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6.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2.能够举出现实生活中反映传统美德的事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体会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愿意用它们来指引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
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体会个人的品德对人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了解古今人士修身养德的故事。






一、名言导入1.给出两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王阳明
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康有为2.师:同学们通过这两句名言你有什么体会吗?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美德代代相传,深深熔铸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3.板书课题。【用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振奋学生内心,提问学生的感受,引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1.明志读一读,想一想。(阅读46页阅读角)师:你们听过古代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吗?
学生交流。有谁想要为大家讲一下吗?课件出示故事《乘长风破万里浪》。师:大家思考一下通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呢?小结。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说,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说一说,写一写。师: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你在坚定不移的朝着它前进吗?有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在这里,老师有个小建议,大家把自己的志向写到纸条上,每天看一看,激励自己不断努力。2.气节、诚信、求新读一读。师:通过刚才我们对明志的学习,请同学们阅读47-48页的阅读角,通过这几个小故事,你还学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呢?小结。①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②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③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3.总结(1)悟一悟,说一说。(阅读47、48页名言警句)师: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请同学们交流讨论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讨论交流,师指导)小结。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更是我们的榜样!4.怎么做师:阅读49页格言并对照格言,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小结。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好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伟大的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本环节通过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如,明志、气节、诚信、求新等。】巩固练习填空。明志就是______。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______、______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______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2)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______,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______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2.
判断。《苏武牧羊》的故事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作业搜集名人的爱国语录。
板书设计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明志
气节
诚信
求新
教学设计


6.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2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②能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愿意用他来指引自己的生活。2.能力目标搜集古文古训,并用来指引自己的生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具有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教师制作PPT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名言导入:你们听说过“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是的,他就是孔子。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孔子的仁爱精神!2.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四单元的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等方面的具体表现。②能够体会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的意蕴,愿意用他来指引自己的生活。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1.
50页阅读角师: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谁能起来读一下“孔子的仁爱思想”?(生读)学生交流自己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师出示课件,完成50页活动园。学生补充句子。阅读《将心比心》故事,加深对“仁”的理解。2.51页阅读角阅读《朱冲还牛》理解宽以待人的道理。师:你能结合具体事例,说说待人宽容的意义吗?学生发言,师指导。3.52页阅读《杜环侍老》故事,理解“民胞物与”。师:你能来讲诉一则发送在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吗?学生讲故事,老师作指导。过渡:
对他人我们要有这种仁爱精神,那么对国家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师: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你们指导顾炎武吗?学生读53页阅读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交流并完成53页活动园。过渡: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事事关心、为什么要爱国呢?学生读《鲁女爱国》的故事。学生交流并发言。(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过渡:怎样爱国呢 读54页活动园,说说和平时代和战争时代,爱国都有那些表现?学生交流并回答。讲一则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小结: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宽容------推己及人------民胞物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个人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什么爱国?)爱国的不同表现(怎样爱国)忧患意识(不懈追求建成理想国家)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板书设计
6.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教学反思
课堂达标训练题
6.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一、判断题1.诚信、宽容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关系不大。(
)3.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的精神。(
)4.朱冲还牛的故事体现了朱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5.求新就要与时俱进。(
)6.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单选题1.体现诚信的故事是(
)A.苏武牧羊
B.范式赴约
C.杜环侍老2.下列格言中,(
)不属于爱国名句。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乐以天下,忧以天下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
)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A.袁隆平
B.周恩来
C.习近平三、连线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孔子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范仲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顾炎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