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爱心的传递者内容《道德与法治》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8条“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们都有爱心”,从正面案例引导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包含三个内容:自己关爱他人和被人关爱的经历,生活中隐藏的关爱,以及雷锋的故事。“活动园”设计的是一个献爱心的拓展活动。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善于帮助别人”,从反面事例引导学生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包含两个内容:校园生活中关爱他人却遭拒绝的事例,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却没有考虑他人真实需求的事例。“小贴士”提醒学生关爱他人的注意事项。“阅读角”是班主任智慧帮助学生的故事。二、学情分析关爱他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助人或被人帮助的经历,但是还需要通过回顾这些经历及其体验进一步激发帮助他人的意愿。因此本课确定了“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目标。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虽然他们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但是缺乏关爱他人的方法,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关爱他人时遭遇挫折,甚至出现无意中伤害他人的情况。因此,确定了“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的目标。【教学目标】1.感受他人对我们的关系,积极营造互相关爱的社会氛围2.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3.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教学难点: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应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以大组为单位,策划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他人对我们的关系,积极营造互相关爱的社会氛围。2.能力目标:能够从细节处发现和感受他人的爱心。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处处有爱心,能从细节处发现关爱,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关爱他人。【教学重难点】1.知道生活处处有爱心。2.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关爱他人。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爱的奉献》小小分享会:你从这首歌当中听懂了什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你愿意献出这点爱吗?(2)学生思考,交流分享活动一:我们都有爱心1.寻找微尘:“微尘”是什么?“微尘”在哪里呢?“微尘”简介。总结:“微尘”是一个个热爱着公益、传递着爱心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微尘”,我们每个人都是“微尘”。2.过渡语: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这些细如“微尘”的爱心了吗?爱心小镜头:(课本插图)①说一说,你得到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你当时有何感受?同桌之间交流分享。②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小组交流。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曾对他人伸出援手。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心的传递者。活动二:阅读角:他们在偷懒吗?1.他们在偷懒吗?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2.小小分享会:你也曾经得到过这样不着痕迹的关爱吗?或者你也曾经这样不着痕迹地关爱别人?还是你曾见到别人这样不找痕迹地关爱别人?是怎样的故事呢?3.小提示: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露痕迹的,需要留心才能发现。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细节处体验和感受他人的关爱。活动三:雷锋精神永流传1.图片出示雷锋画像,提问:你认识他吗?2.雷锋故事:雨中送母子。3.小小故事会:(1)你还知道雷锋叔叔哪些乐于助人的故事?(2)我们应该怎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呢4.雷锋精神永流传:讲雷锋故事。(小组交流)5.小倡议: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让我们也一起做点事情,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的爱心变成行动吧!6.小组活动:请以大组为单位,策划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课前准备)请你记录好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爱心大展台:你们开展了怎样的献爱心活动呢?在活动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课堂小结:献爱心不是一次两次心血来潮的活动,献爱心、做好事要落实到我们每一天的行动当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自己的援手,做爱心的传递者。【板书设计】10.爱心的传递者我们都有爱心不露痕迹的关爱做爱心的传递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乐于助人、善于助人的价值观。2.能力目标:能够换位思考,了解他人的需要,维护他人的自尊。3.知识目标: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人,善于帮助他人。【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人,善于帮助他人。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留一盏灯,小善举,大温暖》2.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善举。3.导入语:生活中处处有善举。活动一:善于帮助别人有的帮助让人心感温暖、心生感激:七旬老人公交车上手写感谢信,感谢公交“喊话”好司机乐于助人收获锦旗。但,有的帮助则让人难以接受,让人心生气愤:情境一:嘿嘿,个子矮拿不着吧,我来帮你吧!情境二:瞧你走路真费劲儿,我看着就难受,我去帮你买饭吧!小讨论:为什么这两位同学“好心没好报”,乐于助人但是别人却不愿意接受呢?你认为在以上两个情境中,要帮助他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演一演。小提示:我们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时候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以友善与热诚的态度帮助他们,用他们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活动二:关爱他人,了解需要1.重阳节老人遭遇爱心井喷: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年人公寓的老人,你想对志愿者们说些什么呢?2.小活动:盲人体验小活动请你用红领巾蒙上眼睛,完成以下任务:(1)请从自己的座位走到讲台,并从粉笔盒里拿出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2)把粉笔放回粉笔盒中,走回自己的座位。3.小小分享会:(1)在整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2)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最渴望得到怎样的帮助?(3)通过这个活动,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盲人?4.小提示:我们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要懂得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5.小贴示:帮助盲人,请这样做!活动三:如此帮助1.(1)改编故事《特殊的岗位》:李军的初衷有错吗?为什么方明不愿接受李军和同学的帮助呢?(2)特殊的岗位:班主任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方明呢?(3)对比李军和班主任的做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4)小提示:帮助他人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意愿,用更加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人。2.小小分享会:你听说过帮助他人却不讲方法的故事吗?你认为在帮助他人时,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呢?3.新闻展播:这样做错了吗?小讨论:医护人员为什么说这样做错了呢?4.医生提醒:不轻易搬动骨折伤员不要轻易搬动骨折的伤员,尤其是颈椎骨折的伤员,不恰当的移动可能导致其瘫痪,甚至出现生命危险。5.小提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还要讲究技巧和方法,要使用正确的方式实施救助,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课堂小结:关心和帮助他人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学习。让我们一起做一个乐于助人、善于助人的人吧!【板书设计】10.爱心的传递者这样的帮助对不对怎样做到善于帮助别人【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