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维护秩序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维护秩序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维护秩序
课型

总课时
主备者
授课日期
审核者
使用者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理解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2.能够从不同主体利益关系及其正当性、合理性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问题。
3.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认同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
重点:维护秩序靠规则
难点:社会生活有秩序
教学过程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本框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而为下一框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导入
国际新闻——阿富汗喀布尔机场混乱(图)
8月15日,塔利班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超60国要求在阿的本国公民安全撤离,另有大量阿民众想要逃离阿富汗,仍处于美军控制下的喀布尔机场作为重要的通道,混乱持续多日,造成多人死亡。
问:阿富汗民众为何要逃离?阿塔当下最紧要的任务是什么?
师:选择逃亡的阿富汗民众之中有些可能是亲美的,他们害怕在前政府统治下被作为恐怖组织的塔利班清算;也有一部分人是担心塔利班对女性的不友好,比如不让上学、遮面、不能独自出门等;也可能是担心阿富汗局势动荡,危及到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说,塔利班如果想要成功掌权阿富汗,当下最紧要的就是要明确规则,维护好秩序,给民众更多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新知探究部分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秩序的关系,即感悟社会秩序的存在,以及社会秩序的意义。
主问题1:什么是秩序?秩序有哪些类型?社会秩序的意义?
【活动一】看图说话
图示一是国内某机场,图示二就是我们刚看到的阿富汗喀布尔机场,对比两幅图,请你说说什么是秩序?教材22页的四幅图,说说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秩序。设计意图:图示可以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秩序是一种有序化状态。此外,秩序的分类本身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不做过多强调。
【活动二】材料分析
新闻一:塔利班文化委员会成员巴尔基在半岛电视台的专访中表示:塔利班进入喀布尔是出于意料的,因为塔利班在进城前希望和喀布尔前政府组成联合政府,但政府军抛弃了他们的据点,塔利班被迫入城维护秩序。
新闻二:路透社援引目击者的话称,阿富汗塔利班当地时间22日在混乱的喀布尔机场周围维持秩序,确保民众在大门外有序排队,不允许人群在机场周边聚集。
思考:两则新闻共同说明什么?塔利班为何要维护秩序?
设计意图:介绍更多关于塔利班的事情,让学生知道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不可只听一面之词。同时借塔利班让学生明白,秩序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重要性。
【活动三】新闻视频:阿富汗人民的期盼
思考: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对阿富汗民众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透过普通民众视角再次认识阿富汗当下的情况,阿富汗民众的困境能够让我们深切体会,社会秩序对于个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性。
预设答案:1.秩序的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秩序的意义: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学生独立思考,把想法记录在导学单上。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2)汇总意见。组内核对对事件的概括,对原因的探究。
(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感受“秩序—规则”的逻辑,了解什么是社会规则,以及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主问题2: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活动四】追根问底
思考:无论路高速路还是城市道路,车辆能够有序通行的关键是什么?
思考:这些场合的秩序又是如何实现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规则的展示,使同学们真正理解规则,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靠社会规则来维护。
【活动五】防疫中的中国之治(图)
2020年至今,戴口罩成了中国人出行的标配。抗疫中的中国之治再次彰显了中国力量。
思考: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老百姓为何做得更好?
设计意图:由国际到国内,从世界治乱到中国之治,引导学生理解党和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种措施和要求有其合理性,正是这些规则让我们在很多国家被新冠肺炎弄的民不聊生的时候还能够安心工作和学习。
预设答案: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2)汇总意见。组内核对对事件的概括,对原因的探究。
(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3-4人小组,3号说,2号补充,1号梳理归纳,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
(二)达标测试部分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A(基础过关)
B(能力提升)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互学,相互补充。
(2)汇总意见。
(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3-4人小组,3号说,2号补充,1号梳理归纳,和同学们进行互动,针对这个问题大家还有补充吗?谢谢我接受,我想和你交流一下我的看法。)一定要有互动
三、教学总结
社会秩序作为社会生活有序化的状态,不仅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也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我们要维护秩序,而维护秩序要靠规则,因为规则明确了秩序的内容,保障了秩序的实现。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秩序的作用以及规则和秩序之间的关系,都属于理论问题,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的感受,但理性认识缺乏,更难准确表述。因此教学要选用恰当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规则和秩序,并理解秩序的重要性和规则对于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