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应对自然灾害 共2课时教案+当堂检测(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应对自然灾害 共2课时教案+当堂检测(表格式)

资源简介



16.应对自然灾害


1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2.知识技能:了解我国的自然灾害及造成这些灾害的原因。3.过程方法:在观察、讨论、实践操的过程中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4.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
教学重点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
教学难点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媒体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汶川地震2.谈话引入,启发思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短短的三钟,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呢?会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3.揭示课题:《16应对自然灾害》【本环节通过视频,以谈话的方式引入,启发孩子对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在问题情境中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生活中我们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二、主题活动探究
1.活动一:运用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知识知多少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小结:(1)种类多、分
布广(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旱灾主要分布在北部。(3)在沿海地区都有
台风发生,而地震主要发生在中西部【五年级学生
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图示直接、明了,而且更为客观。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2.活动二:看统
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出示统计图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小结:(1)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2)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3.活动三:小小调查员播放PPT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图片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那么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呢?小结自然原因人为因素:滥砍滥伐
乱扔垃圾
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
冰箱、空调大量使用
…【通过之前的活动,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早已经按捺不住,跃跃欲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启发思考。并通过汇报,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激发学生环保意识。】4.活动四:辨析小能手出示辩题:
媒体出示:下面的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说说错在哪里。上海抵触我国东部海岸中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虽然有一些自然灾害,但发生频率较低,受灾较轻,所以无需预防。【通过辩论,加强印象,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三、拓展实践
1.讨论所在地区不同季节有哪些自然灾害,并完成表格。2.和家长制定环保措施方案,为社会尽
自己的微薄之力。3.总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保护环境,减少灾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天使”。
板书设计
16.
应对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自然原因:地质、气候等人为因素:滥砍滥伐
乱扔垃圾
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
冰箱、空调大量使用
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教学反思


16.应对自然灾害


2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2.知道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3.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学习不屈的抗灾精神,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
教学难点
1.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用行动共同保护地球,预防、减少自然灾害。2.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






一、谈话引入,启发思考
1.“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2.揭示课题:《16应对自然灾害》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你有避险意识吗 仔细阅读P133页的图片与文字,你觉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对于那些错误的行为,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小组讨论再回答。师生共同分析原因。PPT出示预防雷击的措施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
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木椅子上等。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地震的防范及自救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
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实践小达人1.如果遇到下面这些自然灾害,我们应该这么做?雷电,地震,水灾,雪灾2.学生交流时作小结指导,PPT演示
活动二:1.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监测预警系统?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怎样做的?学生小组讨论再回答。PPT出示,暴雨的预警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2.为了防御自然灾害,国家有哪些举措?小组讨论暴雨灾害防护
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1)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2)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3)
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置于高处。(4)暂停田间劳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5)家住平房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6)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外出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7))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高温防御措施(1)尽量不要在烈日下活动。户外活动安排在早、晚为宜。(2)外出活动时,尽量戴上帽子,穿浅色衣服,并且身边应备有饮用水和防暑药品。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活动,到阴凉处休息。(3)不宜在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增加午睡。小组讨论,再指名交流【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接收信息和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和捕捉信息,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活动三:不屈的抗灾精神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播放PPT,观看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的感人画面。三、拓展实践
1.在家长的陪同下,找一找身边的避险场所2.收集抗灾、救灾英雄故事
板书设计
16.应对自然灾害遇灾逃生灾前防范熟悉环境不屈不挠
团结互助
教学反思
当堂达标训练题
16.应对自然灾害一、选择题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此引起的次生自然灾害有(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③④
B.①②⑧C.②③④
D.①③④二、列举题1.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请你列举其中的三种措施。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请你列举你熟知的人物及其事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