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时间与位移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时间与位移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9张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工具.
2.认识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3.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4.初步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
生活中我们如何确定跑步过程中运动员每个时刻所在的位置呢?
探究点三、位移和时间的测量
用照相的方法记录物体的位置,
用钟表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
如何将时刻和位置在一个情境中都反映出来呢?
如何将时刻和位置在一个情境中都反映出来呢?
频闪照片:
是借助于频闪光源的连续闪光,
在一张底片上记录动体的连续运动过程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相同点
电源
交变电源
计时原理
一般电源频率为50Hz,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不同点
工作电压
4~6V
220V
打点方式
振针和复写纸
电火花和墨粉
实验室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时间,利用纸带记录位移。
打点计时器使用步骤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低压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并压在________下面.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n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____________________.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
1
2
3
4
5
1
2
3
4
5
n
(越来越稀疏说明运动的越来越快)
0
A
B
C
每隔0.02
s打一个点.t=0.02s
计数点
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
计数点
计数点
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
0.1
0.1
时间t/s
0
5.0
10.0
15.0
20.0
位移X/m
0
100
200
300
4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x/m
探究点四、位移—时间图像
时间t/s
0
5.0
10.0
15.0
20.0
位移X/m
0
100
200
300
400
X/m
400
300
200
100
0
5
10
15
20
t/s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位移X.
(2)描点法描出数据
(3)用平滑的曲线尽可能的把绝大部分点连接起来
位移时间图像
X/m
400
300
200
100
0
5
10
15
20
t/s
X—t图象
A
问题探究1:X—t图象中A点表示的含义?
x-t
图像几个基本物理量:
运动物体在5秒末时刻在离原点正方向100米位置.
问题探究2:X—t图象是否反映物体的运动轨迹?
x-t图像不是反映物体的运动轨迹,
而是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一、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k===v(不变)
理解:①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②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一点P可以作无数条直线l1,l2,l3,…,它们组成一个直线束,这些直线的区别是什么?
这些直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不同,也就是它们与x轴所成的角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角来表示这些直线的方向.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
探究五:直线的倾斜角
X/m
400
300
200
100
0
5
10
15
20
t/s
X—t图象
A
k=
=
=v(不变)
0
t1
x1
A
T/s
x/m
x2
B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的速度越大
斜率A=x1/t1
斜率B=x2/t1
斜率表示什么?
x/m
0
T/s
斜率为0,表示物体静止。
VB>VA
10
0
T/s
x/m
θ
t1
x1
A
x/m
0
T/s
θ
B
θ
为锐角,
tan
θ
为正值,
速度为正,
表示物体向着正方向运动
θ
为钝角,
tan
θ
速度为负,
表示物体向着反方向运动
为负值
θ
为钝角,
tan
为负值
A做正方向的
匀速直线运动
B做反方向的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是一条直线
如图所示,Ⅰ、Ⅱ、Ⅲ表示三个物体的位移图象,它们是匀速直线运动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t/s



s/m
0
t
s
0
0
0
t1
s1
A
x/m
T/s
B
x-t图形中,有交点表示什么?
C
有交点,说明两物体相遇。
交点的横坐标表示_____________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__
物体相遇的时刻
物体相遇的位置
问题思考
x/m
0
t/s
t
x
x/m
0
t/s
t
x
S/m
t/s
0
S0
t0
图中直线F表示物体从离原点S0处开始向原点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0时刻到达原点,然后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
F
7.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
s内A、B的位移均为10
m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C.在前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D.从3
s末开始,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A比B运动得快
S/m
t/s
10
20
30
1
2
3
4
5
o
A
B
C
D
(1)OA、AB、BC、CD各表示什么运动?
(2)哪个运动最快?第4秒内的位移为多大?
(3)第5秒的位移是多少?5秒内的位移?
小结x-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⑴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大小
⑵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方向
3图线与横轴和纵轴的截距,各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
表示物体从记时开始
过一段时间从参考点
出发.
x
t
0
x0
t0
图线与纵轴的截距表示
开始计时时物体相对于
参考点的位移.
t1
t1时刻表示什么意思?相遇时刻
学习目标:
1.知道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工具.
2.认识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3.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4.初步了解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
2、图2-2-8中图象为一质点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0~40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0s运动的方向与后20s运动的方向相反 
C。前20s做速度增大的运动,后20s做速度减小的运动   
D。前20s为匀速运动,后20s也为匀速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
s/m
20
15
10
5
0
10
20
30
40
t/s
BD
例3
(多选)如图为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位置—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龟和兔子赛跑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和兔子赛跑不是同时出发的
C.乌龟中途落后,但最终比兔子先到达终点
D.在0~t1时间内,乌龟和兔子的位移不
同,但曾经相遇过一次
BCD
x/m
t/s
0
D
图中曲线D表示物体从起点位置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v=tg
α,夹角变大,斜率变大,速度变大。
t
α
S/m
t/s
0
E
t2
t1
S0
图中折线E表示物体从起点位置到t1时段做匀速直线运动,t1到t2段静止,
t2到t3段做反向运动,回到出发点。
t3
三、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里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如图:
切记:图象并非轨迹
s/m
0
t/s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问:
图中OA、AB、BC、CD各表示怎样的运动?
哪个过程运动最快?第3s内位移为多大?
5s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做出V—t图象
s/m
30
20
10
0
1
2
3
4
t/s
4、如图2-2-6所示,关于A、B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A、B两物体的s-t图像平行,那么它们运动的速度相同 B.计时开始,即t=0时,A在离开坐标原点so处,B将开始离开原点C.当t=to时,A、B两物体相距为so
D.经过很长时间
后,A、B两物体
在同一方向上可
能相遇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