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章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考纲要求]
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知识梳理
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
如:1
mol
Fe、1
mol
O2、1
mol
Na+或钠离子。
(3)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为:n=__________。
2.摩尔质量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2)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
(3)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
(4)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
(5)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  )
(6)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7)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
(8)106
g碳酸钠中离子总数为3NA(  )
[提醒]
1.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单位,应写为6.02×1023
mol-1,不能仅写数值6.02×1023。
2.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或kg·mol-1,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同一个物理量。摩尔质量只有当以g·mol-1作单位时,在数值上才等于其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对点速练
练点一 “n、mol、NA、M”的判断计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B.0.012
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
C.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D.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2.(1)含6.02×1023个中子的的质量是________g。
(2)4
g
D2和20
g
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________gO
(3)若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钠离子,Na2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练点二 微粒数目的相关计算
3.(1)0.3
mol
H2O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与________个NH3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2)12
g乙烷中所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分子数为0.5NA的CO2分子,质量是________。
(4)9.5
g
A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25
mol,A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N个B分子的质量是m
g,则B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24
g
O3中的分子数与________g
18O2中的分子数相等。
4.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
水;②0.5NA个HCl分子;③25.6
g
SO2气体;④0.2
mol氨气;⑤2
mol氦气;⑥6.02×1023个白磷分子,所含原子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1.6
g“可燃冰”(CH4·xH2O)的物质的量与6.02×1021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可燃冰”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x值为________。
6.最近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试计算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为________,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练后归纳
灵活理解下列计算关系
=n=
(正确使用各个量的计算单位)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知识梳理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气体摩尔体积
(1)含义:一定状况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________,标准状况下,Vm=____________。
(2)相关计算
①基本表达式:Vm=________。
②与气体质量的关系:=
③与气体分子数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定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
可总结为:“三同”定“一同”,即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条件
公式
语言叙述
T、p
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V
相同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p
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可通过pV=nRT及n=、ρ=导出)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
(2)标准状况下,28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
(3)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与1
mol
SO3的体积相同(  )
(4)在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约是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则一定不是22.4
L(  )
(5)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O2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
[提醒]
1.标准状况下,Vm=22.4
L·mol-1,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有可能为22.4
L·mol-1。
2.阿伏加德罗定律所叙述的“任何气体”,既包括单一气体,也包括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对点速练
练点一 “V、Vm”关联计算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含1
mol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
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
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
A.  B.
C.  D.
练点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基本应用
3.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4.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
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
C.每个该气体分子含有2个原子
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o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
练点三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5.(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为2.857
g·L-1,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可能是________气体。
(2)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m
g
NH4HCO3完全分解生成NH3、CO2、H2O(g),按要求填空。
①若所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ρ
g·L-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
③若在该条件下,所得NH3、CO2、H2O(g)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c%,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方法总结
求气体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
(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m/n。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NAm/N。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
(g·mol-1)。
(4)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M1/M2=D。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M1×a%+M2×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练点四 有关气体分压的计算
6.已知: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加入2
mol
SO2、1
mol
O2,研究T
℃时,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40
压强/kPa
20.0
19.5
18.3
16.0
16.0
16.0
22.0
(1)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S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
(2)SO2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_,O2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_,SO3平衡分压为________[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3)T
℃时,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k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练后归纳
恒温恒容体系中
(1)=
(2)pA分压=pT×nA%
(3)用pA分压可代替nA列式计算
(4)对反应a
A(g)+b
B(g) d
D(g)+e
E(g)Kp=
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易错点
常考易错点1 气体状态与体积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3)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4)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A(  )
(5)标准状况下,2.24
L三氯甲烷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A(  )
(6)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
(7)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
(8)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
(9)常温常压下,22.4
L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提醒]
常考易错点2 微粒的组成与结构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常温常压下,32
g
18O2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
(2)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
(3)相同质量的N2O4与NO2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
(4)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
(5)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
(6)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7)31
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8)2.0
g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
(9)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
(10)56
g乙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2NA(  )
(11)78
g苯中含有3NA碳碳双键(  )
(12)60
℃时,92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提醒]
熟记特殊物质的组成结构
(1)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理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构建解答混合物的模型,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
(3)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
(4)记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SiO2中Si—O键的数目为4,苯环中不含双键等。
(5)记Na2O2中为一个阴离子。
常考易错点3 化学反应中微粒变化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2)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3)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4)0.1
mol
Zn与含0.1
mol
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5)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6)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
(7)1
mol
SO2和4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2NA(  )
(8)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9)向2
L
2
mol·L-1的盐酸中,加入足量MnO2,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  )
(10)将0.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1NA(  )
[提醒]
1.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求算电子转移的数目时,要清楚认识哪些元素的原子间发生电子转移。如Na2O2与H2O反应,电解AgNO3溶液、CuSO4溶液的反应;Cl2与H2O、NaOH、Fe反应等,分析该类题目时还要注意反应产物以及过量计算问题。
2.化学反应的多样性
(1)如一氧化氮和氧气常温常压下即可反应,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相互转化,氯气与水反应、合成氨反应等属于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2)有些物质常温常压下就以聚合分子形式存在。比如2HF (HF)2。
(3)有些反应浓度不一样,反应就不一样。如铜与硝酸的反应、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
(4)有些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一样,反应就不一样。如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石灰水与碳酸氢钠的反应等。
常考易错点4 溶液中的微粒数目
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的数目为0.3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5)1
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0.3NA(  )
(6)25
℃时,1
L
pH=12的氨水中,含有OH-的数目为0.01NA(  )
(7)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
[提醒]
(1)明确是否有弱电解质或可水解的盐(即溶液中是否存在平衡)如1
L
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存在CH3COOH CH3COO-+H+电离平衡,1
L
0.1
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存在CH3COO-+H2O CH3COOH+OH-水解平衡,故两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目都小于0.1NA。
(2)明确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化学式有关。如1
L
pH=1的HCl、H2SO4中所含H+数目均为NA,而1
L
0.1
mol·L-1
HCl、H2SO4中所含H+数目与化学式有关(分别为0.1NA、0.2NA)。
(3)明确是否注明溶液体积。
【课后总结】
1.结构特点再强调
(1)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理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构建解答混合物的模型,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
(3)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
(4)记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SiO2中Si—O键的数目为4,苯环中不含双键等。
2.反应特点再提醒
(1)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如:
①2SO2+O22SO3
②N2+3H22NH3
③Cl2+H2O HCl+HClO
(2)明确是否“钝化”
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3)明确反应是否有“浓度的变化”,导致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或反应发生变化。
如:MnO2+4HCl(浓)MnCl2+Cl2↑+2H2O,
MnO2+HCl(稀)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u+H2SO4(稀)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4)有些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一样,反应不一样。如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石灰水与碳酸氢钠的反应等。
3.“氧化还原”再注意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如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作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作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
高考真题研练
1.[2020·全国卷Ⅲ,9]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A个中子
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A个质子
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A个碳原子
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A个电子
2.[2020·浙江1月,20]设[aX+bY]为a个X微粒和b个Y微粒组成的一个微粒集合体,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g)+O2(g)===H2O(l) ΔH=-286
kJ·mol-1,则每1
mol[H2(g)+O2(g)]生成1
mol
[H2O(l)]放热286
kJ
B.Cr2+ne-+14H+===2Cr3++7H2O,则每生成1
mol
Cr3+转移电子数为3NA
C.Al3++4OH-===[Al(OH)4]-,说明1
mol
Al(OH)3电离出H+数为NA
D.1
mol
CO2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n()+n()+n(H2CO3)=1
mol
3.[2020·浙江7月,1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HCHO+12H+===4Mn2++5CO2↑+11H2O,1
mol[+5HCHO]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0NA
B.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时,阳极应有32
g
Cu转化为Cu2+
C.常温下,pH
=9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为10-5NA
D.1
L浓度为0.100
mol·L-1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为0.100NA
4.[2019·全国卷Ⅱ,8]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数目为0.1
N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5.[2019·全国卷Ⅲ,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
B.c(H+)=c(H2)+2c(H)+3c()+c(OH-)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6.[2019·浙江4月,1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
B.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
C.30
g
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
D.2.3
g
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7.[2018·全国卷Ⅰ,10]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8.[2018·全国卷Ⅱ,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第1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答案
考点一
1知识梳理
1.(1)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0.012 6.02×1023
mol-1 (3)
2.单位物质的量 M g·mol-1或g/mol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n=
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8)√
2对点速练
1.B
2.(1) (2)22 (3)62
g·mol-1 16
3.(1)0.2NA (2)2.8
mol (3)22
g (4)38
g·mol-1 g·mol-1 18
4.①>⑥>⑤>③>②>④
5.
160
g·mol-1 8
6.
0.33NA 0.26
考点二
1知识梳理
1.大小 数目 距离
2.(1)Vm 22.4
L·mol-1 (2) = (3)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3.(1)分子 分子数
判断 答案:(1)× (2)√ (3)× (4)× (5)√
2对点速练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1)64 SO2 (2)64 (3)①
mol 6d
g·mol-1
②22.4ρ
g·mol-1 ③17a%+44b%+18c%
6.答案:(1)33.3% 16.7% 50%
(2)5.33
kPa 2.67
kPa 8
kPa
(3)0.8
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易错点答案
1.答案:(1)× (2)× (3)× (4)× (5)× (6)√ (7)× (8)× (9)×
2.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4.答案:(1)× (2)× (3)× (4)× (5)× (6)√ (7)×
本讲真题研练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