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在唱歌时,有的地方音调高,有的地方音调低,有的同学声音大一些,有些同学声音小一些,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声音的特性(板题课题)。出示目标(一)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屏幕(二)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师生实验(一)第一次先学后教: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看课本32-33页,了解频率的概念,以及频率与音调的关系。1.什么叫做频率呢?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步骤:(教师口述,师生同步做实验)①.指导学生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2、讨论得出结论: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振动的越慢,发出的音调就低。(二)第二次先学后教:响度,音色的概念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看课本34-35页,了解响度,音色的概念1.什么叫做响度呢?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是什么呢?2.音色的不同与发声体哪些因素有关系?实验步骤:(教师口述,师生同步做实验)①.教师边播放视频,边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必要时暂停视频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②.指导学生总结出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并总结出关于三者的区别。四、当堂训练(一)学生看书,归纳所学知识(二)口头练习:自背、互背、教师抽查,达到堂清。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请认真完成本节课的当堂训练。(三)发放当堂训练纸。当堂训练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好。(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高。2、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 ②引吭高歌 ③她是唱高音的 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1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4.声音的响度取决于()A离发声体的距离B发声体的振动频率C发声体振动的幅度D发声体的种类5.我们在室内就能辨出室外哪位同学在说话。这是因为()A每个人说话的响度不同B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C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D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频率不同6.在演唱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个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的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的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的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的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四)学生练习。(五)如果响起下课铃声,则收齐当堂训练纸,下课;如果时间多余,则公布答案,互评对错。纠错后,如果还有时间,可继续看书背记本节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