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余县池江中学2011-2012年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7科7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大余县池江中学2011-2012年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7科7份)

资源简介

大余县池江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
政治 试卷(卷) (命题人: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温馨提示:①本卷为闭卷考试,共四大板块17小题,满分70分。
②本卷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 跨越代沟 沟通和谐(19分)
1.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形成代沟的原因是( )
A、生活背景不同,年龄特征有差异 B、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太严
C、父母不理解子女的需要 D、完全是由社会造成的
2.对如何与父母沟通,消除矛盾和代沟,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与父母商量是沟通的过程 ②彼此了解是沟通的过程 ③略施小计,战胜父母是良方 ④尊重、理解父母是沟通的关键⑤换位思考、求同存异是沟通的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 有人这样比喻亲子之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堆起来的?是用爱堆起来的。你对她要不断地付出,付出一分,她这儿的火药就多一点,有一天你让他不高兴了,她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在以“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
A. 受伤害的必然是父母 B. 父母对我们的爱
C. 冲突是子女引起的 D. 父母要负主要责任
4.材料一:中央一台播放的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幕:一个小孩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到家后,还给奶奶洗脚,说这样有益于身体健康。于是,他也偷偷打了一盆水,搬到妈妈跟前,轻轻说了句“妈妈,洗脚。”
材料二:学琴五年了,小芳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他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他从心里讨厌他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你是怎样认识孝敬父母这一问题的 (3分)



(2)作为子女,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3分)





(3)你认为材料中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 她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 (4分)





★★真挚友谊 伴我成长(19分)
5.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应乐于同那些敢于指出自己缺点和错误的人交朋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
A.乐交诤友   B.善于交际   C.不交损友  D.慎重交友
6. 真挚的友情表现在(  )
①能为朋友排解烦恼、分担不幸 ②能坦率地对朋友进行批评 ③能与朋友共享快乐 ④永远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有一天,田某上学乘坐公交车时,由于自己没站稳,被王某碰到在地,田某一气之下给了王某一拳头,王某很是气愤。到学校后,王某、田某又各自找了自己的朋友,大打出手,致使几个同学身手重伤,受到学校的严厉处分。这件事启示我们(  )
A. 只要朋友有难处,就要相助 B.“哥们儿义气”就是真正的友情
C. 为朋友两肋插刀,才算对得起朋友
D.真正的友谊必须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
8.李磊是一位初一男生,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多与班里的女生交往,但又担心方法不对被别人误会。
(1)请你告诉李磊中学生应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 (3分)




(2)说说男女同学交往的好处。(3分)



9.小陈因为母亲不幸病死,内心受到极大打击。从此,她性格变得十分孤僻,形容清瘦,成绩下降。同班的几位同学见了心理非常着急,主动接近她,为她补课,并悄悄打听她的生日,一起搞了一次“秘密行动”。在小陈生日那天,当黑板上出现“生日快乐”这几个字时,她的心一下子温暖了,她感激地和大家一起唱起《生日快乐》歌。小陈又重新振作起来了。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小陈“重新振作”起来的原因。(1分)


(2)简要列出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2分)





(3)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你应当怎样做?(1分)



★★★告别从众 走向自主(16分)
10.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这说明:(  )
A、不管对错,一条路走到底,别去管别人怎么说  
B、心中有原则,不要轻信别人,盲目从众
C、路是自己走的,别人帮不了自己   D、别人说别人的,我可以我行我素
11.据调查,我国初中男生有过吸烟行为的比例达35%,其中很多学生都说:“大家都抽我不抽,不够朋友。”可见,造成中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是(  )
A、从众心理 B、交往需要 C、学习压力大 D、吸烟潇洒
12.下列现象,属于盲目从众的有(  )
①看到社会上很多人染发,小希把自己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染成了黄色 ②看到有同学有MP4,小强也咬牙借钱买了一个 ③学校组织同学们为灾区人民捐款,小芬从零花钱里拿出50元捐给灾区 ④看到有同学经常泡网吧,小柱也跟着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雾里看花,张开慧眼
某校八年级(三)班同学学习了“剖析从众”的有关内容后,决定召开一次“从从众的迷雾中走出来”的主题班会。“从众的迷雾中走出来”班会组织者列出了以下几种小情境。供同学们讨论发言,请你写出你的处理方法。
(1)产生从众的原因。(3分)
(2)消极的从众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害处?(4分)







★★★★ 超越崇拜 成就自我(16分)
14.青少年做“追星族”,要让自己心中的偶像发挥正面影响,就应该:(  )
A、跟随偶像,永远做偶像忠实的“粉丝”;B、理性对待,择其善者而从之;C、学习偶像,不择手段地提高知名度;D、一切模仿明星。
15.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迷恋“追星”,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但也有人以“追星”作为生活、学习或工作的调剂,没有带来任何消极影响。这说明:(  )
A、青少年追星必然影响学习和生活;
B、“追星”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能疯狂迷恋;
C、有的人能“追星”,有的人则不宜;D、“追星”是一种成长的动力,应大力提倡。
16很多人都喜欢影视明星成龙,他主演的功夫片真实、幽默、深刻,而小时候的成龙却是体弱多病,父母为了他的健康送他去学功夫,成龙今天的功夫是他小时候刻苦练功的结果。这则材料启示我们(  )
A、所有的明星都是品德高尚的人;B、所有的明星都是多才多艺的;
C、看待明星不能只看他们成功的辉煌,更应看到他们成功背后的奋斗和艰辛;
D、明星的成功都是注定的。
17.一位八年级的女同学在家里拿了2000元钱,独自坐车去南宁观看自己崇拜的歌星的演唱会。中途被人贩子团伙欺骗欲带往外地,幸亏警方早已盯上了该团伙,才成功解救了该女同学。
就此事例,学校组织各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偶像。请你一起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1)“追星”有哪些利与弊?(4分)





(2)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对待偶像?(3分)


大余县池江中学初二年级第二阶段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1.A 2.D 3.B . 4(1)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③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其他合理答案言之有理三点即可.3分)
(2)①听从父母的教诲,认真学习,踏实做人。②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生活上艰苦朴素,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③亲近、关心和帮助父母。赡养父母。(物质上赡养父母,精神上关心父母)(其他合理答案言之有理三点即可.(3分)
(3)属于逆反心理。小方应①要认识自己的变化和特点,主动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理解我们的愿望。②客观的看待自己与父母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别,从内心尊重父母,愉快的接受父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③了解父母的辛苦、困难,体验父母的情绪和需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给与父母更多的精神安慰。④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态度,克服逆反心理。妥善处理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与帮助父母的关系。(其他合理答案言之有理三点即可,4分)
5.A 6.B 7.D 8.(1)课本P47中间的小方框  或者答:
①自然地、落落大方地进行男女同学的交往 ②交往时男女同学都要学会尊重对方,包括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尊重对方的意愿,注意不要随意干扰别人的生活学习 ③交往时男女同学都要学会自爱。(3分)
(2)①有利于心理、智力、能力方面的交流和发展。②有利于形成团结的班集体。③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④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答,自要言之合理,也行。3分)
9.(1)是同学的友情使小陈“重新振作”起来。(1分)
(2)课本P30的正文黑体字部分(2分)
(3)①伸出援助之手 ②主动给予帮助 等(1分)
(文字表达合理的,根据情况给分).
10.B 11.A 12.B 13.(1)①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②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③缺乏抵御非正式团体和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3分)
(2)a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 b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c.阻碍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集体的事业;d.更严重的是,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4分)
14. B 15. B 16.C 17. (1)利:“追星”可以是一种成长的动力,能帮助我们向明星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向往成功;可以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等。(2分);弊:如果对明星盲目崇拜、疯狂迷恋,以至丧失自我,不但会浪费金钱,还会妨碍我们的学习,影响我们的生活。(2分)
(2)用理性的态度看待明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偶像。对待偶像不盲目从众,我们应学习偶像成功背后的奋斗精神和优秀品质,让他们的精神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让他们的优秀品质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超越崇拜,走向自我。(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共3分)大余县池江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
物理 试卷(卷) (命题人: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向______(填“前”或“后”)运动,长途汽车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如图甲、乙二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_cm;乙______cm.
3、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段,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__m/s。
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
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最高
音阶“fa(4)”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音
阶“ruai(2)”对应的序号是_________。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 1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
6、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例如:用铅笔在灯光下写作业,会出现铅笔的影子,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吃饭时筷子放人盛水的碗中,看到筷子向上偏折了,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7、一张白纸上画有一朵红花,拿到暗室用红光照,则纸呈______色;若用蓝光照,则花呈____色。
8、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9、“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10、如下图,在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如图甲放置,则在屏幕上得到的图形与图乙中那幅图相似:( )
11、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
A.缺少上部分 B.缺少下部分 C.大小变化了 D.像只是变暗了
12、右图所示的四幅图中,
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
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13、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体小
B、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体大
C、成实像时,像和物体一定在透镜的两侧
D成虚像时,像和物体一定在透镜的同侧
14、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三、作图、简答题或计算题(共32分,第15~16小题各3分,第17小题8分,第19、20小题各6分,第21小题8分)
15、在图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3分)
16、如图所示,ABCD是一间不透光的房间,墙AB是平面镜,房中S处有一个正在发光的电灯,CD墙上有一个小孔P,在墙外不远处的另一白墙EF上得到两个亮点.图中已经画出了一个亮点M及其光路,请把另一个亮点N及其光路图画出来.(3分)
17、在图a和图b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在图c和图d中恰当的位置添上凸透镜或凹透镜,并完成光路。(8分)
18、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4分)
19、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若使太阳光能沿水平方向反射出去,应把平面镜放置在与水平方向成多大角度的位置上 (要求作图说明)(4分)
20、在田径4×100m的接力赛中,公认的强队偶尔会因交接棒时的失误而与冠军失之交臂,为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你能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4分)
21、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山崖的正前方行驶,司机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响喇叭时汽车距山崖多远?(6分)
四、实验或探究题(共32分,3+7+13+4+5)
22、(3分)下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工作的.
23、(7分)小红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 (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并且______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 玻璃板。
24、(1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 凸透镜、蜡烛、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摆放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上端呈现时,为了使这个像移到光屏的中心,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应该使蜡烛向__________ (填“上”或“下”)移动。
(3)如下图所示:在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①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____________ (正立/倒立)。
②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透镜不成像。
③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____________ (正立/倒立)。
④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A→D,不包括D点)时,像逐渐_______(2分)(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 (2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4分)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度,小明同学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1s,轿车车身长为3.6m。
(1)轿车在AC段做_______运动,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2)轿车在CF段做_____运动, CD、
DF两段相比较,汽车通过 ___________段时运动得较快。
26、(5分)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2分),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大余县池江中学初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答题卷
物理 试卷(卷) (命题人: )
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得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______ , ______ 2、甲______;乙______. 3、小_______段, ______。
4、__________, _________。5、 。 。
6、 现象; ______现象. 7、____色; ____色。 8、______ ,70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三、作图、简答题或计算题(共32分,第15~16小题各3分,第17小题8分,第19、20小题各6分,第21小题8分)
(3分) (3分)
17、(8分)
18、(4分)
20、(4分)
21、(6分)
四、实验或探究题(共32分,3+7+13+4+5)
22、(3分)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23、(7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 ____。
(5)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4、(13分)(1)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 _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2分)。
25、(4分)(1)_______, _______;(2)_____, ___________。
26、(5分) ; (2分),
(2分)。
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后 静止 2、2.4 2.40 3、AB,6
4、丁,乙, 5、同一高度,投影仪; 6、直线传播、折射
7、红、黑 8、空气、dB(分贝)
二、选择题
9、C 10、C 11、D 12、A 13、BCD 14、ABC
三、作图、简答题或计算题
15、图略
16、
17、略
18、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 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19、15°或75°(答对度数2分,图2分)
第一种情况:如图(a)∠AOB=180°-30°=150°,作∠AOB的平分线,即作法线ON,反射角∠BON=75°,画出平面镜位置ME,∠EON=90°,则平面镜与水平面夹角:∠EOB=90°-75°=15°.
  答案 平面镜与水平面夹角∠BOE=15°.
  第二种情况:如图(b),∠AOB=30°作平分线ON(法线)反射角∠BON=15°,画出平面镜位置ME.

   (a) (b)
 
 ∵ ∠MON=90°
  ∴ ∠MOB=90°-15°=75°
  答案 平面镜与水平面夹角为75°.
20、 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
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传接。
21、解:声音传播的距离S1=Vt=340m/s*2s=680m-------------------2分
汽车运动的路程S2=V0t=30m/s*2s=60m---------------------------------2分
鸣笛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S= (S1+S2)/2=(680m+60m)/2=370m------2分
答:略
四、实验或探究题
22、3.05(3.03~3.07) -6 热胀冷缩
23、(1)可以看到虚所成的虚像与玻璃另一面的蜡烛(便于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2)位置
(3)大小
(4)能,虚
(5)不变,远离
24、(1) 蜡烛(光屏)、 凸透镜、光屏(蜡烛)
(2) 上
(3)①A,倒立②D ③E,正立 ④ 远离,变大
25、(1)匀速直线、9(2)减速(变速)、CD
26、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12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22题
第23题
25题
第16题
第15题大余县池江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
地理 试卷(卷) (命题人: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下列地区冬季气温最高的是
A.海南 B.漠河 C.吐鲁番盆地 D.青藏高原
2.在五个温度带中,大余县处于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3.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当于
A.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10℃等温线
C.半湿润与半干旱的分界线 D.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5.我国长度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
A.雅鲁藏布江 B.长江 C.珠江 D.黄河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6~9题。

6.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黄河上游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②和③
7.①、②、③、④四点中,位于黄河“地上河”河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河流在图中没有出现的是
A.渭河 B.汾河 C.长江 D.京杭运河
9.下列地形区与其特征搭配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茂
B.云贵高原——牧草如茵,山巅白雪,冰川广布
C.内蒙古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青藏高原——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
10、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西藏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C.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 D.我国人口分布均匀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11~12题。

11.小陈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鄂卫食证字[2007]第XX06字样,于是他判断出此矿泉水注册的省份是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12.关于四省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部地区的省区是甲、乙
B.能源相当短缺的是甲、乙
C.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
D.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机会的省区可能是甲、丙
二、综合题(共26分)
13.根据下图中五个城市的位置和表格中相应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3分)
城市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A 2.8 29 1260.1
B 17. 1 28.4 1689.6
C -15.2 25.7 194.6
D -4.7 26 682.9
E -27.3 19.4 339.8
(1)通过阅读表格中的气候资料,从1月平均气温可以看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是 、 ;从7月平均气温可以看出,位于我国最北端的城市是 ;从年降水量上看,气候最干旱的城市是 。(填字母)
2)写出表中字母所代表的图中城市名称:
A B C D E
(3)从以上资料可以得知:
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 。
14.读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3分)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 山脉 ② 海
③ 水电站 ④ 湖
支流:A B C
城市:a b c
(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占全国1/3;长江水运价值巨大,干流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 ”之称;长江进入80年代后,几乎年年发生洪灾,因此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三、探究题(共2分)
“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抱着火炉吃西瓜”运用有关的气候知识分析这句话的地理意义:
初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 6 A、B、A、D、B、A 6-12 D、C、C、C、B、C
二、综合题(26分)
13. 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3分)
(1)A、B E C(2)武汉 海口 乌鲁木齐 北京 海拉尔
(3)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很大 纬度 全国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意思接近即可)
14.读长江水系图,然后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3分)
(1)唐古拉山 东 葛洲坝 鄱阳湖 岷江 汉江 湘江 重庆 武汉 上海 (2)上 黄金水道 防洪
三、探究题(共2分)
昼夜温差大
a
b
c大余县池江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英语试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听力测试(25分)
(A)请听下面10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两遍。(每小题1分)
( )1.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buy
A. A sweater. B. A shirt. C. A skirt.
( )2.Where is Toy going on vacation
A. Hong Kong. B. Paris. C. Beijing.
( )3.When is Mary visiting the National Stadium
A. On Monday. B. On Thursday. C. On Sunday.
( )4.How long is the man staying in Tibet
A. Three days. B. Four days. C. Five days.
( )5.What does the woman have to do
A. Do housework. B. Do homework. C. See a doctor.
( )6.How much is the white coat
A. 30 dollars. B. 13 dollars. C. 33 dollars.
( )7.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A basketball. B. A movie. C. An English exam.
( )8.Where is Henry going this Saturday
A. Nanjing. B. Guangzhou. C. Shanghai.
( )9.How was Tom’s trip to Japan
A. Just so-so. B. Not too bad. C. Very great.
( )10.Who is the woman going to China with
A. Her sister. B. Her brother. C. Her cousin.
(B)请听下面两段对话和一段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都将有40秒的时间阅读各小题。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每小题1分)
Conversation 1:
( )11.What’s her mother’s favorite color
A. Green. B. Blue. C.Black.
( )12.Does her mother like long or short skirts
A. Yes, she does. B. Long ones. C. Short ones.
( )13.How many skirts does she buy at last
A. Only one. B. Two. C. Three.
Conversation 2:
( )14.What is Alice going to do in Tibet
A. Go camping. B. Go fishing. C. Go hiking.
( )15.What is Jim going for vacation
A. Visit a friend. B. Stay at home. C. Go to Beijing.
( )16.How long is Jim staying in Hong Kong
A. Two days. B. Four days. C. A week.
Monologue:
( )17.Where does Dave’s mother come from
A. The US. B. Japan. C. Canada.
( )18.What is Dave’s favorite subject
A. Math. B. History. C. Science.
( )19.When does Dave have piano lessons
A. On Wednesdays. B. On Thursdays. C. On Fridays.
( )20.What can Dave do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A. Play sports and watch TV. B.Sleep and watch TV. C. Play sports and go shopping.
(C)听下面一段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表格。听短文前你将有50秒钟的时间阅读表格内容。短文读两遍。(每小题1分)
Information about Rick
Country 21.
Age The 22. child in the family
Study Rick doesn’t 23. at his lesson
Favorite sport 24. .
His teacher 25. .
二、单项填空(15分)
( )26.—What’s today, Mary
—I don’t know. Let me look at the .
A. postcard B. calendar C. note D. schoolwork
( )27. Their English teacher is more popular than ________ teacher in their school.
A. any B. any other C. all D. all the
( )28.She didn’t feel better she took some medicine.
A. while B. if C. because D.until
( )29.—Look at that model ship.
—I know, but it looks like a real one .It’s just .
A. small B. very small C. smaller D. smallest
( )30.—What should I do, doctor
— healthy, you should take more exercise.
A. To keep B. Keeping C. Keeps D. Keep
( )31.—Which of the two T-shirts do you take
—I take , one for my brother, the other for myself.
A. either B. neither C. all D. both
( )32.—Who’s that girl swimming in the pool Is It Lucy
—It be Lucy. She is sleeping in her bednoom now.
A. can’t B. may C. must D. should
( )33.—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the shopping mall
—About fifteen minutes’ ride.
A. How long B. How far C. How often D. How much
( )34.—Did you buy a new dress
—Yes, and it me 180 yuan.
A. paid B.spent C. cost D. took
( )35.—Do you like the song“You and Me”
—Of course. It great.
A. sounds B.tastes C. looks D. smells
( )36.—Can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 .
A. No, I don’t B. Sure, that’s right C. Sure, I’d love to D. Quite well
( )37.I am a little tired. Let’s stop a rest.
A. have B. to have C. having D. has
( )38.— .
—I don’t agree with you. I think both of them are importart.
A. Math is not importart B. English is more importart
C. Math is as importart as English D. Math is not as importart as English
( )39. Don’t do any other things while you are doing your homework. So please your MP3.
A. turn on B. turn up C. turn down D. turn off
( )40. We played very well, and them.
A. beated B. beat C. won D. win
三、完形填空(25分)
(A)请先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每小题1分)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enjoy sports. Sports help people to keep 41 ,happy and to live 42 . Many people like to watch them, but 43 lihe to play sports games. They buy tickets to watch them 44 turn on their TV sets to sit 45 them.
People play 46 games in summer and winter. Swimming is the best 47 in summer. And in 48 people often go 49 .
Some sports are very 50 and people everywhere like them. For example, football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most people, men, women, boys and girls like to 51 football games. They often 52 about it. Some people often play 53 football. Running and jumping began long, long ago. But basketball and volleyball are quite 54 . People began to play them not long ago. And people are starting new sports or games all the time. Water-skiing is one of the newest.
People 55 different countries may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but after a game ,they often become friends.
( )41.A.health B. busy C. lazy D. healthy
( )42.A.shorter B. longer C. happy D. happily
( )43.A. other B. others C. the other D. the others
( )44.A.and B. but C. or D. so
( )45.A.in front B. in the front C. in the front of D. in front of
( )46.A.different B. same C. the same D. the different
( )47.A. subject B. classroom C. reason D. sport
( )48.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D. winter
( )49.A.skate B.skated C.skating D. to skating
( )50.A.interest B.interesting C. interested D. interests
( )51A.look B. see C.watch D. watching
( )52.A.speak B. talk C. say D. tell
( )53.A.a B. an C. the D./
( )54.A.new B. active C. popular D. old
( )55.A.come B. to C. outside D. from
(B)请先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方框所给的词中选出最恰当的10个,用其适当形式填空,每个词限用一次。(每小题1分)
Play travel get teach speak study learn go place talk practice come
Jerry 56 from America. Two years ago, he 57 to China with his parents. They are living in Beijing now. His parents both 58 English in a school and Jerry 59 at a primary school. He likes this school and 60 on very well with his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His family like 61 .Jerry with his parents visited many great 62 of interest last year. They think China is a beautiful country.
Now Jerry can 63 only a little Chinese, but he works very hard. Every day he asks his classmates to help him 64 Chinese and he spends 30 minutes 65 it every day. He is sure he will speak Chinese better and better.
四、阅读理解(40分)
(A)请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
A
A ten-year-old teacher
How young can a teacher be A teacher can be any age. Just ask Chrissie Mckenney. She was only 10 when she started teaching.
  How did Chrissie get the job It was not easy. Chrissie wanted to help children who cannot hear. But the school had never had such a young helper. Could Chrissie do it
  First, Chrissie learned to sign. Signing is a way of talking with your hands. Soon it was easy for Chrissie to talk to the children. So the school let her help. Now Chrissie visits the school almost every day. The children love their young teacher. She is their friend.
( )66. Chrissie wanted to help children who can't __________.
    A. play B. see C. read D. hear
( )67. This story tells about a __________.
    A. special class B. young teacher C. silly person D. clever boy
( )68. In the third part of the story, what does the word "learned" mean ____
    A. forgot B. found out how C. stopped D. talked
( )69. The school let Chrissie help because she__________.
    A. was too old B. could sign C. could not hear D. liked reading
( )70. You can guess from the story that most teachers__________ Chrissie.
    A. are older than B. do not like C. are just like D. usually do the same things as
B
Martin lives in Shanghai, China. His home is very far from school. It’s about seven kilometers from his home to school. Every day he has to take ten minutes’ walk to the subway station. Then he will take the subway to get to school. It takes him half an hour. He likes taking the subway better, although others like taking the bus because he thinks the subway is cleaner. The seats are bigger and more comfortable. There is much more room in the subway so it can carry more people even during the rush hour(高峰期). Most people like taking the subway when they are carrying a lot of things.
But do you know when the subway came into use (投入使用)?It was in 1904 in New York.Martin thinks that the subway is a great invention and he hopes that all the people will take care of it..
( )71. How far is it from Martin’s home to school
   A. Seven meters. B. Ten minutes’ walk
C. Seven kilometers. D. Half an hour’s subway ride.
( )72. How long does it take Martin to get from home to school
   A. Ten minutes. B. Half an hour. C. More than an hour. D. About forty minutes.
( )7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Martin’s home is next to the subway station.
B. Martin gets to school on foot every day.
C. Martin likes taking the subway better than taking the bus.
D. There is more room in the bus than in the subway.
( )74. Which city built the first subway
   A. Shanghai. B. Beijing. C. London. D. New York.
( )75. What does Martin think of the subway
   A. It’s a great invention. B. It’s cheaper than taking the bus.
C. It’s too slow. D. It’s the bes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C
A little boy comes to a new city. His name is Peter. Of course, he lives with his mother and father. His family is very rich. They have a driver and a lot of servants(仆人).
Peter is going to a new school. On the first day his parents say to him, “Peter, be modest(谦虚) in your new school. Don’t say we are rich.” And Peter says, “Yes, dad and mum.”
So Peter goes to school. He is very happy.He sees his new teacher. And he sits down with the other children. The teacher says, “Good morning, children. The first exercise today is a composition called ‘My Family’.” So every child writes a composition. This is Peter’s composition:
“My name is Peter. My family is very poor. Both my father and mother are very poor. Our driver is very poor and all the servants are poor …”
( )76. Peter’s parents are very .
A. strong B. modest C. poor D. rich
( )77. Peter’s parents tell him not to .
A. play on his way to school B. be late for school
C. say they are rich D.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them
( )78. The teacher asks the children to write .
A. a letter B. a composition C. a diary D. a telephone message
( )79. Peter writes a composition about his .
A. friend B.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C. school D. family
( )80. Which is true
A. Peter tells a lie in his composition. B. Peter doesn’t like writing a composition.
C. Peter’s composition is the best in his class. D. The teacher is very poor, too.
(B)请先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下面方框的七个选项中,选择五个还原到文章中,使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每小题2分)
Max is a very clever boy. He is only three years old, but he learns quickly. His mom teaches him many things, and he remembers all of them, One day his mother said to him:“ 81 That is 911. You must memorize (记住)it if anything happens and you need help, this is the number to call. 82 。”
One morning, Max and his mother were at home. His mother was ill, so she took some medicine. But the medicine did not go down her throat and made it difficult for her to speak. 83 picked up the phone and called 911 right away.
“Hello, Mom is dying. Please help us,” Max cried on the phone. “ 84 Tell me your name and where you live,” the woman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line asked Max to tell her about it and in ten minutes a car came to Max’s house. 85
Now you see how important it is to keep some important telephone numbers in mind.
A. And Max’s mother was taken to the hospital.
B. I don’t like the children who are dishonest(不诚实的).
C. People in America call 911 if they need help.
D. Max,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telephone number.
E. Don’t be afraid, little boy.
F. The boy remembered what his mom told him.
G. She told Max to call 911.
五、书面表达。(15分)
根据提示写一封80字左右的信。
Tom 邀请Tony参加他本周的生日宴会,但Tony的父母出差(on business),要到下个月回来,奶奶又生病在床,需要人照顾。再说英语考试即将来临,因此,无法前去参加生日宴会。Tony 感到很抱歉,只好写信辞谢。
大余县池江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英语答题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听力测试(每空1分,共2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单项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三、完形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四、阅读理解(每空2分,共40分)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五、书面表达。(15分)
根据提示写一封80字左右的信。
Tom 邀请Tony参加他本周的生日宴会,但Tony的父母出差(on business),要到下个月回来,奶奶又生病在床,需要人照顾。再说英语考试即将来临,因此,无法前去参加生日宴会。Tony 感到很抱歉,只好写信辞谢。
Dear Tom,
Yours,
Tony大余县池江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
历史 试卷(卷) (命题人: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选择题(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要求,请将选项选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些口岸的开放表明列强的侵略:
A、集中在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发展到内地
C、集中在内地地区 D、由内地发展到沿海
2、爱国主义是红色旅游的主题,李明同学准备利用假期到赣鄱大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应该选择的是:
A、革命摇篮,星火燎原 B、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鸣枪首义,结束帝制
3、如果把中国由完全主权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两半”社会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人从山崖上下坠的过程,那么你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处于的位置是:
A、崖边 B、悬崖上半部 C、崖底 D、悬崖的下半部
4、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面是关于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论述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B、1911年孙中山领导和亲自参加武昌起义,建立了中华民国
C、他“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帝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1919年孙中山创建国民党,后来又同共产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运动
5、毛泽东曾对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我们还是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参加中共一大会议的召开
C、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D、长征胜利完成
6、“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的人民得解放”。这首《东方红》唱出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今年(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
A、85周年 B、89周年 C、91周年 D、90周年
7、《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井冈山设计的推介语是:“井冈山,两年宝,历史红,山林好”。你认为“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中国共产党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开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D、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
8、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他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指: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9、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口号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主和科学 ②自强与求富 ③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②①③
10、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1、周恩来曾经说:“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共产党成立
12、1997年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你认为该纪念馆应该在:
A、北京 B、武汉 C、南京 D、南昌
二、综合题(共26分,第13小题10分、第14小题9分、第15小题7分)
13、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战争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洋炮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罢,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来中国就变样呢…………后来国人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①材料中的学技术、制度、思想分别指近代史上的哪些历史事件?(4分)
②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哪些共同的积极影响。(2分)
③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是什么?(2分)
④学了“近代化起步”这个单元,你有什么认识?( 2分)
14、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历史江西}
材料一:走进纪念馆,序厅的圆雕向人们无声地诉说着84年前那段石破天惊的历史,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材料二: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红军荟萃在此成。
{数字江西}
材料三:江西兴国是“中国烈士第一县”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就12038名,仅23万人口的兴国就有八万人参加革命。
材料四:共和国成立后,共授将军衔1604个,将军最多的省份是江西有325位,占全国的1/5.兴国又占全省的1/6,被誉为共和国将军县。
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②材料一中反映的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3分)
③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④面对材料三、材料四中的这些数字,你有何感想(2分,答出一个要点即可)
15、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答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胜国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中国政府也派出代表出席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但遭到英美法的拒绝。
材料二:北京学生举行游街示威,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沙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印刷、公共交通、码头等行业相继罢工。
①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件历史事件,和此事相关的节日叫什么 (2分)
②根据材料一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
③从材料三看6月后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新特点?(2分)
④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在近代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有什么关系?(2分)
初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C B C D A C C D C D
二、综合题(26分)
13、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
②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利于缩短与世界的距离(2分)
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2分)
④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A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B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C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和斗争的精神)(2分)
14、①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2分)
②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开始,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3分)
③从城市转移到农村(2分)
④江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A作为江西儿女,我们感到骄傲,自豪,B我们要发扬革命传统,为江西的崛起而努力学习)(2分)
①五四运动,青年节 (2分)
②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分)
③斗争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2分)
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2分)大余县池江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
语文 试卷(卷) (命题人: )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决眦(zì) 琐屑(xuè) 憧(chōng)憬 峨冠(guān)
B.半晌(shǎnɡ) 绥(suí)靖 箱箧(qiè) 篆(zhuàn)章
C.吊唁(yán) 逃窜(chuàn) 老妪(ōu) 伎俩(liǎng)
D.愧怍(zuò) 震悚(sù) 凹凼(dànɡ) 粗拙(zhuó)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渴暮 取缔 脏物 丰功伟迹 B.竹杆 絮说 案牍 高屋建岭
C.疏懒 交卸 箬篷 人才济济 D.落伍 诘问 蹋败 历声质问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原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改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监管和查处瘦肉精的责任呢?
B.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C.原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改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
D.原句: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常常会把人看错。
改句:一个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是因为他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
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2分)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刻画动物栩栩如生。
B.《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经历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被卖等等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面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共有散文十篇,《社戏》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篇。
D.冰心受泰戈尔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朱赫来一边想事情,一边把短烟斗从嘴里抽出来,小心地用手指按一按里面的烟灰。烟斗灭了。
……
省党委的会议已经开了将近两个钟头。那秃头的家伙是铁路林木委员会的主席。
他用敏捷的手指头翻弄着一叠文件,高谈阔论地说:“……大家看,就是这些客观原因使得省委和铁路管理局的决议不可能实现。我再说一遍,甚至再过一个月,我们也还是不能供应比四百立方米更多的木材……”
本段文字节选自长篇小说《 》的第二部第2章。此章节写的是叛乱平息后,朱赫来等人此时不得不面对的另一种艰难处境: 。
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6分)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2分)
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9.《核舟记》中引用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两句诗是: ,

10.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 ,并怡然自乐。
11.是故 ,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之大同。
12.烽火连三月, 。白头搔更短, 。
(二)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4分)
书院二小松(唐 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3.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19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淡笑有鸿儒 (2)花之隐逸者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1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2分)
19.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三、现代文阅读 (28分)
(一) 翻浆的心(15分)
毕淑敏
那年,我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 !”司机破口大骂。
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
“我要搭车,我得回家。”
“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
“我蹲大厢板就行。”
“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向里窥探。
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
“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司机说。
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
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
我痛苦地几乎大叫。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他扑到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任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
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的右腿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
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 ”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我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
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了“学”。
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
“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我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有删改)
[注释]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20.小说中的“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1.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中“翻浆”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作答。(3分)
答:
22.小说结尾部分情节设置很巧妙,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4分)
答:
23.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分)
答:
(二)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13分)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 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
24.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分)
25.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2分)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分)
26.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其目的是什么?父亲的用意有何变化?(4分)
27.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3分)
四、写作(50分)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
(2)字数600字以上。
大余县池江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答题卷
语文 试卷(卷) (命题人: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 》

8. (1)
(2)
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
(一)9. , 。
10. , ,
11. , ,
12. 。 。
(二)13. “ ”“ ”
14.
(三)15.(1)淡笑有鸿儒
(2)花之隐逸者也
16.( )
17.
18. , 。
19.
三、现代文阅读 (28分)
20.答:
21.(1)答:
(2)答:
22.答:
23.答:
24.
25.(1)
(2)
26.
27.
四、写作(50分)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
(2)字数600字以上。
初二第二次月考考试语文答案
一.1 B 2 C 3 D 4 A 5 B 6 C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铁路运输基本瘫痪,木材和粮食运不进来
8. (1)短小 真实 即时 方便(一词l分,共4分。若答“网络技术应用”可给l分) (2)示例: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意思对即可。逗号前1分,逗号后1分)
二、古诗文阅读
13.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4.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15.(1)博学的人(1分)(2)指隐居的人(1分)(2分)
16.C(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2分)
18.托物言志(1分);(正面)赞美莲的形象(1分)。(2分)
19.甲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操和对正直品德的追求(1分)。
三.现代文阅读
20.“青年”是一个孝顺父母、淳朴善良、热心助人的人。(每个要点计1分,意思相近即可)
21.(1)指我在弄清事情的真相后灵魂受到的震动和心里的不平静。(2分,意思相近即可)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极强贬义色彩的词语(1分),形象描绘出搭车“青年”在司机的故意折腾下的狼狈情态(1分),表现出“我”对他的鄙夷和厌恶(1分)。(意思相近即可)
22.参考示例1: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先前“青年”一系列“偷东西”的行为最后却发现是“青年”的善举,“坏人”原来是好人,结局出人意料,而细节的交待又和前面相照应,使结局又在情理之中。
参考示例2:结尾戛然而止,引人深思。以“我”的感受收束全文,突出了我在知道真相后心里的不安和愧疚,更引起读者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赏析角度正确计2分,分析恰当计2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23.主题:小说嘲讽了当今社会“人心惟危”的现象,呼唤社会相信善良,彼此信任。(2分)
看法,参考示例:社会的和谐需要信任和真诚。虽然当今社会确实存在很多积弊,“农夫和蛇” 的故事时有发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善良和美好,拒绝信任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主题归纳正确计2分,意思相近即可;结合现实谈看法计3分,言之成理即可)
24.(2分)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卑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25.(1)(2分)第①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第②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感到高兴。
  (2)(2分)太阳就是信心和希望(1分)。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的事实,使得男孩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1分)。
26.(4分)通过卖衣服,培养儿子的自信心,使他能走出自备并明白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1分)。第一次用亲情打动儿子去“试一试”,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走出自我)(1分);第二次鼓励儿子思考探索,想办法提高衣服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儿子的自信心(挑战自我)(1分);第三次进一步激发儿子的潜能,提高儿子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超越自我)(1分)。
27.(3分)(1)儿子:通过三次卖衣服,走出了自卑,增强了自信,对自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主题。从开篇和结尾看,文章都是围绕儿子来展开的。对儿子的描写所用笔墨较多。
  (2)父亲:父亲是儿子的精神导师,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精神引领,正因为父亲的精心引导,才使得儿子克服了自卑心理。没有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充满自信的儿子,更不会有后来名满世界的儿子,儿子的成功实际正是父亲的成功。父亲的身影贯穿在三次卖衣服的全过程。对父亲的描写所用笔墨也较多。
  (3)父亲和儿子:在主题的表现上都是为了体现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父亲是精神引领,儿子是实践验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情节的展开上,父子两人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在所用笔墨上,基本均等。
  (此题为开放题,可从主题、情节、人物与主题的关系、所用笔墨等方面分析,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大余县池江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
生物 试卷(卷) (命题人: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将一鱼的某鳍捆绑后发现其游泳速度明显减慢,由此推断捆绑的是它的( )
A、胸鳍 B、腹鳍 C、尾鳍 D、臀鳍
2、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因素是(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3、与家兔保持恒定体温无关的一项是 ( )
A、体表有光滑柔软的毛 B、心脏分为四腔
C、身体有发达的四肢 D、消化和循环系统发达
4、鸟类在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A、肺 B、气囊 C、肺和气囊 D、 气管
5、昆虫的身体表面包着一层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
A、表皮 B、角质层 C、外骨骼 D、皮肤
6、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B、骨骼肌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C、人体的任何一项动作都是一块骨骼肌收缩或舒张的结果
D、两端的肌腱分别固定在同一块骨上
7、手臂垂直向下,用力提起一桶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8、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能随周围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和图案,这种行为对于比目鱼来说属于( )
A、 繁殖行为 B、 觅食行为 C、 防御行为 D、 洄游行为
9、“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下列几种动物中在实验中“尝试与错误”次数最少的是( )
A、小鸡 B、大狗 C、大鸭 D、小猫
11、在农田间通过施放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能控制某些蝶蛾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雌雄虫之间的( )
A、运动 B、通讯 C、摄食 D、领域
12、目前人们认为很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这是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 )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乳房产生和分泌我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A、细胞核 B、乳房 C、染色体 D、遗传基因
13、下列不属于仿生技术的是( )
A、冷光灯 B、手机 C、雷达 D、薄壳建筑
14、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接,这一做法在细菌的一般培养方法中叫( )
A、接种 B、种植 C、培养 D、接合
15、下列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 )
A、洋葱表皮细胞 B、酵母菌 C、人体口腔细胞 D、乳酸菌
二、非选择题(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众所周知,青蛙是属于两栖动物,其幼体称为蝌蚪,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成为幼蛙,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呼吸,同时用  辅助呼吸,而哺乳动物除极个别种类外在生殖发育方面都具有 
  和  的特点。
2、右图是人体的关节结构模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结构的名称
1 2
3 4
(2)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 ,而
能把相邻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3)人的上臂可以绕着肩关节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的作用。
3、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兔子作为消费者把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分解成    和    返回无机环境中,并且释放能量,而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     。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不但能够帮助植物    ,但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还能够帮助植物传播    和    ,有利于扩大这些植物的分布范围。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霉和曲霉同属于真菌当中的多细胞生物,它们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不同的是青霉的菌丝呈    状,而曲霉长的菌丝呈    状。
(2)由于真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不能合成有机物,所以真菌的营养方式为    型。
(3)细菌的细胞中虽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由于遗传物质DNA的存在,其仍然可以通过    这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初二年级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A C D C C A B B D B A 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鳃 肺 皮肤 胎生 哺乳
2、(1)1关节头 2关节囊 3 关节腔 4关节窝
(2)关节软骨(或填数字5) 关节囊(或填韧带)
(3)支点
3、(1)二氧化碳 水 分解者
(2)数量 所占的比例
(3)传粉 果实 种子
4、(1)扫帚 放射
(2)叶绿体 异养
(3)分裂生殖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