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静女》——《诗经·邶风》中国诗歌发展史古体诗《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骚体诗)汉乐府、古诗魏晋南北朝五言诗以五言诗为主近体诗唐诗宋词元曲作品介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面的内容,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六义”《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地区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曲,內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有“周颂”、“鲁颂”、“商颂”。《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是《诗经》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于嗟鸠兮,勿食桑葚!于嗟女兮,勿与士耽。“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总结《诗经》“六义”风—民间歌谣,地方民乐。雅—宫廷乐曲,贵族之歌。颂—宗庙祭祀,祖先之曲。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硕女:贤德之女。娴女:文静,稳重的女孩。《诗经·邶(bèi)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解题朗读视频——《静女》吟唱静女正字音姝(shū)俟(sì )隅(yú)踟躇(chíchú)娈(luán )贻(yí)炜(wěi)说(yuè)怿(yì)女(rú)归荑(kuìtí )洵(xún )匪(fēi)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邶风﹒静女shūsìyúxiànchíchúluányíwěiyuèyìkuìtíxúnrǔrǔ朗读全诗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美丽等待城上的角落城上的角落“薆”,隐藏。“薆”,隐藏。心里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现”译文那娴静的少女呀,多美丽,她在城之角楼等我约会去!那娴静地少女呀,真调皮,躲藏起来不见我,急得我抓耳挠头等得好着急!译文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美好赠送鲜明有光的样子“悦”,喜爱“汝”译文译文那美丽的少女呀,真多情,她送我一根红管箫,管箫红艳有光泽,叫我爱呀,让我喜!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野外放牧的地方“馈”,赠送的确“非”译文我和少女去散步,她采摘纯白的荑草赠与我,真是漂亮得出奇,不是草儿生的奇,只因那是美人的赠礼。译文文本解读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一章交代了什么信息?主要描写什么?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描写了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搔首踟跟”‘爱而不见”两个细节描写。“搔首踟跟”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2)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文本解读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一章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顶真:前一句的结尾词语紧接着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词语的那种首尾相“顶”的格式,又叫“连珠”、“蝉联”。【例】一传十,十传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表达作用: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音律优美。文本解读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怿女美”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少女怎样的感情?“说怿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之物,又指赠物的人。“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文本解读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文本解读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爱屋及乌,凸现单纯的爱恋之情。“荑”只是一根野外茅草,为何“我”觉得它“美且异”?借助“彤管”“荑”抒发情感。表面是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对姑娘的赞美喜爱之情。情节结构《静女》情人相约图情人相见图情人送别图诗眼:说怿情人相约图1.“静”且“姝”的姑娘为何会有“爱而不见”的举动呢?体现了什么?2.小伙子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短短四句,两处波折。和心上人“躲猫猫”。相恋已久。高兴担忧、沮丧“搔首踟蹰”。女:来而不见;男:喜后有忧第一章:写男子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的角落见面,赶到了约会地点,却没见到美丽的女子,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更是一种煎熬,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搔首踟蹰”让人联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样子,一个痴情的、热恋中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情人相见图1.小伙子为什么喜欢“彤管”?2.心情由“担忧”转为“高兴”的小伙子,有没有直接赞美女孩子?双关:言在此,意在彼。谐音、语义双关。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双关说怿女美第二章:写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漂亮,她送给我的“彤管”那么好看,熠熠发光,令人爱不释手,写出男子喜爱女子的美丽。情人相别图1.女子送给小伙子两件礼物:彤管和嫩荑,你说小伙子更喜欢哪一个?2.小伙子最后表白了吗?彤管有炜:外部感觉洵美且异:内心感觉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情感很炽烈,表达很含蓄第三章:写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给他的荑草,既好看又奇异,因为是女子从远处郊野亲手采来赠送给他的,所以格外地喜爱,写出男子对女子诚挚的爱恋。人物形象: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有着怎样的形象?从诗歌的内容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是一个文静、调皮、大胆、美丽的女子,敢于邀请男主人公约会,又故意调皮地躲起来。从诗歌内容就可以看出小伙子是一个十分憨厚、痴情的人。收到姑娘的邀请时他是多么开心得意,面对姑娘的礼物时他巧妙地运用双关语赞美礼物和姑娘。约会后还不忘夸一番姑娘和礼物。 聚焦艺术手法:本诗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有哪些?重章叠唱:每一章的字数句数相同,只是在相同的位置上换用不同的词语的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形成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的音乐美;语意逐层递进,加深情感,强化主题。重章叠句的歌唱形式古代的诗和歌结合为一体,歌唱总希望尽情,唱一遍不足以抒发内心的感情,所以在《诗经》中的一些国风与现代的流行曲一样,把内容相近或相同的几句反复地咏唱。这就造成了诗中的重章叠句。此外,《诗经》的作者往往运用重言、双声、叠韵、双关、隔句压韵,讲究对称、整齐等,充分发挥汉语的特点。2 顶真(顶针、联珠) 顶真,也称“顶针”、“联珠”、“蝉联”,是对联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特点是用联语中前一句的末字(词)作为后一句的起字(词),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拍手叫绝。 如: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爱美人,所以才爱草。课文总结内容:此诗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过程,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结构:《静女》叙述了男子与静女一次极富生活情趣的约会。为了表现男女的热恋,截取了约会中的三个精彩画面,展开细腻的描绘。三个诗章,三个场景,可做如下概括:第一章:男子赴约;第二章:赠送信物;第三章:采荑赠别。世人评价1.《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2.《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3.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4.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后人对“思无邪”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思想纯正而不歪邪、符合道德的意思;有人认为是:真情流露、毫不作假的意思。你赞同哪一种理解?请结合本首诗,谈谈你的看法。拓展探究蒋勋谈《静女》什么是“思无邪”观点1、思想纯正而不歪邪、符合道德的意思:诗歌中,两个年轻人的恋爱是健康的,阳光的。他们之间的恋爱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也是符合道德的。观点2、真情流露、毫不作假的意思:诗歌中,男子对女子的喜欢与爱慕,都是真挚情感的直接表露,没有一点虚伪,比如“静女其姝”,“美人之贻”。同样,女子对男子的情谊,也是真情流露,比如自牧归荑。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①上邪(yé)!:天啊!。上,指天。邪,语气助词,表示感叹。②相知:相爱。③命:古与“令”字通,使。衰(cuī):衰减、断绝。将这首诗的大意说给同学听,并说一说,抒情主人公的爱情有何特点?拓展阅读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青春之爱的另一面:直白与热烈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关于爱情的诗句1.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5.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李之仪《卜算子》)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