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温度【学习目标】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4.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5.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全国人民为什么每天都要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呢?因为如果天气预报气温下降十几度,人们就要及时增添衣物,牧民就要把牛羊圈养在室内。可见温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那么该怎样精确测量温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温度。(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屏幕。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4.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5.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三、师生实验过渡语:怎样才能达标呢?我们要通过几次实验来探究,获得知识,学会应用。第一次“先学后教”:直接用手能否正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过渡语:人们有时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这种感觉真的可靠吗?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第一次“先学后教”看课本P47的内容,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1、温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2、两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1分钟后比谁回答问题准确。步骤:(教师口述,师生同步做实验)①左边同学做实验,右边同学仔细观察并思考3个烧杯中分别倒入适量的冷水、热水、温水。左边同学把左手食指放在左边热水中,把右手食指放在右边冷水中。过一会,再把两手指同时放入中间的温水中。左边的同学回答:两手指对温水的感觉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人们有时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并不可靠的。②右边同学做实验,步骤同上,左边同学仔细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人们有时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并不可靠的。第二次“先学后教”: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呢?过渡语: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要准确判断物体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第二次“先学后教”看课本P48的内容,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1、自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规律制成的?2、常用温度计有哪些?3.如何规定0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4.37℃、-47℃和+5.3℃读作什么?2分钟后比谁回答问题准确。步骤:(1)学生仔细观察放入水前细管中水柱液面的位置。(2)教师把自制的温度计小瓶放入热水当中,学生观察细管中水柱液面的位置,并做一个标记。(2)教师把自制的温度计小瓶放入冷水当中,学生观察细管中水柱液面的位置,并做一个标记。教师演示,台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问题:①放入热水中的液面标记与放入前的液面标记有什么变化?②放入冷水中的液面标记与放入热水中的液面标记有什么变化?③自制温度计是根据什么规律制成的?2、讨论得出结论全体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现象:第一次液面上升;第二次液面下降。实验结论: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常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并提问: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选用哪个温度计?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测量教室的室温选用哪个温度计?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测量人体的体温选用哪个温度计?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可以用上述的温度计测量铁水的温度吗?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可以用上述的温度计测量南极洲的温度吗?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4、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温度计的结构:单位、刻度、内经很细的玻璃管、液柱、玻璃泡。5、教师提问:(1)0摄氏度是怎么规定的?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2)100摄氏度是怎么规定的?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3)1摄氏度是怎么规定的?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4)温度计的读数?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三)第三次“先学后教”: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过渡语:知道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认识了温度计的结构,那么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第三次“先学后教”看课本P49-50的内容,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1、准确找出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单位。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3、体温计与温度计在结构上、使用上有何区别?3分钟后比谁回答问题准确。1、实验步骤:(1)①议:测量水的温度,选择台面上的哪只温度计?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②选: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①议:温度计放入液体要注意什么?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吗?为什么?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②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中要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左边同学先用左手量热水的温度,右边同学仔细观察左边同学操作是否有误。右边同学后用右手量冷水的温度,左边同学仔细观察右边同学操作是否有误。(3)①议:读数时要注意什么?可以仰视或者俯视吗?为什么?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②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液面相平。2、出示小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中要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液面相平。3、教师提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指名回答,如有错,指名更正。四、堂清过渡语:学习了新知识,能不能熟练掌握呢?下面开始堂清。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4、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量程为35℃-42℃。5、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五、当堂训练(一)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请认真完成本节课的当堂训练。(二)发放当堂训练纸。当堂训练1.关于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B.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C.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垂直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3.如图所示的是一支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4.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天气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A..38℃B.37℃C.36.5℃D.35℃5.甲、乙、丙三位同学的体温分别是37.2℃、37.5℃、36.8℃,如果用一支甩过的体温计测了甲同学的体温后,忘记了甩,接着测乙和丙的体温,则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7.5℃,36.8℃ B.37.2℃,37.5℃C.37.5℃,37.5℃D.37.2℃,36.8℃6.有三支温度计,其测量范围分别是A、0℃---100℃B、-20℃---50℃C、35℃---42℃,若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应选,测人体温度应选,测量开水的温度应选。7.甲、乙两盒水中都有冰块,甲盒里冰块多些,乙盒里冰块少些,甲盒放在阳光下,乙盒放在阴凉处,两盒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水的温度。(“相同”还是“不相同”)8、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触接.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三)如果时间不够,则收齐当堂训练纸,然后下课;如果时间充足,则公布答案,互评对错。(四)纠错。纠错完成后,继续看书背记本节知识点。(五)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