗马建立共和国的时间?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②《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时间、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③罗马共和国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和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的时间分别是什么?加速罗马共和国衰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④公元前49年谁夺取罗马共和国政权?公元前31年,谁成为内战的最后胜利者,他创立什么制?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⑤罗马帝国在何时进入黄金时期?西罗马帝国哪一年在谁打击下灭亡?(2)思考并解释1--5题中的关键词,思考第6题,准备口答。。⑥思考课后活动题: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点拨,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五、后教(一)口头提问过渡语:下面检测自学的效果,比谁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成绩最好。教师逐一提问(重点是后进生),从严评定对错。还要求学生解释答案中难理解的关键词,弄懂为什么。答案要点:1.公元前509年。元老院。公民大会。2.公元前450年左右。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与滥用。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师:以前的人们用的是什么法律呢?依据约定成俗的习惯,制定的法律叫做习惯法。现在将所有条款制定成文,这种法律是成文法。教师出示选择题:1.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所取得的成就的第一步是()A.取消了贵族解释法律的权力B.设置了两名保民官C.颁布了《十二铜表法》D.废除了元老院2.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论时(审讯案件),而他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关于《十二铜表法》,不能直接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是()A.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B.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C.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滥用3.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斯巴达克起义。4.凯撒。屋大维。元首制。公元前27年。5.公元前2世纪。476年。日耳曼人。过渡语:前5题的答案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6题:第6题答案要点:材料中的“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说明财政负担日益沉重。教师拓展:(1)内部因素: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退,财政危机,民生凋敝(2)外部因素:日耳曼人的入侵。(二)书面检测:给学生发检测题。教师出示检测要求:(1)合上课本,按时、独立完成;(2)坐姿端正,握笔姿势端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时间8分钟。学生默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知识点1.罗马建立共和国的时间?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形势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2.《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时间、内容、意义和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3.罗马共和国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和成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的时间分别是什么?加速罗马共和国衰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4.公元前49年谁夺取罗马共和国政权?公元前31年,谁成为内战的最后胜利者,他创立什么制?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5.罗马帝国在何时进入黄金时期?西罗马帝国哪一年在谁打击下灭亡?6.思考课后活动题: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能力题1.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刷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A.伯利克里B.凯撒C.亚历山大D.屋大维2.罗马共和同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元老院3.根据下列第①组的内在关系,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使第②组成立①伯利克里→推动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②屋大维→()A.建立雅典奴隶制共和国B.发动布匿战争C.建立罗马共和国D.建立罗马帝国4.“这次战争使迦太基的政治军事力量受到实质性的削弱······罗马则成了地中海西部的霸主”。材料中“这次战争”是指()A.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东征C.斯巴达克起义D.布匿战争5.西方有谚语“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其中“凯撒”是指()A.雅典将军B.古罗马执政官C.意大利旅行家D.基督教神职人员6.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海间,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哪一国家的内湖()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埃及7.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开始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起义,这次起义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8.从“征服意大利半岛”“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这些关键词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统治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三)纠错1.公布答案、评定对错。知识点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2.表扬全对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准备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4.讨论纠错。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明让做错的同学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预计会出现的错误: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D.拜占庭帝国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罗马帝国的疆域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此时正值中国汉朝时期,A符合题意。(二)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述了古罗马文明,古代罗马因战争而兴,也因战争而亡。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发展经济,使国家社会安定,人民幸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