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型

总课时
主备者
授课日期
审核者
使用者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民主,感知民主,认同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的态度,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自信。2.从生活中,培养学生感受民主政治氛围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3.通过情境分析、探究与交流,理解民主的价值;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理解法治对民主的保障作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及其特点、形式和制度。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难点:
法治对民主的保障作用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一、教学导入材料: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掌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以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财报销。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公章”。
“史上最牛公章”体现出了村民什么思想?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部分第一学程学习任务:民主的足音主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教学素材:  材料:黄炎培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六十多年前他曾在延安与毛泽东有一场精彩的“窑洞对”——跳出兴亡周期率唯有靠“民主”。  总结:从毛泽东的回答中,我们能看到民主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深刻表明了人民监督的积极作用。思考:1.两部宪法总纲第一、二两条有什么样的变化?2. 宪法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修改?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近代民主,有哪些进步和局限的地方,做出圈点标注,完成导学单上知识梳理部分学习任务。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结合材料分析交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2)汇总意见。组内核对对事件的概括,对原因的探究。(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教师小结:
历史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中国人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第二学程学习任务:新型的民主主问题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对民主的保障作用?教学素材:材料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那么“新”在何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和历史文化条件决定的,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再版”,也不是西方民主的“翻版”,而是经过反复比较、长期探索、实践验证的“原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讲话
习总书记讲话体现了“新型民主”的哪些观点?材料二:八二宪法:《宪法》第二条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思考:《宪法》的这条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什么?材料三:呈现材料: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全面二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打破“一考定终身”……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强势推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就业计划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居民收入增速稳稳跑赢GDP,3项医保覆盖超过13亿人口,保障性安居工程总开工量达到3915万套……思考:从这些惠民措施中你体会到什么?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结合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新型民主有哪些特点,做出圈点勾画,完成导学单上相关学习任务。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2)汇总意见。组内核对对事件的概括,对原因的探究。(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3-4人小组,3号说,2号补充,1号梳理归纳,和同学们进行互动,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有补充吗?谢谢我接受,我想和你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一定要有互动交流预设答案: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是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它不比西方的民主差。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起制度自信,了解到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生活。
收获平台: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本课思维导图,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展示深度拓展:结合材料思考《民法典》在编纂的过程中广泛征求人民的意见,体现了我们所学的那些知识点?(二)达标测试部分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达标检测主问题3:A(基础过关)1.下列材料能够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的是(  )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②某市相关部门就城市轨道线网修编方案向市民广泛征求意见 ③通过社区居民选举产生新一届居委会 ④某省人大召开常委会为城市规划建言献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滨州市委、市政府,在当地电视台推出“问政滨州”栏目,通过各种渠道征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人大委员、政协代表、专家、群众等各方人员纷纷支招,为滨州发展出谋划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能充分体现全民意志B.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C.
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D.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民主B(能力提升)【新型民主 法治保障】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30000多字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就出现超过200次;在5000余字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人民”二字就出现了52次。(1)材料表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指出,我国构建起较为完备的人权法律保障体系,不断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在我国,由法治保障民主有何意义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自主熟练掌握背诵知识点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展学,相互补充,并汇总意见。(2)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3-4人小组,3号说,2号补充,1号梳理归纳,和同学们进行互动,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有补充吗?谢谢我接受,我想和你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三、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做主。裂解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题,引导学生认识通过法治体现和保障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根据生活实际和对以往民主的了解,进行古今对比,得出社会主义民主新在何处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真实存在的,是广泛存在的,树立政治认同,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